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整个医学界为之震动
外科艺术家正文卷第458章整个医学界为之震动没多久,江南省医疗科研总部官网上,置顶了一条新公告。 “我团队在‘全结肠型巨结肠’治疗上,已经通过了理论阶段的论证,和实验室模拟手术的验证。” “预计目标为取消二期手术制,改为一次性根治手术制,且取消患儿的6个月以上限龄,改为患儿出生15天后,即可接受手术……“ 理论阶段通过! 模拟手术阶段通过! 最底年龄15天的患儿,就能接受手术! 这条消息一公布,立即在舆论场中炸锅了! “号称最棘手的结肠难题,江南省竟然都已经攻克完模拟手术部分了?” “而且还是一次性根治手术,拉低到15天的患儿就能做。这……这个提升,太巨大了!” “这岂不是说,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再也不用苦苦等到6个月时接受一期手术,然后再等到9个月时接受二期手术,在此等待过程中,还有许多患儿等不及而死亡……以后岂不是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整个医学界,都为之震动。 尤其是消化科,结肠领域的医生们,在听到这消息后,都是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从医学院毕业,再到工作后,“全结肠型巨结肠”是最棘手的问题,是最难攀登的珠穆朗玛峰,就如同“定理”一样,深入每个人的心底。 他们都觉得,这个东西是高不可攀的,是终其一身都达不到的。 可现在,一支江南省的团队,突然告诉他们,这座高山,未必不能被登上。 众多结肠领域的医生,瞬间振奋了。 “给江南省团队加油打气!如果这个项目真能成功,那咱结肠领域里,就少了一座巍峨高山,以后的这类患儿家长,就再也不用在痛苦绝望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衰亡,最终死亡了。” “是啊,这是造福于先天病孩子的伟大事迹啊。” 无数人,对此都佩服不已。 “要是真能成功,那就太伟大了,把两期手术合并为一期,让患儿在最虚弱的出生初期,就能得到救治而不至于夭折,一个字,牛!” 京都医疗科研所。 不少团队成员,在听到这则消息后,都怔住了。 复杂的情绪,在每个人心中蔓延。 他们既佩服江南省团队的进度和成绩,同时又很是着急和焦虑。 他们自己选的课题方向,远没有江南省的那么难,可进度缓慢,推进速度堪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负责人郑世新,也是愁眉苦脸。 “这支江南省团队,不可小觑啊,即便是我们和他们同时完成项目,以我们课题的成果份量,也比不过他们。” “更别他们的进度,还可能比我们更快。” 副组长常凯通,凝眉道:“郑主任,我们可能得进一步加快进度才行了。如果真让江南省团队提前把项目完成,那咱们恐怕是一点获胜的机会都没了。” 郑世新重重的点头。 江南省的课题项目,难度更高,完成的还更快。到时候,四个一批国家基金不给他们,给谁? 没办法,他们只能增加加班时间,继续压榨每个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多的推动课题进度。 “好像……自从江南省团队加入参选竞争之后,我们变得更卷了啊。” 这江南省团队,简直是内卷驱动机。 …… 海市旭日医院。 同样焦虑、着急的情绪,也蔓延在海市团队中。 负责人孙墨龄,和副组长梁斌斌,这几天同样在高度关注这江南省团队的进度。 甚至还专门托熟人,去线下打听江新医院西院区发生的事儿。 当他们得知,赵培儒所选患儿的身体状况时,更是惊呆了! 这赵培儒,胆子真大啊! 患儿还剩一两周的生命了,竟然还敢接收收治?! 而且还要纳入如此重要的竞争课题项目中来,他就不怕自己失败吗?他就不怕孩子突然发生什么意外,而导致提前离世吗?那样一来,江南省团队针对这例孩子做的种种工作,将会化作乌有,一切都得重头再来。 这赵培儒,就不担心这些吗?就不怕因此而丢掉优势,而被迫重头再来吗? 或者说,这赵培儒,怎么会拥有如此的自信? 无论如何,摆在他们海市团队面前的,就只有一个问题。 如果江南省团队真成功了,他们怎么办? 到时,他们毫无疑问,会直接丢掉“四个一批”国家基金的名额资格。 “理论阶段完成,模拟手术阶段完成,这江南省团队的胜率,大大增加了啊。” 副组长梁斌斌神色复杂道:“我听说,他们刚刚引进了最先进的模拟设备,和东方医院那套是同型号的。“ 那可是连他们团队,都没有的设备。 极其昂贵。 “据说,那套模拟设备,能最真实的模拟出实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如果能在模拟手术中取得成功,在实例手术中的成功率就会变得很大。” “这支江南省团队,有点势不可挡的意思了啊。” 两人都沉默下来,这次江南省给的压力,太大了! …… 牧思思和孟祥来到病房,告知家属最新消息。 牧思思笑道:“我们在实验室,模拟了孩子的手术,成功了。” 孟祥也笑道:“这意味着,治疗方案是行得通的。我们会在明天上午九点,安排孩子的手术。“ 母女两的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 她们期盼这个消息,期盼的太久了。 当之前的所有医生,都告诉他们,孩子的生命已经没多久了很可能无法等到第二期手术,甚至生命很可能只剩下一周时间时,她们内心无比绝望。 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辗转千里,来到江南省,竟然听到如此。 这是救命的声音,是希望的光芒! “孩子有救了,妈,你听到了吗?孩子有救了!” 两个人抱头痛哭,把孩子都给吵醒了,大哭了起来。 这次,母女俩喜极而泣。 …… 与此同时,赵培儒正在办公室中,给“全国医学会”的理事成员邓长兵打电话。 “邓理事,我赵培儒。” “是赵院长啊。”邓长兵笑呵呵的,“好久没听到你的声音了,还有点想念你啊。” 邓长兵的态度,非常友善。 