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主持公道
“好,好,是个好汉!” “我辈武者,行走江湖,为的不就是念头通达!” 茶摊。 一位大汉拍案而起,庞大的掌力,差点把桌子炸裂。 瑶仙楼的内部,被一些人传了出来,一如赵九歌所料,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支持林枭。 夏紫陌放下茶,微微皱眉。 有时,她恨不得把这个逗逼一掌拍死,就不怕惹来注意吗!笨批一个! 茶馆老板一愣,冷汗连连。 这几人,皆是孔武有力的魁梧身材,桌上还放着刀剑,显然都是行走江湖的侠客,饱经沧桑的脸上明明白白刻着四个字,“莫挨老子”,凶的一匹。 “夏统领,我们该如何行事?”有人问道。 夏紫陌瞥了一眼瑶仙楼,冷冷道:“先打探虚实,齐王府高手如云,强攻是不可能了,得用智谋,为下一环计划做准备。” “喏!”x11 忽然,魁三微微一愣。 衣衫褴褛的乞丐们,在一些侍卫的安排下,一一步入瑶仙楼。 …… 华贵的绣帐,珠帘金玉,金丝绣花,掀开珠帘,只见其内富贵奢华,红鲤跃池,金鳞闪闪。 锦绣楼阁之上,一袭绣着一头三足金乌墨袍的儒雅男子,容颜俊美,温润如玉,好似美人,此时正居高临下,俯瞰众人。 齐王府唯一的世子赵九歌,从暗中走到了明面上。 由于赵九歌的安排,是从瑶仙楼另一边秘密前来,酒楼内的人,压根不知赵世子,只知来了一个大人物,猜测是潜龙学府的高层。 此时,真人亮相,众人惊愕,露出一副震撼之色。 “黑棺气运的源头,竟然是他?” 林枭脸色平静,但内心甚是惊愕。 他眸光一闪,全力运转望气术,进一步窥视赵世子的气运。 真人露面,气运一览无遗。 只见夜色如泼下的一池墨水,皎月腾空,一捧月辉洒落,镇压黑气,迫使后者凝成一口黑棺,飘浮而起,寻找机会吞噬其主。 这一幕气运变化,衬托得这一位传奇世子,更显神异。 “好一个赵九歌,就因为你惊才艳艳,因此遭到天妒,为天地所不容。” 林枭解析后,推测一番。 他对气运一说,略有研究。 也就是说,赵世子命不久矣,那一口黑棺,迟早会吞噬本人,葬送灾劫之中。 或是天灾,或是人祸,林枭不放在心上,一个将死之人罢了。 “拜见世子殿下。”x88 众人起身行礼,对赵世子恭敬道。 一些打算出面、料理此事的学府职员,也不由站出,行礼道。 “大燕最尊贵的世子,赵九歌!?” 余婉柔美目微眨,看向那一袭墨袍的俊美少年,怦然心动。 父亲曾说,此子有潜龙之象,是最佳的如意郎君。 一步外。 一身粉红衣裙的少女,面若桃花,肤若凝脂。 她睫毛微颤,美目凝滞,痴迷地仰望楼阁之上的赵世子。 “本世子刚刚才得知,若是这位江湖义士所言不假,本世子会为受灾的农户主持公道。” 赵九歌淡道,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在场众人都清楚地听到。 这必然是先天境,内力深厚,传音极远! “江湖义士?” 林枭一愣,眉头微皱。 这是将他,划分到江湖武林的范畴。 大燕王朝,朝廷与武林之间,矛盾很深,几乎到了动刀兵的地步。 根本原因,还是大燕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打压与反抗,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就诸如最近一条,上方颁布禁武令,下方不从,那就打呗。 “不过,此事为朝堂之事,应上报官府,而不是在本世子的酒楼内,扰了学子们的酒兴。”赵九歌淡笑道。 林枭脸色微寒。 这一副教训的口吻,莫名其妙,让他有些不满。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令人难堪。 而众多学子,也不由点头。 本是喜庆之日,结果被这林枭一搅合,人都傻了。 你俩特么有仇就不能私下解决? 我们就一帮萌新学子,好不容易来苏城第一酒楼白嫖,看花魁妹子跳舞,偷偷吃豆腐,顺便建立人脉圈,容易吗我!! 这可是一百两银子打底的免费门票啊! “唰唰唰!” 禁军现身,腰佩刀剑,从四面八方靠拢。 手持铁棍、为林枭镇场子的家仆,都不觉颤抖了起来,犹如驱赶羊群,默默缩到一边。 “证人呢,派他们进来。”赵九歌淡道。 “是!” 韩介点头,一把抓起一个仆从,喝令对方,让证人现身。 这一幕,完全削减了林枭和余婉柔的存在感,一切节奏,尽入世子手中。 很快,进来酒楼的有十余人,皆是农户打扮,衣衫褴褛地站在一排,局促地垂头绞手,神情惶惶。 