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大魏辩法,如来无相,金刚经显,天变了
愣了一下,紧接着他也没有发脾气,而是换了种说法。 “路远心远,这意思就是,你从西洲一路跑过来,是走的累还是心更累一点,毕竟相隔两个大洲,你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前来大魏,执念太深,哪里像佛门弟子。” “其实这就是辩法关键点,仙门道长已经出招,不管你说是路远还是心远,都是累,也就是承认自己有杂念,有执着,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如之前一般,不管是我无能还是道法无能,其实都是无能,落了下乘。” “可慧觉和尚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回答,自己心中没有杂念,只是为了弘扬佛法,佛法无执着,所以自己也没有执着,没有杂念,自己已是佛,所以无论多远,一切皆在佛前脚下,也就不存在路远还是心远。” “这个时候,慧觉和尚认为自己不是人,而是佛,没有执念的佛,来大魏辩法,是佛法自然,顺应天理,顺应自然。” “然而,仙门道长的意思很简单,你说你是佛,没有执念,那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大魏辩法?为什么要弘扬佛法,这不是杂念执着,这是什么吗?” “而慧觉和尚回答,如若不辩法,怎能说明自己无杂念。” “而仙门道长却问对方,佛是无形的,而你是有形的,可你口口声声说,你是佛,没有执念,那站在我面前的是猪狗吗?” “诸位听明白了吗?” 年轻的和尚开口,他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讲述这段禅机。 只是吧,没有说的很仔细,因为这涉及禅。 与世人难以言禅,将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好,不然你压根都不知道两人再说什么。 这番话说完,百姓们似懂非懂了。 “我明白了,从一开始,无尘道人就认为对方来大魏弘扬佛法,并非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是心有执念,是虚伪虚假的,而慧觉神僧认为自己是佛,来宏愿佛法,不是执念,是为了天下苍生。” 有人开口,总结了一番。 “对。” 年轻和尚点了点头,给予了赞赏。 一时之间,百姓们有些感慨。 真他娘的复杂,不过也是真他娘的蕴含道理啊。 这年头,不读点书,都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 此时此刻,人们望着天穹上的慧觉神僧,十分好奇对方会回答什么。 而慧觉神僧稍稍沉思一番,紧接着给予了回答。 “是道长眼中的猪狗,还是心中的猪狗?” 慧觉神僧开口,这是他的回答。 你骂我是猪狗,那请问是你眼中的猪狗,还是心中的猪狗。 这又是挖坑。 如若是眼中的猪狗,就证明你修行不得,以rou眼观人,见人是人。 如若是心中的猪狗,那是你心中有尘埃,见人非人。 此言一出。 无尘道人稍加思索,而后直言。 “非眼非心。” 但当此话一说,无尘道人就有些后悔了。 因为慧觉神僧双手合十,缓缓开口道。 “无。” 刹那间,无尘道人长长叹了口气,随后朝着慧觉神僧深深一拜。 “贫道输了。” 他很直接,承认自己败了。 人们诧异,尤其是仙门弟子,他们都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直接输了? 方才不还说的好好的吗? 大家你来我往,怎么就输了? 大魏京都内,只有少部分人知晓无尘道人为何会输,大部分人则是充满着不解。 酒楼内,众百姓也是纷纷望着这年轻和尚,眼神当中满是好奇。 而这年轻和尚,叹了口气,望着慧觉神僧道。 “慧觉和尚的辩术,的确是天竺寺数一数二。” “他询问仙门道长,你口中的猪狗,是眼睛看到的,还是心中认定的?” “无论如何回答,都是错误的,眼见非真,心见非实。” “仙门道长回答非眼非心,而慧觉和尚一个无字,其意是说,既然不是眼也不是心,那就是无。” “无既空空,既是空空,又何来执着?