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一场秋雨
一场秋雨不期而致,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 李剑锋在各车间的实习,基本告一段落,他返回技术科,着手要为接下来的技术改造,制定相应的规划。 就在这天,车辆段办公室接到一个来自省城的电话,接电话的人正是顾小燕。 “您好,请问您是辽南车辆段吗?”一个带有南方口音的女子询问道。 “你找谁?”顾小燕一听到南方口音,不觉中警觉起来。 “我找李剑锋。” “你是谁?”顾小燕有些紧张。 “嗯……我是他的大学同学。” 周倩,肯定是她! 顾小燕犹豫一下,没有说话。 她很有灵气,打电话的人果然是周倩。 “喂,喂喂。”周倩没听到对方的声音,她显得很焦急。 “你说吧,我在听。”顾小燕一时不知道如何接待周倩,只能先听周倩怎么说。 “请找李剑锋听电话。”周倩的语气渐渐缓和下来。 “嗯……他不在。”顾小燕说。 “我怎么能够找到他。”周倩问。 “这个嘛……我不知道。”顾小燕只感觉头皮发麻,她的噩梦居然成真了。 “请你把我的联系方式告诉他好吗?”周倩终于找到了李剑锋的下落,她要尽快跟李剑锋取得联系。 “嗯……你没听懂我的话。”顾小燕眼睛眨了眨说:“他已经不在我们这工作了。” 顾小燕说完这句话,只觉得两耳嗡嗡作响,有点头晕脑涨的感觉。 “他去哪里了?”周倩的语气中充满了渴望。 “不知道。”顾小燕突然沉稳下来。 她既然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就不在乎接下来怎么说了。 “拜托,我找他有要紧事。”周倩的语声十分虔诚,她为这几个月来,跟李剑锋失去联系,感到nongnong的自责。 “阿姨,不是我不想告诉你,而是,李剑锋已经从我们这辞职走了。”顾小燕知道,在这个季节里,下雨天很少会打雷,她不担心会被雷劈。 她竟然主动称呼周倩为阿姨,言外之意,已经把周倩视为情敌,而严加提防了。 “你是怎么知道这里的。”顾小燕要把事做绝了。 “这个……知道他去哪了吗?”周倩无心听顾小燕说什么,抱有一线希望,能再打听到李剑锋的下落。 “那哪知道呀。”顾小燕信口开河说:“我只听说,他下海做生意去了,至于去哪了,咱们谁都不知道。这也难怪,像他那样的人,怎么能在咱这小地方待下呀,他走的时候,跟谁都没打招呼,你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顾小燕瞪眼睛说瞎话,不觉中听到电话里传来盲音,她不禁一笑,自语道:“太没礼貌了,也不说声谢谢,就挂电话了。” 顾小燕挂断电话,心里美滋滋的。 李剑锋没撒谎,她在学校期间真有女朋友。 顾小燕对李剑锋的好感,又加深了一步,帅哥就是诚实。她一阵阵得意说:“现在好了,他没有女朋友了。” 顾大海增加了一个爱好,他每天中午吃过午饭,端起大茶缸子去技术科,跟张群等人下象棋。 工会每年春节前,都要举办一场职工棋牌比赛,打扑克下象棋,还有跳棋。每当这时,便是张群大显身手时刻。 他把跳棋称之为儿童游戏,拒不参加,扑克和象棋比赛,只要他参加,就没有别人拿冠军的。 据说这两种游戏,都跟智力有关。 每次顾大海来技术科,都张罗着要跟张群下一盘。每当这时,张群都会以不屑地目光看顾大海,嘴里振振有词说:“就你,行吗?” “你让我一马一军,敢吗?”顾大海脸大不害臊,公开要待遇。 张群与顾大海聊天,根本不管旁边有没有人,他一口一个臭棋篓子叫顾大海,即使让顾大海一军一马,“邦邦邦”三下五除二后,把手一甩说:“下去。” 李剑锋出于礼貌,见顾大海来技术科,主动跟他打过招呼,然后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捧上一本书便看。 他整个一中午,基本都是一个动作,看书。 顾大海的大嗓门真叫一绝,他在一楼技术科下棋,在楼上最里间办公的贾蓬勃,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有几次,贾蓬勃特意下楼来,探头进技术科说:“你们下棋小点声,别影响别人休息。” 机关科室每到中午,总有那么一些人,往办公桌上一趴,打盹睡上一觉,赵君便是其中之一。 顾大海来技术科下棋,过了一周时间,也没见赵君过来找李剑锋,他很纳闷儿。按理说,两个人搞对象,即使不想公开,平时见了面,也该眉来眼去的,特别在中午休息时间,怎么也得过来看上一眼,他俩怎么从来也不这样,难道小燕看走眼了。 顾大海本来下棋水平,就不是张群的对手,再加上他来技术科目的不纯,每次上场,都匆匆败下阵来。 他越败越想往回赢,可惜张群不惯他毛病,等他再次来技术科,找张群下棋时,张群干脆先高举免战牌说:“你找别人去吧,我没时间哄你玩。” 张群说话不注意影响,顾大海也是想在李剑锋面前,摆一摆他的架子。 见张群拒不跟他对弈,他急了,猛地掀翻象棋盘,一声大吼道:“赢房子赢地的呀,装什么装!” 顾大海说完,一抖手出去了。 这事换了别人,肯定要追出去,跟顾大海把话拉回来。大家中午休息,打哈哈逗乐的事,你何必当真呐。 一句话,就能及时恢复彼此的和气。 张群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你工会主席是人,我工程师也是人。中午休息时间纯属消遣娱乐,谁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没必要向你谄媚。 