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本宫会去的
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听说每人都能拿到银矿去皇家银行换银元,帮忙去探矿,去玛雅城邦运输作物,帮水师营地修筑,还有另外赏钱。 太学生们都登岸了,陈过庭,黄灿,李芘,赵明诚分头出去,探矿的探矿,探索玛雅人文明的去收集文字和图形资料,出来的远航的水师船员,在闲暇之余也到岸上帮忙。 并排靠在海湾里的军舰上,顿时冷清下来。 看见李敬没走。 他这次倒不是去不成。 一是担心他去了,朱琏和赵柔嘉可能会跟着去。 第二是因为刘雨亭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加上描述的情况形容的跟少数民族的部落一样,让李敬对玛雅这个失落的文明很失望。 感觉那份神秘感后人吹嘘的比较多。 李敬没有下船,乔淑云,郑怜玉,朱琏几个人也没有下船。 端坐在船舱之外的甲板上,一边喝茶,一边听着祁虹他们演奏的乐曲,一边晒着太阳。 “靖王,你说梁扬祖,朱胜非,刘韐,张叔夜,李纲他们在大宋各地疯忙,宗帅这么大年龄,还在西北鏖战,跟西夏人,金人拼命,我们在船上如此惬意,是不是不合适?” 浮生难得几日闲,朱琏这次出来,感觉更像是在度假。 其实她在登州也做不了什么。 不过在登州的时候,总是能接到各地奏报。 感觉一切尽在掌握。 也许朝臣,士兵会很想家,朱琏却不一样。 哪怕回到皇宫,路过汴梁城赵桓昔日居住的太子府,她也没有家的感觉。 不止是她没有,连赵柔嘉也不喜欢汴梁。 反而在李敬身边,心里特别踏实。 “太后,没什么不合适,不管是梁扬祖披荆斩棘的变法,还是宗帅鏖战沙场,或者说我等乘风破浪远航,都是为了大宋,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大宋很快能繁荣起来,掌权者不会用人而事必躬亲,并非大宋之福!“ 别看朱琏在朝臣之中做决策时候,气场强大,笑容尊贵。 当身边没有外人的时候,李敬能感觉她的笑容很让人沉醉。 “黄灿和陈卓联名上的这道奏疏你看没有?” 接过朱琏想女官索要,递过来的奏疏。 李敬摇了摇头。 黄灿渴望建立一个三司体系,为大宋开拓冶炼,机械,造船等工业奠定基础。 陈卓更希望大宋能稳定繁荣,各地可以推行山东的成功经验。 不管是对内改革,还是对外作战,两人都是支持的。 甚至说只要李敬不造反,他们两人就是李敬军事上坚定的支持者。 负责枢密院的李敬管不了他们,也轮不上李敬管。 “黄三司使建议我们同意扶桑那个倭皇的请求,把他们发配西洋,回登州以后,马不停蹄的让船队返航靖康大陆,把靖康武三军和宗帅所部的矿场人手转移到靖康大陆,优先挖掘这里的银矿,同时维持对玛雅土人的战事!” 对于大宋隔海相望的那个邻居。 李敬没有一点好感。 甚至感觉放逐他们去西洋,是便宜他们了。 还不如自己盯着,让他们这辈子都当奴隶,成为宋人习惯的奴隶。 但是扶桑人已经知道大宋在割让和租借的岛上出金银。 “靖王,靖康大陆真是个好地方,我等这趟远航,不虚此行。你说过,这里矿藏丰富,沿海的山脉背后,就有无数的牧场,良田,可不能荒废了!” 酷爱种植的基因,已经深入华夏族的根里。 不管是郑怜玉还是乔淑云,哪里能见的土地荒芜。 可是要开发美洲,必然涉及水师舰艇调度。 是优先考虑西洋通商,还是开发靖康大陆。 这个要看李敬意愿。 “开发出了这片宝地,我宋人可以放心的生孩子,就算再多上几个一万万,也决计饿不死。” “开发这里恐怕不容易,需要人力物力太多,一百年也未必可以让这片大陆跟大宋一样繁华!” 