第三百五十八章 阿城之战(上)
书迷正在阅读:封天剑神、重生过去从猫开始、末世之进化为高武世界、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武道长生:从觉醒生死眼开始、我在大俞有个属性面板、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万国争霸:开局召唤李存孝、学习内卷:这个修仙不正经、天云祭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他绝不是真正的李玄霸! 杨遇安与对方四目相对,心中瞬间有了结论。 不管李玄霸披着一层什么皮囊,天命真龙这个本质都是不变的。 真龙所在,龙气磅礴浩大,根本瞒不过掌握了望气术的他。 而眼前之人丝毫没有龙气,反而有一种杨遇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气息。 “看来那一位终于忍不住亲自下场,便披着李玄霸的皮囊出现在李唐众人面前……” 搞清楚来者身份,杨遇安心中稍定。 这时李渊父子已经走到他跟前,前者指着杨遇安热情介绍:“这位便是阿耶刚刚跟你提到的江宁公,种花客杨遇安了。他是道门正宗出身,有他相助,此事胜算更大!” “敢问唐公有何差遣?” 杨遇安强压心中不安,将视线从“李玄霸”身上移开。 “此事还是三郎由来说吧!”李渊指着三子,目光慈爱。 “李玄霸”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年轻人的羞赧怯场,便恭谨说道:“某前些时日游学之时误入神仙洞天,度年如日,却也得一方外仙人指点,得知此刻我唐军心头之患根本不在大兴,而在西边的阿城。” “据那位仙人说,有一批尊奉紫微大帝的道人悄悄在阿城布下通天祭坛,意图召唤紫微大帝降临凡世,覆灭我李唐。” “一旦彼辈jian计得逞,我李唐不但再无入主大兴的机会,更有兵败灭族之危,故而务必赶在十月之前打下阿城,拆除祭坛!” 也就是说,紫微帝君这次准备亲自下场,金翅将计就计,破坏对方行动? 或者又去钓一条真龙下饭? 杨遇安直接忽略对方故弄玄虚的说辞,提炼出重点。 恰在此时,“李玄霸”体内的金翅大鹏给他秘密传音:“你若肯助我,事成之后,我可满足你一个心愿。” 杨遇安并未轻信,也传念道:“你既然能在凡间行走,为何不亲自动手,反而假手于我这个外人?” “自是因为凡间对我等尊圣桎梏甚多,行事多有不便。”金翅大鹏理所当然道,“否则紫微为何要大费周章让信众布置祭坛?不也是因为他的位格太高无法直接下凡,不得不借助祭坛为桥梁,将一丝神力投射到凡世?” 原来仙神或者说“尊圣级”还有这种限制,难怪双方以凡世为棋子棋盘,并不直接动手厮杀。 杨遇安牢牢记下这个意外情报,又道:“我怎知你能不能满足我心愿?” “你心中渴求的是什么,本尊焉能不知?”金翅大鹏自信笑道,“别忘了琼花的他心通,本就是来自本尊掌握的神通。” 看来以后对这尊大神要更加小心,轻易不能透露自己想法。 杨遇安暗暗警惕,道:“那行,咱们对着佛祖发愿吧。” “不可!” 琼花仙子突然开声,单独对杨遇安传音。 “紫微的祭坛不单单是用于自身降临,更是为了阻止金翅降临。” “若你帮金翅毁了紫微的祭坛,世上便无人能阻拦金翅了!” 杨遇安闻得此言,却是轻笑反问道:“那么,我为什么要阻拦金翅呢?他降临不降临,又与我何干?” “你……”琼花仙子欲言又止,知道杨遇安是借机套自己的话。 但她怕一旦说出全部真相,杨遇安恐怕更加不会远离自己。 而她,已经欠了他太多。 如果再将他带入危险之中,她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 “总之你自己小心行事,别被人利用了而不自知!” 琼花仙子轻叹一声,不复多言。 …… 杨遇安并未完全相信金翅大鹏,哪怕对方对佛祖发下宏愿依旧如此。 归根结底,双方实力境界不在一个层次,就算对方在发愿时做了什么手脚,自己也未必能察觉。 但也正因对方明显强过自己,一旦得罪,同样对自己没有好处。 所以他选择暂且答应,以便获取更多对方情报。 至于最终金翅大鹏会不会信守承诺,他却不敢报以太大期望。 总之,计划定下,李渊重新部署进军方略。 中军行动缓慢,不适合担任突击,便继续原计划往大兴方向推进。 李建成刘文静一部有抵御河东屈突通的重任,还得配合中军围堵大兴东侧方向,同样不适合调去西边攻打阿城。 数来数去,还是李世民的前军最适合担任突击部队。 从位置上来说,已经占领渭北的前军也距离阿城更近。 不过为了确保事情顺利,李渊再额外将李三娘的后军调上支援李世民,同时将杨遇安这位道门“专家”一并送过去。 …… 时间来到大业十三年十月初。 唐军主力终于到达大兴城郊,初步完成了对大隋京师的包围态势。 城内守军纷纷涌上城头,枕戈待旦。 城外唐军则筑营起垒,为不久之后的攻坚战作最后准备。 城内城外,气氛日益紧张,暂时处于暴风雨前的宁静。 但在大兴城西三四十里外的阿城,战事却早已如火如荼。 大量云梯,投石车,床弩被蚁群一般的唐军士兵推到城下,试图翻越、摧垮阿城并不算高耸的土墙。 而在城外,李世民亲自率领一支轻骑绕城奔走,一边找寻敌人防守漏洞,一边调整麾下士兵的进攻态势。 起初唐军在守军严密的防守下,损耗极多,连城墙都登不上。 待李世民绕城跑了一圈后,唐军渐渐找到重点,守军阵型开始出现混乱。 三圈之后,唐军终于登上城墙。 五圈之后,唐军站稳脚跟,守军节节败退。 “李二郎果真天生将才!” 杨遇安在远处纵观全局,发现李世民对战场态势精妙把控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恐怕唯有当年开皇朝的一众名臣勐将,才有希望稳稳压他一头。 而此时的李世民,才十八九岁而已,按前世标准,不过也才刚刚高中毕业。 拿一群积年宿将去压他,完全就是在欺负人。 而显然,此时的关中隋军,除了被李建成刘文静死死挡在河东的屈突通,无人能阻挡天生将才李世民。 于是不久之后,唐军终于成功夺下阿城城墙,开始往城内推进。 “二郎好手段,若我是守将,此时也是黔驴技穷了。” 杨遇安见李世民打马归来,上前招呼。 后者听到“姐丈”赞许,虽然努力保持澹定,但微微翘起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的心思。 id=wzsy> 到底还是个年轻气盛的青年人。 “这些残兵败将本就不足为惧,不过依托城墙之利苟延残喘罢了。”李世民谦虚道,“此战关键还是在于祭坛。若不拆毁彼处,我再攻下十座阿城也是无用。” 说到这里,李世民神色微肃:“我刚刚登上高地观望,城中那座祭坛已经有九层楼高,按照三弟之言,恐怕再垒一层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