几名壮年的农户手里还抱着一大摞纸,神态紧张,不觉捏紧了几下,众人依稀可见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疑似是针对黄家搜集的罪证。 韩介上前,亲率羽林军,看着十几名不知所措的农户,道:“尔等无忧,世子殿下亲自为你们主持公道,实话实说即可。” “首先,尔等是何人,家居何地。” 为首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竹杖,颤巍巍地道:“大人,老朽等人皆是黄老爷名下的农奴,老朽来自牧野村,其他几人则来自蒲元,青松,淮阳村镇等地,皆由黄老爷管辖。” 闻言,赵九歌皱眉:“农奴?不是农户?” 农奴地位低下,子孙世代为奴,终年劳动,生活十分困苦,没有自主权。 在大燕朝,他们一般住的是低矮的茅草屋,而且,往往还要兼作牛棚、猪圈,人畜杂居。 老者垂首,浑浊的眼珠微微一红,隐有泪光,无奈叹道:“是,十年前青阳镇闹饥荒,为了养活,老朽将祖传下来的田地贱价卖给了黄老爷,自愿降籍,世代为黄老爷耕种。” “田地的价是多少。” “八……八百文。”说到这,老者衣袖里的手不由颤抖,手指甲掐进掌心:“那可是上等的水田啊,贱价卖出,是老朽对不起祖宗,儿孙不孝啊!” 赵九歌点头。 大燕朝的市价,1两白银=1贯钱=1千文,八百文相当于前世的80块钱左右,但物价的购买力却是十倍。 至于老者明明有上等水田,若好好辛勤耕种,家有余粮,渡过灾荒不算大问题,可依旧落得被迫卖出的结果,明显是当地权贵惯用的计俩,暗中破坏生产。 那黄纸上的字迹,就有这一列罪证,放害虫,错过春耕,以及家中余粮无故丢失。 不等林枭开口,赵九歌平静地看了一眼,温润道:“那么,黄老爷是如何对待你们的呢?” 老者一滞,他忽然哽咽,泣声道:“黄老爷的农庄,残暴无仁,五年前,老朽的村庄有百余户为黄老爷耕种土地,三五年过去,村庄内已有十余人横遭惨祸… “老朽的儿媳怀有身孕,就因为打理杂物,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碟,就被管事用鞭子…活活打死…一尸两命啊!” 触及伤心事,老者抛下竹杖,一下瘫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酒楼内,众人默然。 一些权贵学子,不由疏远了黄明。 黄明的脸色一沉,越来越难看,不停地深呼吸,压制内心的不安。 他瞪向林枭,怒火燃烧,这一罪证,是要他黄家上下,打入大牢啊! “屁,诸位万万不可相信这废物。”黄明气喘如牛,瞪向老者,怒道,“青阳镇里,谁不知吾父是附近乡镇出了名的大善人,向来仁厚待人,说,林枭给了你们多少钱粮,敢冒杀头大罪,编织罪证,构陷朝廷命官……” 赵九歌没理会,望向老者同行的十余人,道:“你们呢?” 十余人纷纷跪下大哭,众人七嘴八舌诉说黄老爷的罪状,大多是家中亲人无辜被打杀,出了命案而当地官府却不敢问,死了人也只是草草埋葬作罢。 “请殿下,为草民做主啊!” “草民的孙女,才八岁啊!!就……就被……蹂躏死……弃之荒野,呜呜…” “贱民一生浮萍,四十来岁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儿子,却被那老管家丢入河中溺毙而亡,呜呜呜!” 众人大哭。 韩介抬头,看向赵九歌,点了点头,又指着他们手里抱着的一大摞纸,大声道:“世子,黄家这些年的累累血案,此处皆有详细,证据确凿,但有一些血案已隔多年,这些只是不完全记载,还有一些命案无从查证,有人证物证,黄家所犯之罪,罪不容赦,世子殿下怎么看?” 话音刚落,众人脸色不一,都看向了赵九歌。 赵九歌眯眼,他岂会不知众人的想法。 寒门学子面露愤慨之色,纷纷直言,请求世子将黄老爷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一群愣头青,占据道德制高点,爱出风头,遇事冲动,忽略后果,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帜,全凭“爷乐意”,期盼世子在他们的怂恿下,斩了黄家这一权贵满门。 而权贵学子,自然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世子一族就是王朝最大的权贵,土地兼并这事,哪个权贵的屁股干净的? 因此,他们对黄家并不上心,一些曾与黄明交好的,更是疏远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