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李曹煮酒论英雄
书迷正在阅读:全球武装,我只想过普通生活啊、洪荒之月光菩萨、非常房产销售员、灵气复苏:全球血脉觉醒、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至我,新界风云、境逆女孩、为了700万,我放弃了清北大学、无限之鬼雄项羽、深海主人
热门推荐: 庞统认为,既然曹cao认为自己这边缺粮,甚至想在自己缺粮退兵的时候捞一波人头,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曹cao,自己是不缺粮的。 当然,嘴巴上说不缺粮是没有用的,人家不会信,得让曹军的人亲眼看见才行。 于是,李奇让各路郡守在空粮车的下面装薪草,上面装粮食,走大道押往陈仓要塞。 这些地方都是李奇的辖区,曹cao只能派出零散的探子去刺探消息,却不能派大军前去劫粮。 所以,曹军的细作在平安的“探”到了一系列的消息之后,纷纷回报曹cao: “报魏公,有百余车粮食从安定郡径阳运抵陈仓要塞。” “报魏公,有上千只木牛流马翻越秦岭,将粮草运抵陈仓要塞。” “报魏公,又有一百车粮食从天水郡方向运抵陈仓要塞。” “……” 曹cao一拍案桌:“不可能,益、凉二州不可能有这么多粮食!” 荀攸道:“其实也并非不可能。李奇平定益州近十年,百姓安居乐业,又大量耕种早稻,粮食肯定是不缺的,他们的问题在于运输艰难。如果益州的官员稍微懂得变通,也会知道将南中的粮食运往益州北部,将益州北部的粮食运往前线,以此来缩短运输的时间。更兼诸葛亮竟然发明了木牛流马这种代替人力的运输工具,恐怕粮草已经不是李奇所担心的问题了。” 曹cao道:“他要不是粮草出现问题,为何要约我各自罢兵?你们真当他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真要为了天下百姓,那他直接投降啊,不打仗才是为百姓好。” 荀攸道:“如果不是为了百姓,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曹cao忙问:“什么可能?” 荀攸道:“向我们示弱,引我军前去突袭陈仓要塞,他们却就地设伏,以图歼灭我军。” “哎!”曹cao叹了一口气,以荀攸的意思,主动进攻讨不到好,容易中埋伏;两军相持也拖不垮对方。 那二十万大军屯在这里,是喝西北风来的吗? 忽有士兵来报,李奇打算约曹cao至陈仓吴山会仙峰饮酒。 曹cao:“……” 这个奇葩! 我们在打仗好不好! 不出所料,所有文武都劝曹cao不要去,这特么一定是个陷井。 曹cao道:“昔日李奇曾与交州士燮在南中边境和荆南一带两次会晤,孙权也曾亲往江陵作客。孤莫非连士燮、孙权都不如了么?若不往,恐惹天下人耻笑。” 荀攸道:“李奇这么做,除了图谋魏公,我实在想不明白他图的是什么。” 曹cao道:“兴许他就好这口呢?也不是第一次了。” 正议间,阶下一人出列,道:“魏公不必担心,吾料李奇此举,绝无加害之意。” 曹cao视之,此人姓张,名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 张既道:“李奇出身益州士族,但是自幼与母亲流落四海,为求谋生,他曾经落草为寇,这些对于一个世家豪族来说,都是污点。听闻刘巴也就是瞧不上李奇这点,宁愿投身没有进取之心的士燮,也不投身李奇麾下。现在李奇兵锋强盛,统治三州,他更需要做一些光明磊落的事情来为自己正名,以此招揽天下豪杰。故而既以为,李奇此举或许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天下群雄展示自己的信誉,二是说服魏公,希望双方暂时罢兵。” 董昭也谏言道:“德容言之有理,昔日鸿门宴上,项羽不杀高祖,也是顾忌自己的贵族身份。今李奇要洗掉自己曾经落草为寇的污点,就不可能再做出有违世家贵族行为的事情来。” 