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选择升级养殖
书迷正在阅读:忍界:晓组织绝不黑化、我前妻是大明星、盗墓:一剑天门开,怒劈青铜门、我把红豆寄予你、斗罗之天赐魂环、重生大佬种田开挂养萌娃、黑科技:我寻思从玩具开始、怪异主宰、大明:家父沈万三!、神话:开局获得照妖宝镜
午睡起来,蒋非带雷子、白露和星星搭地铁出行。 他们坐的是经常被吐槽人流量最多,人挤人的“死亡三号线”。 不过,工作日的非下班时间,蒋非四人进去时,地铁里的人不多,他们还有位置可坐。 雷子坐得端端正正的,控制着眼睛没有好奇地四处打量。 蒋非看了他一眼,想起一个话题“第一次坐飞机,怎么装成经常坐的样子”。 雷子可能不想让别人看出他是第一次坐地铁吧。 但两个小的就不一样了。 白露和星星睁大了眼睛,朝四处看来看去,边看边问。 “爸爸,我们是在地下吗?” “蒋叔叔,地铁在前进耶,好稳啊,坐着一点都不晃。” “又一个站到了,地铁好快!” “爸爸,我们在哪个站下车?” “蒋叔叔,……” 听到两小孩的话,旁边的乘客好奇地看了过来。 蒋非澹定地回答着白露和星星的问题,只要她们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等晚上回到酒店,憋了半天的雷子才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地铁好神奇,在地下挖了那么深。” “我们坐电梯下去的时候,感觉有下了两层楼那么高。” “换乘都不用走出来……” 坐了地铁,在外面看了城市夜景,雷子感觉这次的花城行满足了。 小朋友们的游玩算结束了,接下来是蒋非的行程,带他们去了徐海浩家里。 江嘉也过来了。 看到雷子、白露和星星,米米特别开心,翻箱倒柜,把自己的全部玩具搬到客厅,跟他们一块玩。 蓝悦妮给几个小孩洗了水果,切好装盘放在旁边。 徐海浩泡了一壶茶过来,招呼蒋非和江嘉挪步到茶桌这边。 “徐哥,我本来以为一放暑假,你们就会带米米来村里玩的了。” 蒋非喝了一口茶,说道:“没想到眼瞅着暑假过半了,你们都没来。” “米米确实一放暑假就喊着要去,中间他外公外婆过来了,我们每个周末都到周边的景点玩。”徐海浩解释道。 两老从农村过来,他总不能周末还带他们去别的农村游玩吧。 “爸爸,外公外婆回老家了,我们可以下个周末去白河村。” 米米朝这边喊道:“哥哥jiejie说,山上有好多好多捻子等着我摘。” “行,下个星期带你去。”徐海浩应了下来。 如果暑假期间不带儿子去一次,他能一直念叨到寒假。 “我下个星期不跟着你们去啦,我爸妈联系了装修师傅,得过去新房子看看。”江嘉说道。 “对了,上次看你发的照片,屋内还挺宽敞的,套内面积有多少?”蒋非问道。 “总面积85平,套内面积73平。” 江嘉算了一下:“公摊面积12平,一平2.1万,那就是25万了。” “二十几万花下去,那些面积自己还不能支配,买个房子太坑了。” “是啊,公摊太坑了。” 徐海浩跟着感叹道:“普通家庭要存个二十来万不容易。” 说着,他羡慕地看了江嘉一眼。 这投胎也是个技术活,五六十万的首付,江嘉爸妈说付就付。 然后江嘉跟爸妈说,每个月要还房贷,房子就先不装修了,反正最近几年没打算搬过去住。 他爸妈一听,担心儿子经济压力大,又拿了十多万给他装修,催他赶紧装修好放着,放几年散散味道也好。 有些人一出生,就在你努力的终点。 徐海浩看了看自己的房子,又看了看老婆孩子。 人知足才能常乐。 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也过得很满足了。 蒋非和江嘉聚在徐海浩家里聊了聊,做了顿午饭吃。 下午,蒋非把雷子、白露和星星留在徐海浩家里玩。 他开车出去,给钟建容、白萍几人送了带来的土特产过去。 顺便去买了不少土特产,后备箱刚搬空,又被填满了大半。 晚上再回去跟徐海浩一家和江嘉到附近的饭店吃了个晚饭。 “下个周末见。”