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公布皇帝身份
书迷正在阅读:太子妃她明明是个美娇娘、吞噬星空:我每年都在变强、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军工主宰、志异世界,著书成圣、八零媳妇又甜又飒、虚空战歌、全职之电子竞技没有爱情、文娱之我的时代、金手指带我穿越诸天万界
热门推荐: 姜曰广这一跪。 朱由检身旁其他人倒还好,毕竟他们早就知道了朱由检的身份。 周文郁已发蒙的头脑,却似被一个巨大的尖锥突然刺入,又用力搅动了一下。 一种说不清是刺痛还是火烧滋味的震动感传遍全身。 “自己一直跟着的这个方公子,居然是当今天子假扮的?” “那自己这一路对这方公子的种种不屑,种种傲慢,岂不是……” “自己本来想和高官拉近关系,现在皇帝一直在身边,自己却……” 周文郁脑中念头纷乱杂沓,却又都半途而止,他只觉头脑轰轰作响,身子有些不受控制发起抖来。 就连柳敬亭在身边推了一下他,都恍然未觉。 朱由检见姜曰广已经跪下,喊万岁,知道此时不公布身份不行了,点点头道: “姜先生辛苦了。” 金启宗、成俊耇两人听见这对话。 血流奔涌至头颅,一阵晕眩,眼冒金星,眼前视线都模糊不清了。 “这方公子居然真的是大明天子?” 他们想起这个方公子言辞犀利的质问。 气血上涌,两人脸色先是变成猪肝色,通红通红。 接着一阵冰凉寒意沿着脊梁骨蹿上头颅。 脸上红色退了下去,渐渐变得苍白。 要是这公子就是大明天子。 那派使团去天朝京城辩诬,岂非成了闹剧? 辩诬使团的正使李廷龟显然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嘴唇发抖,双手也发抖,山羊胡子抖动不停,用手不停揪着胡子。 老jian巨猾、经验丰富的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这情形了。 只有最后一丝残存的侥幸心理,让他们幻想,这会不会有变数? 虽然内心知道这绝不可能,金启宗等人还是把视线投向毛文龙为首的东江将官,想看看他们是何反应。 毛文龙等将官,起先也在惊愕中反应不过来 皇帝居然真的在皮岛? 而且就是这个方公子? 这实在超出想象。 愣了足足有三四个呼吸的时间。 毛文龙终于回过神来,他又是震惊,又是欢喜。 姜钦差都下跪了,再不可能有疑问。 于是不再犹豫,大步流星走过去,跪了下来,大声道: “臣平辽总兵官左都督毛文龙叩见万岁,……” 喉头滚动,竟然有些哽咽。 说出的声音都有些哑涩。 他明白,皇帝亲自来皮岛,来东江调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朝廷对东江的支持,不会再有任何保留。 刚才虽然看见如此巨额的军饷物资,心情也激动,但毕竟心理有所准备,还能让情绪保持平静。 但现在,胸中如同翻江倒海,汹涌澎湃。 数年辛苦煎熬,积压的情绪,此时似乎都要奔涌出来,倾诉出来。 但一时之间,却又难以表达。 原本想在叩见万岁之后,再说句谢恩的话,竟然说不下去了。 眼眶中已经有泪水。 毛文龙身边的其他将官在震惊和激动之中,见毛文龙已经跪下,也连忙跟上跪下。 高声喊道“叩见万岁”。 多人因为激动甚至已经破音了。 沈世魁的感动,比别的将官又更强烈几分。 他还清楚记得方公子刚在皮岛上岸,自己去迎接时,方公子作了一个郑重的长揖。 而现在知道,这个方公子就是当今天子。 再想起当时情形,让他不免热血沸腾。 皇上能对东江将士如此礼敬,这是以前所有来皮岛的官员都做不到的。 士为知己者死。 他本就有为国战死的准备,现在更坚定了决心。 而在旅顺和朱由检见过面的毛永诗,除了惊喜,又有几分庆幸。 庆幸的是当初见面,虽然心中闪过一些鄙薄对方的念头,但总算还是以礼相待,言行没有太出格之处。 站在更外围的军官士兵听见皇帝居然亲自来到岛上 起先的反应都是不敢相信。 觉得如同在梦中。 等看见毛帅也下跪,口称万岁。 毛帅身后的将官也都纷纷下跪。 这才如梦初醒,浪潮一般,纷纷跪下。 有些人还能喊叩见万岁,谢万岁。 有些人却泣不成声。 