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国风大典,一扇定乾坤(5000字)
书迷正在阅读:相见在今日、亮剑:代管独立团,全成特种兵了、别闹,这也叫异能?、诸天答题:只有我知道正确答案、宋国崛起、我在超神宇宙考古两万年、佛系宫女的小富即安、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吞噬星空之超级抽奖、我在灵气时代肆意生长
《囍》和《大鱼》虽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但因为是舒彦演唱、苏晨作词作曲,所以很多人也从中找到了相似点和共同之处。 比如都蕴含浓重的东方民乐与古典色彩。 《囍》编曲中民族乐器众多,唱腔众多。 《大鱼》也出现了悠长的的长笛声,但东方古典韵味更浓。用一些乐评人的话说,“《大鱼》是一首向诗一样的歌”。 两首带着东方风格色彩的歌曲连续出现,让音乐人们很是激动。 某高档会所。 五佬正在这里聚会。 一边喝着茶一边讨论着《囍》和《大鱼》这两首歌。 “很明显这两首歌的创作是有联系和指向性的。”黄文山放下茶杯说道,“《囍》呈现东方乐器和唱腔,《大鱼》更上一层楼,直接从意境层面成曲。” “但二者都意在表达我们华夏音乐的丰富内涵。” 其余四位佬级曲爹也都颇以为然点了点头。 李宗胜思忖一会儿道:“都是华夏古典或者民族元素加上流行元素。” “兼具华夏美的内涵和流行性。” “诸位认为该如何定义这两首歌?” “新民乐。”罗群道。 “《大鱼》似乎已经超出了民乐的范畴。”林西终于发言,“我觉得称之为新国乐最为贴切。” “新国乐?”黄占把八十五度的水倒入茶壶中,这个温度的水冲泡普洱红茶正合适,“国乐的范畴太广,太模糊。我倒是觉得国风两个字最合适。华夏国风格音乐,就像苏晨的服装设计,大家不都称之为国风吗?” 黄占此言一出,顿时众人的神色都精彩起来。 “妙!”李宗胜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两个字太贴切了!” 五佬意见快速达成一致。 就这样, 苏晨“开创”的新风格音乐,被称之为国风。 《囍》、《大鱼》自然而然也被归在了国风类型之中。 尽管五佬讨论出的“国风”定义还非常模糊,只要包含了华夏传统和古典元素,呈现出华夏风格,就能被称之为国风。 和国乐一样,涵盖的范围太广。 但国风两个字从那天之后开始盛行起来,成为了热议话题,也成为了音乐人新的创作方向。 “国风!哈哈哈,我喜欢这两个字。” “还是苏爹牛逼,竟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音乐类型。” “也不叫开创吧。之前国内也很多有古典元素、传统元素的歌曲啊,只是不红,也没引起太大的关注。而《囍》、《大鱼》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审视华夏音乐而已。” “不管怎样,苏爹引发我们探索,然后出现了国风音乐的提法不是吗?” “哈哈哈,苏爹在服装设计界引领国风潮流也就算了,现在在音乐圈也要引领国风潮流了。” “我很喜欢国风音乐!!曲爹们、词曲人们,加油写吧!多多益善。” 国风音乐的提法渐渐被人认可和接受。 往后的一段时间,“国风”音乐的探索和创作渐渐多了起来。 但这些国风创作方法迥异。 有的加入一点传统乐器,有的加入一点古典唱腔,也都被称之为国风。 所以质量层次不齐。 数量挺多,精品太少。 “国风”的提出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央台新闻竟也对这种新音乐形式进行了报道,对苏晨的创作高度肯定。 与此同时也鼓励音乐人更多去探索这种新音乐形式。 央台十五套,这是专门的音乐台。 《国乐大典》便是他们策划的节目。 现在《国乐大典》已经播出了三季。 第四季也在筹备当中。 大会议室中。 《国乐大典》节目组团队正在开会。 过去的三季节形式大同小异,经典曲目、经典乐器也基本呈现得差不多了。 在第二季播出的时候,收视率达到了巅峰。 然后在第三季收视下滑。 究其原因,是因为节目形式并没有做到创新,节目中的乐器、音乐在前两季观众都看过了,缺少了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收视疲软。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乐大典》第四季迫切需要创新。 打破桎梏。 但该怎么创新,这是整个团队都为之头疼的问题。 十几个方案被提出,然后被一一否决。 “这个方案换汤不换药,观众并不傻,不行。” “还是缺少足够的新鲜感。” “我觉得我们的思维还没打开,抛开一切束缚,使劲想,头脑风暴。” 此刻,会议室中。 最新方案再次被导演齐松否决。 偌大的会议室陷入一片沉默。 还有一个月就是《国乐大典》播出的时间了,以往这个时候,节目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后期筹备阶段。 但今年连节目的方案都还没确定下来。 “齐导,不能再拖了,再拖……第四季真的来不及了。”副导演白扬说道,“第七方案尚可,要不我们就用第七方案吧?” 然而齐松非常坚定摇了摇头:“不行!第三季已经证实走老路不行。我们得找到新的节目形式。” “如果时间来不及,大不了推迟播出。” “白扬,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想我们不能马虎,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你明白吗?” 