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舌尖上的生物与化学(5000字)
书迷正在阅读:相见在今日、亮剑:代管独立团,全成特种兵了、别闹,这也叫异能?、诸天答题:只有我知道正确答案、宋国崛起、我在超神宇宙考古两万年、佛系宫女的小富即安、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吞噬星空之超级抽奖、我在灵气时代肆意生长
《士兵突击》热度再攀高峰。 一个高能名场面,加上苏晨的歌曲加持,让无数人对之充满了期待。 当然这也给耿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在《士兵突击》大力宣传的同时,《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在加紧制作。只是这是星光的第一步动画电影,要做到制作精良,花费的时间也自然更多。 要知道地球这部电影只是准备工作就花费了三年之多。 星光当然不必花这么长的时间。 但也不是三五个月能够完成的。 倒是《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拍摄进度喜人。 这暂且不谈。 …… 《舌尖上的中国》经历了前两期的播出,已经圈粉一大波。 餐饮业和旅游业两大行业被极大带动起来。 上一周长安迎来了史上最多的大和游客。 每个rou夹馍摊位前都得排队。 盛况空前。 人们都说“舌尖拍什么就肯定火什么”! 如今舌尖迎来了第三期播出。 毫无疑问它是目前最火爆的节目,其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国风大典》。 一开播直播间就涌进了大量的粉丝和观众。 “先饿为敬。” “钱已经准备好,就等点外卖。” “纸笔摆好!饿疯了吗打开!先饿两顿!这是看《舌尖上的中国》最起码的仪式感和尊重。” 与此同时,黄军和蓝军两大外卖小哥军团也已经披上了战袍,骑上了“战马”,严阵以待。 这是一周一度的“抢钱大赛”。 每个人都极为重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名为“转化的灵感”。 差不多有一半的内容在讲豆腐。 烤豆腐、毛豆腐、奶豆腐…… “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做豆腐的人懂得顺其自然。” 依然是百万文案。 之后又涉及到酒,诸如米酒、黄酒的酿造。 泡菜,诸如东北腌白菜等等。 这些美食都很平民化,且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通过“发酵”而来。 豆腐: “酸性物质同样可以让大豆蛋白凝固。” “但是酸水更大的意义在于,伴随着点卤的过程,其中的微生物们也随之流入。” “……白色的细丝是毛霉菌的菌丝,是它们赋予豆腐新的活力。酸性物质同样可” 米酒: “蚕茧般的酒曲是酿酒的灵魂,可以把它理解成【接上了菌的种子酸水】” “那些霉菌就会把糯米中的淀粉变成糖,而酵母菌们负责把糖变成酒精……” 酸菜: “酸菜散发出令人愉悦的开胃的香味,那是乳酸的味道发酵后,草酸被分解,蛋白质水解后产生了肽和氨基酸,这一切都带来鲜美的风味……” 整集内容都围绕着“发酵”和“微生物”展开,内容是相当硬核。 毛豆腐那浓郁的绒毛让人垂涎欲滴。 米酒的甜香和黄酒的绵长厚重,让人忍不住砸吧砸吧嘴。 酸菜馅儿饺子则勾起无数人的食欲。 画面、文字和美食,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啊啊啊!全都是我爱吃的!毛豆腐YYDS” “豆腐脑才是YYDS” “我的天,豆腐还有这么多吃法?长见识了!” “米酒承载了太多回忆……记得小时候我爷爷每年都要酿米酒和高粱酒。真的好喝。” “呜呜,看到米酒我就像立刻马上吃醪糟汤圆。” “我也是!小时候特别迷醪糟那味道。” “温两碗酒,要一盘茴香豆……” 弹幕里讨论美食本身的大有人在,一群馋虫。 而还有一些弹幕自成一派。 “文科生报道!我是来学文案的。” “理科生报道!正在研究米酒的酿造过程,有没有学霸解释一下,为什么酒曲能够酿酒?