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我们要成功了
书迷正在阅读:这个NPC明明很强却过于谨慎、张坷垃的传奇故事、我在卡塞尔学院养龙30年、一点特效,亿点伤害、仙魔星坠、诸天证仙录、轮回乐园之战争领主、高武三国:无敌刘皇叔、大唐嫡皇孙、想修仙?门都没有!
这两手准备,是李世民要用情报机构,先行渗透。 等到必要的时候,他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其实正常的税收,李世民无所谓,他知道有很多逃税的。 但是,这没办法。 等到摊丁入亩的时候,才是稽查司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 这是情报机构,李世民绝对不会让户部或者商部掌握。 他必须亲自来掌握。 连李承乾都不能插手。 他最忌惮的是李承乾插手情报组织,接着就是这些大臣。 本来,李丽质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惜现在不在长安。 李世民只能亲自来办。 众臣不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 不过,新成立一个司,也不是太大的事情。 接下来谈的都是简单的政务。 谈完之后,李世民就让几个大臣回去。 从长安城开始,这是要酝酿一场大的风暴了。 李世民的行动非常快。 他让马周来担任调查统计局的负责人。 直接从三品,让他挑选数学人才,开始充实这个调查统计局。 接着,李世民又派了一些之前培养的情报人员。 这些情报人员将会成为骨干,他们不需要懂得怎么统计。 他们只要负责调查。 其实就是做情报上的工作。 李世民这次,直接向各地,派出了大量情报人员。 将长安的情报机构给拆散了。 派到大唐各地去,让他们在各地成立据点。 然后,在那招募培训人手。 以后,这些就是李世民的眼睛跟耳朵。 李世民也很快成立了稽查司。 这稽查司,名义上是要给李恪准备的。 但是,李恪短时间回不了长安,所以一直就是李世民掌管。 李世民亲自布置,亲自调人手。 同时,亲自制定了一系列的保密原则,跟一系列的制度。 稽查司分明面上的,也分暗地里的。 明面上的,就是执行的人员,他们可以公开的去调查。 而暗中的人发挥作用更大,他们就是隐藏起来的情报组织。 这次,李世民将从军中挑选一批年轻,并且读过书的人,让他们去执行任务。 两大情报机构成立,他们的目标十分的明确。 稽查司,调查逃税的人。 制度已经定下来了。 第一次第二次问题不大。 只要罚款就好了。 但是,第三次就要抓人了。 这完全就是针对以后税制改革。 等改革了,李世民发布诏令之后,肯定有大量的欺上瞒下。 这个时候,这些情报机构就要起作用了。 李世民打算用两年的时间,将这两个情报机构覆盖整个大唐。 李世民的动作很快。 他从高丽那弄来的钱来发展。 不需要经过户部,不需要经过朝廷。 所以,没人知道,李世民到底发展了多少。 数天之后,大臣们将各种的奏折送了上来。 而卢家等等大世家,也低头了。 李世民如今如日中天,他们不敢继续跟李世民硬抗下去。 他们交出了六万青壮。 这可是在他们身上割rou啊。 顿时,许多世家不得不出售他们的土地,还有出售了不少的粮食。 土地,没人耕种,荒着,不如卖给这些人。 接着就是人少了很多,也不用囤积那么多的粮食。 现在,粮食卖不出价格。 因为,粮食一直丰收,太多了。 总共大小世家有九家被卷进来。 他们这次大出血。 六万人,一家出几千人。 这也是李世民提出要六万人的理由。 将他们的精锐斩掉一半多。 李世民要让他们就范,又不让他们承受不起,让他们造反。 所以,定了个六万人的指标。 虽然一半多,但是一些人会出钱从其他世家买一些人过来。 所以,大概也要损失掉四成的实力。 李世民要的都是精壮的男子,你不能将老弱拿出来充数。 这一cao作,这些世家可以说损失不小。 如果以前,他们会直接造反了。 但是,现在商业上的利润,让他们选择了妥协。 不妥协不成。 李世民让人将人口送到北平,会有人慢慢的将他们送到高丽去。 冬天的长安,依旧有万家灯火。 这两年,长安城变化巨大。 长安城内,一道道的政策发出来。 李世民并没有因为冬天了,然后停止了活动。 南方的建设,依然是轰轰烈烈的。 他在这个冬天,将两个情报组织给安排好了。 这个冬天,上早朝的时间都不多。 一般五六天,甚至十天才上一次早朝。 然而,李世民却没有一天休息。 这个冬天,各地秋收的税收慢慢的运到了长安。 国库,一个冬天过去了,增加了两千万贯。 现在,国库里面有钱了。 “两千万,今年五月份开始,就陆续开始建设水渠。” 此时已经一月份,李世民经过筹划,他觉得给下面官员五个月的时间。 命令上个月已经全部发了下去。 这个月开始准备,下个月执行。 五个月的时间,看他们报上来的耕地是多少了。 冬天还没完全过去。 在胡建的一处岛上。 陆尘跟一群技术人员在看着眼前的大家伙。 “村长,这蒸汽机已经启动两个时辰了,目前状况良好。” 几个月的开发。 陆尘从秋天到这冬天就要过去了。 刚开始,他们制造出来,真正启动后,十几分钟就废了。 现在,各种工艺都进步了。 技术突飞猛进。 他们一项项的解决。 如今,这台蒸汽机已经连续工作了四个小时。 “大家都辛苦了。” “过几天,测试结束之后,每个人领二十枚银币,另外,放假三天。” “同时,食堂给你们摆宴三天。” 陆尘知道,这台蒸汽机造出来,很不容易。 古代工艺进步没那么简单。 这群人,就自己学习,自己发明。 弄了许多改进工艺的办法。 也提高了冶炼的水平。 在没有电,没有大型机床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发明了许多工具出来。 蒸汽机成功了。 以后,他们的船只,可以一直跑海外了。 陆尘看着这蒸汽机已经工作了几个小时。 继续改进一两次,就能安上船了。 船没那么快造好。 估计还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也说不定。 到时候,这发动机也就成熟了。 有现成的技术跟图纸就是这点好,可以同时开始制造。 陆尘激励他们一番,然后回去了。 “哈哈哈,长乐。” “我们要成功了。” 陆尘回家,看到长乐已经迎上来,跑过去,将她抱起来转圈。 “夫君,你慢点。” 陆尘很高兴。 “夫君,外面冷,我们到里面说。” 两人拉着手进去。 “夫君,是你那蒸汽机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