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是到了给天皇陛下尽忠的时候了
大明立国之初,要求倭国臣服,并且派遣使者去往倭国。 倭国不仅聚集进贡,还杀了大明的使臣。 这曾经让朱元章勃然大怒,不过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后并没有征伐倭国。 朱英早就授意,什么协议之类的暂且不提,先给狠狠的羞辱一番再说。 并且赐予了詹徽可便宜行事的令旨。 ***板,只是一个意思,若是胆敢口出狂言,便就直接斩首示众。 不为别的,就为了给老爷子出一口恶气。 华盖殿后殿中。 朱元章和朱英正在这里喝茶。 听到奉天殿里詹徽的怒斥,朱元章大笑道: 说完,朱元章感觉心中畅快无比,连干三碗茶水,直觉得念头通达。 作为皇帝,朱元章哪里是个肯吃亏的性子,可是那倭国征伐过于麻烦,当年若不是刘基拦着,非得狠狠的打一番倭国。 在原历史上,正是今年,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章立下十五个不征之国,倭国赫然在列。 不过现在事情有了变化,自然不会说去修改祖训录,来定下这些不征之国。 这些往日感觉征伐没用的小国,在如今的朱元章看来,每一个都有其用处,尤其是商业的发展,完全可以不断的从中获取钱财,粮食,或是一些珍奇之物。 就算暂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大孙总是能想到办法的。 对于倭人,朱英是从骨子里的憎恨,现在倭人这样的情况,也不会让他有任何的同情心。 这些目前来说的条约,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有很多的措施针对倭国,他要让倭国真正的成为大明附庸。 把倭国的百姓都要纳入到大明的文化体系中来,真正达到教化倭国。 倭国天皇的身份,能有大明藩王高贵? 什么万世一系天皇,在朱英这里,便就结束吧。 奉天殿前殿。 被打完后,三个倭国使臣又被再度拖了进来。 虽然疼痛无比,可是谈判并未结束,还是要继续。 不过这一边挨打一边谈判的事情,倒真是让人有些新奇。 詹徽无所谓的问道。 源友信等人顾不上屁股上的疼痛,连忙道; 面对这般情况的源友信三人,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所谓是弱国无外交,现在的他们只能是被迫的接收。 不过当听到以詹徽为代表的官员,说出赔偿的条件时,藤原和夫这个性子比较暴躁的倭人,还是忍不住出声道: 听着这愤怒的声音,詹徽冷笑一声,道:…. 这番话的意思很是明显了,便就是往死里打。 倭国这边来的使臣可是有两百人,不打死几十个,这场谈判岂不是白谈了。 藤原和夫闻言,面色一下子就变得煞白起来,忙开口解释道: 话还没说完呢,走过来的宦官就是一巴掌直接甩到了脸上,将其打断。 不过一死人,还说个什么。 在源友信还有另外一倭国使臣的面前,藤原和夫就这么直接被拖了出去。 门外负责执刑的锦衣卫,听到宦官传递的意思,相互对视一眼后,顿时就明白这是要直接给打死。 当下铆足了力气。 狠狠的直接杖打下去。 奉天殿外,传来藤原和夫的惨叫声,还有庭仗的打击声。 仅仅十来仗下去,外边的藤原和夫就没了声响。 但说是***板,一下都不能少,即便是死了,也得打完。 打完之后,宦官去探了下鼻息。 而后到殿内汇报道: 詹徽无所谓的说道: 詹徽本就是酷吏,说话刻薄一点,也比较正常,尤其是在太孙殿下定下方向的情况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属于政治正确。 源友信两人见此,再大的愤怒,也只能是咬牙吞下,还得强颜欢笑。 到了现在,源友信也就明白,今日为什么大明的皇帝,储君没有过来,因为这是完全给他们倭人使臣设下的复仇。 是为了报当年大明刚立国的时候,倭国斩杀大明使臣的事情。 而且源友信心中非常的清楚,如果这口气不给大明出掉,那么谈判的事情,则必然没有什么进展可言。 若是不能让大明皇帝心头通畅,那么就会一直被拖下去。 想到这里,源友信满是苦涩,什么叫自食恶果,现在便是了。 詹徽继续说道。 源友信连忙道: 詹徽闻言呵斥道:…. 啪啪啪! 源友信闻言,当下没有任何的迟疑,对着自己的嘴巴就是十几个巴掌。 