就在文臣们各抒己见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人是希望曹cao与李奇见面的,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但是他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发表任何意见。 因为他巴不得李奇趁着饮酒的时候把曹cao给干死,这样既能引起天下群雄对李奇的不耻,又能解决这个棘手的上司。 讲真,每次曹cao看他的眼神,都让司马懿芒刺在背。 如果李奇真的把曹cao干死在会仙峰上,那么今天建议曹cao去会仙峰的人都得死。 所以,司马懿宁愿什么也不说。 曹cao为了面子,原本也是打算去的。现在听张既、董昭这么一分析,顿时放下心来,并答复李奇的使者,说定不失约。 李奇精心为曹cao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比如之前用来招待士燮的荆州鱼糕,还有南中着名的盐津乌骨鸡等等。 到了约定的日期,双方各带一队侍卫卦会仙峰饮宴。 李奇还特意叮嘱侍卫,请曹军的侍卫吃饭时,一定要显得大气,务必要让他们以为我军的粮草十分充足。 曹cao带了许褚和曹洪,李奇带了马超和兀突骨,其余侍卫既在远处,以免打扰到二位爷的雅兴。 一切准备就绪,李奇亲自煮酒。 一樽煮酒,二人对坐。 李奇道:“能与魏公煮酒畅谈,乃奇平生之幸事也。” 此话不虚,能与三国时代的三位奠基者饮酒聚会,是一个穿越者的荣幸。他与刘备、孙权都喝过酒了,就差曹cao了,今天补上这么一回,生平再无遗憾。 曹cao笑道:“只要你归顺朝廷,我们天天都可以在一起喝酒。” 李奇道:“你这不是在扯犊子吗?你怎么不放弃军政大权,跟我一起归隐呢?说穿了,你我一生杀人无数,天下仇家颇多,谁放弃了军政大权,都会死得很惨。” 曹cao叹道:“知孤者,正泓也。想孤一生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众人皆言吾有异心,此大谬也。孤非不愿意放弃权力,实怕为jian险小人所害。” 李奇道:“我李正泓在此立誓,若他日擒获魏公,定不动曹家一根汗毛。” 曹cao大为感动,也立誓道:“孤也立誓,若擒得正泓,定不动李家一根汗毛。” 旁边的许褚小声的“噗”了一声,差点儿没憋住:你俩在这儿哄鬼呢!既然如此,为什么打仗?哦,就是为了你杀杀我的小兵,我杀杀你的小兵,人家小兵招谁惹谁了? 少时,酒已煮好。 李奇令人端上佳肴,并给曹cao做了菜品介绍。 李奇指着盘中的盐津乌骨鸡,道:“盐津各乡无论滨河居山,素重饲畜之习。所有畜牲多系于宅傍隙地或饲于厩与圈,极少放于原野,既可免践踏禾黍,又可以收集粪料。” 这种养殖方法,在后世被称为圈养,并不吃香。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高效、多元化的管理办法。 曹cao饮了一口酒,起身远眺,感慨道:“崔嵬砟硌,尔自为神……对了,素闻正泓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何不即兴赋诗一首?” 李奇:“……” 这么说吧,就曹cao刚才那句“崔嵬砟硌,尔自为神”,李奇都没听懂是什么意思。 不过曹cao都这么说了,李奇要是不来一首,恐怕有点丢人。 君不见许褚那只沙雕已经开始得意了么? 李奇忽然灵感一现,指着盘中的盐津乌骨鸡,道:“本人具鸡黍,邀君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曹cao愣了一下,好像不是特别应景。 不过意思曹cao还是懂的,不就是今天李奇请他吃鸡,下次重阳日的时候,自己就得邀李奇赏菊花来还礼呗。 把酒数巡,李奇对曹cao说道:“魏公纵横天下,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曹cao:“……” 为什么我总感觉自己活在他的影子里? 曹cao道:“江东孙权,兵精粮足,已立三世,可算英雄?” 李奇道:“我大舅哥籍父兄之名,守成有余,争衡不足,非真英雄也。” 曹cao道:“有一人,年愈七旬,雄霸一方,所守疆域从无叛乱。前些年扫平占城,重置橡林。交州士燮,可为英雄?” 李奇道:“士公扫平占城,是迫于我的压力,非其本意也。