赵培儒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水平实力,几乎快要媲美陈永铭、秦明辉这个级别的院士了,虽说还没有得到正式的院士身份认证,但邓长兵对待赵培儒的态度,已经全然不同了。 赵培儒道:“邓理事,我想申请一次全国手术直播。” “哦?”邓长兵一下子站了起来:“详细说说。” 他知道赵培儒最近在做什么项目课题,也更深知这个项目课题,对全国结肠领域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这一旦进行全国直播,可不是小事。 赵培儒:“我明天要做一台全结肠型巨结肠手术,这是结肠领域内公认的,史诗级的难题手术。” 邓长兵深深点头,对“史诗级难题”这个词,颇有同感。 这种手术,在全国的结肠领域都属于大难题,每年因此而死亡的先天病新生儿,每一例都令人心痛。 甚至全国的成功案例,都不多。很多医生碰到这种患儿时,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毕竟每一例成功案例,都是极其珍惜可贵,可提供的参考性太小了。 赵培儒:“所以,我想给其他的同僚打个样,为全国同僚提供一些对比,为罕见的全结肠型巨结肠领域,提供一台参考案例。” 邓长兵郑重道:“你想好啊,之前专家们评估,这被称为‘成功率只有10%’的手术,你要是失败了,那可就是在全国医生面前失败了。” 赵培儒笑道:“不是10%,那是老方案了。” “我的新方案,按照我们团队的评估,手术成功率能达到60%。如果我本人亲自来做的话,能提升到75%。” 邓长兵脑子里,顿时轰隆一下! 从10%,提升到75%? 你这新方案,这么牛? 邓长兵记得,秦明辉院士团队里的郑远、路瑶瑶,也都在赵培儒的团队里。而这两个人,虽说技术水平没赵培儒高,但参与项目更多,评估经验更为丰富,对手术成功率的评估更准。 邓长兵问道:“赵院长,这评估成功率,有郑远和路瑶瑶参与吗?” 赵培儒笑道:“郑远就是我团队中,评估组的组长。” 邓长兵心里,顿时一定! 75%的成功率,有极大的可信度。 他嗓子倒吸一口凉气,这么恐怖的巨幅提升,看来赵培儒这次,是真拿出了了不得的技术了! 电话中,赵培儒继续阐述他的直播计划。 “我打算,这次手术,分三次直播。” “第一次,是术前直播,我准备说一说患儿病情状况,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我方案中的亮点、考量过程。” “第二次,是术中直播。” “第三次,是术后直播,由路瑶瑶和牧思思,先在直播中说术后数据,之后,我再对评论进行疑难解答,。” 邓长兵听了眉头一挑,看来赵培儒已经考虑的很充分了。连术前、术中、术后的直播都考虑到了。估计,其直播时所讲的内容,必然也已经充分备好课了。 “这赵院长,为了给全国结肠界的从业者们‘打个样’,提供一个参考思路,着实是用心良苦啊。” 如果赵培儒手术成功,那就是一次值得参考借鉴的案例。如果赵培儒手术失败,也能被其他人吸收为经验教学。 邓长兵这一刻,有点佩服赵培儒。 这是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医学界,正是需要这样有奉献精神,同时也需要有教学能力,本身还有过硬的水平实力的医生,这是真正伟大的医学从业者。 邓长兵对着电话里道:“好,这次直播申请,我批准了。” 自从上次,邓长兵借着赵培儒的一次全国直播,从而在“医学继教”app上开通了直播板块后,邓长兵就成了直播板块的审核负责人。 明面上,邓长兵是升职了。 但实际上,自从上次直播后,上面领导并没有加大对手术直播的重视,也并没有给予直播方式任何扶持力度。 所以自从上次直播后,邓长兵一直在物色和筛选其他的手术直播内容,至今,还没有再开启第二次全国直播。 实在是这种方式,太直接,影响太重大,同时伴随风险也太大了。 搞好了正面影响巨大,搞不好负面影响巨大。令邓长兵这个一力推动者,都不得不一而再的谨慎、慎重。 “希望这次,能再次通过赵培儒院长的直播,让这直播方式,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吧。” …… “医学继教“app,是全国性质的app,上到京都、海市医院的名医,下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的村医,手机上都要安装。 今天,“医学继教”app上,突然出现了一条“直播公告”。 “明日上午八点,将在直播板块中,进行一台‘全结肠型巨结肠‘手术直播,主刀为江南省赵培儒。“ “直播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上午八点到九点……” 这条消息一出,举国的医生,都关注到了。 “终于有要直播了么?” 上次直播后,直播板块虽然开通了,但一直处于灰色状态,不能点击,里面只能重复观看上次的直播内容。 终于,又要直播了。而且,手术直播的主刀,竟然又是那位赵培儒。 上次赵培儒的手术直播,给众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说那手术思路,单说手术cao作的细腻程度,就让每一位手术医生,叹为观止。 很多人在督促自己提高时,就愿意去直播板块中,翻开之前赵培儒的手术录像,再次欣赏。同时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只有cao作水平达到这个地步,才能放松,才能休息。 只是,另人疑惑的是…… 上次,这位赵培儒院长,不是“肝胆胰”领域么? 这次,怎么又要直播结肠领域的手术了? 这位涉猎,跨度这么大的么? 虽说,都是同属外科范畴,也同属消化领域范畴,但谁都知道,能做到全国顶尖级别,只有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某一细分领域才行。 这位赵培儒院长,时间和精力,竟然能支撑他,同时涉猎两个细分领域,这太难得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