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勿吉和格物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隆唐笔下文学”查找最新章节! 勿吉,华夏东北古代民族名,是通古斯诸族的先祖。 汉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 名称始见于南北朝,但族名和族源很悠久。 秦以前的居就,秦汉之际的夫余、沃沮、隋唐以后的乌惹、兀的改、斡拙、吾者、如者、乌稽、窝集之类的氏族、部落、民族的名称,与勿吉很有关联。 勿吉源于诸稽,是“窝集”的转音,满语为森林之意,东北人叫“树窝子”。 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在气候寒冷的东北,森林既是人们的好住所,也是他们狩猎、采集的好场所。 记载:“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 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言语独异。 常轻豆莫娄等国,诸国亦患之。去洛五千里。 自和龙北二百余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环水,水广里余,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鲁水,又东北行十八日到其国。 国有大水,阔三里余,名速末水。 其地下湿,筑城xue居,屋似形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 有粟及麦穄,菜则有葵。水气醎凝,盐生树上,亦有盐池。多猪无羊。 嚼米酝酒,饮能至醉。妇人则布裙,男子猪犬皮裘。 初婚之夕,男就女家执女乳而罢,便以为定,仍为夫妇。俗以人溺洗手面。 头插虎豹尾。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 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湿;若秋冬,以其尸捕貂,貂食其rou,多得之。 常七八月造毒药傅箭镞,射禽兽,中者便死,煮药毒气亦能杀人。 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皇“,有虎豹罴狼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污,行迳山者,皆以物盛。” 作为北方民族,勿吉的文明程度并不高。 南北朝之初,松花江一带的勿吉人,摆脱了邑娄人的控制,占据了先前肃慎人、邑娄人的故地,成了肃慎文化、邑娄文化的继承者和光大者。 起初,勿吉人在松花江流域定居,一度加入了邑娄。 在长年征战中,邑娄族消耗了本部的实力,难于驾驭旧肃慎地的各部落。 公元五世纪初,勿吉人踏进了奴隶制的门槛,他们很快取代了邑娄族。 如今的勿吉国,是一个半奴隶制国家,国力不如高句丽,却也拥有军事力量。 高成阳病急乱投医,想借助勿吉国的力量打败齐军,这无异于白日做梦。 得到勿吉有异动,高顺直接下旨,命辽州的刘须达,带领契丹的骑兵讨伐勿吉。 当初高长恭打室韦的时候,就想过收了勿吉,可是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冬季寒冷,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如今高顺坐镇辽东,身边并不是没有军队可以调动,当初让独孤永业经营辽州,就是为了这一天。 以夷制夷。 刘须达得到命令,立刻带领一万骑兵出发,他们要赶在下雪前击退勿吉军。 大军从辽东出发,经过玄兔城,刘须达特意来拜见高顺,高顺勉励了他一番,让他带兵北上。 齐国对高句丽用兵,很快就引起了隋国的注意,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火器的出现,让杨坚格外重视。 长安城,太极殿。 “陛下,据我们的探子来报,这次齐国动用了大量的火器,比起之前的震天雷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火器如果用在对我朝的战场上,我朝恐怕要吃大亏,陛下需要早做打算。” 高颎站在杨坚面前,满脸的凝重之色,这个时代火器本不应该出现,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一个震天雷,就可以扰乱我军阵营,他们还有那什么炮,和会冒火的棍子。” “陛下,齐军叫那炮为红衣大炮,冒火的棍子为火枪,臣已经派人研制,只可以齐军太过谨慎,无法弄到样式。” “火器关系到我朝的胜败,必须要弄到,高顺不是有一个影卫么,我们也弄一个,全力收集火器的情报。” “是。” 杨坚把这件事交给高颎,高颎回府就召集了一群人,让他们潜入齐国,获取火器样品和图纸。 齐国邺城,格物院。 高高的城墙,守卫十分严格,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甚至比皇宫还要森严。 周围的百姓早就搬走了,附近的房屋都被朝廷征用,普通人没有命令根本无法进入。 紧紧喝着一条街,这边就是热闹非凡,另一边确实肃杀寂静,一名年轻男子来到一个馄饨摊旁。 “店家,这是何物?” “这位郎君请坐,您是外地来的吧,这是汤饼,陛下赐名为馄饨起源于汉朝匈奴的故事。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sao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rou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如今天下太平,陛下让我们居安思危,于是就赐名馄饨,意为不忘北方之患。” 年轻男子闻言觉得很有趣,于是笑道:“既然如此,那给我来一碗。” 男子的随从听了走到近前,小声提醒道:“公子,小心有毒。” 他的声音很低,男子却明白他的意思,摆了摆手道:“不要紧,天这么冷,吃碗馄饨正好驱寒,你也坐下来吃。” 店家麻溜地煮着馄饨,听见这句话赞道:“郎君是明白人,我家的馄饨整个京城都有名,陛下都尝过说好吃。 别看我这摊子小,经常有像您这样的贵人来吃,有时候官员上朝路过,也会要一碗馄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年轻男子不动声色地附和一句,然后尝了尝馄饨,的确十分鲜美。 “不错,确实别有滋味,店家在这里开多久了。” 店家见男子愿意交谈,觉得脸上有光,于是殷勤地回道:“五年了,自从朝廷鼓励自食其力,我就把家里的地给几个儿子,出来摆个小摊。” 男子又吃了口馄饨,随口问道:“对面那是哪里啊,看起来十分别扭。” “害,郎君难道没听过格物院?哪里可有很多衙门,听说是给朝廷研究各种物件的,就好像是鲁班门一样。” “格物院……” 男子看了随从一眼,随从微微摇头,男子继续问道:“那店家,怎么才能进去看看呢,我平时就喜欢摆弄物件。” 店家一听打量了男子一眼,道:“郎君是工匠?看着不像啊,格物院会定期招收各种工匠,不过考核很严格,要有真才实学。 进去以后就不让出来了,不过朝廷会定期给他们家里发银钱,允许家属看望,一个人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 “这和大牢有什么区别。” 听了半天,随从忍不住吐槽一句,店家也没觉得奇怪,笑道:“说的不错,但也有区别。 格物院可以积累功勋,只要达到一定的功勋,就可以把家人接进去,你们看对面的院落,都是家属在居住。” “原来是这样……” 男子有些明白了,看来这里真的不一般,管理如此严格,说明里面的东西一定很重要。 大致了解一些,男子绕着格物院远远地转了转,期间他还听到了轰鸣声,周围的百姓却已经习惯。 “应该就是这里了,我们的人无法进入,暗地里不行,那就只能明着混进去了。 你这就派人回去,寻找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然后等格物院开门招人,在潜入里面。” 随从抱拳称是,男子望着眼前的高墙大院,眼中闪着光芒。隆唐最新章节地址:隆唐全文阅读地址:隆唐txt下载地址:隆唐手机阅读: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喜欢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