蒋非对徐海浩说道。 蒋非侧头看向江嘉,笑道:“你就……下次见了啊。” “行吧,你们路上慢点。”江嘉挥了挥手。 雷子、白露和星星跟米米说了几句,上了车,蒋非载着他们回去了。 跟来时的兴奋不同,回去的路上,三个小孩都有点舍不得,睁大眼睛看着车窗外的路灯。 蒋非从后视镜看了后排的三人一眼,开了舒缓的轻音乐。 孩子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白露和星星看着看着,忽然聊起了明天想去干啥。 “第一件事,去山上摘捻子,我们五天没有去摘,肯定又熟了很多捻子。” 星星托着腮说道:“我想奶奶,想球球,想奶牛和奶虎了。” “还有阿晓哥哥、小欣、小铃铛……” “我也想爷爷奶奶了,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这么久。” 白露低头说道:“他们肯定也很想我了。” 两小孩这么一说,雷子也忍不住想自己爷爷奶奶了。 他长这么大了,基本上也没离开过他们身边。 …… 蒋非开车回到白河村,时间将近晚上十二点了。 车子在村道上驶过,村子里很安静,除了虫鸣蛙叫,只偶尔有几声犬吠。 开到家门口,蒋非下去打开院子的门,直接把车开进了院子。 陈小梅听到动静,打开客厅的灯,走了出来:“小非,你们回到啦。” 她往后座看了看,白露和星星都睡着了,只有雷子还醒着。 “陈奶奶好。”雷子捂嘴打了个哈欠。 他也早就困了,上眼皮跟下眼皮在打架,只是强撑着没有睡。 “陈奶奶,蒋叔叔,我先回去睡觉了。” 回到熟悉的村里,雷子的精神完全放松了下来,哈欠一个接着一个地打。 “你等一下,我送你。” 蒋非抬头看了下,今晚的月光不太明亮。 “不用了,蒋叔叔,要不你借我个手电筒。” 雷子摇头说道:“真的不用送,说实话,我摸黑都能回到家。” “行,借你个手电筒,你注意安全。” 蒋非拿了手电筒给雷子,看着他出了门,转身回院子把睡着的白露和星星抱到mama房间。 “妈,我也先去睡觉了。” 蒋非开了四五个小时的车,身体不太累,但感觉精神疲累。 “好,快点去睡吧。”陈小梅点点头,进了房间。 蒋非上二楼冲了个凉,躺到床上,感觉自己又精神了一些,不太想睡。 他闭上眼睛躺了好一会都没睡着。 窗外青蛙和蟋蟀的叫声,在他耳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蒋非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生物钟被打乱了,过了平时睡觉的点,再想入睡会比较困难。 大脑很活跃。 他干脆打开养殖系统的页面,看着上面的信息,考虑着到底要不要选择升级食用鱼的养殖。 大脑虽然很活跃,但想事情好像不是太专注,注意力难集中。 蒋非放飞了思绪,一会想到这,一会想到那,考虑了半个多小时才做出决定。 他看着页面上的信息。 【升级现有的养殖,需15养殖点】【是否升级:是,否】 【备注:再次升级鹌鹑养殖功能,需30养殖点,想要获取更多养殖点,请继续努力哦!】 【开启新的养殖,需15养殖点】【是否开启:是,否】 【温馨提示:养殖点除了能升级、开启更多养殖功能外,还有其它作用,你可以不进行升级或开启新的养殖!】 蒋非选择了用15养殖点升级现有的食用鱼养殖。 升级的路线有两条。 一是提升所养殖鱼的美味度。 二是增加可养殖的种类,由食用鱼养殖变为水产养殖。 蒋非返回去看了一下之前养殖系统给出的可养殖鱼类范围。 全都是普通的经济鱼类。 他很快选择了第二条升级路线,由食用鱼养殖变为水产养殖。 接着,页面上出现了一长串可养殖的选项。 比如虾、黄鳝、泥鳅、田螺、乌龟、甲鱼、河蚌、大鲵、宽体金钱蛭…… 养殖系统贴心地在每一个可养殖项目后面打出了推荐养殖指数。 其中最高的是五星推荐。 五星推荐的养殖只有一种:甲鱼。 四星半推荐的有两种:虾、黄鳝。 星级指数越低,推荐的品种越多,整个排成了个金字塔似的。 蒋非毫无疑问地选择了甲鱼养殖。 