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红薯藤项链
书迷正在阅读:我没有退役,只是没人要、非正常音乐家、人道之劫、带着三十六个满级号穿越、大唐之开局被李秀宁退婚、我在港岛养小号、北宋之天生反贼、全民闯关、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闭关十年的我重启人生
一路寻来,此时,陈远,李二,李君羡,已经在水力中心。 近百人团队共同努力,时隔多日,水力中心已经落成了。 这项工程,即便以陈远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亦堪称完美。 石磨,石碓,石碾。 水车,水轮,水排。 加上那一座座分布在水上的小木屋,以及相互连接,看着极具艺术美感的木质走廊,俨然就是一座水力器械博物馆。 若放到现代社会,绝对是可以当经典打卡收门票的。 甚至能拍纪录片。 效果也不错。 石磨,石碾,暂时都是安静的美男子,处于消极怠工状态。 可那个最大的水上工坊里,直径八米的巨大水车带动下,齿轮传动,巨轴转动,进而驱动石碓。 咚! 咚! 咚! 每一下,都是一记重锤,力量感十足。 关键这还不是单一的石碓,而是一座连机碓。 碓,是一种木头末端连一块常做成锤头状的石头,用于破碎的工具,可人力驱动,亦可水力驱动,常用于舂米。 而连机碓,便是通过一根轴,将多座石碓联合起来,一同驱动。 这东西现代社会都还用,效率虽然跟破碎机粉碎机没得比,但是,只要水流不断,它就可以不挺的锤下去。 眼下这座碓房,粗大圆木做成的传动轴两侧,共有石碓八座。 黄岗岩的碓头,每个都大腿那么粗,平均下来,一秒钟可落一锤多。 同样花岗岩制作的碓槽,上面还有防尘罩。 这样一座工坊,cao作的工人只要把烧制好的水泥熟料运进来,取下防尘罩加入碓槽便好。 顶多就是出来之后,再转去磨坊细磨一遍。 对于这项工程,李二还是很满意的。 主要是,陈远那一脸赞叹,俨然都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让他觉得很爽,倍儿有面子! 长乐与永嘉一道过来,一人抱着一只死活不肯下地的小滚滚,笑道:“这里看上去不错呢,便是不做工,些许酒菜,一根竹竿,垂钓水上,清风徐来,亦是极美。” 陈远扭头:“来啦?” 说着,便抓着小滚滚后颈皮一把提溜过来:“小东西,你倒是会享受,下来自己走!” 结果也没成功。 就抱着,死活不撒手。 永嘉瞅着好笑,某一刻,眨了眨眼,道:“乐乐,听话,下来自己走!” 一句话,瞬间长乐耳根子都红了。 李二眯着眼,似笑非笑看向陈远:“贤弟,这小东西,叫乐乐?” 陈远蹲着,兀自跟小东西较劲,闻言笑道:“是啊,长乐送的,一只叫乐乐,一只叫嘉嘉,都挺没用的。” 说着戳了戳小滚滚脑袋:“说你呢,是不是很没用,你惭不惭愧,嗯?” “陈大哥!” 就这么一句话,李二还没怎么着,长乐先不干了,心疼的抱起来,摸了摸,安慰道:“不怕不怕,不喜欢,咱们不下就是,不理他!” 说着,便抱着出去了,临转身前还哼了一声,以示不满。 永嘉呵呵,似笑非笑看了陈远一眼,也跟着转身。 陈远却是没当回事,耸了耸肩,笑道:“小孩子,下来走怎么了,没丢到水里学游泳就不错了!” 说完,招呼了一声,也往外走。 李二黑着脸,半天没动。 李君羡头皮发麻:“陛下……” “走!” “啊?” “啊什么啊,走啊!” 还是有点恼火的。 你说你取个名叫乐乐也就罢了,还特么的不爱惜,要丢到水里学游泳,叫什么事? 那是人该干的事吗? 狗东西,简直不当人子! 陈远可不知道这人在想什么。 眼瞅着时间差不多,该准备中午饭了,他便拿着菜篓子,来到地里。 小白菜有点老了。 油麦菜也是。 不过跟现代社会比起来,还是很嫩的。 这段时间,红薯藤又疯涨一截,差多可以剪藤子扦插了,便又摘起了苕尖。 顺带着,连那些比较茁壮鲜嫩的叶子,也连梗一起剐了一大把。 拿回来,李二一看,又忍不住好奇:“这也能吃?” “这话说的,那有什么是不能吃的?”陈远好笑,说着,拿起一根带叶的梗,折折折。 这是过去农村小孩常玩的玩意,因为带着皮,折出来的红薯梗不会断。 这样一来,一小截一小截,短点的就成了耳环,长的,便成了项链。 李二也不知道这是干嘛,只以为是这么吃的,觉着有趣,便也来跟着弄。 直到这玩意跟柳条编织的花环一样,以项链耳环的形式,挂在长乐永嘉还有那两个小侍女头上耳畔,才忍不住想骂娘。 大爷的! 你丫能不能别这么幼稚? 你都二十多了,还拿自己当小孩啊? 关键是,幼稚之前,你能提前说一声吗? 老子堂堂皇帝,居然,居然…… 不过,如果对象是观音婢,貌似也不是不可以! 嗯,就这么办! 这东西,宫里也有,回头做一个,给观音婢当惊喜! 这么一想,心情瞬间又变得美妙起来。 长乐也很开心。 红薯藤项链,红薯藤耳环…… 虽然都是假的,都是玩物,比不得真的夺目璀璨,价值连城。 可往往,女孩们最初得到这些东西时的快乐,远胜那些珍珠钻石。 因为单纯。 那是纯粹的快乐,那样的年纪,柳条编织的花冠,便是王冠。 而等到长大了,见得多了,便是真金白银,翡翠钻石,也不过是短暂的惊喜后,一堆疲惫,寂寞,空虚。 永嘉就更不用说了。 人都是这样,永远自己没有的,才是最好的。 就她来说,什么珍珠玛瑙,什么金银玉石,早已无感。 反而是成长环境的缺失,使得这廉价的红薯藤项链耳环,显得异常珍贵。 连带着简单的佩戴过程,仿佛也多了那么一丝丝神圣的意味。 因为那是陈远亲自采的藤,亲自折成,然后,亲手给她戴上。 此后不久,中午饭也开始了。 还是一张桌子,只不过郑姜篱没来。 菜,鱼跟rou是不缺的,但是,并不受欢迎。 反而是清炒的小白菜,油麦菜,以及苕尖,去皮切段的红薯梗,格外受欢迎。 尤其红薯梗。 看着也没多好吃,可一点油盐加蒜末炒出来,太美味了。 长乐都不自觉多吃了半碗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