酒曲的化学构成是……里面有哪些微生物?” “化学方程式写给你了:n nH2O→nC6H12O6、C6H12O6→2CO2 2CH3CH2OH、2CH3CH2OH O2→2CH3CHO 2H2O……” “学霸,求包豆腐的发酵方程式。” “《舌尖上的生物与化学》” “生物小课堂开课啦。” “《化学生物地理人文历史集锦》” “文科生看文案和地理人文,理科生看生物化学” “酿酒专业路过……” “现在美食节目都这么卷了吗?” “硬核美食啊!” 弹幕已经炸了。 明明是一档美食节目,硬生生被粉丝们说成了生物化学小课堂。 高考命题组正在出生物月考试题,看到这里灵光一闪,立刻就用笔在纸上写出一道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大题来。 果然考试取决于生活。 不知道语文老师、化学老师等等会不会也灵光一闪。 这一集节目播出后,豆腐的各种吃法广受讨论,诸如臭豆腐、毛豆腐等等都大受大和人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大和的《美食家》最新一期的节目播了清酒。 不过没有讲清酒的酿造,而是将清酒文化,反正和他们的料理一样,被包装得非常华丽。 但价格很贵。 这一点米酒、黄酒,完全碾压清酒。 大和很少人吃过醪糟汤圆。 然后醪糟、米酒在大和大受欢迎。 酸菜饺子也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这一波美食输出,华夏已经牢牢占据了上风。 出现了一股“哈夏”风潮。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新词汇:文化牛逼症! “哈哈哈,我现在很确定自己得了文化牛逼症!走到哪都自信自豪。” “我把链接发给国外的朋友看了,他们说一直看一直流口水……都不想吃沙拉、牛排之类的了。” “被子里的威士忌顿时就不香了。就像尝一尝那奇妙的米酒。” “毛豆腐???我的天……真的能吃吗?全是细菌啊!” “华夏人已经进化到开始吃细菌了吗?恐怖如斯。我们还停留在吃生牛rou的原始阶段……” “华夏人牛逼!” “华夏美食牛逼!” “华夏文化牛逼!” 文化牛逼症正是从这些外国人口中繁衍而来,最开始是大和人总结出来的。 米酒酿造过程因为拍摄得十分详细。 不少人都跟着视频开始学习酿造米酒,特别是大和人,他们不是那么容易购买到,所以只能自己先动手制作试试。 当然这个视频也被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人类早期驯服野生酒曲的珍贵录像》。 苏晨的岳父大人舒平爱酒。 看完这期节目就向苏晨讨教,“小晨啊,这米酒酿造工序是怎样的?我想在家里自己搞点儿。” 为此苏晨还特意飞了一趟山城。 和老丈人一起在地下室酿了一大罐米酒。 现在人已经很少自己动手酿酒了,随时都能买到,但苏晨一直认为,自己酿出来的米酒有一股说不出的醇香…… 这可能就是劳动的幸福之处。 如果有一天人类什么也不用做,被机器人“饲养”,那人生该是何等无聊? 汤臣一品。 苏晨一家直到看完《舌尖上的中国》才开始吃晚饭。 为什么这么晚? 因为舒婉担心先吃饭然后看节目,会忍不住多吃……她好歹也是天后,得保持身材。 虽然苏晨说不介意她胖一点。 但舒婉说,“作为天后,保持身材是最基本的功课。” 天后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特别是对于舒婉这样一个喜欢吃的人来说,即便想吃到发疯,也得保持克制。 要么不吃或少吃。 要么吃饭十分钟,运动俩小时。 很多时候她都是尝尝味道,过过嘴瘾。只有每个月的放纵日,她会允许自己大吃特吃。 今晚苏晨做了各种各样的“豆腐餐”。 而舒婉则悄悄咪咪跑下楼买了一瓶米酒,和苏晨一起“小酌一杯”,舒婉笑起来有浅浅的酒窝。 虽然米酒度数不高。 但舒婉喝了几杯后脸上也是出现了驼红。 她遗传她爸,喝酒上脸。 但实际上她并不容易醉。 也许是觉得米酒好喝,晚饭后她意兴阑珊,端着酒杯到卧室,非要和苏晨喝交杯酒。 哎,这个天后老婆,有时候就是这么可爱。 她笑起来酒窝更加明显了。 “老婆,突然想唱一首歌……”苏晨道。 “好啊,老婆大人乖乖听着。”舒婉温柔瞧着苏晨。 苏晨从背后搂着舒婉的腰肢,在她耳边唱道:“小酒窝长睫毛是你最美的记号……小酒窝长睫毛迷人的无可救药,我放慢了步调感觉像是喝醉了……” 舒婉听得耳根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