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王老爷子!
热门推荐: “太损了!” “哈哈,哈哈……” 大部分观众都乐的前仰后合。 但旁边的那些黑衣人,一个个却画风新奇。 他们不仅不笑,还都一脸的严肃。 这对台上的演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煎熬。 老秦不止一次的用眼睛瞥那些黑衣人。 他心里琢磨着。 这些家伙怎么能忍住不笑呢? 站在老秦的角度上,他都已经被自己师哥的舞台魅力,给深深迷住了。 要知道,作为相声演员。 因为他们清楚相声里面的包袱结构,清楚使包袱的技巧,所以是很难被逗笑的。 当然。 郭老师作节目评委,坐在评委席上听相声,有的时候也笑。 但他笑,绝对不是因为包袱。 他喜欢的是相声演员的味儿,看的是眼缘…… 碰到说的好的,包袱处理巧妙的,他也笑。 这是对演员最好的褒奖! 但这种情况,实际上出现的非常少。 郭老师在做评委的时候之所以笑,更多的是客气。 老秦的艺术造诣,虽然没有办法跟自家师父相提并论。 但他好歹也是相声演员,也在台上表演了好几年,在台下看师兄弟们的表演,更是不计其数。 老秦的鉴赏能力是很高的。 可即便这样,他看周浩的演出,都看得津津有味。 如果他现在不是在舞台上,给周浩捧哏的话。在台下乐的前仰后合的,说不定就有他一个? 师哥在台上表演的如此卖力气,说的这么精彩。但台下那些黑衣人脸上的表情,却好像被冻住了一样? 这让他怎么能够接受得了? 要知道台下的那些观众,他们的身份可不仅仅是观众而已。 他们还会给演员打分! 这打分不仅关系到师兄弟们的排名,甚至关系到师兄弟们的淘汰问题? 就在老秦心里忐忑打鼓的时候,周浩却在自己的脑海中做着节目加工。 有哪些包袱不能用了! 毕竟他现在面临的考验,不仅仅是台下这些乐的前仰后合的衣食父母。 还有以后看节目的观众。 当然也包括这些脸上表情被冻住的黑衣人。 这不是周浩自己找虐,而是他不这么做不行。 这就跟考试是一个道理。 一个学生有七八门,甚至十几门功课,这里面自然有学生喜欢的,也有学生不喜欢的。 如果你想要总分考高分的话? 那就必须在这十几门功课里做出选择。 有一些你喜欢的也比较擅长的科目,100分你能考个98,99。 当然如果努努力的话,说不定你还能够考到100。 剩下的是一些平常的,你也算不上讨厌。 平时能够考个八九十分。 最后必然有那么一两门功课,是你非常排斥和不喜欢的。 这样的功课,如果你完全不复习的话,只能考六七十分,甚至有可能不及格。 但如果你刻苦学习,不管是死记硬背也好,还是用其他的什么手段。 你有可能把分数提高到八十分。 现在复习时间只剩下了一个晚上,你该怎么选择? 这三门功课,当然都要学。 但是你最好的那一门,也就是你最擅长的那一门,只需要了解个大概,让它不影响你发挥就可以了。 不要求多考,保住这98,99分就行。 剩下一小部分的注意力,放在那些八九十分的功课上。 在保住分数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 然后拿出2/3,甚至是更多的时间,全都放在你最不喜欢的科目上。 一晚上争取突击个20分。 这样你最后考出来的总分,才可能是最好的。 如果把晚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自己讨厌和不擅长的科目上,行不行? 那样是不是能够考得更高? 不行! 也不会更高! 这不仅会影响到你的心态,甚至会影响你在考场上的发挥。 到时候一脑门子浆糊,擅长的科目也有可能考砸了! 这就是周浩现在遇到的问题。 现场的气氛已经被他调动起来,除了黑衣人,其他的衣食父母,对他们的表演都非常满意。 这也就意味着,基本盘他们已保住了。 至于说怎么让网友们喜欢? 周浩在创作这个节目的时候,也已经设想的非常清楚。 他只需要保留这些包袱就可以! 保住了基本盘。 那周浩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台下这些黑衣人尽可能的给他打高分了? 周浩这个时候已经发现,那些离开的黑衣人,没有一个回来。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黑衣人笑场就会离场。 