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经天纬地
书迷正在阅读:我没有退役,只是没人要、非正常音乐家、人道之劫、带着三十六个满级号穿越、大唐之开局被李秀宁退婚、我在港岛养小号、北宋之天生反贼、全民闯关、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闭关十年的我重启人生
看书网.,最快更新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最新章节! 对于在座众人想将族中子弟送来读书的想法,陈远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恰恰相反,要是没有那样的想法,那才叫奇怪。 因为高水平的教育,高深的知识,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极其稀缺的资源。 这样的资源,不发现则已,一旦发现,那么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会选择主动拥抱,占据先机。 除非动摇根基,与根本利益相违背。 就好比山东世家,江南世家,这些世代读书所谓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 真要反对,也只有这批人反对,因为这种新学的出现,对他们构成了挑战,动摇了他们的根基。 不过他还是不太明白李二所谓的弄得再大点,到底是多大。 便道:“书院多收点学生自然没什么问题,只是这弄大点到底是多大,还请秦兄名言。” 李二也干脆:“能多大多大,只要贤弟不嫌cao劳。” 陈远莞尔:“我倒没什么cao劳不cao劳的,左右也不用我亲自教,只不过,确定多大都行?” “多大都行。” “国子监那么大也行?” “十个国子监那么大都行。” 显然是想好了,李二答的是斩钉截铁,魄力十足。 陈远点头:“要真是那样就好了,自然科学分支极多,每一个分支需要学习研究的方向也很多,是真正的浩如烟海。 自然科学领域想要有所成就,也不是几个几十个几百个人能成的,需要的是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努力探索。 所以话既然说到这里,那小弟也不妨表个态,只要确定要弄,小弟当竭尽所能,为我大唐点燃科学之火。” 蒸汽机不难。 发电机,电动机,也都不难。 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都比较容易达到。 因为这些很多都是看得见的,哪怕没有系统的学术理论支持,凭着经验,凭着想法,也未必弄不出来。 就好比飞机坦克。 飞机坦克刚出来的时候,可以制造的国家是很多的,连生产自行车的厂家都能掺一脚。 可后面就不行了。 一些简单粗犷的东西可以靠发明家,靠工匠,可要想把东西做好,做精,做到rou眼看不见,人力不可及,必须要有理论指引。 否则便连看似简单的齿轮都做不好。 而这个时候需要的就不再是工匠,而是大脑,是研究人员,是科学工作者。 这种事,若是当下的统治者没想法也就罢了,他也懒得专门去费那个劲。 反正发电机蒸汽机这些都能搓出来,他在村里办书院,也算是点了火。 只是火苗微弱些,作用范围小,想要起势需要时间。 可要是有想法,那他也不介意成人之美,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毕竟真正需要他做的不多。 他带一票初中老师出来就可以了,高中的,可以酌情指导指导。 大学,给教材,再帮忙建个图书馆,多弄点书放进去,其余的,自己看着办。 总不能什么都指着他教,说实话他也没那个能耐。 对于陈远的答复,李二很是满意,当场便端起酒杯。 紧随其后,一众大佬也纷纷端起酒杯,心悦诚服:“枟阳公高义,吾等代天下苍生谢过。” 很是郑重。 仪式感拉满。 接下来的时间也在欢乐和谐中度过。 等吃饱喝足出来,四处走走,看看,消食,接着又摘起了棉花。 到下午四点多,番茄酱,辣椒,蘑菇,香菇,银耳,各色种子…… 家家有份,每家都装满一大箱。 然后车队拉着,长孙冲秦怀玉等人护着,队伍启程返回长安。 李二则骑着摩托车,与长孙无忌等人先行一步。 回到宫里便开始商议办学之事。 这种事,按照常理,都是先让下面的人提,然后他做选择下结论的。 这次却一反常态,直接提议在骊山办学。 连名字都想好了,骊山学宫。 当场一帮人便吓一跳,魏徵迟疑着说道:“枟阳公之新学非同小可,假以时日,吾大唐必将焕然一新,只是把整个骊山划归骊山学宫,用于办学,是否有些过了?” 李二也不辩驳,看向长孙无忌:“辅机,依你之见,在骊山之上建设骊山学宫,可有问题?” 长孙无忌想了好一会,拱手:“陛下之决定看似有些不妥,然仔细想来,并无问题,枟阳公的自然科学,当得起这份礼遇。” 李二又看向房玄龄:“玄龄,依你看呢?” 房玄龄笑了笑,拱手:“骊山盛名在外,自古以来便是皇家禁苑,又有诸多帝王沉眠在侧,依老臣之见,却是正好。 也只有此等底蕴深厚帝王护佑之所,方有资格承担起这真正经天纬地的学问。” 评价很高。 真正的经天纬地! 李二点头,长叹道:“是啊,经天纬地,真正的经天纬地。 水力,风力,乃至太阳之力,化天地之力为人所用,相比之下,过往那些圣贤之书,虽道尽人道智慧,却终究只是高屋建瓴,既不能让人远离洪水,亦不能让人远离干旱,更不能让人吃饱穿暖。” 到底是帝王,看得还是很透彻的。 不是圣贤书不好,而是圣贤书只能锦上添花,担不起成为国家社会发展进步基石的重任。 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过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切都明明白白的写着。 那些破事,别说后来人了,就连他这个“古人”看了都来气。 自然也有反思,不会再重蹈覆辙。 说完又以一种玩笑的口吻对长孙无忌说道:“所以辅机啊,这可不是什么礼遇,真要说起来,枟阳公到我大唐,传下这等经天纬地之智慧,才是真正的礼遇。” “对对对,老臣糊涂,是老臣糊涂,待下次见到枟阳公,老臣必当面谢罪。” 冷不丁就被房玄龄给压了一头,论理是应该不爽的,可此刻的长孙无忌哈哈大笑,无丝毫不悦。 因为明摆着人家说的是对的,那等经天纬地之智慧,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上天之礼遇,说得难听点,别说区区一个骊山,就是把宫城腾出来都值得。 他也不至于小肚鸡肠,连这点心胸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