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战功,皇帝亲自来了解。 以往所受的苦,所熬的日子,都不会白费了。 东江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辽东难民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从此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如此从近至远,波浪般传递涌动。 岛上近三万将士,一层接一层的跪下。 更外圈的辽民和商民,也一起跪倒。 无数人泪流满面。 皇帝能来皮岛。朝廷终于用最大程度的重视来对待东江,对待几十万辽东难民了。 他们心中现在坚信,消灭建虏是必然 只是时间问题。 朝廷既然已经给予了东江最大程度的重视 给予东江最大程度的支持。 那他们拼死也要让大明朝廷看看,他们不会辜负这份支持。 一定要扫平建虏元凶,为上百万死于建虏屠刀的辽东父老报仇。 这时以李廷龟为首的鲜国官员,也终于不得不面对事实了。 眼前的事实,让他们去天朝京城辩诬的行动成了笑话。 事实再苦涩,已经摆在了面前,也不得不接受。 李廷龟终于先跪了下来,口中喊道:“小邦陪臣右议政李廷龟拜见天子。” 以他现在的身份,原本应该是自称辩诬使李廷龟。 但想到他们要辩的这个诬,由来就是天子本人质问鲜国官员而来,也没办法再辩了。 包括成俊耇在内,使团其他成员只得都跟着跪下。 金启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也不得不跪。 朱由检环顾四周,见目力所及,岛上所有人都已跪下。 高呼万岁,喊声震天。 有几只海鸟从上空掠过,都被这喊声震得一惊,扑翅飞到更高空躲避。 几乎在所有东江军民的脸上,都能看到激动兴奋。 朱由检知道,在目前的时代,在抵御外虏的艰险形势下。 天子威势的展示,对人心的震动和慑服,对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也自有其必要。 天子亲自来到皮岛,对人心的感动震慑,无疑是爆炸性的。 原先已经动摇的人,在这样的群体气氛的震撼下,也会重新坚定决心。 已经疲倦和灰心的人,被这样群情激动的场面感染,也会重新注入斗志。 大明的体量摆在了这里。 就是几十倍甚至百倍于后金。 如果真的齐心协力,真的拿出了最大的决心,那就是一个足以碾压后金的庞然大物。 即便原本悲观的人,都不会怀疑这点。 而现在大明的皇帝就站在这里。 就在皮岛! 足以证明,这个决心已经拿了出来。 人的情绪是互相感染,互相带动的。 许多原本心中复仇火焰已近于熄灭的人,这一刻心中的烈火重新被点燃。 朱由检缓步走到毛文龙面前。 双手扶住毛文龙的双臂,向上抬起,说道:“毛帅平身吧。” 毛文龙站了起来,脸上激动的泪水痕迹犹在。 随后朱由检扫视四周,大声道:“都平身。” 众人陆续站起。 有些人还跪在地上,迟迟不肯起来。 朱由检也理解众人心情。 他不急于说话。 等过了片刻,众人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大部分人都站起来之后。 朱由检对毛文龙说道: “朕知道,聚集在东江的军民,绝大部分,都是从建虏治下,刀山血海中逃出来,每个人都和建虏有滔天深仇。朕到皮岛来,所为的也正是和卿商议平虏大计,为辽东百姓复仇!” 毛文龙目光炯炯,道:“陛下说的不错,因为这复仇之念,东江军民才能苦熬这八年。” 朱由检问道:“以卿估计,如今的东江镇在饷银充足情况下,还能选练出多少数量的军兵。” 毛文龙沉吟片刻后说道: “东江难民在天启年间陆续逃入鲜地和皮岛,前后加起来总数不下百万,只是得不到足够接济,饿死无数。如今耗损过半。若把饿死和散失到各地无法追寻者去除,把去登州、鲜地的难民再聚拢回来一部分,加上铁山、云从和东江其他各岛,总还应有四十五万以上。除去妇孺老幼,可选练十五万大军。” 朱由检目光一闪,问道:“这十五万军队,以毛帅估计,战力能达到何等程度?” 