每一个巴掌都是非常的响亮,待十多个巴掌过后,脸部瞬间就肿胀起来,但源友信没有丝毫的停顿,立即跪下磕首,磕头也是嘣嘣作响。 面对这样的源友信,即便是詹徽也不好再行责罚,但目光放在另一人倭国使臣的身上。 这倭国使臣,早就是吓得颤颤巍巍,自从来到奉天殿,也没能说上几句话。 詹徽呵斥道: 一个重字,态度就非常的清楚了。 这名没怎么说话的倭国使臣,直截了当的被拖了出去,十来下后,便也没了惨叫声。 詹徽根据太孙殿下的授意,就是挑两个打死,留一个回去传话便也就可以了。 待事情过后,今天的谈判却也就差不多了。 詹徽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行了,你也起来吧,下回来谈的时候,多带几人,本官可是知道天界寺有倭国使臣两 百之数,只来这三人,是看不起我们大明吗。」 源友信哪还不知道詹徽的意思,这来倭国的使臣,多半都是要被打死的,便也只能起身作揖道: 虽然屈辱,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倭国国内的局势动荡,数十万大明军,还有十几万高丽军,尤其还有火器这等违背常规战争的存在,以至于倭国目前根本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若是大军尽起,一朝落败,倭国岂不是要亡国了。 对于大明来说,只是一次远征的失利,但对于倭国来说,是内战之后的国战。 倭国输不起,至少是现在输不起。 在来的时候,其实倭国天皇,包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就交代过所有的倭国使臣,务必要想尽办法让明军停止远征。 在见识到火器的厉害后,没有任何一个将军说有信心在正面的战场上跟大明交锋。 当源友信一人带着两具尸体回到天界寺后,所有的倭国使臣顿时掀起欣然大波。 许多使臣甚至是在庆幸,自己方才没有被选上觐见,不然可能躺着回来的就是自己了。 不过当源友信把大明谈判的条件说出来的时候,所有的倭国使臣顿时沉默。 紧接着,是愤怒。 而倭国使臣的死,在这上面,也就不足为重了。 …. 众多的倭国使臣义愤填膺,不断叫嚣起来,好像马上就要大明来一场生死对决似的。 直到外面传来一声大喝: 这下子,便就没了声响。 天界寺可不是纯粹的寺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属于官方机构了。 这里住着的,不仅仅是倭国的使臣,还有其他所有小国使臣,都是住在这里,有些和倭国使臣临近的,当真是受不了。 毕竟在倭国使臣,说的自然是倭语了,别的使臣当然也听不到。 只知道叽里呱啦的,一顿鬼叫,太过于影响,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倭国使臣虽然人多,自己上门可能有些干不过,那便找天界寺投诉呗。 天界寺有文武僧人,面对这等事情,自然是武僧出面比较方便。 只是一声大喝,便就让倭国使臣安静了下来。 在天界寺,若是不遵守规矩,还真的是有可能被赶出去的。 对于大多数的使臣来说,身家当然不存在很是富裕,真要有钱财的,哪里会干使臣这等活计呢。 所以天界寺的免费吃喝住宿,对于各国使臣来说就很重要了。 这也是上国赏赐。 作为大明第一寺,住宿条件自然不会差,吃食也是管饱,虽然都是素食,但能吃饱饭,对很多小国的使臣来说,那也是非常了不得。 倭国来了两百使臣,共计六百余人,这让许多小国使臣心里头都十分的羡慕。 虽然大明朝廷对于倭国态度差,但是在吃食这块,倒是一视同仁。 两百人肯定是谈不好事情的,便就以源友信为主的四大家族,单独在一 间屋子里谈。 源友信率先说道: 这话说的,让源友信有些悲伤,在座的其他几个家族的人,也意识到。 原来,他们是被天皇陛下,还有大将军阁下推出来给大明皇帝泄愤的。 自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有一使臣开口问道。 源友信摇头道: 说到这里,源友信眼神变得坚毅起来: 这话中的意思,在座的倭国使臣怎能不明白。 接下来,就是排队给天皇陛下尽忠的时候了。. 执笔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