之前所说,都是空,你提出来的疑惑,也自然是空。” “所以仙门道长败了,慧觉和尚赢了。” 年轻和尚如此回答道。 说的众人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这佛门禅机,当真是古怪的很啊。 但这就是辩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要么你说服对方,要么对方说服你。 十分简单。 但现在,无尘道人被说服了。 “阿弥陀佛。” 慧觉神僧双手合十,念诵一句佛号。 随后,他再次提问。 仙门当中,变得更加安静。 不,应当说整个大魏都变得十分安静。 比之前还要安静许多。 太上仙宗的无尘道人都败了,谁还有资格上去撄锋? 足足半个时辰后。 终于有人回答了慧觉神僧的问题。 但可惜的是,连三句话都没有坚持,就败下阵来了。 整场辩法足足持续了四个时辰。 大多数都是慧觉神僧在说话,大魏京都内,说话的声音不多。 这四个时辰来。 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大魏比东洲要好一些,东洲两个时辰内就全败了,目前四个时辰,还没有完全失败。 至少仙门还能回答几个问题,虽然清一色都是输,可总比东洲好。 坏消息就是,七大仙门,已经有三个输了,剩下四大仙门,更不用去想。 慧觉神僧的声音停下来了。 辩法四个时辰。 也差不多到了时候,不可能一直辩法下去。 就如此。 第一天辩法结束。 大魏败了。 如若不是无尘道人强行抬了一手,其实是惨败。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期待着许清宵显身。 夜晚,大魏显得有些压抑。 百姓们聚集在各大酒楼,谈论今日辩法之事。 大部分是互相解释今日辩法的意思。 可越说到后面,百姓们越觉得佛门的可怕,同时也愤恨在这个时候,王朝阳居然不出面。 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大圣人后代,结果佛门都欺负到家门口了,王朝阳不理不管。 还当真是好圣孙啊。 不过这种言语上的辱骂,到没有什么,毕竟王朝阳不是大魏子民,不帮大魏也没话说。 只是让人觉得恶心罢了。 但更多人讨论的事情,还是许清宵。 “如若许圣出面,区区佛门,算得了什么?” “就是,虽然今日失败,但我大魏还有许圣。” “说的没错,大魏还没有败,有许圣在,一切都不成问题。” 不少人的声音响起。 他们想到了许清宵,认为许清宵没有出面,那么事情就还有转机。 只是虽然大部分言论是这般,也有人泼冷水。 “许圣固然才华横溢,可佛门辩法,倒也不是许圣擅长的东西。” “实际上,王亚圣之所以不出面,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亚圣都不敢说一定能胜,半圣自然更不行了。” 是读书人开口。 来自天地文宫。 但对比朱圣一脉读书人不一样的是,后者并没有讽刺许清宵,而是就事论事。 只是言语当中,尊崇亚圣,认为亚圣都做不到的事情,半圣怎可能做到? 这种言论出现,惹来不少谩骂。 只不过百姓们也只是骂几句,当真上纲上线也没必要,毕竟他说的没错。 亚圣都不敢辩法,半圣的确有些悬。 但不管如何。 许清宵是大魏百姓唯一的念想。 就如此。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第二日。 依旧是佛门率先提问辩法。 但慧觉神僧没有开口,而是让八百辩经僧来。 而今日,也依旧是仙门给予回答。 只不过,仙门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被打击的不敢说话。 这一日的辩法,仙门倒也是有来有回, 甚至有几次说的还不错,引来满堂喝彩。 但可惜的是,到头来仙门还是败了。 好消息是,今日五问五答。 仙门差一点赢了。 第三日。 有了昨日比较好的效果,仙门这一次选择主动进攻。 但没想到的是,一切仿佛在佛门的预料之中。 佛门没有任何紧张,也没有感到任何棘手,反倒也发起强烈进攻,以致于这一日,仙门输的很惨。 十问十答,全部都输了,输到仙门弟子有些怀疑人生。 