否则,早稻这种产品早就该流入中原大地了,天下不知道少饿死多少人。” 曹cao又道:“有一人,号称皇叔,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江夏刘备,可为英雄?” 说到刘备,李奇叹道:“我欠他的。” 刘备这一世之所以腾飞不起来,看看李奇都抢了些什么就知道了:诸葛亮、庞统、法正、赵云、黄忠、马超、魏延、蒋琬、张松等;地盘有益州、荆南等。 所以李奇说,他欠刘备的。 只是没打算要还。 曹cao问:“那么以正泓之见,天下谁人堪称英雄?” 按照剧本,李奇应该说“天下英雄唯魏公与奇耳”。 他记得当初跟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这么说的,只是换了一个称谓和人名而已。 然而李奇却道:“天下英雄,唯在史册与人心耳。” 大家谁都可以是英雄,谁都不可以是英雄。 英雄也好,狗熊也罢,只在后人的评说之中。 不知道一千七百多年后,在那个网络与营销号横扫天下的年代,自己又会被人评论成什么样子。 或许有人会说,李奇让益州百姓吃饱了饭,每次刘备有难,他都必然帮忙,乃是仁义之君; 或许有人会说,李奇假仁假义,收买人心,是伪君子。 管他的呢。 最重要的是,能够活出真我本色。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夕阳西下,给苍翠的会仙峰披了一层金纱。 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之间显得缥缈,模糊,似乎想要告诉李奇,眼前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你只是一个穿越在梦中的过客。 曹洪提醒道:“魏公,该回去了。” 曹cao乘着醉意,道:“孤今宵欲与正泓同榻而眠。” 李奇连忙摆手道:“算了算了,你还是回去吧,我真怕你梦中杀人。” 曹cao大笑:“那都是骗别人的!” 许褚:“……” 曹洪:“……” 看得出来,曹某人已经醉了。 许褚问曹cao道:“魏公感觉如何?要不我驮你回去?” 曹cao道:“孤没醉。” 李奇:“俺也一样!” 说实话,李奇穿越到这个时候,也就跟张飞拼酒时醉过一次,正常情况下,他是不会醉的。毕竟这度数相比后世的各种勾兑酒,还是太低了一点。 次日,曹cao酒意已醒,独坐房中,一言不发。 荀攸等见曹cao平安回来,心中松了老大一口气了,可是曹cao今早醒来之后,一直显得比较沉寂。 莫不是李奇跳了大神,夺走了曹cao的心魂吧? 忽然,曹cao令人将昨日护送自己去会仙峰的侍卫都唤到了门外。 曹cao出门,遍观众人的气色,好像还不错。 曹cao问:“尔等昨日在会仙峰,吃得如何?” 众侍卫道:“有劳魏公挂念,吾等吃得挺好的。” 曹cao道:“孤要听实话。” 其中一名侍卫道:“我们在会仙锋下一共吃了两餐,上午是米饭、rou干和蔬菜,益州兵还算是比较热情,给我们添了好几次饭。下午吃的是烤羊,听说是羌族彻里吉送来的活羊。” 旁边那些没去的侍卫听得直流口水。 这特么也吃得太好了吧! 原以为是一趟凶险的差事,没想到人家吃得饱,喝得好,跟去度假似的。 曹cao疑虑道:“吃这么好?不会是有意显摆他们的粮草很充足吧?” 侍卫道:“李奇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不过我听一名益州兵的什长说,以为魏公会带很多人去,所以准备得稍微多了一些。他们说能够吃完就尽量吃完,吃不完就悄悄扔掉,但是不要扔大路上,以免被李奇知道了,还要让他们扛回去。” 曹cao遣散侍卫,对荀攸道:“看来李奇的粮草是真的很充足啊!” 荀攸道:“是的,李奇虽然不愁吃喝,但是他手底下的士兵应该知道粮食的可贵,一般不会随意糟蹋。” 于是,曹cao修书给李奇,首先感谢他的盛情款待,然后表示既然大家都是有诚信的人,不如各自罢兵,使得天下苍生能够得以休养生息。至于不能搁置的争议,等来年天气转暖之后再做计较。 李奇收到曹cao的信函,偷偷松了一口气:看来这顿酒没白请。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