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们,正是一群孤勇者!(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书迷正在阅读:洪荒苟道人、你有科学,我有神功、复出,从女团演唱会开始、旅行青蛙:在漫威世界混日子、重生做学霸当文抄公全国买房、从开端开始穿越诸天、我的妖怪鉴赏图鉴、食在异界、离离如星辰、柯南之我只是想找份工作啊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所以,现在是一个什么章程?呵,怎么还有摄像机?” 来到郭番剧组办公的地方,是个会议室,里边,除了满满当当地坐了好几个头发稀少的青年和中年大叔外,竟然还有四台摄像机正在工作中! 迟余还以为,来到了片场。 “上边说,要把整个创作过程拍摄下来,到时候做成一个纪实片。” 郭番说着,朝桌子上努努嘴:“诺,你的身份牌都已经放好了。” 迟余看过去。 好吧,确实有个自已的身份牌子,上边写着编剧,迟余。 “所以,我这是正式以编剧的身份出道了?” 迟余有些哭笑不得。 “是啊,是啊。嘿嘿!” 郭番搓着手,把迟余按到椅子里,笑着说道:“反正你从《活埋》开始,就已经是个编剧了。后来的《火星救援》,又是编剧,又参与剧本改编小说的工作,所以……” 所以,我就被请来了呗? 迟余坐在椅子里,与身旁的编剧大佬们打招呼,然后问道:“现在,剧本到了哪一步了?” 郭番也坐下来,点了一根华子,又扔给迟余一支。 “还能抽烟?”迟余有些意外。 “哦,对了,你是不能抽烟的对吧?”郭番说着,就想回收他的那支华子,毕竟也不便宜。 “我倒是在角色里边抽过,现实中,很少抽。” 迟余摇摇头,说道:“我是想说,摄像机开头,拍进去不太好吧?” “没事,创作嘛,没有烟怎么创作?”郭番一脸的无所谓。 旁边一位王姓中年编剧赞同道:“就是啊,如果写剧本不让抽烟的话,我估计着,全世界的剧本数量,大概得减掉三分之一,至少!” 迟余其实是想和郭番换个位子的。 毕竟旁边坐一位姓王的中年大叔,有点不太吉利。 但太明显的话,有点容易伤隔壁,旁边老王的心。 郭番这是回答了迟余刚刚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还没有找到这二十分钟电影的切入点。我们这三天想了好些个点子,但是没想好哪个更好。” 迟余于是露出了“areyoukiddingme”的表情。 “是真的,没骗你。”郭番以为他是不相信。 我堂堂奥斯卡影帝,演技有这么差吗? 迟余腹诽一下,然后问道:“现在都有哪些切入点,是你们集体觉得还不错的?” 郭番于是从他面前的文件夹里,拿出一张a4纸,推到迟余面前:“这上边的二十七个方案,是至少有两个人同意,五位以上人觉得待定的,你要不先看一眼?” 二十七个?! 迟余只看一眼,就有点要抓狂了。 他过来的时候,心里想着,郭番叫自已来,大概是因为剧本到了一个瓶颈期,所以需要一个演员出身的编剧,来打破这个瓶颈。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还瓶子都没有找到! 这就很过分了。 没办法,既然已经来了,总是得起点作用,到时在面子上,要表现出我确实已经开始工作了的样子。 迟余浏览上边的二十七条方案。 这二十七个切入点所对应的角色的职业定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粗略一看,几乎包揽了全部与航天有关的,相对重要的职业。 而又分为了三个大类。 一个是航天科研领域,一个是航天工业领域,一个是航天员领域。 也就是研究火箭的,造火箭的,以及上火箭的。 “迟余,你比较倾向哪一个?”见迟余看完之后,已经抽了一根烟的郭番问道。 迟余摇摇头说道:“这三个领域里边,都可以找到一个普通角色,然后以他的视角出发,写出体现我们航天事业在艰难中前进的剧本来。” “对,是的。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所有的切入点,都集中在这三个领域上的原因。”郭番说道。 其他人也是点头,云雾中,那些人的眼睛,都在看着迟余。 不管是出于什么心态。 迟余在编剧上边的成就,确实是这些人里边,最高的。 因为他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编剧奖。 一个奥斯卡-柏林-戛纳-金雉-金象-金球-东京-等影帝,居然还是戛纳-柏林-戈雅最佳编剧? 这就很气人了。 迟余在得知了郭番选择了航天这个主题后,就已经在研究关于航天类的知识,加上他在《火星救援》的时候,就已经与航天接触甚多。 所以,让他说点什么,也是能够真的说的出来的。 “咱们首先说航天工业这一块吧。” 迟余说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造火箭的时候,我们的基础工业条件有多差,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 众人点头。 “我研究了国家这几十年的基础工业发展史,以及航天工业这一块。” 隔壁,旁边王编剧说道:“很难!是那种,被人勒住了脖子,吊在半空中,无法喘息的难。” 你要是说砍头的话,我倒是更能体会一些。 迟余点点头,说道:“所以,如果在这里边,找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或者说是,集中了航天工业人特质的角色,应该可以得到大部分国人的认同感。” “只是这个集中了航天工业人员特质的角色,不太好找啊。”对面有人说道。 确实不太好找。 另一个也说:“还有,这个角色,出现在什么场合,这一点很重要。” 然后还有其他人,也在说这个问题。 透过烟雾里的牌子,迟余发现,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提出了,把切入点放在航天工业领域的编剧。 最后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选择什么样的一个,具有突然代表性的故事场景,来体现这几十年里,航天工业的发展。 时间,地点,人物。 就是这三个点,卡住了所有人的脖子。 迟余把航天工业这个领域先放到一边,然后说道:“航天科研领域的话,想必我们知道的名人更多一些。” 众人也是点头。 确实,相较于航天工业的话,航天科研领域的名人,还是不少的。 这与工作性质有关。 因为如果没有科研这一块,既然是基础工业、航天工业起来了,也造不出火箭来。 甚至可以说,没有科研,基础工业和航天工业都起不来。 