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狭路相逢
按惯例,每天开完交班会,陈占江和贾蓬勃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现场。 今天也不例外,全段班组长以上的人,在办公楼外列队,每个人手里拿了一个交班簿,等候在那里。 陈占江和贾蓬勃从办公楼里出来,顾大海先看了一眼队伍,喊上一声:“都站好了。” 人们站好,陈占江和贾蓬勃来到队伍前。 贾蓬勃做主要发言人,他总结昨天的工作情况,说明这天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询问陈占江说:“你有事吗?” 一般情况下,陈占江都是一摇头,交班会至此结束。 整个交班会最长不到二十分钟。 不知道从哪任段长开始,交班会改为列队的形式进行。 具体解释是,迎合铁路运输的性质,参照部队的形式。因为铁路运输的性质,被简称为高大半。即,高度集中的运行模式,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 顾大海今天是个例外,他特意留下来,看着贾蓬勃和陈占江。 “你有事呀?”陈占江问。 “我跟段长说几句话。”顾大海未曾说话,先感觉脸发烫了。 贾蓬勃笑了,他虽然不是能掐会算,一看顾大海的窘态,就知道顾大海要有求于他了。 “走,我新买了茉莉花茶。”贾蓬勃把顾大海带回办公室,他拿出一个茶叶盒说:“去取杯子呀。” “我……我……先不喝。”顾大海站在办公桌前,他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就像被屎尿憋的,又找不到茅坑一样的急。 “有话你就说吧。”贾蓬勃先给自己沏了一杯茶。他坐下来,等待顾大海说话。 顾大海先“嘎吱、嘎吱”挠了一阵头皮,然后再说:“我准备抽调几个人,组成一个文艺宣传队。” “我记得铁路地区文艺调研,每年四五月份才开始呀。”贾蓬勃说。 “今年我打算提前动手,把队伍练的精干一些。”顾大海说。 “别扯那个。”贾蓬勃毫不犹豫,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现场干活人手不够,基本上一个萝卜顶一个坑,哪有那么多闲人,能被抽上来搞这些。” 顾大海因贾蓬勃表明了态度,他的表情也恢复了正常。 他提到马上就到年底了,准备要搞一次各车间文艺汇演,然后把优秀节目选上来,为来年的铁路地区文艺汇演做准备。 贾蓬勃以为顾大海只是跟他谈工作,他建议顾大海尽量缩小范围。当前正值年关,完成生产任务是第一要务,其它的事尽量给生产让路。 “我有工会活动资金。”顾大还以为贾蓬勃抠门儿,不舍得给他拨款。 贾蓬勃这时才明白了。 顾大海谈工作像个羞涩的大姑娘,肯定有事要求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大海,你有话就直说好了。”贾蓬勃一句话,让顾大海更难堪了。 “没事。”顾大海转身便走。 顾大海走出段长室,心里别提多别扭了。我啥时候变得这么窝囊了,不就是张嘴求人的事吗,有啥不好意思说的,老贾又不是外人。 顾大海想到这,他止住脚步,转身拉开段长室房门说:“我……” 贾蓬勃正在接电话,他看顾大海又返回来了,三言两语便结束通话,看着顾大海一个劲发笑。 原来顾大海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顾大海既然开了个话头,也没有任何顾虑了。 他提到了李剑锋,声称是老伴相中了李剑锋,想让小燕跟李剑锋发展一下。 “这事我从来也没经过,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顾大海言外之意,希望贾蓬勃能主动揽下这个差事。 不用顾大海再说什么,贾蓬勃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 如果换了别人,他肯定一口回绝,哪有行政一把手给人保媒拉纤儿的。 对方如果不是李剑锋的,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贾蓬勃看在与顾大海多年哥们兄弟的情份上,他义不容辞。 问题偏偏就出在李剑锋身上,他身后站着丁松和杨云豪,而且,人家根本就没想在车辆段扎根儿,他现在帮李剑锋和顾小燕撮合,被拒绝的几率相当大。 当然,如果小燕有本事,能把李剑锋追到手,那就另当别论了。 贾蓬勃用了十几秒时间,酝酿如何拒绝顾大海。 顾大海见贾蓬勃不往上搭茬儿,心里没底了。他说:“大哥,这事你得帮帮我。” “坐。”贾蓬勃让顾大海坐下来,顾大海一屁股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嘎吱”一声,险些把椅子坐塌了。 “大海,咱们是多年的哥们儿,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贾蓬勃知道顾大海是个要面子的人,他说话需要选准角度。 “我不拿你当外人,才跟你说这事的。”顾大海一旦放松下来,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是相当哇塞了。 “你觉得小燕和李剑锋合适吗?”