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章 《懂你》妈,我想你了
,从西海情歌开始的最炫民族风 网络上的争议,对张羽来说只是一段小插曲。 若非易盛君那厮过于嘚瑟,哔哔赖赖,都懒得鸟他! 毕竟张羽心里清楚,面子得靠实力打拼出来,靠成绩证明自己。 吵的再热闹,提高不了电影的票房。 反而还掉价。 “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鸟都有!” 张羽已经微博发声。 若继续多看易盛君那样的无赖喷子一眼,便是抬举。 当务之急,便是看电影,找一首契合电影主题的歌曲。 电影《母亲》上映在即,成片自然不可能拿到外面,到时泄露片源,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只能叫张羽亲自去昌荣,在公司内部观影。 郑心和小美撺掇着其其格带上他们两人。 首先出于好奇,再一个能提前观看未上映的电影,说出去也有面子。 毕竟年轻人,多少有些虚荣。 就这样,一行四人来到了昌荣文化。 “麻烦你跑过来了。”孙荣说话很客气,他找人帮忙写歌,还得张羽亲自登门。 确实过意不去。 “不打紧,我理解。”张羽摆摆手,表示不在乎。 几人便随意找了一间小放映室,开始播放。 电影开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北方一座小山村里,厚重的大雪给普通村民造成了意外的灾害。 普通的农村妇女陈香回到家,发现大雪压塌了房屋,丈夫为了保护自己幼小的孩子不幸罹难。 一场暴雪袭来夺去丈夫的生命,陈香从倒塌的草房救出四个幼儿,从此她一头挑着几个儿女,一头担着孤寂与艰辛。独自在生活中挣扎。 艰难的生活,没有压垮陈香,她努力要为儿女撑起一片天。 呜呜! 当影片播放到陈香把所有粮食让给孩子吃,挨不住饥饿的肚子,趁家中没人疯狂舔碗时,屋内几人忍不住动情落泪。 年纪最小的小美哇的一声哭出声。 其其格低声啜泣,脸上布满泪痕。 就连往常嘻嘻哈哈的郑心也双目通红。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张羽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这句话。 他轻轻拭去眼角的清泪。 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深沉,一个细节便淋漓尽致体现出。 本来陈香有改嫁的机会,但为了孩子,她最终放弃了。 她将所有的爱,全部给了四个儿女。 毫无保留。 陈香含辛茹苦将四个儿女先后送入大学。 在村口老树下,她目送着儿女一个一个渐渐离去,而自己的头发也逐渐花白了。 长大的儿女成家立业,有的成为导演,有的成为商人,有人出国留学,纷纷在城市扎下根。 再没有挨饿受冻,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们想接母亲到城里享福,却已经来不及了。 影片最后,只留下她站在老树下,一道孤独的背影。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来我已经拍好了凄惨的结局,但在审议后我改掉了,改成这样一个半成品的开放式结局。” 孙荣饱含热泪,表情悲痛。 因为这部电影,完全由真人真事改编。 女主角陈香,原型正是他的母亲。 “子欲养而亲不待……”孙荣话语低沉,黯然神伤走出放映室。 哇哇! 小美抱住其其格,两女抱头痛哭。 张羽的心很乱。 他陡然想起,前世的亲人,不知他们现在可好。 心烦意乱时,把手摸向口袋,想抽口烟,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 但他忘了,如今的张羽从不碰烟,他没有摸到香烟,只摸到了手机。 默默走到室外,他拨通了备注“老妈”的联系人。 “哎羽仔!”电话那头,隔着几千公里,依然能清晰感到夏红英的惊喜。 “妈,我想你了。” 半晌,张羽只吐出一句话。 听到这句话,夏红英明显从惊喜变成了惊吓。 以前儿子可不会说这样煽情的话语。 有问题,绝对摊上大事了! “啊?你怎么啦羽仔,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啦……” “你莫吓我啊,千万不要做哈事,再困难也不能想不开。你等到,我和你爸现在坐飞机过克!” 她语带哭腔,心慌意乱。 “妈、妈!我没得事,好的很。” 张羽见夏红英误会,赶紧解释。 生怕她着急发慌的,容易出意外。 “就是母亲节快到了,想你啦。” “是吗?” 夏红英并没打消疑虑,“那你开视频。” 直到两人用微讯视频通话,亲眼见到儿子在外面工作。 甚至还和其其格小美几位说话,她才微微放心。 “妈,你永远是我的好mama,我爱你!” “我也爱你。” 张羽向恋恋不舍的夏红英挥手告别。 转身回到放映室,打开灯。 他手握纸笔,笔走龙蛇,把内心所有的情绪倾泻而出,几乎力透纸背。 唰唰! 笔尖在纸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字不算漂亮,却端正大方。 清晰可见。 这是给电影创作的主题歌,也是歌颂母亲的一首歌。 母亲,无私大爱。 