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不妥
书迷正在阅读:我没有退役,只是没人要、非正常音乐家、人道之劫、带着三十六个满级号穿越、大唐之开局被李秀宁退婚、我在港岛养小号、北宋之天生反贼、全民闯关、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闭关十年的我重启人生
“怎么样爹,女儿这一趟还行吧?” 长乐还是很孝的。 既然借口都已经找好了,老爹也有那个自觉,不去揣测那么多,那么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不需要遮遮掩掩。 就好比这生蚝,海虾,直接往家里带便是了,一点压力没有。 李二摸了摸鼻子,说实话心里有些羡慕,嘴上却道:“也就那样,主要是海里的东西都太腥了,爹不大喜欢,你娘也不习惯。” 这也不算假话。 海货鲜美,却也不是什么人都喜欢的,尤其内陆,觉得腥的不在少数。 就眼下的大唐来说,人们普遍还是更推崇喜欢河鲜,便如生鱼片首推鲫鱼一般。 长乐也不在意,闻言轻笑道:“那可不一定哦,海里的东西腥,却也不是什么都腥的。 就好比女儿带回来这两样,做好了,美味得很呢!” 说着,便吩咐宫人开始准备。 很简单,弄个炉子,弄点木炭,再剥点蒜头,准备些蔬菜,并把各种调料备一备便好。 她要做的,便是炒蒜蓉。 碳烤生蚝,少不了蒜蓉,烤茄子,蒜蓉更是灵魂,但蒜蓉,要炒过才香。 这事她也是第一次,但因为看过一次,本身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做起来像模像样。 很快便有香味溢出。 李二心情也不错。 倒不为这些吃的,主要是,这国债发行,实在是太精髓了。 这事,想着就觉得神奇,里面的逻辑,妙不可言,俨然是将对人情世故的把控运用到了极致。 真正做起来,其效果,更是匪夷所思,令人拍案叫绝。 而对于长孙皇后来说,这便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了。 毕竟于她而言,女儿一片孝心,跟夫君壮志得酬一样,都是极好的事。 当然,也就这么一小会,随着准备工作做好,半圆的月轮将清辉洒落,很快,两口子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将到来的美食之上。 周围,李治,高阳,几个小萝卜头也早已吮着手指,望眼欲穿。 等待时间并不长。 蒜蓉炒好,洗锅,蒸上两个长茄子,随后,烤炉上,清洗干净并撬开的生蚝上架。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并不多,炒好的蒜蓉淋上,等就可以了。 李二莞尔:“确定这样就行了?” 长孙皇后则笑道:“妾身闻江南一带近海者喜食蠔,常以炭火烤之,美味非常,却是没听过还要淋蒜蓉。 不过看上去不错,闻着很香。” “香吧?”长乐轻笑,“女儿也是才学会的,当真是美味得很呢! 还有虾,就是太大了些,看着吓人,要不爹你来收拾?” “这有何难?” 李二早就想动手了。 少年时便开始领军打仗,哪怕而今身为帝王,外出狩猎亦是常有之事,豺狼虎豹若等闲。 可海里的东西,真没见过多少。 尤其这么大的虾,还是活的,要说不想亲自动手拆解一番,那绝对是假的。 感觉也很不错。 虾大,这rou自然也厚,一团剥下来,晶莹剔透,白如雪,润如霜,看着格外喜人。 再加两只大钳子,成就感拉满。 其实这都可以生吃的。 现代社会,也常用来制作刺身。 不过长乐完全没那想法。 陈远的叮嘱下,她是一名完全的熟党,所以,虾rou直接串了烤上,钳子也烤上。 为此,又单独准备了几分蘸料。 这会第一波的生蚝也好了,小心翼翼取出来,托盘装着,放到父母案前,继而手帕折叠托起一只,送到母亲目前面前,笑道:“娘,尝尝,小心烫。” “好香。”长孙皇后早就闻到了,而今凑近一闻,又更觉鲜香。 便看向李二,莞尔道:“那妾身就先尝尝?” 李二哈哈大笑,直接从长乐手里拿过,而后吹吹,又拿筷子把里面的rou夹出来,亲自喂。 “怎么样,可还合胃口?”看着老婆大人将蚝rou吃入嘴里,李二心里满满的,也很期待。 长孙皇后呼呼,笑:“合,太美味了,二郎你也尝尝。” 说完,反手就是一波狗粮,两人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很快盘子里生蚝消灭得干干净净,连蒜蓉渣都罢了。 过程中,包括长乐在内,都只有干看的份,完美的诠释着什么叫儿女都是意外,老伴才是真爱。 好在挺多的。 两口子也终于回过神来,于是,接下来,高阳得吃,李治得吃,便连近处的东宫,也并一份烤好切下的虾rou,命人送了过去。 越王府就没办法了,远在宫城之外,便只能送一份生的,自己看着办。 随后李二便问道:“今日前去,可还有其它见闻?” “有啊,爹不是说那边成立了村委会,还分田到户了么,而今却是连吃饭穿衣都不管了。” 长乐一边忙,一边笑着把陈远那边现在的状况说了一遍。 李二听完,想了想,摇头:“不妥,他可以不要赋税,国朝却不可不要。” 没有绝对完美的政策。 一项政策好不好,很多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国情来分析。 就如眼下的大唐,要是不收农业税,国库物资银粮便无来处,国家就会赤贫如洗,连官员工资都发不起。 长乐笑道:“女儿也是这么想的,陈大哥能赚,会赚,不看着地里那点,整个国家却不行。 不过听那意思,在陈大哥的家乡,已经取消农业赋税了呢!” “那厮家乡没有农业赋税?”李二顿时又好奇起来,便连长孙皇后,也不禁起了兴致。 长乐点头:“是啊,据说早些年也是有的,种地的人也不好过,但是后来,国家发展了,就没要了。” “这又是为什么?” “对啊,就算国家发展了,赋税也不能没有吧,不然国库哪来的银钱呢?” 不说还好,一说,李二两口子越发不解。 说白了,这国家再怎么发展,也得有税收来支撑运转啊,要不然,不得瘫痪啊? 长乐耸耸肩:“那女儿就不知道了,爹你要有兴趣,可以自己去问。 我就知道,即便取消了农业赋税,在陈大哥的家乡,种地的人还是不好过,买不起城里的房子,骑不上马。” 说完又忍俊不禁道:“而且陈大哥说,在他家乡有句话,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