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家人
明间之外,是连接卧室和寝宫主殿的穿堂。 步入穿堂,听着身上玉佩各个零件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越声响,又抬头看了看明月高悬,繁星点点的天空,朱宸濠很有些抓狂: 这大晚上的,又是在这么个季节,竟然还得穿成这样! 要知道现在可是公历的七月,正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间点; 而且朱宸濠还记得自己曾看过一个资料: 他所处的这个时期,正好是个为期百来年的升温阶段,一直要持续到20年后的1540年才能告一段落。 所以,虽然此刻天色已晚,可这气温也差不多仍能有个三十来度的样子。 刚才在寝室里时,身下垫着牙簟(以象牙制成的凉席),身上只穿薄纱单衣的朱宸濠还没觉得太热。 但在这套亲王常服上身又走了几步之后,他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最令他难受的,其实还在头上。 一头长发被梳成发髻固定在头顶后,差不多也就相当于在自己的头上扣了一顶毛线帽子。 再加上还有顶乌纱翼善冠套在外面,在这炎炎夏日中,对第一次享受到这种待遇的朱宸濠而言,其酸爽程度可想而知。 热得心烦意乱的朱宸濠忍不住瞟了一眼紧跟在其身旁,手持灯笼亦步亦趋的老太监。 却见那穿戴得不比自己少的老家伙,在月光加微弱灯光映射下的老脸上,竟还带着些许怡然自得…… 好在这条穿堂路并不算长,没多久主仆二人便到了寝宫主殿。 刚一进入大殿,朱宸濠便觉眼前一亮。 殿内的空间很大,除去一群恭立在旁的宦官和宫女之外,还有二十多个或坐或立的男女位于殿中。 这些人看见朱宸濠进来,尽皆赶忙站起身来向其行礼。 一时间,朱宸濠的耳中,全是娇滴滴的“殿下”二字。 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几声“父王”之类的。 不过这种情形下,他几乎自动将其给忽略掉了。 他现在只觉得,自己所接的这个盘,好像还挺不错。 在一股股的胭脂香味中,朱宸濠迅速扫了一遍面前这些人。 除去两个年纪尚小的女童外,其余每个人脸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些许焦虑和紧张。 朱宸濠也不清楚其中究竟有几个是真正关心自己,又有几个只是在得知他即将起兵之后单纯的心生恐惧。 “殿下。” 待众人全都见过了礼,一个女子随即上前几步,直到朱宸濠的身前才停下来。 女子面上带着几许关切之意,在上下打量了朱宸濠好一阵后才继续道: “您,可还安好?” 能在这种情形下第一个开口的,不用问也知道是谁。 “尚好。” 虽说通过原主残存的记忆而有所印象,可朱宸濠还是在回应了一声后仔细观察起面前的佳人来。 宁王妃娄素珍看上去,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 实际上,却是要比这个年纪大上那么一点的。 只是由于一贯养尊处优的缘故,所以才显得比真实年龄要小一些。 当然,这位王妃比起他朱宸濠来肯定要小上许多。 因为原主在其很年轻,还是上高王的时候就已经娶过一位正妻。 只不过对方死的早,所以如今的这位王妃,其实是原主在正式继承宁王爵位多年后才迎娶的。 即便朱宸濠以他那个现代灵魂所具有的审美来看,这位近在咫尺,亭亭玉立的宁王妃也绝对称得上是个难得的大美人儿。 并且美得非常大气、干净,就如同一枝孤傲的冰山雪莲般卓尔不凡。 若论长相和气度,那些如同面容清秀,举止端庄,气质高洁之类的词汇,用在她身上皆是再恰当不过了。 柔美、优雅、稳重、温婉、知性…… 朱宸濠越看越觉得,自己似乎轻易便可从对方的身上,毫无困难地感受到那些由美好辞藻所堆砌出来的东西。 只不过此时此刻,在这张美丽的脸蛋上,眉宇之间却隐隐透着几丝难以掩饰的无奈与忧虑。 眼前这位风姿清宁的美人儿脸上,会出现如此表情的原因,他当然知道。 因为,对方自始至终都反对原主叛乱。 而且就在这两日,曾随唐寅学习绘画的娄素珍,为了规劝自己的夫君,还特意创作了一副《采樵图》。 在那副图中,娄素珍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妇唤夫兮夫转听,采樵须是担头轻。 昨霄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 很显然,她是想要告诉宁王,不要明知前路危险还仍向险地而行。 可惜,原主终究还是负了她。 娄素珍的出身,亦是不凡。 她的祖父,是著名的理学家娄谅。 这位娄老夫子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代圣人—— 王阳明的启蒙老师! 