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持续投入
书迷正在阅读:这个NPC明明很强却过于谨慎、张坷垃的传奇故事、我在卡塞尔学院养龙30年、一点特效,亿点伤害、仙魔星坠、诸天证仙录、轮回乐园之战争领主、高武三国:无敌刘皇叔、大唐嫡皇孙、想修仙?门都没有!
“召开大会,便是盐商将钱给我,而我当场给太子府交税,而太子府,当场兑现了给修路的债权人。” “三年,应该给多少,一年应该给多少,一次应该给多少,当场全部交割清楚。” “若,盐税不够,其实也不要紧,年底,在十二月的时候,朝廷再用户部的钱,一次性给清了。” “如此,这些世家,也就能放心。” 李世民想了想,如果真按照这个模式,世家确实能放心很多。 至少,不担心,朝廷花钱太多,最后赖账了。 至于,朝廷会不会破产赖账。 这就需要他们来判断。 当下,大唐是蒸蒸日上,至少灭了北方草原的威胁,大唐短时间内是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此时,百姓比较安定,也不会有造反的危险。 三年的时间,这些世家是可以预见,不会出现很大的风险。 “陆兄弟,这主意还是很不错的。” “如此一来,相信愿意投标,愿意修路的人会大大的增加。” “朝廷,也能一下子修更多的路。” 李世民总算解决了一大难题。 修路,得要钱。 这些世家如果不愿意将钱拿出来。 那么,朝廷还是需要慢慢的修路,进度缓慢。 现在,世家愿意出钱了。 “陆兄弟,事不宜迟,我们还是赶紧分头行动。” “尽快的将路给修起来。” 李世民突然觉得,生命太短。 能做的事情,太多。 也不知道李世民以后还会不会想着长生不老。 李世民又走了。 来去匆忙,他只想尽快将想做的事情做起来。 陆尘没有走,他就留在皇家酒楼。 他想着怎么能弄到钱,也尽快的完成他的战略。 此时,大河村那边,送来一封信件。 这信件是加急的。 “太好了。” 原来,这是船只完成一次往返航行的信件。 他们从天津港出发,一直到了鄱阳湖,之后又返回了天津港。 这次航行,除了测试船只之外,还对航线进行的考察。 完成了这次航行,积累了很多远航的经验。 同时,第二艘大船,是一艘千吨级别的大船,也已经建好了。 “南北,交通又有极大的进步了。” “另外,若从长安修路,修到了南京那去,以后就能通过船只,到广东那一带。” “也就是说,福建、广东,以后云南、广西这些地方,都不会游离朝廷体系之外。” 这些地方,确实是天高皇帝远。 但,几年之后,交通便利,往返虽然还是很远。 但是,公文的往来,速度大大的加快。 人员往来,快的话,一个多月左右,也能到达。 那时候,要管理起来,就方便了许多。 陆尘开始写信。 要港口那边,同时开工建造多艘船只。 钱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陆尘要求,建好的大船,修整半个月,马上南下,以后,他们就驻扎在南京的那地方。 之后,以南京为基地,继续向南探索。 首先,福建沿岸,他们都要先弄清楚,并且建好建议的码头。 福建地区,马上就要加快发展起来。 等船只多了,那么陆尘就会让船只行走到更多的地方。 明年,就要远航印度,并且开始贸易。 印度,也是他重要的目标,那有很多的黄金,得赚回来。 发展航海,告诉大唐的人,外面的世界,十分的广阔。 也许这样,后世才不会有荒唐的禁海,所有人要离开海边。 哪怕一代人做不到的事情,也要世世代代的做下去。 但,陆尘要给他们一个能持续做下去的模式。 不能做着做着,就缺钱了。 缺钱是无法远航的。 陆尘开始做安排。 他要将钱拨给航海的人。 造船,成本十分巨大。 然而,陆尘可以用卖盐的钱,持续投入。 也许很久都无法盈利。 但是,如果能走通到印度的路,那的贵族还是很有钱的。 写完信,陆尘让人加急送过去。 这算是又完成了一件事情。 接着,陆尘又开始了三天的准备。 这三天里面,不断的有消息传出。 同时,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文章也发了出去。 许多人看到这些理论,也是将信将疑。 陆尘的这些东西,许多人观察了好久。 但是,并没有人能实际证明正在发生。 而此时,更重磅的消息传了出来。 陆尘要抵押大量的资产。 这消息,很快在长安的圈子传开。 要知道,陆尘可是现在最大的大财主之一啊。 他怎么缺钱,还要抵押资产。 而且,是一笔庞大的资产。 这消息传出去,很多人都不相信。 因为,这是小道消息。 三天过去了,陆尘叫来了长安的情报负责人,然后他们在酒店里面见面。 “最近可有什么传言?” 陆尘没叫他名字,也没让人坐,也没给他倒茶。 那人就站在自己的前面。 “村长,各世家很活跃,都在打探消息。” “皇家酒楼的生意,这两天也好很多,比平时高出三成。” “另外,坊间都在猜测,您会抵押什么资产。” 这些,都在陆尘的预料当中。 “很好,继续盯住,明天我会出一份报告,舆论肯定会再次发生变化,你要派人盯着。” 来人走了。 做情报工作的就是这样,陆尘也是让他从大河村出去之后第一次见到他。 各种准备都差不多了。 明天最新的一期三日刊发行之后,陆尘就要开始正式行动了。 傍晚的时候,这三日刊就在排版了。 李丽质派人去看过一次,让他们抓紧印刷。 而这一次,印刷的数量就是三万份。 这是单单长安一个地方。 太原跟洛阳也会各印一万份。 其实,三个地方卖不了那么多份。 按照以前的样子,三个地方,加起来,能卖一万出头就差不多了。 然而,这一期的三日刊,陆尘要派人到各地去卖。 只要有他们的人,当地就会卖。 这一期很重要。 第二天印刷好。 将三日刊,被一些人一直盯住。 只要早上宵禁结束,就有许多黄包车车夫,立即拉着期刊,然后送到各家。 现在,长安城内,大部分的世家都会订几本。 许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 早上起来,洗漱吃饭之后,就是泡一杯茶,然后开始看报,哦,是看期刊。 “嗯,土地收益调查报告。” 早上,封面就有这样的一个标题。 封面标题,就意味着,本期刊的重点文章。 许多人打开就看。 越看越仔细。 上面罗列了很多的数据。 还有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