按照节目组之前的做法,这些黑衣人每离场一个,应该就代表着相应的分数。 那最好的结果,把这些黑衣人通通都清出场,一个也不留! “这考试成绩不行,家里人也着急。” 周浩说道。 这一点,台下听相声的观众,就没有一个是不同意的。 不管大人还是年轻人。 对于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观众来说,提起自家孩子那倒霉成绩,他们全都一个头两个大。 没有办法,燕京的学校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内卷的地方之一。 一个8岁的小孩,三千个英语词汇量,算不算优秀? 如果是在北美,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能听明白3000个词汇,就已经很好了。 但是在燕京,还真算不上优秀。 甚至只能在中下游混。 你能想象吗? 燕京的这些父母们,看看自家的孩子,连300个字都没认识呢。人家孩子的英语,已经掌握3000个词汇量了。 你受不受得了? 那些年轻人也有一样的感悟。 他们虽然还没有子女,但他们有父母啊。 想起他们父母逼他们学习的场景,也是闹心的要命。 引起了共鸣以后,周浩却并没有就这个话题展开讲。他们说相声,讲的就是点到为止。 “老秦的父亲,王老爷子!老头心里堵的慌,咱说句良心话……” 周浩云淡风轻的说道。 但是台下的观众已经乐疯了。 就连黑衣人都在强忍着。 “你先等一会!” 老秦大眼睛一瞪,脸上写满了茫然。 “我父亲怎么能姓王呢?” 这个包袱甩出来,台底下的观众,自然而然的就笑了起来。 周浩一脸茫然,转头不可思议的看着老秦。 “你问谁?” “我问你呀,刚刚不是你说的,我父亲叫王老爷吗?” “对呀,你父亲怎么能叫王老爷子呢?” “我父亲……” 刚想解释的老秦,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而不觉中走进了周浩的圈套。 他当即脸色一变。 “我问你呢?” “你问我我问谁去啊?那你父亲不姓王,姓什么?” “我姓秦,我父亲也得姓秦啊!” “哦,你父亲随你姓!” 周浩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台底下的观众,顿时被他逗得笑出了声。 似乎从周浩上台开始,观众脸上的笑声就没有停过。 “我随我的父亲姓,他姓秦,我也姓秦。我虽然不聪明,但这一点我还是明白的。我就问你,你为什么说我爸爸姓王?” 老秦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 “这你不能问我呀,这可能是你母亲的一个小秘密!” “哇!!!” 台下瞬间炸了锅。 刚刚还只是在哈哈大笑的观众,这个时候已经完全癫狂了。 就连坐在角落里那那些黑衣人,有好几个都没有办法绷住自己脸上的表情,全都笑出了声…… 笑出声的这些黑衣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 他们慌忙把头扭到一边,然后急匆匆的向观众席的后方跑去。 “这一看就是憋坏了!” 周浩看着离开的那位黑衣人,又给加了一句。 本来就在强行忍着的黑衣人,又沦陷了好几个。 天地良心,这真不是他们忍不住…… 关键是叫周浩的那个家伙,实在太坏了! “这也太损了!” “他怎么琢磨出来的?” “mama的小秘密……” 正在捧哏的老秦,整个人完全傻在了那里。 两人在下面商量节目的时候,周浩曾经问过他尺度的问题。 问他有什么是介意的,是绝对不能在舞台上砸挂的。 虽说相声演员拿同行的亲人砸挂,这已经成了行业默认的规则。 但周浩有自己的原则。 比如说他感觉开的玩笑,可能会让搭档或同行不舒服,他一定事先征求对方的意见。 如果对方不乐意,那周浩绝不会在舞台上使类似的包袱。 当然,很多师兄弟都认为周浩这是多此一举。 毕竟这基本上已经是他们业内默认的行规了。 相声想要说的好,类似的砸挂肯定少不了。 他们又不可能指名道姓的说某个人,也不可能去说台下的衣食父母。 甚至连有个朋友都不行…… 这一方面是代入感差,另一方面是容易被别人找麻烦。 