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白袍军神薛礼,高句丽小儿不敢夜啼
书迷正在阅读:厂花非要嫁给我、这个医生太厉害、相亲对象太棒了、姜爷心尖宠她从乡下来、遮天之万古妖帝、回到九八摆个烧烤摊、灵台方寸山之家族崛起、我做炮灰女配的那些年、大国机修、全能领主:我能修改隐藏词条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当李世民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他的脸上就充满了惊讶之色。 对于这首诗,他再熟悉不过。 而第一位上榜的猛将,他也认识。 那可是他的爱将,薛仁贵! 白袍军神! 薛仁贵一生征东平西,为大唐立下的汗马功劳不计其数。 李世民欣喜若狂。 自己手下的将军登上了华夏历史十大猛将榜单!!! 这说明什么? 说明自己用人的眼光简直绝了。 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本来看到白袍将军时,心神一阵恍惚。 还以为第一位上场的白袍将军是自己手下爱将陈庆之呢。 整个大梁,谁不知道陈庆之身着白袍? 洛阳城中甚至有童谣唱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可惜了!竟然不是我大梁猛将陈庆之。” 梁武帝萧衍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陈庆之如此勇猛,也能上榜才对。 紧接着,天穹之上继续盘点: 【盘点华夏十大猛将】 【上榜人物——薛仁贵】 【所属朝代——大唐王朝。】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做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凶神恶煞似的人手持大刀追赶他,正在危急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袍小将,打败追赶者,救了唐太宗。】 【唐太宗问小将的姓名,小将念出四句诗:“家住逍遥一点红,四下飘飘无踪影;三岁孩童千金价,保主跨海去征东。“说完就跳入一龙口不见了。】 【唐太宗醒后言及此梦,大臣们解释说:梦中有凶人追赶,必是某地发生叛乱;小将“家住逍遥一点红“,其地在山西。】 【跳入龙口,当是山西龙门县;“四下飘飘无踪影”是下雪,雪音同薛,小将当姓薛。】 【“三岁孩童千金价”当是人贵,其名应为“仁贵”。】 【后来为平定高丽国盖苏文反唐,果然从山西龙门县招举薛仁贵为征东帅。】 【薛仁贵,历事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两代,战功显赫,凶猛异常,冲锋陷阵,势不可挡,爵位甚高。】 【那么薛仁贵到底有何资格上榜?】 【其一:纵使敌众我寡,薛仁贵也能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于洛阳出发出征高丽,同年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无人能救,也没有人敢去营救。】 【敌军人数众多,还将唐朝将领团团围住,谁人敢去救?】 【在他们的认知里,去了就是送死。】 【在此危难时刻,一名白袍将军站了出来,他就是薛仁贵。】 【敌军众多,薛仁贵却勇猛无双,单枪匹马挺身而出,而且,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擒贼先擒王”,薛仁贵直取高丽一将领人头,将其头颅斩落,悬挂于马上,敌人观之胆寒,不敢上前,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 【贞观十九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薛仁贵一个人杀入敌人大军的阵势里面,打的敌人是阵型混乱而无法战斗。】 【由于薛仁贵破坏了敌军阵形,减轻了大唐军队很大的压力,此勇猛不可不明。】 “高丽?难道就是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看到这里,顿时一惊。 对于这个高句丽,他可一点都不陌生。 大隋朝两代帝王,几次攻打高句丽,对这个讨人厌的国度,杨广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他没想到李世民也进攻高句丽了。 “白袍军神,薛仁贵?” 杨广看到这里,不由有些羡慕。 “为什么猛将都被李世民给撞见了!” “李靖!魏征!薛仁贵!朕若是有了这些人,何愁大事不成?” “这个挨千刀的李世民,运气怎么就这么好?” “不过话说回来,朕不信李世民能打下高句丽,朕和他们交手过,这群鸟人可不是一般的难缠。” “不光是朕,朕的父皇几次出征高句丽,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朕不信!我大隋没有完成的事情,能被李世民所完成。” 杨广摇了摇头。 显然不相信李世民能拿下高句丽。 不过李世民的确也没能拿下高句丽。 