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不,病情一点都不复杂
,外科艺术家 “卢会长。” 赵培儒给省医学会副会长卢广轩,打了个电话。 “你对‘科技功臣奖’了解吗?” 卢广轩笑道:“当然了解啊!这是我的对口业务!” “这奖不是咱医学会的‘地盘’,是科技协会的‘地盘’。我没有管理权,只有申请权,你怎么问这个?” 赵培儒笑道:“就是想问问,拿这个奖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流程,怎么申请。” 卢会长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除了赵培儒搜到的那一大堆“获奖评选宗旨”之外。 卢广轩还道:“这个奖项,申请的人太多了,所有涉及科学科技的行业从业者,都能参与申请” “参选行业多,竞争大!” “甚至很多次评奖,咱医疗领域都会彻底缺席,一个奖都拿不到,这也都是正常现象。” 赵培儒微微点头。 卢会长所说的,和他预估的差不多。 这个奖,单说份量,其实没有“学科领军级人物”这么重。但因为什么行业都能申请,竞争反而大。 卢广轩心里一动,这赵培儒主任一般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突然问这个问题…… “赵主任,你想申请这奖项?” “要是你的话……这个奖虽然难搞,但你靠着新式螺旋水刀,倒是也能试试,机会也不小的!” “你那种新式器械技术的改进,正符合奖项宗旨,提升了学科效率,降低了社会成本。” 卢广轩热情道:“要不,我帮你申请申请?” 对待赵培儒这种核心人才,卢广轩是非常热情主动的。 赵培儒连忙道:“不了。” 他的【任务链】中要求,是要“在该领域获得科技功臣奖“。 也就是他在“胆胰十二指肠”中选择的“新领域”才行。 之前在肝脏领域做出的成绩,自然是不行的。 挂掉电话后,卢广轩心里还感到有些奇怪。 “这赵主任,到底是想不想申请这奖项?” 专门打电话来问了一通,结果不申请? 卢广轩看了下申请时间。 想申请的话,也就是最近这几天了。 如果错过,可就得等下个季度了。 …… 肝外科。 常丽芳不好意思道:“马主任、柴主任,我又来了。” “这次也是一例复杂困难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 “而且这例,比之前的更复杂。” 马林和柴宝荣一听,心里便一沉。 上次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病人,他们就没搞定。 最终,只能无奈的让病人转院。 这次病情更复杂,更困难严重? “走,还是先去看看吧。” 两人来到普外科。 普外科的郝主任,笑道随口打着招呼:“马主任、柴主任。” 很显然,他们最近常来,郝主任都习以为常了。 “自从赵主任的名头越来越响之后,咱医院的肝内胆石病人,简直是呈爆发性增长!” “而且很多来的病人,都是问题比较大的。” “咱治不了,就得把病人转院转出去。” “这每天转院量太大,也不是个事儿啊。” 几人也有些头疼。 病人是信任四院,才专门跑到四院来看病的。 结果,一个接一个的看不好,一个接一个的转院。 柴宝荣出主意道:“郝主任,要不你和上面提一提,看能不能引进、聘请几位肝内胆石专家,提高一下咱普外科的平均水平,最起码能把大多数病人的诉求满足了。” 郝主任苦笑着摇摇头。 “我早就想过这办法了。” “可惜,咱是普外科,不是肝外科啊!” “咱普外科一没有吸引力,二没有重点扶持力度。” “即便是院里愿意帮咱付出代价,也没几个专家愿意来!咱四院普外科的吸引力,还是太弱了。” “能吸引来的胆石医生,水平层次都远远比不上现有的水平。” 说白了…… 因“赵培儒”这块金字招牌而来的肝内胆石病人,病情复杂程度往往比较高。 病人就是奔着“省优秀专家赵培儒“,来看“难病”的! 这就要求,得有水平高超的省专家级胆石医生,才能胜任! 四院可吸引不来这种高水平胆石医生。 “算了,咱看看病人情况吧。不行的话,还让病人转院就是了。” 众人很无奈。 先看病人。 常丽芳拿出病案。 “马主任、柴主任,这个病人是我们最近接收的,病情最复杂的一例。” “肝内多支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一听这话,马林、柴宝荣就是眉头一皱。 病情最复杂的一例? 常丽芳:“难点还没说完,病人还有胆道狭窄,并且狭窄处过长的问题。” 柴宝荣和马林接过病案,仔细翻看。 越看,心里越沉。 柴宝荣看着病案,皱眉一下就拧了起来。 “这例病情,怕是转院都不好转啊……” 他们普外科的胆石病人对口转院医院,一般是市中心医院,或者某些省医院。 但这例病人之情况复杂,恐怕这些常转的对口医院,都拿不下来! “去看看病人。” 众人来病房巡查。 病人看到一群白大褂进来,连忙挤出笑脸。 “请问,是赵培儒主任给我看病吗?” 这例病人明显也是冲着赵培儒来的。 柴宝荣摇摇头:“赵主任是分管肝脏领域的,你这是胆管结石,不归他分管。” 病人和家属顿时表现的非常失望。 “我这病,我们县医院检查说是很严重,必须得找省专家才行。” “我亲戚说,四院的赵培儒看这方面很厉害,我们全家才来省城的……” “原来,他不看这病吗?” 病人本来抱有很大期望。 结果现在心情憋屈烦闷,进入喋喋不休的碎碎念模式。 病人和家属,情绪变得非常差。好不容易升起的希望破灭。 接下来,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看病,该重新找哪家医院,哪位医生…… 从病房里出来。 柴宝荣、马林等人,脸色也不太好看。 病人对他们四院失望,只能说明…… 他们的水平不够! 这是一名医生,最痛苦的时候。 柴宝荣想了想,道:“小张,去把魏晓斌主任请过来吧。” “我们几个共同商议一下,看看这例病人应该怎么办。” 这例病人的病情有些过于困难,多支胆管都有结石,取石难度太高。 即便是转院,也得好好考虑考虑转去哪家医院。 魏晓斌很快过来,众人在小会议室中落座。 “病人的主要问题,常主任已经说过了。主要就在于肝内多支胆管结石。不仅左胆管、右胆管都有结石,还合并有胆总管结石。并且,还有胆道狭窄处过长,且无法扩张的问题。” 魏晓斌听完病情介绍后,眉头一下就紧蹙起来了:“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取石的话,就不能有狭窄区段。” “这不能扩张狭窄区段,导致很多方法都不能用了。” 狭窄处无法扩张,这是最致命的问题! 众人都点头。 这例病人,“病情多”还是次要的,治疗“渠道”进不去才是最大的麻烦! 普外科郝主任,拿起另外一张检查单道:“你们看,病人的这处胆道,本来应该是进境的最佳位置。” “但接下来这一段,恰恰胆道角度大,且有成泥状,这贸然进镜,危险性太大了!” 如果想微创取石,那就得进镜。 可这例病人的身体,几乎“封锁”了所有的进镜渠道。 不是胆道角度大,就是成泥状。不是胆道狭窄,就是狭窄处过长。 可以说,病情档案中,步步都是难题! 众人心里都是一叹。 “要不,考虑外科开腹?把这一段肝段和胆管段都切掉?” 常丽芳刚提出者建议,其他人就摇头否决。 “不行。“ “病人结石处太多,一旦开腹,需要切除的地方太多了。” “另外,病人以前做过肝部分切除术,能不开刀,最好还是不要再次开刀。” 众人的讨论陷入僵局。 明显,大家都没有办法了。 “这样吧。” 柴宝荣和马林,最终商议出了决定。 “向省科学院的下属单位,胆石病研究院请求援助吧。” 胆石病研究院,是全省胆石领域中专门研究这方面,成就最高的医疗机构。 很多家省级大医院的最顶尖胆石病医生,都在“胆石病研究院”中兼职挂名。 只要向那里求援,其实也就相当于,同时向多家医院的顶尖专家求援了。 在联系好“胆石病研究院”后,四院普外科就将病人的病案传真了过去。 …… 赵培儒办公室。 在了解了“科技功臣奖”后,赵培儒站起身。 接下来,他不仅要在“肝内胆结石领域”发力,还要顺带顾及“科技功臣奖”的要求。 “去普外科。” “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 赵培儒现在名气大了,一来到普外科,顿时受到了热烈欢迎。 “赵主任,您来啦?” “赵主任来检查我们工作啊?我去叫郝主任?” 科里的医生、护士们,都围着赵培儒转,以“能和赵培儒搭上一句话”为荣。 并且,赵培儒还有一重身份,是“大外科主任”,是可以来普外科检查工作的。 赵培儒还没说什么。 小会议室中,听到外面sao乱的郝主任,往外探头看了一眼。 一看到是赵培儒大驾光临,惊了一跳!连忙笑着迎了出来。 “赵主任,稀客啊!你怎么来了?” 赵培儒都有半年,没踏进他这普外科的门了吧? 他这一说,会议室里的柴宝荣、马林、魏晓斌等人听到是赵培儒来了,也坐不住了,都站起身迎了出来。 “都在呢?”赵培儒对众人笑道。 柴宝荣道:“郝主任叫我们过来看一个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 赵培儒看看这么大阵仗。 “你们这么多人都来了?怎么,病人病情复杂?“ 柴宝荣点点头:“病情太复杂了,我们已经向‘省胆石研究院”求援了。“ 赵培儒微微点头。 病情复杂好啊。 要是不复杂,还不适合展现他的综合实力呢。 等赵培儒接过病案一看。 多支胆管结石,总共有四枚结石,其中两枚在肝内胆管,并且胆道狭窄处过长、成泥状、角度大不适合进境…… 这些情况,赵培儒眼睛一扫就全明白了。 “这病例,挺适合我完成【任务一】的。” 他的“任务一”,是要“改进“肝内胆管结石领域”的手术技术,展现综合性实力。” 既然要改进。 还要兼顾“符合科技功臣奖”的宗旨要求。 赵培儒脑海里,很快有了想法。 “使用空白技能卡,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胆道造瘘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上。“ “使用专精级水平卡,提升其水平。” 随着海量的经验,灌注到他的脑海。 赵培儒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水平、技术上,蹭蹭的往上涨! 只一瞬间,就超越了眼前的柴宝荣、马林、魏晓斌等人。 从诊断眼光、辨别病情、方案思路、手术技术……全方位的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来,大家进来一下。” 赵培儒一发话,众人不敢不听,全都乖乖进门来。 “这个案例,用硬质胆道镜就很合适吧?” 柴宝荣皱眉摇头道:“硬质胆道镜不好拐弯啊,这病人的胆道角度大,进去施展不开,怕强行硬进,会捅穿胆道,那就更麻烦了。” 普外科的郝主任也点点头。 赵培儒轻松的笑了笑。 “既然胆道角度大,那就不拐弯,不就行了?“ 众人有些发懵。 不拐弯?那怎么进? 赵培儒笑道:“不从胆道进。” “你们考虑过引流造瘘术没?” 他这话一说,众人都好奇起来。 马林也仿佛隐约中抓到了什么,一下子坐直身体:“赵老师,您是说……” 赵培儒:”可以先造瘘,建立一条肝内胆管和外界联通的通道。“ “从篓道入鞘管,然后将硬质胆道镜从鞘管进入,碎石、取石。” “这样以来,你们所说的胆道角度大、胆道狭窄段过长、胆道成泥状……“ “完全都不是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 “这……” “直接建立一条联通外界的篓道?” “以鞘管来支撑这条篓道么?” 众人脑子飞速运转了起来! 赵培儒的这个思路角度,简直是另辟蹊径! 他们还在这边,考虑胆道的诸多问题,尝试着攻克一个又一个的胆道难题。 可人家赵培儒那边,直接新建了一条篓道,完全规避了这所有问题! 常丽芳好奇道:“赵主任,这样做……安全性如何?比之原本的腹腔镜、纤维胆道镜,是否创伤更大?” 赵培儒笑眯眯道:“不,恰恰会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