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神一般的少年郎(求订阅)
转眼之间,已是八月下旬。 金城坊,原倭国馆舍门前。 临近上午巳时,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治和几位重量级文武大臣,早早赶来了这里。 一同来到这里的,还有孙思邈和太医署几乎所有太医。 无一例外,大家此时都喜气洋洋的,非常轻松。 过去一个多月以来,一直笼罩在长安上空的疫病阴霾,终于彻底散去了。 随着疫病威胁解除,压在所有人心头的那块巨石,也终于放了下来。 就在今日,位于金城坊的这片馆舍将彻底解封。 困在这片馆舍里,被隔离一个多月的人们,将会走出这片馆舍,重回正常生活。 原本拦在馆舍门口左右两侧的木栅栏,昨晚就已拆掉。 但这条街道上还撒着不少石灰,味道多少有点呛人。 由于李世民的到来,之前已解除隔离的附近居民,暂时只能待在自家门口,在远处看热闹,却不得近前。 刚到巳时,馆舍大门准时打开。 紧接着,身穿麻布圆袍的李医率先走出大门,来到了外面的街道上。 在他之后,是身穿常服的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 他们三人刚一出现,站在外面迎接的人们却不约而同地愣住了,一个个瞠目结舌。 也就褚遂良和牛进达的表现好点,却满眼笑意。 “哈哈哈” 现场突然响起一阵爆笑声,所有人都放声大笑起来。 “怎么回事?这些家伙不是在抗疫吗,怎么都变成了和尚?” 李世民大笑着说道。 此时,李医他们都顶着一个锃光瓦亮的光头,非常显眼。 这在唐朝人眼中,实在太过离经叛道了,谁也没见过! 更何况他们三人的身份都非常特殊,一个是当今皇帝的嫡长孙,另外两位是有一定分量的朝中官员。 以他们的身份,顶着一个光头实在太过怪异了。 即便李世民知道,李医他们剃光头的真正原因,但还是止不住笑意。 在众人的大笑声中,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的两张老脸瞬间就红透了,直呼不成体统。 李医却安之若素,反而笑得非常灿烂。 他径直走到李世民身前,直接跪了下来。 “拜见皇爷爷,月余未见,皇爷爷龙体可否安康?” “孙儿幸不辱命,跟大家一起克服了这场疫病,……” 说着说着,他已泪流满面,哽咽了起来。 这一个多月过得实在太不容易、太辛苦了! 每一天他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都在高度紧张中度过,神经时刻都绷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敢松懈。 隔三岔五的,他就要参与抢救。 将一条条生命从阎王手里抢回来,让一个个濒临死亡的人重新变得鲜活起来。 没有抢救任务的时候,他也没闲着。 他既当爹又当娘的,要照顾好那几十个孩子。 还要当心理医生,帮那些孩子、甚至帮某些大人,进行心理辅导。 让他们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疫情、面对生活,尽量避免留下什么心理问题。 而他自己,却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 即便身体里隐藏着来自后世的灵魂,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考验啊! 随着他开始哽咽,李世民也热泪盈眶,差点就流淌下来。 “好!真是好孩子!苦了你这小家伙了!” “皇爷爷得好好感谢你小子,保卫了大唐锦绣江山、保卫了这繁华盛世!” “长安二百多万老百姓、乃至大唐所有百姓,都应该感谢你!” 说着,他就将李医一把拉起,紧紧抱在了怀里。 看到这一幕,站在一旁的李治不禁羡慕非常,也噙满眼泪。 原本应有的嫉妒,此时却怎么也无法在他心里产生。 站在旁边的众多文武大臣、包括孙思邈和诸位太医,也都感动不已,很多人都眼圈泛红。 他们非常清楚,李医领导创造的这个抗疫奇迹,究竟有多么惊人! 这在华夏文明史上,必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被万世传颂的传奇故事,乃至是神话! 冒着舍生取义的巨大风险、亲自主导这一切的医公子,在这个故事里,必定会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想到这些,所有人都羡慕的眼圈有些发红。 等李世民松开李医,大家立刻齐齐长揖到地,齐声高呼道: “感谢公子拯救长安,拯救天下苍生,吾等感激不尽” 看到这一幕,李医被吓得直接跳了起来。 他连忙上前两步,惶恐地扶起了孙思邈。 “使不得,孙老神医,您可折煞小子了,小子哪里受得起啊!” “多亏您主导制定的药方,我们才能如此快速地战胜这场疫病” “与您相比,小子做的那点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直起身体的孙思邈,却微笑着摇了摇头。 “公子不必妄自菲薄,你创造的这个伟大奇迹,大家有目共睹” “别的不说,公子制定的这套防疫方案,就是无价之宝,必将名垂青史!” “由此往后,这套防疫方案将会一直保护我华夏子孙,功在千秋万代!” “其余像口罩、手套等等物品的发明,每一件都意义重大” 听着这番赞美之词,李医的小脸迅速红了起来,眼中也不无得意之色。 能被药王孙思邈如此赞赏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除了自己,恐怕一个也没有! 站在一旁的李世民,以及文武百官,都频频点头不已。 他们看着李医的眼神都无比炙热,如同看着无价之宝一般! 