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接见荣留王
书迷正在阅读:我没有退役,只是没人要、非正常音乐家、人道之劫、带着三十六个满级号穿越、大唐之开局被李秀宁退婚、我在港岛养小号、北宋之天生反贼、全民闯关、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闭关十年的我重启人生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 “!!!” “……” 凶残。 加特林菩萨不是开玩笑的,这火力一开,狂喷的火舌,狂飙的子弹,所过之处,宛如秋风扫落叶,冲阵的高句骊骑兵成片成片的倒。 此情此景,别说对面的敌人,便是己方李二等人都傻眼胆寒。 整个战场也随之陷入沉寂,夜风中血腥气弥漫,唯有冷月如故。 渊盖苏文当场冷汗就下来了。 扪心自问,他并不是一个无胆之人,哪怕一人独对千军万马,他也有死战到底的勇气。 可即便如此,此时此刻他的内心还是禁不住被惊骇与恐惧填满。 因为这太可怕了! 那可是高句骊最精锐的骑兵,这支力量拥有什么样的战斗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可是,眼下这支力量却瞬息之间被毁灭。 更可怕的是他连对方到底施展了什么手段都不知道! 这也是他最无法忍受的。 如果是光明正大败在唐军手下,他咬咬牙也能认,毕竟唐军乃是天下有数的强军,败于唐军之手,不丢人。 可眼下却被一个连正经军人都不是的家伙弹指间灰飞烟灭,如何能忍? 更何况,这还是他麾下嫡系最精锐的力量。 是以惊悚恐惧之余,他内心又充满恨意,看着那月光下的男人,他呲牙欲裂,恨不得吃其rou,喝其血。 可最终他还是咬紧了牙关,“撤!” 语出,仿佛从未来过一般,仅有的数十骑飞快掉头消失在夜色中。 李二暗叹:“可惜了啊,没能将此人一并留下,否则事情就简单多了。” 说完又看向已经被放下的加特林,目光火热:“贤弟这是什么枪,怎的如此之强?” 陈远甩着胳膊:“加特林,强是强,也费力啊,真要说好使,还是架起来的机关枪。” 不是不想留,而是没法留。 因为这东西还是太重了,再加上后坐力,尽管有效射程超五百米,还是难以长时间cao作。 况且这东西也不是无敌的,相比定点清除,更重要的还是要先消灭即将近身的来犯之敌。 不然被近身围困,卡视角,再强的加特林也要饮恨。 除非渊盖苏文就一直呆在原地,不跑,等他腾出手来继续扫射。 李二搓搓手,“那也很厉害了啊,这加特林贤弟你看是不是?” “秦兄想要?” “想。” 陈远想了想,摇头:“不合适,这么危险的东西,秦兄你拿着算怎么回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想干嘛呢! 所以,直接献给陛下比较实在,而且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唐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机枪。” 机枪,机关枪,特点就是能连续不断持续输出。 加特林其实也是机枪的一种,有手提的,有架起来的。 这东西要生产也不难,有图纸有样品的情况下,真正难的是子弹。 谷顨 子弹需要底火。 正儿八经的炮弹,炸弹,也都需要底火。 而目前兵器学院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研制底火。 李二心底暗笑,表面却恍然大悟:“对对对,贤弟所言在理,贤弟所言在理,这加特林,愚兄拿着实在是不合适,还是由贤弟直接进献比较好。” 话语间,收拾了家伙事,该打扫战场的打扫战场,该巡逻警戒的巡逻警戒,两人则一道返回。 先把衣服都换回来。 接着到船上安抚说明情况。 最后在中央军帐接见荣留王。 “久仰王上大名,怠慢之处,还望海涵。” 计划都是提前商量好的,这次接见,陈远为主,李二就打个酱油。 荣留王也不敢怠慢。 如果说刚来的时候还有点矜持骄傲,顾及颜面,那么自从加特林开火,他那点矜持骄傲就彻底破碎了。 对于抵抗大唐继续当他的土皇帝之事,也兴不起什么欲念。 因为明摆着打不过。 不出来就飞在天上往下扔东西,狂轰滥炸,出来就那会喷火的玩意,数千精锐骑兵秒没,怎么打? 怎么都没法打啊! 既然都没法打了,那还挣扎个什么劲,即便他愿意,那些王公大臣愿意么? 恐怕届时不等唐军打进城,他就被绑了送出来投诚了吧? 是以赶忙还礼说道:“枟阳公说笑了,故国惊变,幸得枟阳公仗义出手,保吾家眷,感激不尽。” 陈远哈哈一笑:“王上客气,不论如何,王上都是我大唐册封的郡王,即便要问罪,那也是我大唐内部之事,还容不得一些乱臣贼子胡来。” 说完话锋一转:“只是王上确定不跟随吾等回返长安听训?” 荣留王苦笑,赶忙说道:“自然是要去的,高句骊附属大唐,而今陛下意图训勉,乃是高句骊之福,更是某之荣耀,岂有不往之理? 只是枟阳公也知晓,时下平壤内乱,若不及时稳住使得局势安定,某怕是无颜入长安面圣,故还请宽限些许时日,待局势稳定,某自当举家入长安,聆听圣训。” 长安还是要去的。 此时此刻,荣留王心中早已没有侥幸,纯粹的拖延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但一个完整的高句骊,跟一个糜烂割据的高句骊,绝对不一样。 这跟个人品格没关系,他也不在意那些无辜百姓的生死存亡。 他要稳住局势,仅仅因为唯有这样他才能利益最大化,得到长安方面更好的待遇。 陈远点头,看向李二:“感觉还是有点道理,秦兄以为呢?” “愚兄亦认为有理,毕竟陛下要的只是听训,若非高句骊战火延绵,生灵涂炭。”李二早就忍不住想放声大笑了,不过还是辛苦的忍着。 至于荣留王回去之后会不会出现反复,他其实不在乎,因为即便是反复,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反过来,若是能迅速平定局势,和平交接,那可就赚大了,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便拿兵不血刃拿下高句骊,可比动用千军万马来得强。 陈远便对荣留王笑道:“那行,今日天色已晚,王上不妨暂且在营地将,待天明,某亲自命人护送回城。” “如此,那就有劳枟阳公了。” “王上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