白扬无奈叹了口气。 齐松什么都好。 就是爱较真。 太执着。 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白扬知道无法改变,便道:“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那我们就头脑风暴讨论讨论?” 接下来的时间里团队成员提出一个又一个创意和想法。 头脑风暴的要诀在于,风暴的时候不去评价想法和创意是否合理可行。 只要一股脑思考畅想就对了。 把所有创意都记录下来。 最后才去评估和筛选。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忽然音乐指导章柔灵光一闪。 “齐导,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章柔激动道。 “什么?快说。”不知为什么齐松感觉章柔的提议将是劲爆的,史无前例的。 “最近麒麟才子不是引领了一场国风音乐大潮吗?”章柔的语速不由加快,似乎很想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拘泥于国乐二字呢?第四季!我们完全可以改名叫《国风大典》。一方面紧跟时代潮流,一方面也从固有的国乐突破到了国风。” “在国风二字下,我们既可以保留节目原来的某些环节。也将节目拓展到了流行乐的范畴。” “正如国风歌曲那般,既有传统,又有流行。这不正是大众喜欢的吗?” “看看《囍》和《大鱼》的火爆程度,便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我们是央台节目。如果改名《国风大典》,也能起到推动国风创作的作用。我们节目不正是为了宣传和发扬华夏的音乐吗?国风也是华夏音乐的一部分。与我们创办节目的初衷不谋而合。” “如果再能请到诸如麒麟才子这样的词曲人创作国风类型的音乐……我相信,这档节目一定能大火!” 章柔越说越激动。 齐松、白扬等人听着神色也是连变。 欣喜、兴奋、精彩! 齐松感觉自己头上像是被菩提祖师连敲打了三戒尺,骤然开悟,激动万分,“好!好!好!绝佳的创意!” “就它了!就它了!你们觉得呢?” 白扬道:“非它莫属。” 其余团队成员也纷纷同意。 “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那接下来的时间,就辛苦大家,尽快把详细方案做出来,然后咱们加班加点,争取节目如期开播。” “好!” 顿时整个节目组忙碌起来。 …… 苏晨也有关注最近的乐坛动向。 他没想到的是,五佬竟然提出了“国风”二字,果然五佬的市场嗅觉足够敏感。 他也听了最近涌现出的国风音乐。 怎么说呢。 模仿痕迹很重。 大多都是模仿《囍》和《大鱼》,但又做不到这两首歌的品质和高度,所以听起来有些违和感。 苏晨想要听听五佬的国风作品。 可惜近期五佬并没有出新作。 《囍》和《大鱼》竟然引领国风新潮……这是苏晨没有预想到的。至少也得《东风破》这种划时代的作品出现吧? 这股国风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一些。 苏小夕正在听《大鱼》。 “舅舅竟然可以变声呢。”苏小夕惊奇不已,听到最后吟唱部分,她也跟着学起来。 “爸爸,大鱼是什么鱼?是海豚吗?”苏小夕问道。 “有一种很大的鱼叫鲲,它的身体有几千里那么大……” “哇,几千里呢?”苏小夕对几千里并没有太大的概念,“那我们家都装不下吗?” “整个魔都都装不下。”苏晨道。 惊奇的苏小夕陷入了沉思。 然后问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这么大的鱼要怎么吃呢?我、爸爸mama、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一辈子都吃不完吧?” 苏晨:!!! 喝到口中的茶都险些喷出来。 苏小夕你个吃货。 怎么想到的是吃啊! 和你mama一个样…… 脑回路真是奇奇怪怪的啊。 不及苏晨回答苏小夕又道:“可以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晒成小鱼干儿,然后就卖给小朋友,我们就发财啦。” “不然吃不完肯定会腐烂。” “小夕真聪明。”苏晨嘴角微抽。 小机灵鬼!很有商业头脑哦。 本来挺唯美的一首歌,经苏小夕的口,变得美味起来,“那今天中午爸爸就做一条大鱼。” “好耶!” 苏小夕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状。 午饭后苏晨接到了服装设计师徒弟许晴的电话。 确认师徒关系后许晴偶尔会和苏晨联系,但没有深入交流过。 “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许晴说道。 “什么?”苏晨问。 “嗯最近我在筹备华夏国际时装周,我设计了国色天香系列服装。设计稿看起来挺好的,但是让模特穿上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您能帮我看看吗?” 许晴向苏晨求助。 “你发给我看看吧。”苏晨答应下来。 指点徒弟可是能获得“师者风范值”,积攒够师者风范升级师者级别,往后返现能翻倍的。 苏晨十分乐意。 挂断电话后许晴发过来一段视频和她的“国色天香”系列设计稿。 设计稿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看不出什么问题。 