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生死抢救时刻
“这些难题,江南省团队,已经全部攻克了吗?” 海市旭日医院团队,实在是想不通。 这么多难题,能攻克其中任意一个,都是难如登天。这江南省,竟然是全都攻克了,还要进行实例手术试验了? …… 南都,医疗科研所。 秦明辉院士:“郑远,你俩的机票买好了吗?” 郑远点点头:“买好了,明天就飞过去。” “好,等去了赵培儒院长那边,多说多做,多看多学,如果有什么想法建议,第一时间和赵院长说。”秦明辉院士嘱咐道。 郑远连连点头:“放心老师,我懂的。” 正这时,路瑶瑶一路快跑过来。 “远哥,秦院士,你们看这条信息。” 两人看了眼手机屏幕,顿时愣了。 “赵培儒院长,明天都要进行实例手术了?” 郑远看了看自己的机票时间,诧异的对路瑶瑶道:“按时间算,等后天咱过去江南省,赵院长的手术,可能都要做完了。” “咱这过去,支援了个寂寞啊,这不是过去蹭成绩去了吗?”郑远无奈道。 路瑶瑶也有点想不通:“可是为什么,赵院长都要做实例手术了,还让我们过去呢?” 秦明辉院士道:“先过去再说。” “一是这实例手术,成功与否还说不准。二是即便这首例手术成功了,后面要忙的事还多着呢。三是赵院长的目的,可不只是这一个课题方向,而是‘四个一批’国家基金,后面肯定还要做其他课题项目。” 两人点点头。 …… 在京都深水潭医院的陈永铭院士,也正在和邹斌院士、许芹院士打电话。 三人电话内容,正是最近赵培儒在做的新项目。 作为赵培儒的共同好友,三人最近的几次电话,都是关于赵培儒新项目的。 “这个赵院长,是一下都闲不住啊,刚在老秦那里做个项目,搞出了术前定位法,这就又要做新的课题了。” “他现在做的‘提前适应年龄’的先天性巨结肠项目,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率不低,如果赵培儒,真能把这个月龄提前,那对咱祖国下一代是很有好处的。” 能早点接受手术根治,就能让无数有先天病的孩子,早点和正常孩子一样发育,一样成长。 这是长远为国家新一代成长考虑的伟大事业。 “听说他马上就要进行实例手术试验了,希望能成功吧!” “这个领域,咱们也帮不上什么,老秦那边,还能派两个得力干将过去。咱能做的,只有祝福了。” …… 地区联席组委会,大主任蔺劲松,正在电脑上,浏览京都、海市两支团队的公开资料。 “‘四个一批’国家项目基金,不好拿啊。” 看到京都、海市那两家团队做出来的惊人成绩,他有种高山仰止,高不可攀的感觉。 这两支团队在竞争“四个一批”国家基金上面,已经努力了三个月,课题方向都已经完成了两三个。 而他们江南省团队,连一个课题方向都没完成。 “希望这次赵培儒的‘提前年龄适应范围’方向,能成功啊。” 蔺劲松特别渴望成功。 他们东南地区,太需要这种国家级的项目基金了。 这不仅是涉及到经费,还更涉及到他们东南地区在医疗行业的地位、影响力等等,好处太多了。 …… 到了第三天上午八点,所有人在做着准备工作。 舒云教授和牧思思,去为患儿做最后的术前准备,检查灌肠情况,口服抗生素。 杜荣主任则在手术室,清点需要用到的所有手术器械,药品、消耗品。 终于,到了九点。 赵培儒准时来到手术室,由巡回护士帮他带好口罩,穿好手术服、手套。 在亮如白昼的无影灯照射下,绿色铺巾中央,剪开一个四方的小口,露出患儿的腹部。 舒云教授汇报道:“患儿已经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赵培儒点点头,道:“舒教授,你来做切口。” 舒云点点头,这腹腔镜切口,对她这种级别的人来说,非常简单。 她按照手术方案,在患儿的肚脐上缘的0.5厘米处,切开皮肤,血液顿时流出,旁边巡回护士立即用无菌棉擦干,随后,穿刺进针,确定进入腹腔后,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2毫米汞柱左右。 “气腹建立好了。” 赵培儒又道:“杜荣主任,穿刺置入孔,置入30度腹腔镜。” 杜荣在患儿的右侧腹壁下动脉处外侧,和肚脐与耻骨联合中线左侧两厘米处,分别做置入孔穿刺。 有这两位帮忙,赵培儒乐得轻松。 “果然,团队里还是得多找点这种老经验,老资历的成员,能让我轻松不少。” 如果没有这两人,赵培儒事事都得事必躬亲,活就多了。 有了这两人,在非核心手术部分,赵培儒只需要盯着着术野,以及腹腔镜显示屏,做好决定,给出指示即可,轻松很多。 腹腔镜进入后,众人开始全面观察腹腔。分段点取浆肌层送快速冰冻切片做病理检查。这一步是为了检查是否有癌变组织存在,确保万无一失。 “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了。” “要开始核心cao作了。” 众人无不屏息凝神,睁大了眼睛。 一直在cao作腹腔镜的杜荣主任,也道:“赵院长,到您了。” 他退出c位,把手中的腹腔镜cao作交给赵培儒和孟祥。 赵培儒来到c位,看了眼腹腔镜显示屏上的图像。 脑海里道:“使用手术状态卡,使用手术状态暴击卡。” 这么小的娃娃病患,难度也不算小了,赵培儒打算,使用一次暴击卡。 也感受一下,介绍中的那所谓的“无与伦比,飘飘欲仙”,到底是什么感觉。 这一刹那,赵培儒的手术状态时间,消耗速度达到了1.5倍。 但他本身的身体状态,瞬间翻了三倍!这个三倍效果,是他使用了多次、等卡片,再次叠加之后的效果! 此时的赵培儒,所拥有的精神高度专注度,脑子思路的反应快速、对身体、双手的掌控程度,体能耐久和灵活程度、达到了史无前例,无与伦比的地步! 可以说,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拥有赵培儒现在的状态。 赵培儒只感觉脑子智慧、清明、理智。 手指灵活,精准,分毫不差。 身体力量似乎无穷无尽,不知疲倦,同时身体的每一寸肌rou,都能被他完美掌控。 “这就是……飘飘欲仙的感觉么?” 赵培儒瞬间明悟了。 谷輮 所谓飘飘欲仙的感觉,一般是用药物,或者生理刺激的方式,让大脑分泌激素,刺激大脑,而产生的感觉。 而赵培儒此刻的大脑,因为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完美高速状态”,等于是用另一种方式,达到了所谓飘飘欲仙的感觉。 如果没有自控力的人,对这种感觉是会上瘾的。 就像是初期喝咖啡、喝茶、抽烟会上瘾一样,只为了让自己保持那种“脑子好用”的状态。 在“暴击状态”下,赵培儒cao作着无损抓钳,提起乙状结肠,暴露肠系膜和血管。 这一套cao作下来,赵培儒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议。 “我这对力度的控制,对手臂和手指肌rou的掌控……这种感觉,好神奇。” 这腹腔镜的cao作无损抓钳,在他手中,就仿佛是他的手臂延伸部分一样,除了没有触感之外,和指挥自己的手指一样灵活。甚至赵培儒都能根据轻微的摩擦力度和碰撞力度,来模糊判断接触到的是什么组织。 赵培儒喜欢这种感觉。 这是对自己身体,以及对周围一切的一种无敌的“掌控感”。能让他无比清醒,理智。 旁边观摩的众人,以及配合他的几名助手,也都感觉到了赵培儒身影,似乎有了些不同。 “赵院长的cao作,怎么比之前,又更精准,快速、高效了?” “即便是游标卡尺和机械臂的结合,也也赵院长这样而已把?” “每一步都高效而有力,角度、位置、力度、距离,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这就是手术做到大师级才能拥有的水平吗?“ 众人看的目瞪口呆。 