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干点大事
书迷正在阅读:穿书后我被迫成了女主、开局十倍吸收灵力、我真想有个好辅助、余夜之书、东京求生游戏、王德发的一生、雄兵连:审判天使、全民攻防:我有签到系统、成为魔神的我想完成你的委托、从零开始的都市练级生活
夏夜凌晨,赵家别墅院子的花坛内,偶尔响起窸窸窣窣的微弱虫鸣。 而三楼的卧室里,却鼾声如雷。 一个一米八多的年轻小伙,正四仰八叉地呼呼大睡。时不时还挠挠脸,吧唧吧唧嘴。 虽说这小子睡相很不体面,但他却是盗墓世家赵家现如今的独苗——赵喆。 这赵家祖上,便是清皇城九门提督——赵邦兆。 至于其人生平,民间传闻远远多于史料记载,颇为神秘。 赵邦兆天生神力,自小就食量惊人,民间甚至有传言,说是白虎星转世。 后来更是官居清乾隆二品大将军,战功赫赫。 最终,缅甸战败,被问责降职,留守边关。 然而,乾隆五十三年,皇帝却突然下旨平反赵邦兆,尊为军民提督。 突然而无来由的封赏,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各种各样的流言,也传的沸沸扬扬。 传闻,赵邦兆在征战缅甸期间,干起了盗墓的行当,误打误撞地发现了一座神秘古墓。 墓主人尸身未腐、容颜不朽。 棺椁中,更是发现了一本似记载着堪舆之术的神秘古籍。 后来,清军大败,乾隆火冒三丈。 斩了同行副将军李时升,又赐死了云贵总督杨应琚。 眼看着兄弟们都凉了,赵邦兆心想: 大事不妙。 为了免除死罪,赵邦兆便把墓中得到古籍的秘密,一五一十地禀报乾隆。 皇帝震惊至极,战败的火气也被冲淡了不少。 立刻下旨,命赵邦兆戴罪彻查堪舆古籍一事。 赵邦兆也算是死里逃生,半点不敢懈怠,连忙卖力地查了起来。 历时数年,赵邦兆终于破解了书中的奥秘。连夜快马加鞭赶回京城,上奏乾隆。 堪舆古籍,共分九章: 选址、形制、甬道、筑墙、随葬、棺椁、镇陵、机关、封门。 详细记述了陵墓修成之道、墓室大吉之诀。 遵照古籍所载各章榜首之法,建造陵墓下葬。可保墓主尸身不腐、子孙后代万年兴。 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当时便下旨: 平反赵邦兆,官升三级。 并在其染疾过世后,破格赐九棺之制厚葬。 然而,就在赵邦兆下葬一个月后,赵家宅却突然离奇失窃了。 金银财宝、古董字画是一件儿都没少。唯独所在赵家密室里的堪舆古籍,不翼而飞。 只剩下赵邦兆书房抽屉里,和一堆草稿纸混在一起。潦草手写的“封门”一章译本,和零星的图文注解。 传家宝丢了,老赵家算是炸了庙。 赵家人不惜人力物力,抓贼抓了整整三年,却还是一无所获。 最后只能心里骂着那小偷的祖宗十八代,一边儿恨得牙痒痒,一边儿摇摇头、叹口气说: 算了!好歹还有一章译本呢,总比毛都没剩下强啊! 事实上,这封门一章,看似不起眼,却详细罗列了八十一种墓门修建方法以及封门要诀。 赵家人从此代代相传。 凭着从老祖宗手写译本里学来的手艺,成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建陵门匠。 有意思的是,深谙墓中稀奇精巧门道的赵家人,竟还相当有经济头脑。 一边替皇亲贵族建陵、造墓门,得着大笔的封赏酬劳。 一边搞起了副业,抡起膀子去开先代的古墓门,倒起斗来。 积年累月,明器也捞了一大把,可算是富得流油。 但从民国起,兴师动众造陵墓的事就不常有了。赵家人这门匠的主业,自然也难再维持下去。 眼看着时代彻底变了,赵喆的爷爷——赵乾坤,果断带着媳妇和一对孪生子,南下深圳,开了个开锁铺子。 或许是赵家人天赋异禀,触类旁通。门匠转锁匠,没想到手艺还真不错。 渐渐地,这开锁的生意也干的有模有样。 虽说赵家人的行当身份变了,但搞副业的这个爱好可是没变。 老赵家明面上开始了锁匠生意,暗地里,赵乾坤、赵江海、赵江河这爷仨,时不时的也去倒个油斗。 开锁这一行,说到底还是小本买卖,收入实在不多。 不过,好在老赵家的家底相当厚实。