风格依然是国风,因为取自“国色天香”,设计上加入了很多华夏古典元素。 苏晨能够从中看到旗袍的影子。 或许是从苏晨上次那套“紫梦幽兰”中获得的灵感,服装色彩方面,她采用了纯色渐变。 给人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既视感。 设计稿相当完美。 那段视频是模特穿上成以后的一段走秀展示。 那种缺少什么的感觉顿时扑面而来。 “问题出在哪里呢?”苏晨一时间也找不到原因。 正如许晴所说的那般。 依靠设计师的直觉,能感觉到服装上身后的那种怪异感和不协调感。 苏晨反反复复播放视频。 约莫五六遍后。 他终于找到了原因! 问题出在模特身上! 模特在T台上走秀,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便是摆手! 没错! 就是摆手! 走出一种风风火火的自信感。 这种走秀形式源于西方。 如果是现代感十足的服装穿在模特身上,用这种方式走秀,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是具有浓厚国风古典韵味的服装。 华夏古代女人走路会摆手吗? 不会! 华夏古代女人,或者现代受文化熏陶比较深的女人,他们讲究的是端庄优雅。 穿上国风古典服装,用西方人走秀的方式展示…… 那种端庄优雅的感觉瞬间荡然无存。 毕竟华夏女人还是相对含蓄和温婉的。 虽然也有不少风风火火的女强人走路带风。 但那毕竟是少数。 在华夏五千年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华夏女人味依然保存了下来。 “所以让他们不摆手?”苏晨在脑海中想象着他们手不动的样子。 更奇怪! 还不如把手摆起来呢。 该怎么解决手的问题呢? 摆起来不是,不摆也不是。 真有点难办。 苏晨思维快速转动,在脑海中进行了一场小小的头脑风暴。 忽然她灵光一闪,想到了在地球看过的无数影视作品中,那些深闺女子、大家闺秀出行手中人手一把团扇。 在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等姑娘也是人手一把团扇。 既温婉含蓄,又风情万种。 宝jiejie手持团扇,眉如墨画,神若秋水。 林黛玉团扇在手,静似娇花照水,行如弱柳扶风。 童年记忆深刻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赵雅芝饰演的白素贞手里也常执团扇。 还有电影《青蛇》中张曼玉饰演的“小青”也是轻握团扇,眉头轻蹙,似怒似嗔余味悠长。 王祖贤望着许仙,团扇半遮面的镜头美到骨头都酥了。 想到这些苏晨瞬间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只要让这些模特手握团扇,手不空着,问题就能完美解决。”苏晨心头惊喜。 手里有了团扇。 不摆手端庄温婉。 动起来也未为不可,灵动娇嗔。 想及此处他立刻回到工作间,执笔画了几把古典风格的团扇,然后把设计稿发给许晴。 “只要让模特手执团扇,那种奇怪的感觉立刻就能消失。”苏晨拨通了许晴的电话。 许晴闻言瞬间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 宛若醍醐灌顶。 万分欣喜。 “老师!您真是天才!”许晴万万没想到问题竟然出在模特的手上。 以前的设计中她就经常有设计稿和模特上身后效果出现偏差的情况。 但一直没有搞明白原因。 经苏晨这么一点拨,她感觉自己悟了! “师者风范值 1” “师者风范值 1” “师者风范值 1” 苏晨不断收到反馈。 而许晴却对苏晨更加钦佩,心想,老师你年纪轻轻怎么就结婚了啊?你要是单身该有多好! 苏晨身上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让许晴有些不可自拔。 “想什么呢?”许晴连拍了拍自己的脸。 她竟然因为老师的惊人才华犯花痴了。 不可以! 拍醒自己后许晴看了苏晨设计的团扇,扇面留白,点缀着意蕴十足的花鸟虫鱼,每一幅设计都让许晴忍不住惊叹。 苏晨独特的东方式审美让她深深着迷。 来不及找工坊制作生产这些独特设计的团扇,她仓促买来一些稍作替代,然后让模特们穿着“国色天香”系列服装,手握团扇走秀。 果然瞬间效果就不一样了。 那种奇怪感骤然消失。 步步生莲,袅娜娉婷。 人、服装、团扇,三者形成一种协调的和谐美。 浑然天成。 古典雅致。 当真是一扇定乾坤。 团扇成了这组设计的神来之笔,一如当初苏晨设计的那套“紫梦幽兰”,蝴蝶作为点缀,却让人仿佛闻到了花香。 “老师很擅长用小物件去点缀和突出主题啊。”许晴又有了新的感悟,赶快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记录了下来。 跟着苏晨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许晴心里美滋滋。 接下来的几天许晴忙碌着准备华夏国际时装周。 有了苏晨的点拨, 她相信这次时装周“国色天香”系列一定能惊艳所有人。 与此同时央台15套《国风大典》的方案也已经敲定。 官方微博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经过漫长时间的商讨、打磨,《国乐大典》第四季方案正式出炉!并正式更名为《国风大典》!敬请期待!” …… PS:第一更送到,求推荐票、月票和打赏。票票越多,打赏越多,作者君更新越有动力。所以顶我一下……嗯,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