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科技水下拍摄,又发现新物种了?!
,探秘全球:从发现绿尾虹雉开始 傍晚,凉风习习。 林飞正在房间完成最后的剪辑工作。 字幕和配音都已经完成,不过要确保每一句话和字幕出现的时机都要刚好,所以要花费一些功夫。 视频剪辑并不单单是个技术活,更多的是耐心和细致。 小家伙们百无聊赖的陪着他。 边牧很想和林飞玩耍,不过林飞在忙,它就没有打扰。 雪貂躺在电脑旁边,四脚朝天,已经睡得不省貂事。 这个时候,林飞摘下耳机,确定西伯利亚的第一期纪录片没什么问题。 他看了一眼表,已经是晚上11点半了。 “总算是完成了。” “直接发布吧。” 林飞长出一口气。 于是,他将自己制作完成的第九期的纪录片第一专题发在了网上。 《环球纪录第九期——探秘西伯利亚》,第一专题:北极圈和北冰洋 西伯利亚能拍摄的东西有很多,需要分成几个专题制作。 这次的纪录片一如既往在多个平台发布,包括华夏央视3套,海外bbc电视台,以及其他一些视频平台。 纪录片记录了一角鲸、北极熊、北极海豹等多个物种的活动情况,对于喜爱野生动物的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接着,林飞的纪录片火速登上热搜。 #飞哥第九期纪录片发布# 这个词条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飞哥终于又发视频了!】 【能做到两个月一更我已经很满意了!】 【不知道北极光剪辑进去没,上次的北极光是真的精彩!】 【让我去看看有几个镜头我在现场!】 粉丝们很兴奋。 这件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澜,不过林飞没有再关注后续的情况。 他开始着手准备水下探测器的事情。 能探测一千米深度的水下探测器,造价往往很高。 不过涉及到国家级别的科研,这些钱就不是什么事情了。 华夏科学家曾多次到贝加尔湖考察,胎生贝湖鱼就是华夏科学家考察的时候发现的,不然的话这种鱼也不至于名字这么直白。 别的鱼叫青鱼、草鱼、白鱼、鲤鱼、鲫鱼,华夏科学家发现这种胎生的神奇小鱼只有贝加尔湖特有,于是就叫胎生贝湖鱼。 第二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正是适合拍摄的好天气。 无人机飞在空中,拍摄着下方的画面。 由于昨晚纪录片的热度很高,网友们迫不及待涌进林飞的直播间之中,想要发弹幕聊纪录片的感受。 等看到直播画面,大家顿时神色一顿。 画面中,林飞正在检查轮船,旁边还跟着几个俄国人,和林飞聊着什么。 这次的轮船,和之前的游艇完全不同。 之前的游艇是普通的快艇,承载量很少,不过速度飞快。 而这一次,则是一艘巨大的轮船,吨位很足,而且还配有一个巨大的机械臂,看起来格外的霸气。 大家立刻兴奋起来。 【这是什么轮船!】 【真不愧是飞哥,跑到贝加尔湖还能找来这么大吨位的轮船!】 【貌似是俄方的科研船,飞哥面子好大!】 【肯定是我们国家的机构出面了,华夏科学家也会去贝加尔湖搞科研。】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 粉丝们格外的激动,到底是飞哥,面子真大。 此时此刻,林飞正在和俄方生物研究所的人沟通。 最近一段时间研究所不搞水下调研,科研船一直荒着,林飞租借科研船会缴纳足够的租借费,所以俄方欣然同意林飞的要求。 林飞不在乎那一点租借费,有了水下探测设备,拍摄纪录片就方便很多。 而且,林飞很想看看黄金列车的情况。 于是,林飞租借到科研船,又雇了几个船工,便打算开船到贝加尔湖拍摄百米以下水域的物种。 一切都处理妥当,林飞对网友们说道: “我现在租借的是俄罗丝深水研究总局贝加尔湖分局的科研船,叫做‘阿格耶夫号’。” “这艘船的性能很不错,可以通过四个水下探测器查看两千米左右水深的情况。” “对于拍摄海峡纪录片来说,作用很大。” “不过毕竟只是普通的水下探测器,不如我的仿生鱼那么方便,探测器在水下并不灵活。” “但是能让我看到深水下的画面。” “接下来直播深水探测的过程。” 