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南赡部洲
书迷正在阅读:回档重生:我真不是NPC、乃木坂之你的颜色、星海之超神武道家、星恋:睛周恋、联盟系统:无限成长的虚空恐惧、吞噬星空之超脱之路、我,木叶新任火影、佛系宫女想要小富即安、空间渔夫、华娱从广告开始
黎明时分。 苏氏祠堂。 青黎堂。 江淮之地,立夏时节的黎明时分,天还是有些蒙蒙黑,并未全亮。 不过位于苏氏祠堂后院的苏氏青黎堂中,现在已是灯火通明。 苏氏做为世族,青黎堂做为族老院,灯火彻夜通明本是正常。 不过今天,这平时通明安静的的房屋里,现在却是人声鼎沸,吵吵嚷嚷。 一堆白发苍苍的老者,此时正紧紧的围在两本书册旁边,可以说是撕心裂肺的大声哭喊道: “真品,真品,绝对是真品传承,苏洵侄孙这绝对是我苏氏麒麟子,我江淮苏氏崛起有望啊。” 站立在这群老者一旁,看着他们“本色出演”的,就是平日里在苏家堡说一不二的,苏邕,苏骁,苏大伟这苏家三脉家主。 听到族老们对儿子苏洵的的称赞,苏洵之父苏骁,这位平时只要提起儿子就要夸上一顿,常谈不止的自信父亲,现在只是嘿嘿直笑,并不说话。 因为苏骁知道,今天没必要亲自夸了,今天坐着听就行了。 果然在族老们哭喊过后,就听道在旁边站立良久的苏邕,带着非常“真诚”的感情说到: “这苏洵侄儿,我素来了解,从小观之便有异象,谈吐之间不似凡人,如今看来,果是我苏家麒麟子。” 好吧,不知为何,本来只是看好苏洵的西房家主苏邕,现在说起苏洵,已经升级成生来有异象了。 听到苏邕如此说,旁边一位有些偏胖,明显是好东西吃多了长出了富态,打眼一看就有些商人员外气质的苏家三房家主苏大伟,先是狠狠抽搐了一下嘴角。 然后只见他眯着两双小眼珠,滴溜溜一转,也是口中满是感慨,很有“感情”的张嘴夸到: “何止是从小有异象,这苏洵侄儿,我记得出生时,西岭山便是一夜的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出生后,我还在后山隐约听到远处了传来一声龙吟,当时我还道听错了,现在看来,果是有所应验。” 好家伙,明明苏洵出兵之前,这苏大伟还满满不太放心的样子。 如今才过了一晚,夸起人来就已经是口若悬河,满嘴跑火车了。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实在是这次苏洵立功真的太大了,不这样夸不能显示他们的水平。 今日天刚刚亮时,苏家堡前忽有郡城来人,敲开了苏家堡大门,自称是陈郡谢氏供奉,要找苏家三位家主。 经过一番验证,确是陈郡谢家来人后,苏骁三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当然是急忙赶了过来。 而这陈郡谢氏来人,在见到苏氏三脉家主后,先把苏洵昨夜路遇谢家嫡系遭人暗杀,便立即伸手援救,最后做好事留姓名不留人的“高风亮节”称赞一遍。 然后又送上了谢氏嫡女谢道韫,为感谢苏家救命之恩,特地连夜谴人送来的中三品传承,《心学秘要》和《武典中解》 这一番好人好事留大名,受恩之人想办法报答的话。 说的苏骁苏邕苏大伟三人,一愣一愣的,满脸的不敢相信,还略有一丝小尴尬。 当然若不是确定眼前之人,确实是陈郡谢氏供奉,怕是会直接被苏邕三人当成没事过来逗乐消遣他们的。 到时候,不打杀了,也得打断他三条腿扔出去。 可这既然确定了,那可就不一样了,等到苏骁三人回过神来,一起放下尴尬,连哄带骗的,就把这略有一丝不忿的谢氏供奉,哄好安排送走。 然后回到屋中后,苏邕和苏骁这二人,那是使出了吃奶的力道,奔着桌上的两本传承就是飞扑而来。 其中苏邕拿起“心学秘要”,苏骁拿起“武道终解”,直接就是沉浸了进去。 一直看到旁边的苏大伟实在是等不下去了,才把沉浸进去的二人喊醒。 好在苏骁苏邕二人,拿着手中典籍激动了了半点,最终还是确定了手中传承,确实是真非假。 这苏家上一代,儒家天分最好的,是儒家三品修为的西房家主苏邕,武道天分最好的,是武道三品修为的东房家主苏骁, 早已经把家族传承功法修炼到极限的他们,如今拿着这梦寐以求的后续功法,怎么还可能稳定的了,那些青黎堂中隐居的那些族老,当然更是如此。 真的不得不说,苏洵这次做的事情,可是把苏氏青黎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震惊了一个彻彻底底。 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震撼了,要知道不论是获得武道传承的苏氏先祖苏烈,还是儒家传承的二祖苏轼。 他们都是千辛万苦,耗尽心血,花费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获得了儒家和武道的下三品传承。 所以也才有了这江淮苏氏,现在在淮南县的威风。 其中艰辛可以说是谁干谁知道,灭族之险都有好几次。 哪怕上次苏洵领悟军阵,其实都没这么让人震撼。 有苏氏上百年的费尽心思的收集的军法兵书,还有一些零星的兵阵精要传承。 