毛文龙以为朱由检对东江军战斗力有所怀疑,大声道: “陛下,东江军民只是得不到足够供应,所以个个瘦弱。” “前年姜钦差巡视东江,也是以此为由,认为大部分不堪为兵。”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旁边的姜曰广。 姜曰广脸上微有愧色。 毛文龙继续说道: “若是放在别处,俺也以为这等瘦弱疲馁之人,不能选为兵将。 “但东江与他处不同。军民瘦弱是食不果腹所致。难民都是从建虏那里逃亡拼杀出来,都是久经锻炼,忍饥耐苦,机灵敢战之人。若是能吃饱饭,养足力气,授以精良器械,足与任何强军相抗。” “而且末将说句实话,和关宁军队相比,……” 他说到这里,略有迟疑,看了一下朱由检。 朱由检连忙道:“毛帅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朕到皮岛,就是要听实话,” 毛文龙得到鼓励,便接着道: “关宁那边,单论军士战力,该比眼下东江士兵强不少,毕竟军饷拿得多,训练的也好一些。只是与建虏野战对阵,相持得久些,往往就会怯了,撑不住溃逃。对建虏的畏惧,牢不可破。” “俺不是故意说关宁的坏话,东江的拨夜哨探在虏境内,也探听到鞑子说西边兵如死鬼,一离城池便不足为惧 “东江士兵都是从虏地逃亡出来,和鞑子都曾经rou搏死战过,知道鞑子也是人身rou长,虽然东江兵士不如关宁健壮,却不怯战,敢于拼杀至死。” 朱由检点点头,就他了解到的情形,亲眼看到的情形,知道毛文龙说的是实话。 毛文龙继续说道:“只要军饷充足,吃得好些,东江兵士更健壮一些,臣再严加训练,加上东江军士本就耐苦敢斗。只要一年时间,这十五万大军战力之强,不会比建虏真鞑差。” “臣八年来,之所以殚精竭虑,苦心维持东江,不让军民散失,也是东江难民实是对付建虏最好的兵源。熟悉辽东山川地形,能耐苦,敢拼杀,若任其散失,再难弥补。其他地方调来的兵终究没有东江兵这等和建虏有刻骨仇恨。” 朱由检说道: “好。既如此,毛帅既然能有此信心,朕也绝不吝惜金钱。灭虏之军,军饷必须从优。 “十五万大军,以每名士兵需四十两银子计算,朝廷每年可以提供东江六百万军饷。 “此外三十万难民,虽不从军,也是从虏境逃出的朝廷赤子,且多是军属,也需赈济,每年每人十两银子。朝廷此后每年给东江提供九百万饷银。直至平定建虏叛乱,收复辽东为止。毛帅以为如何?” 朱由检干预说出给九百万饷银,当然不是空言许诺,画饼充饥。 而是有充分的把握。 在实行战时十八条之后,在大明人力物力能被充分调用起来之后,在酒税、盐税、茶税、坐商税等等在全国普遍征收以后。 即便不算农业税收, 大明的财政收入也应该一年上亿两。 这才勉强符合一个人口三亿左右的国家的实力。 拨出九百万来给东江,是完全现实的。 本来毛文龙知道这次姜曰广运送军饷达到四百万两,另外还有大量军械火器,以及三十万石粮食,就已经是意外之喜。 现在听皇帝许诺,以后每年给东江九百万饷银。 原本已经平静的情绪,又起波澜,眼眶又湿润起来。 他眼含热泪,想要郑重许诺几句。 一瞬间又觉得多余,最后嘴巴张了张,只说出了四个字:“陛下放心!” 千言万语,尽在这四个字中。 朱由检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毛文龙眼睛,点了点头。 过了片刻之后,他才又开口道: “只是有一件事,军饷充足后,东江军纪却必须严明起来,不可再向过去那样抢掠鲜国百姓了。 “若军饷不足,士兵饥寒,抢掠百姓,这罪责不在士兵,而在朝廷。 “若军饷给足后,仍旧有士兵掳掠百姓,那必须以军法处置,不可再纵容了。” 毛文龙点头道:“这是自然。” 他转头大声道:“陛下说的话,大家听清楚了么?” 周围的将官和士兵震天动地喊道:“听清楚了。” 有人更是大声道:“若是大家能吃饱饭,还要去抢掠百姓,那和建虏兽行还有什么区别。” 又有人说道:“天子亲自到皮岛,如此厚恩,要是还有人没良心,做出抢劫恶行,那就该剐了” 还有人说:“我等原本都是辽东百姓良民,做百姓时岂不痛恨军兵抢劫。只要军饷能让我等吃饱饭,有力气杀虏,怎能再干那等事?”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