看着直播画面中巨大的科研船阿格耶夫号,大家皆是神色兴奋。 这直播内容可太牛比了。 很多人对科学探测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更别说看直播了。 现在在斗音、b站、斗鱼这样的地方居然可以看到深水探测的直播,这着实出乎大家的预料。 接着,林飞雇了几个船员,便乘坐着科研船,直奔着贝加尔湖中心地带而去。 中心地带没有岛屿,面积非常大,这里的鱼也是最多的。 除了鱼以外,海底还有各种各样的淡水龙虾、淡水海螺,都很值得拍摄记录。 科研船划破海面,直奔着远处前进。 和之前的游艇相比,科研船的速度很慢,但是更加的沉稳。 林飞站在船头,也不担心被波浪摇晃下去。 今天的贝加尔湖水十分清澈,阳光照射下来,整个湖泊都像是在发光一样。 林飞并不打算直接去找黄金列车,那样目的太明显了。 反正他租了科研船十天的时间,等过几天再去看看。 两个小时后,林飞把船停在湖中心。 然后,他开始指挥工程师cao纵着机械臂把水下探测器放下去。 巨大的嗡鸣声响起,直径一米多的探测器被钢绳牵引着不断下坠。 林飞在指挥控制室里,一边看着监控屏幕,一边调着探测器的监控视角。 无人机飞到指控室里直播。 “现在在调信号,一千米以下的水下信号较弱,必须保证信号的稳定。” “这片的cao作台可以cao纵四台无人机简要的来回拍摄,包括上浮、下潜等等。” “每一台无人机都配有强力的灯光,可以拍摄到水下物种活动的画面。” “不过,海底太大了,水下探测器能探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能不能拍到淡水生物,还是要看运气。” 林飞向网友们讲述着。 【感觉好高大上!】 【之前我以为拍摄纪录片的人能用到十万以上的摄像机就很牛笔了,直到我看到了飞哥。】 【直接开着价值几个亿的科研船来拍纪录片,真就是独一份!】 【飞哥的黑科技匪夷所思啊!】 人们惊呼不断。 大家可以通过无人机看到监控屏幕的画面。 由于科研船不能把水下探测器的画面直接播放到直播间,所以大家想要看水下探测器的画面,就必须从无人机的镜头看。 网友们看到,在一个巨大的屏幕上有四个分屏,每一个分屏都是水下的场景。 从屏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有很多淡水鱼在活动。 接着,水下探测器继续向下坠落,越来越深,直播的画面也越来越暗。 “现在是水下两百米,这个深度,光线就已经很暗了。” “根据雷达信号显示,这个地方的湖底深度是800米左右。” “水下探测器还要继续向下六百米。” 林飞又是科普道。 科研船的轰鸣声不断响着,大家看着指控室里的仪器和cao作按钮,都是惊呼连连。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水下探测器终于来到了湖底深处。 强烈的灯光照射下去,驱散了湖底的黑暗。 网友们看到湖底堆着一层厚厚的淤泥,其上有些许绿色的水草生长着。 不少人类遗留下来的垃圾在淤泥中露出一些痕迹,比如玻璃罐头瓶子、锈迹斑斑的木牌子,有人还看到两个旺仔牛奶的红色易拉罐。 林飞cao纵着水下探测器,拍摄周围的情况。 灯光照射下,林飞看到有很多巨大的贝壳,顿时神色一亮。 “是淡水贝和淡水螺!” “贝加尔湖的淡水贝非常大,能拍到也不容易。” “有收获,还不错。” 林飞笑着说道。 接着,他cao纵着水下探测器继续在湖底拍摄。 就在这时,几只样子格外的丑的小鱼从探测器中飘过。 它们的眼睛像是蒙着一层雾,看上去格外的吓人。 【卧槽,这鱼好丑!】 弹幕立刻汹涌而来。 【吓老子一跳!】 不断有人吐槽道。 看到这几只小鱼,林飞则愣了一下。 他眉宇间浮现出一抹错愕,然后笑着说道: “这几只鱼,我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貌似,它们并未被人类发现过。” 听到林飞的话,直播间的网友顿时目瞪口呆。 未被人类发现过? 那岂不是飞哥......又发现新物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