靠着这些老底子,苏洵领悟两仪阵时,大家虽是欣喜,但是毕竟也算是心里有底,晓得缘由。 其实也可以说苏氏获得军阵是意料之中,早晚的事情。 哪怕现在不是被苏洵领悟,只要苏氏不灭,未来应该也会有人领悟。 比如如果苏邕的那个,本命气青色的小儿子苏长梅,当年没有在金陵遗失的话,苏洵可以肯定,他绝对是可以借助苏氏底蕴,悟出这兵家杀阵的。 而这次苏洵打猎路上顺道获得的中三品的“心学秘要”“武典中解”就不一样了。 这得是什么运气,什么样的天眷,才能如此轻松获得两本中三品儒武传承,还是无缝衔接自家儒武传承的中三品传承。 听描述,这全程加一起也没有一刻钟吧,当然对于苏洵最后要好处的行为,苏氏族老们是一点尴尬都没有。 面子哪有传承重要,苏氏家族从来都是不怕穷,不怕苦,就怕没有传承。 所以,能干出这事的,这不是苏氏麒麟子,不是苏家祖坟冒青烟,不是苏氏气运所终是什么。 估计哪怕自家地里出龙气,祖坟冒紫烟也就是这气运了吧。 不过还是不得不说陈郡谢氏,或者说谢道韫出手太大方了。 苏氏家族直接就被“豪”到了,这两百年来江淮苏氏扎根西岭山,一门心思穷兵黩武。 饭都有时吃不饱,跑去打猎一百年,没见过什么世面,更没有后台,可以说发展全靠“肝”。 真的,苏氏家族上数两百年,就没见过这么阔气的人。 这打完就跑的苏洵当然不会知道,后面车厢里的谢氏嫡系很讲格局的,不光给了他们一套儒家中三品传承法,还加了一套武道中三品传承法。 只能说这晋朝第一门阀,出手就是大气,是苏洵格局小了。 如果知道谢家如此道义,苏洵哪怕在不想插手事情,刚刚也绝对会停下来见见这位大方的谢家嫡系。 这打土豪分土地,一天就暴富的机会可不多。 什么都不知道的苏洵,这边连夜赶路,紧赶慢赶之下,哪怕中间耽搁了这一阵。 也终于在天亮之前,赶到了苏邕提前派人建好的,距离野猪林二十里开外的临时营地。 野猪林,在苏家堡西侧200里外左右,这次苏洵等人入住的临时军营驻扎地,便是在野猪林东侧一片开阔地带修建的。 这里原是一片农田和村落,只是后来附近村民,害怕野猪林中的妖物伤人,便都搬迁走了。 现在虽然荒废很多年,看上去断壁残垣,杂草横生,但是收拾一下,在此基础上,建造个临时军营还是很不错的。 此时在军营外迎接,接指引苏洵等驻扎的,就是早已入住进来,受苏洵之命侦查野猪林的纸人张家村村民。 还有刚刚提前赶到,暂时充做斥候营的苏洵亲兵营。 古籍记载,蛮荒之中广阔无垠,计有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州,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西牛贺洲。” 四大部洲又分别被东、南、西、北四海相隔,苏云所在的人族疆域,便是属于南赡部洲中南海之滨的位置。 这一点苏洵感觉倒是和记忆力的西游记里有点像,不过国家名字,修行体系感觉有点不对不上。 晋国所在地便是南赡部洲,其他地方苏洵也没去过,更别说太了解。 但是只是这南赡部洲中的一部分人族疆域,人族疆域中的一个晋国。 晋国中的三十六郡之一的江淮郡,江淮郡十六县中的淮南县,就有苏洵前世半个省那么大了。 陆地面积左右便有6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50万不到,可以说是地广人稀到了极致,前世一个省可是有五六千万人口。 淮南县所在的江淮郡,更是有前世八分之一的中国那么大。 虽然江淮郡在晋国三十六郡里是大郡,土地肥沃,人口较多,却也只有不到一千万左右的人口。 就这样,晋国还只是人族十国之中,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新兴国家。 想到这些,苏洵突然就感觉自己的眼界宽阔了,苏家真的太渺小了。 这个世界真的太大了,“天地人”三仙真的是世界的尽头吗,这些苏洵一无所知。 不过无论怎么样,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树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苏州相信只要自己一步步扎稳了脚跟,或许就可以有机会到这世界的最高处看一看了,领略一下这莽荒世界的风采。 而现在吗,千里之行的第一行,合抱之树的第一抱,九层之台的第一台,当然是从这野猪林边的第一觉睡起了。 苏洵等人为了掩人耳目,连夜奔袭一夜,中间还打了一架,然后又一路急行军,黎明时才赶到了临时军营,这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所以在刚刚抵达后,安排苏章苏迈两人,把苏氏一卫,二卫,六千苏氏士卒安顿好。 看着这不论怎么说,也是起家第一步的遍地荒野,苏洵先是感慨了一番,然后就在苏震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亲兵营给自己搭建好的帐篷里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