一番赞美之后,孙思邈突然话锋一转。 “不知公子是否有意学医?在医药方面,老朽多少有些心得” “不敢说收徒,但老朽很想跟公子好好交流一番” “啊!” 李医惊呼一声,直接愣住了。 站在一旁的李治,双眼却骤然放光,变得无比明亮。 他巴不得李医点头答应,跟着孙思邈去学医呢,要是从此云游四方,那再好不过了! 没等李医给出反应,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的声音突然传来。 这二位齐齐跪在地上,沉声说道: “倭国使团绑架我大唐孩童、馆舍内滋生疫病,微臣负有失察之责,请陛下降罪” 听到这话,李医立刻转头看了过去。 看到李世民在沉吟思考,他连忙上前躬身说道: “皇爷爷明鉴,那些倭国畜生绑架孩童的事,做的非常隐蔽,一般人很难发现” “虽然这些恶事发生在藩属国馆舍、发生在长安县,但跟两位大人并无太大关系” “而在这次抗疫行动中,两位大人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孙儿看来,不但不应该责罚,反而应该重赏两位大人” 听到他这番维护的话,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都感觉心头一暖,差点就流下眼泪。 其余那些文武大臣都轻轻点了点头,看着李医的眼神都充满赞赏。 愿意为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出头,这样的人,谁又能不赞赏呢? 李世民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又看了看李医,然后沉声说道: “功是功过是过,这事皇爷爷自有主张,就不用你小子掺和了!” “两位爱卿都起来吧,你们的功过赏罚,回头再议” “微臣遵旨” 长安县令和鸿胪寺少卿齐声应道,随即站了起来。 起身时,他们眼中都飞速闪过一丝喜色,原因就在‘爱卿’那两个字上! 接下来,李医低声跟李世民说了几句,然后走到馆舍门口,对着门里说道: “都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离开这里了” 话音落下,几十个小孩子从馆舍里鱼贯而出,来到了外面的街道上。 这些孩子都穿着素色的麻布衣服,顶着一个锃光瓦亮的光头,唇红齿白,神采奕奕的。 虽然他们的头上和脸上、以及手臂上等等地方,多少还有一些伤痕的印迹,看着却非常健康。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怯生生的,刚一出来,就纷纷躲在李医身后,胆怯地看着那些陌生的大人。 其中两个五六岁的小姑娘,都紧紧拉着李医的衣襟,一刻也不舍得松开。 柳非烟则抓着他的胳膊,同样不舍得放手。 看着这些潮水般涌出的光头孩子,现场每个人都不禁为之动容,这一幕实在太过震撼了! 感觉鼻子和眼睛发酸的同时,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也恨得牙根直痒痒。 谁家没有后辈、没有子孙? 谁忍心自己的孩子经历这些苦难、遭遇非人的折磨? 看着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谁又能不感同身受? “那些没有人味的倭国畜生,就等着承受雷霆之怒吧!” 李世民低声咒骂道。 但是,他脸上却洋溢着慈爱的笑容。 等所有孩子都从馆舍里出来,李医这才大声说道: “这位身穿龙袍的就是我爷爷,更是大唐皇帝” “还记得我之前跟你们说的事情吗?大家应该怎么做?” “记得,公子哥哥” 那些孩子齐声应道。 紧接着,他们齐刷刷跪了下来,开始冲李世民磕头,怯生生地高呼道: “参见皇帝爷爷” 再看李世民,瞬间已笑得见眉不见眼,嘴巴裂的都能看到后槽牙了。 “小宝贝们,都起来吧,大家都是好孩子” 说着,他就上前两步,将李医身边的几个孩子扶了起来,并将最小的小燕子抱在了怀里。 随着他这番话,所有孩子都站了起来。 不过他们还是有些怕生,依旧围在李医身旁。 同在现场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都开怀地笑着。 在些孩子之后,徐太医等人和那些光头宫女,以及程伯明和李业成他们,相继从馆舍走了出来。 介绍那几位宫女时,李医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他当场请求李世民放这些宫女出掖庭宫,而且说明这些宫女已找到各自中意的男人,应该让她们成家,去过正常人的生活。 对于这种成人之美的好事,李世民哪里会拒绝,当场就点头答应了! 就在他点头的那一瞬间,那些宫女都喜极而泣,随即跪在地上不停谢恩、也不停感谢着李医。 而在另一边,李靖和程咬金正不停摸着自家孙子的光头,那叫一个得意,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 站在一旁的那些文武大臣,羡慕的都有些眼红了。 接下来,馆舍内的其他人也相继出来,纷纷参见李世民。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方才结束。 随后,李世民就准备摆驾回宫,然后大宴群臣,好好庆祝一番。 这场宴会的主角,当然是李医和徐太医他们。 离开之前,李医也没忘叮嘱一下接管馆舍的左武卫副将。 让他们先把这座馆舍彻底进行消毒,然后空置一个月,再进行清理! 做完这些,他才离开这个战斗生活了一个多月的地方。 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跟随李世民返回太极宫,而是带着那些孩子和宫女等人去了大唐公司。 