这两人一个要耀武扬威,一个不管不顾。 就这么一场小误会,性质突然发生了变化。 第二天早晨,范世林去参加交班会回来,在科里宣布一条纪律:从今天起,中午休息时间,不许在办公室打扑克下象棋,以免影响其他人休息。 不知道别人听了这个消息作何感想,李剑锋不由自主的瞥了一眼张群。 张群听了,发自内心的笑了。他说:“我真该捏着鼻子跟老顾下一盘,也不至于把大伙都连累了。” “老张,别这样。”范世林完全出于维护领导形象出发,解释说:“咱们科每天中午,确实太吵了。” 李剑锋只能低头不语。 下班回到宿舍,范世林要为早晨发生的事,跟李剑锋说些什么。 没想到他刚开了一个话头,提醒李剑锋,平时跟张群在一起时,不要多说话,以免跟他吃瓜落。 范世林完全出于善意提示,没想到李剑锋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这事我看有点严重了。” 李剑锋没拿范世林当外人,两人同住一个房间,马杰又是他的师傅。这种话除了他和范世林之间,不会跟第三个人说。 范世林听了李剑锋的话,突然流露出一种,李剑锋根本看不懂的表情。是反感,还是挑剔,反正李剑锋看了,实在不舒服。 “我没有别的意思。”李剑锋做出解释。 范世林只当没听见李剑锋的话,他匆匆忙忙出去了。 李剑锋眉宇间突然拧成一个疙瘩,我说错什么了? 欲知心腹事,但听背后言。 范世林的异常举动,引起李剑锋的警觉。他知道,范世林肯定会就这个话题,跟马杰说上几句。 第二天,李剑锋估摸马杰这会儿正闲着,便敲开了工具室房门,他开门见山,提到昨天在技术科发生的事,马杰满足了他。 “剑锋,你不说这事,我过后也要找你说。” 马杰非常严肃的表情,让李剑锋紧张起来。她说:“如果范世林没提醒我,我真没想起来提醒你。” 马杰讲到了张群的过往。 当年他是被下放到车辆段的,就是因为口无遮拦得罪了人,才遭此厄运。改革开放后,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落实政策回到原来岗位了,唯独张群还原地踏步走。 “就因为他这张嘴,才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不用马杰再多说什么,李剑锋知道自己错了。 “跟赵君处的怎样了。”马杰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李剑锋暗中吃了一惊,难道赵君把他们的秘密,告诉马杰了。 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李剑锋做出判断,马杰在试探他。 “咱们大家处的都很好呀。”李剑锋把马杰也划分进来,马杰笑了。 作为过来人,马杰与赵君朝夕相处,她虽然没有赵君的那份涵养,但通过言谈话语,也能听出赵君心里话。 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未来生活,最典型的话题,自然就是赵君对另一半的要求。 赵君以似是而非的口吻告诉马杰,她在车辆段不想处理个人问题,除非到了必须要处理的时候,不具备李剑锋这样条件的人,她绝对不会考虑的。 马杰心直口快,但她不缺心眼。 她一下子就听出了赵君的弦外之音,并主动请缨,要替赵君给李剑锋牵红绳,被赵君拒绝了。 赵君的理由很简单,顾小燕爷俩齐上阵,大有非李剑锋不嫁之势,她不想凑这个热闹。 所谓的朋友有远近,亲戚有厚薄。 轮感情,马杰跟赵君的关系,超过她与顾小燕的友情,赵君几乎被她视为家人了。 马杰提出自己的主张说:“搞对象只有先来后到,没有论资排辈,谁看好了就是谁的,主要看双方的态度。” 马杰虽然只字不提顾小燕的名字,言外之意,提醒赵君别犯傻,好小伙难遇见,遇见了就别放手。 马杰初中还没毕业,竟然用上了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鼓励赵君应该勇敢地走出第一步。 “谁知道李剑锋是咋想的呀。” 赵君不敢自诩每说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至少她在马杰面前说话,都事先酝酿好了。 两人虽然确定了恋爱关系,由于时间空间限制,很少有单独约会的机会。 一场秋雨过后,人们都添置了冬装,赵君担心跟李剑锋出去,这家伙激情迸发,又要不管不顾了,这个季节Y战,身体会吃不消的。 范世林和马杰也由于冬季来临,很少相约外出,硬生生造成了彼此的障碍。 李剑锋一心想着技术改革,每天几乎把自己埋进书堆里,根本没有闲心制造约会机会,赵君只能听之任之。 记得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写过这样的诗句:相思的线哟慢慢的系,一日不见哟,绳儿崩的紧紧地…… 人只有频繁接触,才能增进感情。他们俩整天跟做贼似的防不胜防,说不定什么时候,这根线就因长时间松弛,慢慢断掉了。 所以,赵君要给马杰打个预防针,假亦真来真亦假,一旦有一天,她需要马杰赤膊上阵时,马杰会肯定全力以赴。 可能有人会问,顾小燕接到周倩的电话了,就她那张没遮没拦的嘴,能守住这个秘密吗? 她能,从她放下电话听筒那时起,她就把这件事牢牢地压进了心底,作为能量储备,积蓄起一股冲劲,要冲锋陷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