看完了黄灿和陈卓两人奏疏。 李敬还真不敢小觊天下人。 两人也在上书中判断,开发靖康大陆,至少要一百年。 远非一代朝臣能做完。 越早开发,对大宋西域之战,对大宋改制越有好处。 既然玛雅文明的土人善于耕作,不如动员垦殖军团和靖康武三军在扶桑矿军,一同展开对玛雅文明的全线战事。 玛雅土人人口众多,上千万,生产力低下很大缘由是没有铁器和工具协作耕作。 俘虏的玛雅人,能教化尽量教化。 之后安排他们在垦殖军团指挥下,开发美洲大陆,替大宋耕种。 甚至可以调拨部分党项,回,蒙古,女真和其他民族混编,在水师官兵和陆战营的管理下,开发广袤的牧场,为大宋饲养马匹,牲畜。 “太后,可以让枢密院和三司共同设计靖康大陆的开发,扶桑的兵也可以调,大宋海军的重心,还是要放在西洋!” 说完的李敬,让陈书倩找来西洋的堪舆图。 “西洋受制于一个节点!” 堪舆图画的很详细,有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这边的海陆分界线。 “这里,不到四百里,如果用运河打通两边的海域,我大宋船舰可以直达地中海,这样我们在和金人西域交战的时候,宋军带着仆从军,就可以登陆金人的西边,两面夹击金人!” 靖康大陆这边除了大宋,没有其他的国家有开发此地的航海能力。 所以可以暂缓。 但是跟金人的战事不能展缓。 赵桓等不起。 朱琏一下子明白了李敬的用意。 连忙点头。 “本宫相信靖王,等黄三司使,陈尚书回来,就跟他们说清楚,以西洋打通商路为先,靖康大陆开发可以进行,但是不能耽误西洋商贸!” 君不密,则失臣...... 朱琏当然能知道李敬的用意。 什么发动福建,两浙,广南的海商开辟海路,跟欧罗巴人的交易。 都是烟雾弹。 或者让大宋的丝绸,瓷器远航,确实可以让沿海工坊,商人得到好处。 潜藏其中的还是两路夹击金人。 如果能将金人主力牵制在西域,登陆的水师陆战队,仆从军极可能成为急救赵桓的奇兵。 靖康之难,一别近三年。 朱琏脑海中赵桓登基做皇帝时候的样子已经模湖,宗州城外囚徒的样子,无比清晰。 想必女儿也如同自己一样。 一定要救赵桓。 唯一的办法,打到金人受不了,哪怕天下海角,也没有他们容身之地。 这时候才可能妥协。 “哎,黄灿,陈卓虽说都是朝廷栋梁,靖王,才是我大宋擎天一柱!” 连开发西洋和靖康大陆的先后,也关乎大宋战事。 郑怜玉在一边感慨的很。 女儿赵玉盘跟李敬的事情,她装作没看见。 赵玉盘在南洋没有回来,她也曾怀疑是不是有了。 此刻她心里很复杂,李敬让她作为全国的民意代表使者,可以正大光明的参政,不在依附于赵佶,她很感激。 更感激这小子比较重情谊。 对待身边每一个士卒,女人,都尽心尽力。 她很好奇,赵玉盘诞下带着李敬和自己血脉的外孙,长什么样子。 如果回到了登州,自己是不是找个借口,乘船到南洋,去看看女儿。 朱琏听见郑怜玉的话,也表示认同。 感觉自己跟李敬的缘分很奇妙,二龙山救她的时候,她从来没想过赵桓留下的后手,成为真的。 李敬一次次出击救人。 竭尽全力,救回来赵氏皇族和女卷这么多人,却没有把赵桓救回来。 满腔希望,一次次覆灭。 面对空手而归的李敬。 自己连一丁点责怪的想法都没有。 倒不是因为李敬扶持周宁,梁扬祖进行政治改良,改革,也组织宋军把金人打的丢盔弃甲,最后自己被宋人称颂为千古一后。 她只是单纯的觉得李敬很亲。 亲的像自家兄弟,因为能力的关系,比种彦鸿,关胜,岳飞这些同样看起来亲的武将,截然不同。 他是大宋朝廷的柱石。 “靖王,写本小说吧?我们这几天想听你讲话本!” 李敬写完了《天龙八部》之后,本来想写射凋。 可是射凋中,金人占据了大宋半壁河山。 