可历史上也正是这个王圣人,亲手把自己老师的孙女婿从天堂一脚踢到了地狱; 并且最后,也是他亲自安葬了决绝自尽的娄素珍,并为此自责心痛不已。 娄素珍不光祖父的身份了得,她的父亲娄忱亦是一代大儒,还曾做过兵部郎中。 (娄谅有二子,长子娄性,次子娄忱。 《明史》记载娄妃为娄忱之女,《上饶县志》中则说娄妃为娄性之女。 本文采用《明史》的说法) 娄妃出身于书香世家,耳濡目染之下自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因此,即便这房中莺莺燕燕不少,可在她的面前也只能黯然失色。 “殿下。” 被朱宸濠一眨不眨盯着的娄素珍,即便再兰心蕙质,也不可能明白自家夫君这是怎么了,于是轻颦柳眉小声道:“ 您为何一直盯着妾身看,难道是臣妾身上有何不妥的地方吗?” “啊?哦…… 没有没有,王妃很好,是我失态了。” 朱宸濠回过神来,很是尴尬地笑了笑。 娄素珍见状脸上浮现出淡雅的笑容,轻声道: “殿下新逢大变,有些许恍惚也是正常的。” 虽说近来她也气恼朱宸濠不听劝谏,可却绝不会让对方在众人面前难堪。 “对,对,王妃所言极是。” 台阶都递过来了,朱宸濠自然是顺势而下。 “父王。” 这时,一个静立在娄素珍身后的少年突然向前迈出一步:“ 今日之事儿臣也听说了,父亲既已起兵讨逆,儿身为世子,亦当为父分忧。” “长哥儿!” 听见这话,娄素珍立即皱眉,转头怒喝了一声。 “母亲……” 许是见娄妃真生气了,少年叫了声后便不敢再说什么。 “那个…… 你还小。” 看着面前这个已有十几岁的便宜儿子,朱宸濠心情复杂,想了想才说道:“ 照顾好你母妃,就是对为父最大的帮助了。” 听了朱宸濠这话,娄素珍原本恼怒的脸上泛起了一丝温柔。 瞟了眼垂头丧气的世子,又看了眼娄妃,朱宸濠脑中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还好,现在不是大宋朝。 想想刚才娄素珍叫出的若是一声“大郎”,他还真怕自己会忍不住当场爆笑。 因为那两个字,总会让他第一时间便联想到《水浒传》里某位著名的餐饮业经营者。 不过娄素珍叫自己的儿子,除了那句“长哥儿”,好像也没什么其他可用。 这当然不是娄素珍的问题。 要怪,也只能怪原主。 但根子上,还是朱重八搞出来的事情。 那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实在是闲得发慌。 不但规定自己的子孙每一代取名时必须得用个什么字,还要求最后一个字一定得按辈分带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并且循环往复。 而且宗室是没有权利给自己儿子起名的,得在有了继承人之后上报朝廷,再由宗人府根据朱重八定下的规矩给取上一个。 所以,即便贵为藩王,也不能自行给儿子们取名。 而原主在继承宁王爵位后,野心也跟着越来越大。 于是,觊觎皇帝宝座的他,在儿子出生后故意不上报宗人府。 这样一搞,四个儿子自然全都没有名字。 按原主所想,就是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后,再给诸子风风光光的赐名。 如此一来,四个小王子在王府之人口中,一直都只能用“大哥儿、二哥儿、三哥儿、四哥儿”来代称。 连像别人家,带着孩子名一起叫都不可能。 朱宸濠的记忆中,原主年轻时,他老妈最爱叫的,就是“濠哥儿”。 自己的这几个儿子,如今却连名字都没有,想来娄妃心中对此也会有些许芥蒂吧。 对于这种情况,现在的这位朱宸濠也感到很是蛋疼。 好在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儿,反正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 等到自己造反成功,自然可以如原主所想那般,亲自为几个便宜儿子取名; 而要是失败了,那大家注定得一起死,到时有没有名字又有什么关系? 把取名这个小烦恼扔到一边后,朱宸濠便将目光投向了那群属于他的女人。 一眼望去,足有十几个看上去年龄分别从十四五到三十多岁不等的漂亮女子。 萝莉、软妹、御姐,可谓是应有尽有。 那个谁,你TM还真是个大牲口啊! 朱宸濠怀着一种极为古怪的心情,暗自骂了原主一句。 以宁王的身份地位,能被他看上的女人,那姿色肯定都是一等一的。 可有几个,瞧着也实在是忒小了点。 畜生啊,这么小的萝莉都能下得去手,活该你魂飞魄散。 朱宸濠一面诅咒着原主,一面却又莫名的有些兴奋。 毕竟,娶都已经娶了,也都跟原主为爱鼓过掌了,总不能再退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