而在那个时候,一些科学家,义无反顾地,在科研条件极差的环境里,几乎是靠着一些优秀的大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搓出了火箭来。 于是关于这些人的电影,也有不少。 “如果选在这个切入点,肯定不会拍那些名人的视角了。” 迟余说道:“虽然主要还是靠那些天才的大脑,但是有一些才刚刚毕业,甚至还在上学的年轻科学家,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是的,这一点,也可以去深挖。” 郭番说道:“我个人的话,其实更倾向于表现一下科学家的团队。” 然后又有几位编剧,也是七嘴八舌地,表达了对这一类切入点的赞同。 迟余没有发表自已意思,然后又说了航天员这一块。 这个就相对简单一些了。 因为其实主要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拿到载人火箭里的,一个是候选团队的。 “所以,迟余,你的意见呢?你觉得哪个切入点,更好表现一些?”郭番见迟余只是做了个综述似的,着急地问道。 “我个人的话,其实也是偏向于科研这一个领域。但是又觉得,这类的电影,还有纪录片,已经不少了。” 迟余想了想,说道:“有没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少年意气风发投入到航天领域,然后归来是白发老翁,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科学家形象?” “以这个人,作为航天科学家的一个形象凝结?”有人说道。 “我其实来的时候,脑子里边,有几个画面,可能不太成熟,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迟余点点头,见众人目光聚了过来,说道:“首先肯定一点,我们这个故事的时点节,必需要有12年神九与天宫对接,是吧?” “对,必要要有这一天。”郭番点头道。 迟余说道:“我想到的画面,第一个是,有一位老人,在这一天,是在电视屏幕前,或者在现场也行,通过他,体现航天队伍之庞大。” 郭番想了想,点头道:“继续。” “也是通过他的眼睛,把时间,拉回到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时候。” 迟余手指无意识把玩着没有还给郭番的那根华子,说道:“不一定是从载人航天开始的时候,因为那会儿已经是90年代了。” “嗯,确切的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于1992年9月。” 隔壁的王编剧说道:“那会儿,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这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这三步走,是很牛逼的决策。 其中,神五和神六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第一步的目标完成。 之后,从神七到神十,是工程第二步的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 之后,就是工程第二步的第二阶段,建造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而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 至于电影里边要体现的,就是工程第二步的第一阶段。 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 迟余这时继续说道:“可以在航天科研最开始的时候,也可以是某一次,重大技术的科研攻克过程。而这项技术,又同时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个应该可以找到。”有一人说道。 迟余点点头,道:“最后一个画面,就是主角在欢呼声中,泪流满面之类的镜头,然后在欢呼声中,时间拉回到神九升空的倒数现场。” “十!九!八!……” 这时,突然有人开始口播了倒计时。 扭头一看,居然是郭番! 只见他神色严肃地说道:“七!六!五!……” 这时,其他人竟然也跟上了。 迟余闭上眼,仿佛身在现场,就在那个大厅里,跟大部分科研人员一起,低声地喊道:“四!三!二!一!” “点火!” 啪! 就在这时,隔壁王编剧按下了打火机,弄出了动静。 众人于是都看向了他。 “呃,那什么,我突然有点激动,就是想抽根烟冷静一下。”王编辑尴尬地笑着说道。 郭番也是回过神,神色复杂地看着迟余。 “你想说什么?夸奖的话,就不用说了,我知道我很牛逼的。”迟余笑着说道。 郭番抓住迟余的肩膀,用力的晃动着,说道:“我就知道你牛逼!你刚刚刚给的几个画面,太特么有画面感了,想想就让人有点心潮澎湃。” 迟余摇摇头,说道:“其实,让人心潮澎湃的,是那个倒数的过程,是那个点火的瞬间。” “这几个典型的画面,我觉得很好用。” 这时,抽上烟的王编剧说道:“而且其实不仅是用于科研人员,其他的,工业技术人员这一块,也是可以用的。” 郭番这时又是一脸苦笑:“所以,我们其实还是回到了起点,仍然是,从什么样的角色切入的问题。” 又回头最初的起点,呆呆地坐在会议桌前…… 迟余脑子响起一段旋律的同时,然后就哼起了一段旋律:“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什么歌?”郭番扭头问道。 “正准备录制的一首歌,突然发现,特别适合我们这个主题。” 迟余在忽然之间,有一种念头通达的感觉:“叫做孤勇者,不说歌词,光是这个名字,就让我想起了,咱们的那些航天事业的先驱们。” “……” 郭番有些无语,点头后,然后问:“歌词呢?不能给看一眼吗?” “还没有发表呢。” 迟余说着,不过,还是把歌词给郭番看了。 为了找到这首歌的情绪,歌词和歌谱他一直随身带着。 这时,一段歌词在他脑海中浮现:“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来自于蛮荒,一生不借谁的光!你将造你的城邦,在废墟之上!” 而在这歌词中间,还有一句英文:youarethehero! 就在郭番看歌词时,迟余猛地站起来,双手按在桌子上,一脸激动。 “干嘛?”郭番愣了下。 “郭导,我们就从科研这一块入手吧!” 迟余激动地对郭番说道:“因为,因为他们就是一群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