似乎也只有搭档和同行,才能够接受得了这种砸挂方式。 观众的代入感还强。 毕竟他也是吃这行饭的。 你既然赚了这份儿钱,肯定就要为此付出。 演员也是一样。 红遍全国乃至红遍全世界的大明星,他们的人身自由肯定受到了限制,而且是非常大的限制。 而且演员的名气越大,他各方面受到的限制就越多。 不知道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们? 但说到底,这就是他们必须要承担的代价。 他们挣的钱里,就有这方面的补偿。 郭老师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演员挣的钱里,有一半儿就是挨骂的钱。 老秦当时给出的答复,就是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他是一个专业的相声演员,如果因为砸挂的事情而生气,那就是他外行的表现。 老秦以为自己想的很通透。 但是真正站在舞台上,听周浩这么说,他还是有些傻眼! 原来捧哏的这份钱,这么难挣? 后台里有不少的师兄弟,心里都有疑惑。 为什么逗哏的名气大,能耐大,跟捧哏分的钱一样。 老秦也不明白。 演电视剧主演跟配角的钱能一样吗? 演小品主角和配角的钱能一样吗? 他们说相声,真正能够成名的基本上都是逗哏,没听说过哪个演员捧得好,观众专门掏钱来看。 对捧哏演员最高的赞誉,也是两个人搭档的好。 从这方面来说,捧哏演员绝对是舞台上的配角,这是毫无疑问的。 于老师可以算是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最好的捧哏演员了,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不仅给郭老师捧的很出色,给晚辈们捧哏的时候,演出也都非常精彩。 但你要说于老师跟郭老师的名气一样,他们在舞台上的贡献一样? 那就有点胡说八道了。 但是郭老师一直坚持跟于老师五五分账。 他的这种做法,也影响到了徒弟们。 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后台很大一部分师兄弟,逗哏跟捧哏分钱都是一样的。 谁心里还没点儿小九九? 尤其是逗哏演员,本来心眼儿就都不大。他们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疑惑。 老秦虽然不差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以前也疑惑过,为什么出了名的逗哏,还愿意跟捧哏一块儿分享。 而且还是对半的分享。 直到他自己捧哏,一开始老秦都认为这个工作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不就是开玩笑吗? 他又不是外行,还能计较这个? 一直到刚才,当周浩那么说的时候,老秦心里是真别扭了。 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但这种情绪还是不可抑制的冒了出来。 原来在台上被人开玩笑,是这么遭罪的一件事? 想想后台那些捧哏的演员,人家心里真的就一点儿不别扭吗? 肯定也是别扭的。 但是捧哏演员的心胸,明显比他们这些小心眼儿的逗哏要强之万倍。 人家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节目好,毕竟他们不可能去说其他人! 人家能够为了成全搭档,将自己心里别扭的情绪,迅速调整过来。 等到下一个包袱开始,立刻就把这一点儿的小情绪,抛在脑后。 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捧哏对一场节目的付出,实际并不比逗哏少。 他们能跟逗哏五五分账,也是理所当然的。 老秦瞬间理解了捧哏的难处,也瞬间理解了自己的师父为什么一直坚持跟于老师五五分账。 他是想通了,但舞台上的他,可没有任何反应。 老秦整个人跟傻子一样愣在了那里。没有他垫话,周浩的节目还怎么进行啊? ……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