盘点依然在继续: 【其二:白袍将军勇猛无双,高句丽小儿不敢夜啼。】 【前有鬼神张文远出征江东,大破吴军,江东小孩不敢啼哭;后有薛仁贵出征高句丽,打得高句丽投降,高句丽小儿不敢夜啼。】 【说到对高句丽的战争,隋唐两代四位帝王前前后后进行了数次征讨。】 【隋文帝几次出征高句丽,效果还不错,但高句丽主动认怂,文帝罢兵。】 【隋炀帝杨广继承先父意志,三征高句丽,次次出兵三十万以上,最多一次居然派出了一百多万,号称两百万之众的大军,结果也没能彻底灭掉高句丽,反而损失惨重。】 【可以说强大的隋帝国的灭亡跟不断讨伐高句丽有很大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对高句丽的征伐也被困在了安市城,成为这位伟大帝王的终身遗憾。】 【不过李世民虽然没有灭掉高句丽,却严重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为高宗打下了基础。】 【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唐高宗雄才大略,决定完成父亲遗志,灭掉高句丽这个毒瘤。】 【乾封元年,高句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泉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泉男生,泉男生于是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援。】 【同年六月初七,李治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任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 【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共同讨伐高句丽。】 【九月,庞同善大败高句丽军,同时,薛仁贵统兵出征。】 【高宗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大总管,契苾何力、庞同善亦为副大总管并兼安抚大使,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亦受李绩节度,诸路合击高句丽,征调河北诸州县的全部租赋以供辽东军用。】 【乾封二年,李绩兵取高句丽军事重镇新城,留契苾何力镇守,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 【新城是一座战略极其重要的城市,是整个战场的军事血脉的枢纽,地位不言而喻,而且李绩自己也说了“新城,高句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馀城未易取也。”】 【而李绩却疏忽了对刚打下来的新城的防守,往往这样就会出事故。】 【果然刚过几天,高句丽总头领之一泉男建率大军夜袭二人的军营,新城告急。】 【关键时刻,白袍将军薛仁贵率大军狂奔而到,神降天兵,突然杀到,把处于劣势的形式瞬间扭转过来,倒过来斩杀敌人数百人,解救了新城之围。】 【同年下旬,薛仁贵仅带两千人之众的兵马向前进军,发兵扶余城,有的将领大力反对,认为薛仁贵带的人实在太少了,搞砸了不好收场,胜算不大。】 【但是薛仁贵说,兵不在多少,就看你主将会不会用,华夏历史上能说出这样“大话”的将军也没有几个。】 【兵贵神速,接着一场华夏史上的战争奇迹又出现了。】 【高句丽派出数万大军快速出兵新城,想夺回主动权,这正好就应了薛仁贵的道了,当敌人行军的时候根本无法想象唐军居然会那么快就打过来。】 【时逢冬天,东北大地,白雪蔼蔼,薛仁贵旗下的两千玄甲骑兵全部着白衣,隐藏在雪地中,一动不动,当他们发现敌人的时候,薛仁贵当机立断,利用骑兵平原优势,冲杀敌人。】 【于是乎,在白色茫茫的雪域平原上,正在行军的高句丽兵看见一大团白色飞冲而来,还以为是雪崩来了,顿时慌了阵脚。】 【薛仁贵一边冲锋,一边指挥杀敌,用了不到七个时辰,斩杀俘虏敌人万余,剩余军队四散溃逃。】 【紧接着,薛仁贵率领两千多将士继续前进,乾封三年,薛仁贵的部队攻占坚固的扶余城。】 【之后高句丽连续几十座城池直接向薛仁贵投降,薛仁贵声名鹊起,威震辽海,神威四方,自此,高句丽所最惧怕之人为薛仁贵。】 【就这样薛仁贵大军沿途破城抵达平壤城下,与从行军大总管李绩等诸路大军会师平壤,大军合围,攻破平壤,薛仁贵亲自接受高句丽国王投降。】 【根据记载,高句丽国王高藏在向薛仁贵投降签字的时候,连抬头看薛仁贵的勇气都没有,可见薛仁贵的威慑力到了何种地步。】 【薛仁贵还真有张辽使江东小孩夜不敢哭的风采。】 【自此,隋唐几代帝王灭亡高句丽的愿望终于在高宗皇帝这里得到了实现。】 看到这里,杨广蚌埠住了。 “大唐竟然灭掉了高句丽?” “怎么可能?” 杨广不能接受。 要知道他三征高句丽,都没有成功。 高句丽却被他所为讨厌的李世民的儿子所灭了,他岂能不气。 “薛仁贵!薛仁贵!” “可惜了!这个人为何不生在我大隋朝!” 杨广仰天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