他都不知道,写出来,会不会被人骂。 甚至说他映射大宋亡国。 “太后,若是靖康之难时候,没有我,也没有你,大宋会如何!” “铁定亡国啊!” 朱琏还在发愣,郑怜玉就拍手表态。 “没有靖王,大宋铁定没救了,宗帅虽然意志坚定,也能团结各将领,但是他年龄大,又没有冶炼武器装备的才能,搞不好黄灿都在敌营回不来了,赵构根本挡不住南下的宋军,苦的是大宋老百姓!” 听完郑怜玉说的,李敬坚定了自己不写的射凋的决心。 经历了靖康之难的大宋越挫越勇,打的金人连老家都放弃了,远遁西域还要被宋军不死不休的追击。 大宋百姓心里那份天下无敌的心气,好不容易树立起来了。 不能泄气。 要是世人都知道话本是自己写的,岂不是在王婆卖瓜,说不定还说他自恋。 “算了,我就不写大宋的故事,写个江湖的故事!” “太好了,反正这几日也无事,我们就听你的江湖画本!” “回程的时候再写,我觉得对于靖康大陆的移民,开发,可以作为太学课堂的题目,让学子们做一做,万一他们有更好的主意呢?” 李敬说完,在场的一群女人笑的花枝乱颤。 从稷下学宫开始。 这都是第三批学生了。 太学生是被坑的最惨的。 黄灿,李芘,李清照分别用冶炼,司法,政务出题,让他们自己查船上带来的资料解决问题。 一个个被各种题目折磨的欲仙欲死。 好不容易完成了策论。 等待他们的舌战群儒就是噩梦。 听见上岸帮忙,跟从牢狱里放出来一样,宁愿干活也不愿意回船上。 船队在中美洲一停一个多月。 总算是用银矿,各种种子,农作物装满了军舰和驳船的船舱,部分炮位都腾出来种庄稼了。 负责勘探的几路大军也回来了。 倒是刘雨亭和李致带的大军被李敬留下了。 还给他们留下了先遣舰队的两条船。 继续用征战的方式跟玛雅人接触,建设港口,寻找合适的煤矿。 发了财不回家,犹如锦衣夜行。 终于回家了,舰艇上的官兵,学子,都在欢呼。 没能回家的将士虽说有些羡慕,并不气馁,因为出外勤的军饷都快赶上打仗了,此时回家可挣不了这么多钱,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书信,回程的舰队回把他们带回家的钱和书信一起,交到亲人手里。 “哎呀,终于要回家了,出来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宗帅把西夏打回来没有!” 陈过庭的感慨,让所有人顿时想起朱琏和李敬的打赌。 纷纷笑起来了。 “这么,这次出来没有西洋好玩?” 倒是乔淑云很好奇,这群家伙明明去了西洋回来没几天,又闹着来远航。 给人感觉出来以后,还有些想家。 “怎么说呢,西洋是复仇之战,舰队整日都在考虑对沙班塔尔的战事,加上船上还带着仆从军,要充实一些!” 远征西洋,每天脑子里都是战事。 特别到了后期,抓紧在新帝登基之前,拿下巴格达。 时间过得飞快。 因为缴获大量的马匹,找到硝石矿,这些都是大宋征战急需的物资,相比之下这些农作物就没有这么急迫。 感觉也就没有这么刺激。 再说雨林里穿梭很艰苦,尤其是找到橡胶树和种子非常不容易,连两个大银矿都要穿越雨林。 所以差不多都感觉西洋更加好玩。 “就是,这里的海湾很漂亮,可是科伦坡,就是我大宋从沙班塔尔势力抢下来那个大岛附近的海岛更漂亮,太后和新帝有闲暇一定要去看看,从南洋出发到哪里并不远,茂德帝姬还在几个海岛上,插上了我大宋的旗帜,并且让人铭刻碑文记录。” “本宫会去的,如果可能,新帝也会去的!” 当听李敬说,如果打通了运河,可以东西夹击金人。 朱琏对西洋的感觉立马跟以前不一样了。 倘若宋金西域之战开打。 她决意跟随舰队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