不管如何去辩法,总能被对方找出破绽。 这很气。 被打的没脾气了。 终于,到了第四日。 仙门弟子心中被压了一块石头,一个个情绪都有些不太好。 而这一日,本以为又是一场争辩,只是没想到,仙门在这一日,选择主动认输。 是的。 仙门认输了。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但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一连三天,仙门一场都没有胜过,投降与不投降,无非是多挣扎一下和少挣扎一下。 仙门本就不擅长辩法,坚持了三日,也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有一件事情,被有心人察觉到了。 七大仙门基本上先后都出面了,可唯独七星道宗,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这让人有些好奇。 不过想到佛门的强势,七星道宗不参与,或许也是给仙门留下最后一点颜面。 随着仙门认输。 刹那间,天地之间,滚滚气运加持在了佛像当中。 那天穹之上的金色佛像,也愈发凝实。 只要再将儒道辩赢,佛门这次辩法,就彻底赢了。 剩下无非就是去一趟南洲和北洲,走个过场罢了。 这一刻。 慧觉神僧露出了笑容。 在他看来,佛门已经彻底赢了,这次辩法,也彻底赢了。 望着京都内。 慧觉神僧不由看向王府的位置。 其实,他倒是希望许清宵出面,也好让许清宵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佛法高深。 “阿弥陀佛。” “辩法无胜负之说,道长言重。” “明日,贫僧以法辩儒。” 慧觉神僧开口,他客气一声,有些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同时也告知世人。 明日辩法儒道。 此言一出,京都百姓,天下势力都有些沉默。 眼下,儒道是最后的希望了。 可这个希望不大。 若是王朝阳出面,与许清宵共同配合,说不定还真有希望。 然而王朝阳已经明确告知,不参与辩法,摆明了就是要让大魏吃瘪。 故此,对于儒道,世人不太报以希望,只希望许清宵不要输的太惨,最好能赢个两三场。 不过这几日许清宵愣是没出现一下,这倒是让众人好奇了。 而就在此时。 平乱王府中。 许清宵长长吐出一口气。 一连数日,他都在炼制一品神武大炮。 压根就没时间去关注佛门之争。 眼下,经过数日的苦炼,也总算是得到了回报。 院中。 一口金灿灿的神武大炮出现在他面前。 这口神武大炮,浑身上下由极品灵金打造而成,坚不可摧。 都别说轰一炮了,就算是拿这个神武大炮当做武器都极其可怕。 可承受一品的法力加持。 许清宵尝试抡动,刹那间风雷之声响起,虚空震颤。 极品灵金就是极品灵金啊。 即便神武大炮后期当真没用了,给武者当法器也行,最起码威力无穷。 望着这尊神武大炮。 许清宵眼神当中都是喜色。 而眼下,需要等待的就是阵玉了。 只要林阵前辈的阵玉送来,自己就可以尝试组装,有很大可能性,打造出一品神武大炮。 若真是如此,许清宵莫名巴不得再发生一次异族国造反的事情。 这样就可以试一试一品神武大炮的威力。 不过这种事情,想想就好,许清宵也不傻。 当真发生异族国造反之事。 也不可能用神武大炮啊,这种东西,是超级杀手锏,不到关键时刻,绝对不能用。 用了,天下皆知,那到时候可不是一件小事。 谁都害怕这种东西,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会允许大魏生产这种东西吗? 只怕那个时候,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会不惜提前宣战,要求大魏王朝拿出制造方法。 不然的话,早死晚死都一样,不如乘你还没有真正强大时,提前进攻。 明白这个道理。 许清宵将神武大炮藏入浩然文钟内。 这件事情,除了自己与女帝之外,他不会允许第二个人知道的。 “王爷。” “陈大人来了。” 此时,随着杨虎的声音响起。 许清宵立刻起身,走出院外。 当下,陈正儒的身影出现。 朝着自己快速走来。 “守仁。” “明日辩法,你可有准备?” 陈正儒快步走来,看着许清宵如此问道。 “没什么准备的。” “大魏不是还有个亚圣吗?让他先上。” 许清宵开口,有些平静。 “他要是愿意上,那还不错,可人家压根就不觉得自己是大魏子民,已经拒绝辩法了。” 提到王朝阳,陈正儒就有些愤怒,他脾气一向很好,可现在也忍不住谩骂几句。 “他拒绝了?” 许清宵微微皱眉。 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恩,直接拒绝了,眼下儒道一脉,就只能看你了。” 陈正儒点了点头。 “仙门赢了几场?” 对于王朝阳的拒绝,许清宵有些惊讶。 这不太合理。 虽然王朝阳厌恶自己,也不喜欢大魏,可他毕竟是在大魏传道受业,若是在这个时候出面,也算是刷一波好感度。 按理说谁都不会拒绝。 可王朝阳拒绝了。 到了这个程度,绝对不可能因为简单的厌恶,而放弃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傻子才会这般。 所以是有人让王朝阳拒绝佛门辩法。 但不管如何,许清宵心里也清楚,王朝阳终究不是大魏的人, 不出面也没什么好说的。 “仙门赢了几场?” 许清宵询问道。 “一场未胜。” 陈正儒开口,语气有些低沉。 “一场都没胜?” 这一刻,许清宵有些咂舌。 他知道佛门辩法厉害,可没想到的是,竟然这般厉害。 让仙门如此惨败。 “一场未胜。” 虽然不想承认,但陈正儒还是点了点头,给予回答。 此话一说,许清宵深吸了口气。 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是,过了一会后,许清宵望着陈正儒道。 “陈儒,这四日的辩法,你说给我听。” 许清宵也不啰嗦,既然仙门一场未胜,那自己不管是输是赢,必须要好好应对了。 “好。” 陈正儒不废话,将这四日来的问答辩法,全部说给许清宵听。 待听完之后。 许清宵不由沉默。 是禅机。 佛门与仙门辩法的内容,是禅机。 以本相应无相之说。 不能说非常高深,但也不俗了。 而且对方估计没有真正用心。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如此。 但是吧。 听完之后,并没有许清宵想象中那般厉害。 “守仁,你有信心吗?” 看着许清宵略微沉思的表情。 陈正儒不由好奇问道。 望着许清宵。 “应当有些。” 许清宵开口,他也不敢保证说有,毕竟以目前来说,佛门要是这个样子的话,他有很大的信心。 可如若佛门留了一手,那就不好说了。 听到这个答复,陈正儒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起身叹口气道。 “守仁,不管如何,反正老夫是支持你的。” “你先好好潜心想想,倘若当真输了,也无所谓,莫要给自己什么负担。” “对方本身就是看我儒道衰败,才敢出来辩法。” “大不了等你成圣后,再来打脸。” 陈正儒开口,如此说道。 “恩,陈儒,最近大魏如何了?” 许清宵点了点头,同时询问陈儒大魏最近情况。 “一切蒸蒸日上,粮产越来越多,百姓的确开始过上好日子了。” “而且各地都在为你修建功德碑,水车之利,天下百姓已经知晓了。” 提到大魏最近的情况,陈正儒便不由笑呵呵,显得十分开心。 “好。” 得知大魏近况后,许清宵点了点头,也显得十分满意。 当下。 陈正儒离开院中。 而许清宵则开始思索佛经。 院中。 许清宵脑海当中第一浮现的不是佛门第一心经,而是金刚经。 是的。 金刚经乃是大乘佛法之无上经书。 而且还是以问答方式进行。 恰好可以用上辩法。 只不过有一个,许清宵十分好奇。 道德经,引来天地异象。 金刚经会不会也引来天地异象? 恩,这就是许清宵好奇的地方。 而且,倘若金刚经真能引来异象,那心经呢? 也就是波若波罗密多心经。 这可是大乘佛法之经典啊。 可开启大乘佛法。 这篇经文要是拿出来,又会如何? “倘若当真辩法辩不过,就拿经文砸。” “我就不信了,还砸不过这帮秃驴。” 许清宵心中喃喃自语道。 随后他也没有多想,开始回忆金刚经,同时也在细细体悟金刚经的内容。 总不可能照着经文直接搬吧? 如此。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翌日。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 洒落在慧觉神僧等人身上。 