只见赵培儒紧接着用超声刀,于肠系膜2级血管处,凝切肠系膜血管,向远端贴乙状结肠壁分离至直肠腹膜翻转处,转而游离近端结肠…… 每一步cao作,都看得众人大呼过瘾! 这样的手术cao作,太具有观赏性了!同时也太具有学习价值了! 旁边配合的小孟,却是突然发现,自己一下就跟不上赵老师的cao作了。 “滴滴滴!” 正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声音突然响起,并且有不断加快的趋势。 杜荣抬头看了眼旁边的生命监护仪显示器,脸色一变,语气仿佛机关枪似地快速道: “心跳速率加快,每分钟180,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体温达到39.6度,肌rou僵硬!” 舒云教授在旁边皱眉道:“不对劲!” “这种手术,应该会让患儿心动过缓才对,怎么突然过速了呢?” 在她说话的同时,生命监护仪上的数字,依然在不断跳动。 “心跳每分钟192次,还在快速攀升,快想想办法!” 众人神色都紧张起来。 即便是婴儿的心跳比承认要快,可超过160,就已经脱离正常范围了,到现在这逼近200,已经开始危险了! “体温40度。” “二氧化碳浓度还在升高!” 杜荣说话的语速越来越快。 “谁有任何想法?” “现在出现心动过速,是什么造成的?” 众人都眉头紧蹙,有些慌乱。 这种情况,本不应该在术中出现,现在出现的太突兀了。 “不行,心跳超过两百,患儿有危险!” 上面观摩室中,许多年轻精英,此刻心都揪起来了,甚至很多人,都有些害怕。 “这孩子,要死在手术台上了……” “这样不行啊,得赶紧想想办法。” 这时,一道沉稳的声音传来。 “是麻药反应。” 赵培儒道:“是麻药引起的恶性高热。“ 他快速对旁边的牧思思道:“降热毯,纯痒正压通气,把麻醉药剂冲出来。” 牧思思连忙快走几步,将降热毯取来,覆盖住孩子的双腿和脖子身躯部分。 舒云教授则去调节给氧,杜荣主任注射给药,冲洗麻药。 “完成了。” 所有人,把赵培儒的医嘱完成后,都神情紧张的盯向生命监护仪。 上面的数字,依然居高不下,一时间根本没有降低的样子。 “难道赵院长错了?” “难道不是麻药高热反应?” 众人神经紧绷。 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判断失误,这会导致错过黄金抢救时间。 “再等等。” 赵培儒语气依然沉稳淡定,脸上淡然而自信。 众人屏息凝神,目光全都死死锁定在了生命监护仪上面。 下一秒,急促的心跳报警声,忽然解除,显示的202心跳速率,开始快速下落! 193…… 185…… 164…… 158! “心跳恢复正常,二氧化碳浓度也降下来了,体温也回到38.3度。” 这些数值,标志着患儿已经恢复了! 警报解除! 生命监护仪上那刺耳、急促的报警声,终于彻底消失。 “呼!” 所有人,都齐齐松了口气,刚才那紧张的时刻,每秒都像是在催命,度日如年! 整个手术室内的气氛,倏然轻松了下来。 很多人,甚至想欢呼,想哭!刚才那个孩子,差点就离他们而去了。 幸好,赵院长诊断明确了原因,及时给抢救回来了。 巡回护士也赶紧抽空,拿出无菌擦巾,给舒云、杜荣、小孟等人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另一外巡回护士打算给主刀的赵培儒额头上擦汗,却发现,擦下来的擦斤,上面一点都没湿。 赵培儒这时道:“忘了第三预案了吗?” 众人一愣,对啊! 他们在术前,制定了总共8种应急预案,其中第3应急预案中,就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刚才现场的情况,有些预想不到,但通过第3应急预案稍加变动,也能处置现在的情况。 刚才的情况紧急,但越是刚才那种情况,越是应该知道变通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