那些孩子和宫女都需要进行安置,大唐公司已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刚一离开,众多大唐公司的管事和伙计就赶着很多辆牛车过来,准备接大家回去。 见到李医的一刹那,大唐公司的那些管事和伙计全都哭了,随即又咧着嘴傻笑起来。 这一刻的他们,就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一个多月以来的彷徨和恐惧、以及那种没着没落的感觉,瞬间就已消失,不见了踪影! 随后,李医坐着自己的马车,带着车队就向布政坊驶去。 车队刚一驶出馆舍所在的这条街道,大家就看到。 前面那条通往太极宫和布政坊的大街两边,早已挤满长安百姓,一个个都抻着脖子望向这边。 李世民的銮驾刚从这条大街上经过,但这些长安百姓并没有散去。 他们都在等李医,等那个一手拯救了长安、拯救了二百多万百姓、在大家心中如同神一般的少年郎! 终于,那辆熟悉的马车缓缓驶来,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之中。 “快看!医公子来了!” “后面那些牛车上还有很多孩子,肯定是被医公子救下的那些可怜孩子!” 随着一阵喊声,所有人都看向了那支车队。 当人们看到剃着光头坐在车里的李医,看到那些光头的孩子和宫女、以及程伯明和李业成带领的众多光头特种兵,不禁都愣住了。 长安人那见过这种场面,那见过这么多光头的男男女女同时上街,而且招摇过市啊! 但这并不重要,只要坐在马车里的是医公子就行。 下一刻,街道两边所有人都齐刷刷跪了下来,齐声高呼道: “公子高义,吾等草民感谢公子拯救长安、拯救苍生!” 在人群最前面,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也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地高呼着。 这些长安百姓发自肺腑的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了长安,也响彻整片天地! 乘坐銮驾远去的李世民、以及随行的文武百官,都被这阵惊天动地的喊声彻底震撼了。 他们纷纷转头向后看去,随即看到。 站在大街两边的无数长安百姓,如同海浪般,由远及近,纷纷跪了下去,跪在了街道两边,只等着李医的马车到来。 看到这一幕,即便李世民,也感到浑身震颤。 “这就是民心啊!长安二百多万百姓的民心,已被医儿牢牢攥在了手心里!” 李世民暗自感慨了几句。 发出同样感慨的,又何止他一人。 而此时的李医,已飞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他快步走到路边,恭敬地将跪在地上的几个老人搀了起来。 “老人家,快快请起,使不得啊!真是折煞小子了!”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却摇了摇头,哽咽着说道: “使得,当然使得,公子不惜舍生取义,冒着巨大的风险拯救了长安、拯救了长安二百多万百姓” “瘟疫有多骇人听闻,老朽亲眼见过,而且有一大半家人都死于瘟疫” “老朽原本以为,这次轮到自己了,但谁成想,这场瘟疫竟然被公子制服了!” “跟救命之恩相比,老朽给公子磕几个头又算得了什么,不值一提啊!” “咱长安人懂得感恩,谁对咱好,心里明白着呢!” 说着,这位老爷子又要磕头。 李医哪能再让他磕下去,连忙拉住了。 “那都是我应该做的,谁让我是皇家子弟呢!” “我也是咱长安的子弟,哪能眼看着长安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而不顾!” “老人家,可不敢再行此大礼了,否则我会被皇爷爷打断双腿的!” “我还年幼,想必您也不希望看到我残废吧!” “哈哈哈,公子乃人中龙凤,陛下哪里舍得啊!” 老爷子笑着说道,并擦拭了一下眼泪。 随后,李医又躬身施礼,将跪在地上的那些百姓都请了起来。 但是,这只是开始而已。 接下来,他再也没能登上马车,只能一路走着去布政坊的大唐公司。 从金城坊到布政坊的路并不远,他却带着车队走了大半个时辰。 在此途中,他不停搀扶起一个个跪在地上磕头的老者,不停向其他人拱手作揖,请大家从地上起来。 并嘘寒问暖,询问百姓家里的生活是否顺遂、地里的收成如何,身体如何等等。 走着走着,他也被感动的泪如泉涌,被淳朴的长安百姓感动的不能自己。 非但是他,跟随左右保护他的程伯明和李业成,以及后面车队里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感动的眼泪,打湿了每一个人的衣襟。 大家一边不停擦拭着眼泪,一边缓缓前行着。 一时之间,这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泪水纷飞,蔚为奇观。 随着车队逐渐接近布政坊,闻讯赶来的长安百姓也越来越多。 还有更多百姓正在赶来这里的路上,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如同潮水一般! 一直走了大半个时辰,车队方才抵达大唐公司所在的这条街道。 此时的这条街道,更是人满为患。 人们摩肩接踵的,站在街道两边,只在街道中央留出了一条宽不过五六米的车道。 车队刚一进入这条街道,街道两边的人们就纷纷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大唐公司门口那边突然传来一片哭声。 紧接着,十几条人影就跌跌撞撞地向车队这边跑了过来。 那是十几位来自长安及周边城市的母亲,那是十几颗从无尽的绝望中复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