养殖系统给出的唯一五星推荐,经验告诉他,养殖系统很靠谱。 【养殖任务:养殖甲鱼】 【养殖奖励:???】 【温馨提示:完成甲鱼养殖任务后,系统会平衡各方面因素,计算出可获得的养殖奖励。】 蒋非看着页面上的???,脑袋里出现了相同的符号。 把它们盯出个花来,它们也只是三个问号而已。 夜更深了。 蒋非打了个哈欠,关闭了养殖系统的页面,进入梦乡。 …… 昨晚睡得比平常晚,但第二天早上,蒋非还是跟往常一样,七点钟就醒了。 白露和星星也早早起来了。 白露一起床就往家里跑去。 星星则黏在奶奶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在花城吃了什么、玩了什么,以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蒋非洗漱完,吃了早餐,去看了下鱼塘。 鱼塘里还有几十条鱼,他准备干塘。 所谓的“干塘”,具体来讲应该是“干鱼塘”。 以前的老房子,好些人家的禾坪前面有一口鱼塘,里面养着鱼。 一般干塘都是在年底的时候。 因为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几条大鱼,或红烧、或清蒸、或油炸。 过年要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生活富足。 他们要把养了一年的鱼从塘里捞上来。 那时候,干塘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村里好多大人小孩都跑过去围观。 等着主人家把大鱼捉完,他们就可以去摸些小鱼小虾。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逮到一条漏网之鱼。 准备干塘时,提前几天开始放水,待到再也放不出水时,就要抽水。 村里的鱼塘大多是小塘,他们都是用水车来抽水的。 现在应该看不到那样长长的水车了。 那时候的水车是木制的,他们叫翻车,也叫做龙骨车。 龙骨车,它的水槽中有一长串木制叶片以嵴椎状木连接,形似龙骨。 主要由车身、轮轴、链轮和龙骨构成。 龙骨车有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的。 蒋非只见过手摇和脚踏的。 脚踏龙骨车配以脚手架,一般是两人扶立于立架上,用脚接连踩踏车轮轮齿上的木墩。 车头转轮滚动,中间木齿轮牵动龙骨,节节叶片将水压入水槽,并带上车头流出。 手摇龙骨车只在车头装上摇把,较小较轻,拆装简便。 他们用来抽水的就是手摇款。 等到鱼塘里的水渐渐少了,鱼儿们顿时没了往日水中闲游的澹定,争相拥挤,乱成一团。 草鱼喜欢横冲直撞,鲢鱼急躁地在水面跳个不停。 鲤鱼、鲶鱼一股脑往淤泥里钻,尾巴在外面不停晃动,把黄黄的泥浆水溅得老高。 水抽得差不多了,主人家和帮忙的人便开始下塘捉鱼了。 塘里的人捉鱼热闹,塘边围观的人也热闹,站在高处不停指挥着。 “xx,你前面有条大鱼,哎呀,它熘了,往右边去了,右边,不是左边。” “你咋左右不分,鱼都跑了。” “xxx,你别动,右脚旁边有一条大鱼,快逮住它。” “对,就是它,够大吧。” 如果塘里的人捉不到鱼,塘边喊着的人看起来比他们更着急。 同时有几个人喊的话,整个塘能乱成一团,一个个被指挥得不停打转。 他们抓鱼也是有技巧的。 草鱼、青鱼生勐劲大,强卡是不行的,需要用双手顺势把它捧进箩筐里。 雄鱼、鲢鱼,卡住鳃部就行了。 等主人家抓完大鱼,上了岸。 围观的众人已经挽起裤腿,撸起袖子,跟饺子下锅似的。 大鱼已捉完,小鱼都钻进了泥土里,簸箕、捞网是排不上场的,最靠谱的是徒手摸。 把手伸进泥里,淤泥从指间缝隙滑走,遇上有鱼,手用力一捏,勐一往外抽,迅速放进系在腰间的鱼篓里。 要是捉到了一条大点的鱼,还要跟小伙伴们得瑟一番。 那时候的干塘真的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