母爱深沉,永远在付出,从不求回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孙荣因为思念母亲而拍出这部电影《母亲》。 更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叹。 对如今的张羽,从某个方面来说,何尝不是感同身受。 所以这首歌,同样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感触。 歌曲创作,可以用旋律打动人心,可以用歌词打动人心,可以用情打动人心,或是兼而有之。 然而最好的方式,仍就是以情动人。 纸上这首新歌,正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抒情歌。 站在放映室门外,其其格等人大气不敢出。 哪怕咳嗽,也得捂住死死的。 生怕不小心影响到屋里张羽的奋笔疾书。 “为爱付出一切的母亲,从来没人能够懂你。” 想起夏红英电话中的惶急,那种儿行千里母担忧,张羽感动万分。 也许,他自始至终,只看到了母亲的外在一面。 没有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懂你! 没错,这首歌正是《懂你》。 前世,《懂你》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歌,由黄小茂作词、薛瑞光谱曲、编曲,也是电影《九香》的插曲。 通篇没有一个字说出父母,可呈现出的情感,远超一句我爱你那样的直白。 或许,是华夏内敛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某位歌手凭借该曲获得CCTV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一名,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第二季度十大金曲奖。 《懂你》的词作者黄小茂表示,歌词是写给父母的。 虽然他从来没有向父母直白地表达过心中的爱,但是他们彼此之间是心照不宣的,于是歌曲就有了“懂你”这个名字。 当年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直至今日,歌曲蕴含的真挚深情,仍令人落泪。 用来当做电影《母亲》的主题曲,最合适不过。 呼! 长舒一口气,张羽放下笔,又检查了一遍。 确认无误后,他站起来,伸个懒腰。 把情绪发泄出来,化作歌词,人也轻松不少。 至少没看完电影那样压抑。 见张羽露出微笑,门外几人相视一笑,知道他大概写完了。 “羽哥,写好了?”小美探过头,不停往白纸上瞅。 “厉害了我的哥!” 郑心则猛力夸奖。 外界传说的十分钟先生,竟然是真的。 若非亲眼所见,他也不敢相信。 “羽哥你又写的什么歌呀?” 其其格不会怀疑张羽,在她眼里,羽哥的创作能力独一档。 羽哥出品必属精品! 永远是最棒哒。 “哦,还得把孙导找回来。” 张羽拿出手机,给孙荣发过微讯,告诉他歌写好了。 赶紧过来看看如何。 嗡嗡! 孙荣很快回复,他马上到。 “这么快?”他非常意外。 要不要这么快。 “看了电影一时有感,所以写的快一些。” 厚脸皮的张羽,也有不好意思。 拿着曲谱看完,欣喜的孙荣说道:“要不去录音棚试试吧,我在音乐方面只算个门外汉。” 没有多余废话,几人朝录音室走去。 沿途许多人见到,纷纷同孙荣和张羽打招呼,眼神中充满敬意。 “孙导,羽哥。” “羽哥好!” “孙导您好。” “羽哥。” 虽然孙导的名头极大,但他不常来公司,昌荣的员工年轻人较多,认识章鱼哥的更多。 何况张羽深受邱胡邱总的重视,为此投资拍摄电影《漂移》。 更与其助理何军称兄道弟,关系极其亲密,下面的员工哪个不晓得。 张羽虽不在昌荣,但昌荣仍有他的传说。 随着张羽在乐坛的地位愈发高企、羽哥的威望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 你瞧瞧,连孙导都得客客气气,平等相待。 “孙导!” “羽哥!!” “你们是要用录音室吗,正好我这有空闲了。” 一行人走到录音棚,本来里面还有人在用。 但见到张羽和孙导,都十分主动地表示工作顺利完成,可以把录音棚空出来给两位使用。 没办法,一位是昌荣的台柱子大导演。 另一位则是邱总的得意爱将,乐坛当红小生,两位谁也惹不起。 不管愿意不愿意,表面必须做出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 否则会不会被穿小鞋,谁都不敢赌。 “你们用,我们不急。” 张羽也注意到这些工作人员的拘谨,连忙表示不需要让。 他录歌很快的。 “不不不,张羽老师你和孙导忙,我们就在瞎闹,没有忙正事。” 几个昌荣的艺人陪着笑,已经往外边走。 张羽正受到邱胡的力捧,大伙眼睛可不瞎,犯不着一点小事触霉头。 不管是员工还是艺人,心里门清。 “那好,我用了。”孙荣并不客气,一副理所当然。 本来就是名导,这种事司空见惯。 别人的退让,在他看来最正常不过。 “别管他们啦,我的主题曲要紧。” 上映在即,孙荣最在乎速度。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便是生命。 “好嘞,我没问题,等我练习两遍就可以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