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高丽必须打
书迷正在阅读:这个NPC明明很强却过于谨慎、张坷垃的传奇故事、我在卡塞尔学院养龙30年、一点特效,亿点伤害、仙魔星坠、诸天证仙录、轮回乐园之战争领主、高武三国:无敌刘皇叔、大唐嫡皇孙、想修仙?门都没有!
李君羡点点头说道:“朝廷在这里练兵,可是要攻打高丽?” 李君羡知道,陆尘的很多意见,对朝廷影响巨大。 所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第一时间来找陆尘。 陆尘没有回答他,告诉他不知道。 “老铁,我并不关心政事,你问我,也找不到答案。” 这铁翼,跟陆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而且,他知道很多事情。 “陆村长,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打高丽吗?” 铁翼换了一个问法。 他不问朝廷会怎样,问陆尘会怎样。 他可是知道,这陆尘喜欢吹牛13。 “自然要打,而且要天兵神将一起上,骤然攻击,三五天就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打的越厉害,越强势,后期就更好的管理。” 这李君羡马上就明白了。 虽然,陆尘不是决策者,但是他能影响决策者。 “陆村长,三五天就打赢这高丽,不可能的吧?” “准备充分,从两军交战开始,三五天,我看足够了。” 陆尘不知道这个时代高丽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不要紧。 他知道他们没有什么坚固的城墙。 只要兵临城下,破城一点都不难。 占领城池之后,一切都结束了。 高丽以前的办法,他们会带着人跑到大山里面躲起来。 之后,敌人就会自己退了。 因为,到时候大雪封山,没了食物补给,不撤退,只能全军覆没。 然而,在陆尘这里,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海上补给线控制起来即可。 “陆村长,就算打赢了,这治理起来,也非常的麻烦,恐怕朝廷不太愿意。” “出兵,建立海军,耗费实在太大了,朝廷负担不起。” 铁翼,最近在组织海军。 一上手,才发现,太难了。 这耗费巨大,训练难度极大。 铁翼现在还没开始正式的训练。 单单准备,就已经让他知道非常的困难。 所以,铁翼就认为,朝廷最后会接受高丽的朝贡,而不会去打他们。 “接受朝贡,也只是策略,朝廷最后一定会打的。” 那么坚定? 铁翼听了陆尘的话,还是很怀疑。 在他看来,打下来,一点都不划算。 只要对方肯屈服,朝廷会为了和平,为了发展而不出兵。 等个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国力强大了,再出兵。 “老铁,你放心的干。” “现在,朝廷改变了战略,南方需要大量的人口。” “所以,你去干吧,朝廷会给你出兵的机会。” 陆尘看的很清楚。 要发展南方,就需要大量的人口。 这打仗是会死人的。 而且死的大部分都是男人。 男人死太多,女人就多出来了。 刚好,可以从世家手里,抢更多的未婚男子,然后送到南方去开荒。 李君羡不知道这些。 他是一个将军,是执行者。 朝廷的这些战略,只有少数人知道。 高层规划,中下层执行。 他们不知道怎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真的会打?” “你好好的练兵,做好准备,一旦打了,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到时候,弄个国公,就是手到擒来了。” 国公。 以前铁翼没有想过。 但是,现在国公好像也不是太难。 他觉得可以。 “陆村长,那您觉得,这打下高丽,需要多久?” “而且,还需要准备什么?” 铁翼当然是希望打了。 只是,他觉得,朝廷打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现在,陆尘告诉他,朝廷会打。 而且,不会太久。 如此,这铁翼自然要提前做一些准备了。 他是一个将军,怎么会放过这次机会。 “什么时候打,不取决于你,而取决于我。” “等我的船,什么时候够用了,什么时候就开始打。” “至于朝廷要做什么准备?” “到时候,这里有人有钱有粮草,其实也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 李君羡点点头,认同了这个说法。 高丽,他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 但是,他知道高丽的国力其实并不强。 铁翼知道了大概之后,他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立即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回去。 李君羡并非小题大做。 此事八百里加急,是李世民要求的。 李世民要求他,只要陆尘说的,李君羡认为是大事,那就必须八百里加急送到他那。 今天,陆尘说的,高丽必须打。 而且,对整个大唐的战略很重要。 所以,李君羡就用八百里加急送回去。 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五天之内就能送到。 一匹快马,狂奔三十里,然后交到下一站。 此时,天津港到长安,已经开了很多的驿站。 大概都是三十里一个驿站。 到时候,换人换马,能很快送回去。 但是,这次,因为许多地方修路,不适合狂奔。 所以,七天之后,才送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一看。 李世民在皇宫里面,他看到了信。 顿时他自己一个人关起来。 “真是朕缺什么,就给朕送什么来。” “南方战略,刚刚开始,朕还发愁要怎么解决。” “这陆兄弟就送来了这个。” 李世民看着信,陷入沉思当中。 打高丽,可以俘虏大量的人口。 有许多妇女,到时候,就可以要求,世家手中,未婚男丁,迁移到南方去,然后分配老婆。 这一下就能极大削弱了世家的实力。 同时,加强了南方的实力,让南方的人口充实起来。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朕,应该派人去统揽此事,陆兄弟不愿意参与任何政务啊。” 李世民纠结,到底应该派谁呢? “太子是最合适的。” “但是,又是最不合适的。” 最合适,是因为,太子的身份,统领此事,很方便。 但,这涉及到兵权。 李世民杀了他兄弟,又逼迫他父亲退位。 此时,他怎么可能给太子那么大的兵权。 李世民十分的纠结。 陆尘是最合适的人选。 接着就是太子。 但,这两个人都不能用。 这让李世民实在是纠结。 李泰在南方,准备开发南方,承接北方的移民,长孙无忌已经去帮他了。 而李恪,此时在修建码头,还要修建很多建筑。 三个年长的儿子都不适合。 “千里之外,没有一个人统领,朕远在长安。” 单单八百里加急也不是什么事。 八百里加急并不能传送平常的公文,否则这驿站很容易瘫痪掉。 “若是路修好了,倒是好办,平常的公文也能七天到达。” 李世民突然觉得,如果整个大唐的路都修好了,他也不用怎么纠结了。 但是,现在不是这样。 必须派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