贾蓬勃实话实说。 首先,两个人在学历上就不般配。贾蓬勃虽然不是知识分子,他有这方面的见识。 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有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车辆段接受再教育,头脑一热,打定要扎根基层一辈子,跟一线女工走到一起了。 结果,学识不同,连说话唠嗑都不合路子,动辄便锅碗瓢盆交响曲,日子过的不得安宁。 好在当时离婚率极低,有的人捏着鼻子勉强过下去,有的干脆选择了离婚。 其次,李剑锋是标准的飞鸽牌。 普通大专院校毕业生来车辆段,用不了几年,就远走高飞了,李剑锋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还有丁松这样的背景,用不了多久,肯定一抖翅膀飞走了。 贾蓬勃问顾大海说:“你能舍得小燕离开身边吗?” 这绝对是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贾蓬勃真的没把顾大海当外人。 顾大海没想到,贾蓬勃会替他想的这么周全。 他第一眼看好李剑锋,当然觉得小伙子长得帅了,更主要的就是李剑锋有丁松的背景,至于学历和未来发展,他根本就没多想。 夫贵妻荣,李剑锋有能力发展起来,小燕也跟着借光了,至于能不能留在他身边,那更不是问题。 小镇到省城,最多不到二个小时的车程,铁路职工最不在意的就是两地分居,有事一抬腿上火车了,个把小时就到目的地了。而且,铁路职工有免票乘车证,坐车不用花钱。 “小燕跟中了邪似的,就要跟李剑锋在一起,我也没办法。”顾大海一不留神,实话实说了。 顾大婶去贾蓬勃家打电话,已经跟贾蓬勃夫妻透露了这方面信息。他们夫妻过后议论这件事,都给顾小燕投了反对票。 “她还是个孩子,你当家长的,关键时刻应该替孩子把关定向。” 贾蓬勃读懂了顾大海的用意,想用他这个段长,来给李剑锋施加压力。 如果真管用,贾蓬勃不为别的,就为跟顾大海的私人感情,他硬着头皮也得帮忙。 李剑锋来头那么大,即使贾蓬勃出面了,人家也未必给他这个面子。弄不好,他还会因此冒犯杨云豪,太不划算了。 顾大海没想到,在贾蓬勃这碰了软钉子,他坐在那磨磨唧唧走不出去了。 贾蓬勃给顾大海出了一个馊主意。 他说:“这两年单位招来不少年轻人,你留心物色一下,看哪个合适,咱重点培养就是了。” 这里面又有一个关键词:咱。 贾蓬勃已然把小燕的婚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了,他确实在为顾大海着想。 顾大海又开始“嘎吱、嘎吱”挠头皮了,贾蓬勃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与其把小燕嫁给李剑锋,让他时刻为女儿留有一份牵挂,真不如就地取材,利用他还剩下几年的工作时间,着力培养一把,将来说不定也会有所发展。 “行,就听大哥的。” 顾大海终于找到一个台阶,他急匆匆走开了。 不管顾大海是真心实意,还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总算走出了段长室。 工会办公室就在段长室隔壁,他甩开大脚片,竟然越过工会办公室,“噔、噔、噔”走下楼梯。 就跟李剑锋来车辆段第二天,他经贾蓬勃一句话刺激,匆匆走开一样,顾大海又一次出现神情错乱现象。 他走下楼梯,路过技术科,走到楼门口。似乎发现了什么,他倒退几步,回到技术科门口,发现顾小燕坐在范世林办公桌前,正跟坐对面的李剑锋聊天。 “燕子,你在这干啥。”顾大海一声吆喝,吓了顾小燕一跳,她白了父亲一眼,没说话。 嘿,这还了得。 顾大海推门进屋,大眼睛叽里咕噜先四下看看,除了李剑锋和顾小燕外,张群坐在角落里,戴着老花镜正在看报纸。 顾大海紧悬着的一颗心,“吧嗒”落下来了。 若是只有小燕和李剑锋在屋里,顾大海不敢说怒发冲冠,至少血压“噌”地一下窜上去了。 上赶子不是买卖,顾大海的女儿,怎能如此贬值。 李剑锋很有礼貌地站起身,跟顾大海打过招呼。他随便找个话题,凑到张群近前,跟张群聊了起来,把顾大海爷儿俩晾在那里。 顾大海眼睛眨了眨,问顾小燕:“你闲着没事,不回办公室去守电话,跑这来干什么。” 顾小燕也不搭腔,她又白了顾大海一眼,抱起一堆报纸说:“张大爷,看完没有。” “看完了。”张群应声把手里的报纸送过来,小燕头也不回,走出了技术科。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顾大海以为顾小燕来送报纸,被张群拦住了,所以才留下来的。 顾大海也要离开,他忽然发现李剑锋在偷眼看他,这小子啥意思? 顾大海就是顾大海,他有话不能憋在肚子里。“小李子,你看我干什么?” 李剑锋笑了,没有说话。 李剑锋不能把心里话,直白的说出来:顾主席,求您了,别让小燕再来了。她天天黏在这里,让外人看了,真的好说不好听。 顾大海心里,已经给李剑锋打过差评,就是因为他的眼色会说话。 这会儿李剑锋的笑,顾大海看了十分别扭。 顾大海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他还没有让李剑锋学会尊重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