爷几个也乐得清闲,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搞副业。 所以,从来也没动过关门大吉的念头。 但是,到了赵喆这里,虽说接手了开锁铺子,却没接得了倒斗这副业。 事出有因,自从赵喆的叔叔——赵江河,意外折在了墓里。 老爷子赵乾坤和赵江海也就金盆洗手,退出了盗墓行当。 赵家自然是不想赵喆再去冒这个险。 所以,赵喆虽然从赵江海那学来了封门技法,但连墓门的影儿都没见过。 每次爷俩喝酒喝到兴起,赵江海还总爱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地给讲些当年墓里的故事。 听得赵喆直咽口水,心里别提有多痒痒。 但也不敢开口,求赵江海带他下斗去见识见识。 久而久之,古墓这茬对于赵喆来说,除了存在于老赵的故事里,就只剩下自己的梦里了。 眼下赵喆睡的正香,突然翻了个身。咂着嘴,梦里不知是在哪个皇陵。 四周空无一人,赵喆举着火把,背着双肩登山包。 一扇三米多高的雕花白玉墓门矗立眼前,在火把光线的映照下,泛起油润的光泽。 赵喆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整个人都贴在了门上。 眼冒绿光,仔仔细细端详着门上的麒麟图样,反复抚摸着尾巴上的花纹。 突然,一阵震天响的“哐哐”敲门声,把赵喆吓了个灵魂出窍。 猛地睁开眼,白玉门是没影儿了,眼前就剩下黑漆漆的天花板了。 缓过神来,伸手打开了灯。 看了眼墙上那指向凌晨一点的时钟,赵喆的火噌地就冒了起来。 一个鲤鱼打挺,便从床上弹了起来。踩上人字拖,就冲下了楼。 “缺德玩意儿,开门看我不踹死你。” 赵喆愤愤地念叨着,大步流星冲到一楼门口。 左腿开始蓄力,右手便拉开了大门。 只见一张浓眉大眼的黑鞋拔子脸,满脸写着兴奋。 横冲直撞地拉着赵喆,反手把门一锁,大咧咧地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 “哎呀!我这手都快拍成猪蹄儿了,可把你拍醒了!” “我说,你咋还不接电话呢?啥时候添的这毛病?” “你还有脸问我?大半夜的,就你这么敲门,你是想吓死谁?” 赵喆一看,这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跟了老赵二十多年的伙计——老耿。 老耿本名耿直,人如其名,那是相当耿直。 年纪只比赵喆大个十几岁,长得是又黑又着急。 初中没毕业,就开始在赵家开锁铺子里打杂帮工。 这家伙其貌不扬的,但是相当聪明,学起东西是又快又像样。再加上踏实肯干,深得赵家人喜欢。 早些年,先先后后也跟着赵乾坤老爷子他们下过好几个墓,身手倒还真挺敏捷利索。 用老爷子的话说:耿直这小子吧,虽说不中看,但还真挺中用! 再后来,老爷子彻底金盆洗手、云游养老。 老耿就跟着赵江海形影不离,帮着打理铺子的同时,再兼司机。 这么多年过来了,要不是因为长得实在跟赵家不沾边,再加上年纪对不上。 赵喆肯定得怀疑,这厮是不是赵江海的私生子。 “这你可真怪不着我,打你手机,你也不接啊!” 老耿边说着,边点开了手机通话记录,举到赵喆面前。 “你自己瞅瞅,我这得打了二十多个。还以为你猝死了呢。” 赵喆看着一连串的记录,一听这话,啧了一声,抬手就把手机怼了回去。 “我呸!我是睡得太实,手机振动没听见!” “敢情你专门跑来,就为了看我还活着不?” 老耿这人,虽说嘴上说话没遮拦,但还算个沉得住气的人。 这么火急火燎的,估计也是有正经事儿。 赵喆心想着,起床气也消得差不多。 看着老耿后脖颈的汗,赵喆随即起身,从冰箱里拿了瓶冰可乐,扔了过去。 老耿拧开瓶盖,仰起头,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瓶,长长的打了个嗝。 “说吧,到底啥事儿,急成这样?” 赵喆心想,难不成老赵出事儿了? 老耿突然面色一沉,拉过赵喆,低声说: “带你干点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