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要是调剂就好了
“石工院…” … “以前的计算机学校。” 苏泽说石工院三个字,把陈昭礼给整懵了,毫不掩饰的露出些思索。 直到赵立渊提醒了一句,他这才在一秒过后露出恍然,笑着问道: “哦,学府路那边对吧。” “我记得门口停个大飞机。” … “对。” 那所学校不像西边的大学城,苏泽的母校还是偏市区外面一点了,加上石门市还有一个石门工程技术学校。 如果不是赵立渊提醒,陈昭礼一时间还真没有分清,到底是哪一所。 毕竟苏泽说的只是简称。 可再次得到苏泽的承认,陈昭礼却不由暗自咂舌,有一些难以接受。 他只知道苏泽和外甥女,是在燕京认识的,说来也巧…都是冀北人。 可没想过是一个专科学院。 甚至,还是民办类大学。 有华鸿集团在,陈昭礼有点接受不了这么一个反差,这简直离谱了。 他原以为… 苏泽就算不是常青藤名校。 也应该是985、211。 说到石门,那好。 科技大学也很不错啊,当一个优秀的国际交换生,这么看也很合理! 他那个时候,科技大学还没有国际交换生资格,可苏泽那时肯定有。 他就是冀北科技大学毕业,后去东北师范深造,两人校友几率很大。 但…怎么是这么个学校。 惊讶过后,就算陈昭礼稳如泰山,还是有了些停顿,又缓缓道: “小苏,你以前被调剂过啊?” … “啊…算是吧。” 听到陈昭礼的询问,苏泽模棱两可的说了句,有点不想回答这些事。 不过和陈昭礼聊的多,又聊的杂,难免会有些苏泽不想继续的话题。 刚好,陈昭礼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怕把气氛弄出什么不愉快来。 察言观色,应该是人的本能。 “姐夫,听jiejie说。” “微微准备去考研了。” … “是啊,她和小苏一起决定的。”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 陈昭礼主动聊起了别的,苏泽在旁一言不发,就怕再聊自己的母校。 其实关于大学,要是他当初真是有调剂就好咯,起码要好过与现在。 为什么他要读石工大。 还不是因为当初填志愿时,没有勾选服从调剂,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勾选服从调剂,这个世界上便多了一个恶魔。 暂不提未来… 当初,这可把老师气的不轻。 一路滑档! 都滑到他姥姥家了。 最后因为不服从调剂,明明被同批次大学提档,却不得不沦为退档。 在最后征集志愿时,石工院真是他瞎选的,也几乎轻松便被录取上。 中间,都没有等多长的时间。 其实当初苏泽的分数,去冀北师范都可以,但他错过了一补的时间。 也只剩下垃圾专业要人。 最终! 苏泽以515分的优秀成绩,成功进入到石工院,成为一代风云人物。 他还记得… 当然有人拉横幅欢迎他呢。 服从调剂、一补、复读。 这三个哪怕有一个被苏泽沾上,他这辈子,都跟母校没有一点缘分。 后悔吗?其实挺后悔的。 北理工、南开是苏泽可以攻,也是想去的地方,毕竟是京津冀的嘛。 离家不是很远,挺好。 而“材料工程与科学”就是苏泽当初最想学的专业,最起码是以前吧。 高一的时候,他的文科明显是强项,后来老师建议他试一试理科。 分科之后,理综果然有进步。 那北理工、南开。 就是他最想去的学府。 只是后来谈恋爱加上学坏后,成绩一落千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苏泽以前自命比天高,幼稚的好像是在跟谁赌气般。 最后自讨苦吃! 苏泽滑档后,苏从海和高秀琴难免会时常在耳边唠叨,其实他挺烦这种传统式教育的,也加重了他叛逆期。 复读? 不可能,那得多丢人啊。 大不了,不上大学了。 不上大学,人就会死吗? 那段时间,苏泽跟父母说过最多的话,全部都是围绕着这几个观点。 只是最后没办法了。 摆烂后,高秀琴最后妥协,就算不复读了,最起码选一个离家近的。 当初二补时选择石工院,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带了“工程”两个字。 苏泽那时被录取,是一般般的理科专业,后来他突然清醒了一下下。 读这种学校,还选理科。 他不是有病,就是真脑瘫。 最后苏泽成了特殊的额外招生人,以超300分的成绩,进入设计系。 事实证明,文科这步走对了。 苏泽毕业一年后,基本薪资7000,再加上加班费奖金啥的。 他一年也挣个小二十万呢。 不看评论区… 这已经是高薪了,真的。 资产和现金流,年薪是后者,跟周边动不动百万身价比,现金流是自己能拿出来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身价多,但没几个钱。 这种人在华夏比比皆是。 华夏14亿人口,其中分享自己生活层次和实力的,可能不到500万。 不能因为这500万人生活好,就觉得这世界上,就自己这些个穷人。 就拿苏泽的家人来说。 老爹没他挣得多! 三个舅舅没他挣得多,几个叔叔里,也就苏经远一个比他挣得多。 不能因为自己消费高。 就觉得二十万不算高薪。 当然了,冀北省本就贫瘠。 要是放在江浙省,就算是农村,也比冀北挣的多,比较不是绝对的。 放在全华夏,15万是高薪。 可放在苏泽身上,并不是。 像是赵羽微,轻轻松松年薪三十多万,人家福利好,又不需要加班。 这…就是名校的好处啊。 当然,赵羽微的薪资就算在任何国内名校里,都是属于拔尖的范围。 除了那些成功的创业者。 可,人家的起步。 是苏泽这辈子的天花板了。 疫情有副作用,对传统广告公司的影响很大,包括苏泽之前的公司。 苏泽的鸿联广告,每天都有自己的项目,甚至有时候还要外包出去。 像旗鸿置业、鸿世界、咖旗娱乐、华鸿影业、华鸿科技,单单这几家公司,鸿联接下来都有些应接不暇。 苏泽一再强调,不想看到任何一家公司包括子公司有加班猝死事件。 鸿联自并入华鸿集团,虽然不是百分百控股,但周广无条件听他的。 无限扩招员工这不太现实,结果集团大部分项目,都被外包了出去。 鸿联按照苏泽的承诺。 发展的越来越好。 但这不代表… 其他公司也没影响。 如果他不是有了系统。 如果他依旧在那个公司,他今年大概只能挣15万,明年最多挣12万。 就算没有疫情。 就算他做了什么主管。 只要他还是打工仔。 只要他还是薪酬而非绩效。 他都不会年薪超30万的。 这就是专科生的命! 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苏泽可以承认自己读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毕竟赵立渊等人不是外人,最起码有赵羽微在,没必要去撒什么谎。 非去提他现在的本科院校。 可事实往往不如人意。 他宁愿被误会是成绩本就不行,也不能跟赵立渊他们说,自己之所以读石工院是因为谈恋爱,之后又赌气。 苏泽不是什么聪明绝顶的人。 但…也不是傻缺啊。 傻到跟赵立渊他们解释这个。 … “听说咱们冀北,明年的报考要改规则了,就是不知道要改成什么。” 众人喝了两杯茶,苏泽专门聊陈淑惠当老师的一些事,但没想到聊着聊着,又让陈昭礼聊到了高考上面。 “我还真没注意过…” “什么时候的事情啊。” 虽然是聊到了高考,不过也是提到了陈艺浚,也就是陈昭礼的儿子。 只有赵立渊两人聊了起来,苏泽也没有多嘴插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听一个朋友说的。” “这不浚浚刚好明年高考嘛。” “我就多了解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