这一刻,慧觉神僧睁开了眸子,停止了诵经声,沐浴金阳,面上带着慈悲之相。 “阿弥陀佛。” “贫僧慧觉,今日愿以儒道一脉,辩法论经,敢问可有儒者应答辩法?” 慧觉神僧开口。 他的声音,如黄吕大钟一般。 京都内,所有人都被惊醒。 百姓们皱眉,没有想到,慧觉神僧竟如此迫不及待。 天才刚亮,他便要辩法论经,吃相有些难看了。 只是。 京都没,没有任何声音给予回应。 不管是许清宵的,还是其他儒者,毫无声音。 慧觉神僧保持平静,他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无人回应,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一刻钟后。 慧觉神僧再次开口。 “敢问,可有应答辩法者?” 他出声,继续问道。 只是依旧没有回应。 又是一刻钟后。 他又一次开口。 第三次询问。 声音洪亮,虽然不刺耳,但却让人心烦意乱。 大清早的,鬼叫鬼叫,扰人清梦。 可是气归气,众人还是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是过来辩法的。 就是有些不舒服罢了。 “敢问,儒者有应答辩法者?” 慧觉神僧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这般的声音,莫名让人感觉是在挑衅。 儒道衰败,王朝阳又直言拒绝参加辩法,眼下大魏京都唯一能出面的,不就是许清宵吗? 他一直叫喊着,其实不就是在说,许清宵你敢不敢出来辩法。 这极其令人恶心。 可反过来想想,都喊了三四遍了,许清宵还不敢出面,这是不是意味着,许清宵心里没底? 人们不禁这般想到,心情更加沉重了一些。 大魏皇宫。 女帝坐在龙椅上,美目中有愠怒,毕竟佛门这般叫嚣,让她有些不悦,倒不是吵闹。 而是这般的言语,不就是在讥讽许清宵? “天地文宫,当真不参与辩法?” 季灵开口,缓缓询问道。 “回陛下,不参与。” 赵婉儿开口,如此回答道。 此话一说,季灵眼神中露出一抹冷意。 天地文宫这般做,有没有其他意思,女帝不知道,但一定想要恶心许清宵。 想要将许清宵从神坛上拉下来,让大魏百姓认清一个道理。 许清宵不是无所不能。 虽然这是实话,世人其实都懂,可许清宵却能做到让百姓莫名信任。 这就是许清宵不同之处。 如若许清宵失败。 百姓就会发现,许清宵不是神,不是什么都能做到,有可能会影响国运。 “有谁.......” 也就在此时,慧觉神僧刚准备继续开口时。 突兀之间。 一道声音响起了。 来自平乱王府。 “当真是吵闹无比。” “卯时还未到,就在城外一直吵吵闹闹。” “尔等佛门就是这般德行?” 伴随着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一时之间,整个大魏京都热闹起来了。 百姓们攥紧拳头,等待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等许清宵出声。 如今他一开口,不知为何,心中所有的疑惑,所有的担忧,就莫名消失了。 “许圣来了,许圣来了。” “许大人总算出面了。” “这些秃驴,的确聒噪。” “许大人,不要客气,好好教训教训这帮秃驴。” 京都内,一道道声音响起。 民意如海。 而许清宵的身影,也逐渐浮空,出现在王府之上。 他与慧觉神僧遥遥相望。 许清宵的确有些反感佛门,先不说佛门之前想要强行渡化自己,就说今日,大清早吵个不停。 自己原本还在顿悟思索,硬生生被这般声音给吵醒了。 慧觉神僧方才的询问声,是加持了佛门神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人从深度思考中醒来。 “阿弥陀佛。” “贫僧慧觉,见过许施主。” 慧觉神僧开口,他不喜不怒,满脸慈悲。 诵念佛号。 许清宵神色平静,望着对方,缓缓开口道。 “出题吧。” 许清宵语气平静,让对方出题。 不要啰嗦了。 然而慧觉神僧摇了摇头,望着许清宵道。 “许施主,还是你先出题吧。” 他拒绝先出题,而是让许清宵出题。 当然这不是礼让,而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禅。 让许清宵先出题,其意就是为了打压许清宵的锐气。 只是这种小手段,许清宵已经不在乎什么了。 既然对方让自己先出题,那许清宵出个简单点的。 “佛法讲究,心,佛,众生,三者为空。” “所谓无圣无凡,无施无受,无善无恶,一切即空。” “对不对?” 许清宵开口,他没有询问禅理,也没有儒道,而是论佛道。 此话一说,世人好奇,大魏京都的百姓也满是惊讶。 许清宵以佛法为题,这不是白送一道题给别人吗? 尤其是这个问题,更是看不出任何一点蹊跷和禅意。 酒楼内。 不少百姓已经赶来,这里出了一位年轻的和尚,懂得佛法,这四日来,都是这位年轻和尚为大家解释,以致于百姓们聚集此地。 听其解释。 也免得不明不白,听也听不出什么个之所以然。 “小师父,许圣是何意啊?” 有人出声,询问这名年轻和尚。 “阿弥陀佛。” “许圣之言,是佛门皆空之说,心既空,佛既空,众生皆空,佛经有曰,万物皆空,此乃非相,望世人不可执着,否则会堕入魔道。” “并没有什么禅意,只是佛法典故罢了。” 年轻和尚给予回答。 他也有些好奇,不明白许清宵为何询问个这个。 慧觉神僧听闻之后,微微皱眉,倒不是这个问题难,而是这个问题太过于简单了。 他仔细想了想,虽然他并不觉得许清宵懂什么佛法。 可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眼下输赢就在这一刻了。 若是赢了许清宵,佛法东渡成功。 可若是输了,那就功亏一篑。 只是想来想去,慧觉神僧还是想不出什么,只能给予正常回答。 “是也。” 但此话一说。 刹那间,许清宵猛地出手。 一巴掌狠狠扇在慧觉神僧脸上。 这一刻。 整个大魏京都所有人都愣住了。 没有人会想到,许清宵居然会当众给慧觉神僧一巴掌。 哪怕慧觉神僧也没有想到。 这太突然了。 而且莫名其妙。 他是佛门二品,理论上阻挡的了许清宵,只是他没有想到许清宵会贸然出手。 让他没有任何防备。 所以结结实实挨了一巴掌。 人们愣住。 天地文宫中,王朝阳也有些咂舌。 他不明白许清宵这是做什么? 难不成说不过,就要动手? “许施主。” “你这是作甚?” 慧觉神僧有些怒意,他站在佛莲上,望着许清宵,眼神当中是怒,但他忍住了。 挨一巴掌不算什么。 可他要一个解释。 如若许清宵给不了解释,这辩法,许清宵也输了。 而且输的极其难看。 随着慧觉神僧怒声响起,许清宵的声音也缓缓响起。 “你既然同意一切皆空,那何来痛苦?” 许清宵开口。 看着对方,如此说道。 此言一说。 慧觉神僧顿时不由一愣。 包括京都百姓也不由一愣。 “哈哈哈哈哈。” “妙哉,妙哉。” “许圣当真有智慧相,哈哈哈哈。” “好一个一切皆空,何来痛苦。” 酒楼中,那年轻和尚最先回过神来,他刹那间明白许清宵是什么意思了。 许清宵上来就是问慧觉神僧,一切皆空对不对? 这问题的确没什么,毕竟这是佛门经文中记载的。 倘若说不是,那么就违背经文,违背佛陀。 倘若说是,那迎来的便是当头棒喝。 这招当真是无解啊。 慧心哈哈大笑,看到自己师兄吃瘪,他似乎很开心。 没错。 此人便是天竺寺四大神僧之一,也是最年轻的神僧之一。 慧心神僧。 “阿弥陀佛。” 这一刻。 慧觉神僧双手合十。 他神色平静,可常人都看得出来,他难以平静。 刚见面就挨了一个大嘴巴子,换谁谁能保持心静。 尤其是,许清宵以佛法辩论,赢了自己。 这还当真是让他既是难受,又感到憋屈。 的确是小瞧了许清宵。 想到这里,慧觉神僧不由深吸一口气,望着许清宵,提出了他的问题。 “敢问施主,儒教可公?” 慧觉神僧没有阐述佛经,而是以儒教为题。 “自然公平。” 许清宵淡然回答道。 下一刻,慧觉神僧继续开口道。 “那请问,儒道之中,杀人为何罪?” 慧觉神僧开口,缓缓说道。 只是此话一说,所有人不禁皱眉。 因为他们瞬间便明白,慧觉神僧要说什么了。 “杀生为大罪。” 许清宵淡然开口,给予回答。 “那杀生之罪,如何处置?” 慧觉神僧继续问道。 “天地不容,法理灭之。” 许清宵完全明白对方是想要说什么,但他无惧,已经猜到了,所以有所准备。 此话一说。 慧觉神僧心中不由一喜,但面上依旧慈悲,望着许清宵道。 “那许施主屠戮陈国千百万百姓,法理为何不灭?” “贫僧是否认为,儒教因权而变,划分三六九等,一等为贱民,可随意杀之,九等为权贵,可践踏生命,无视天理?” 说到这里,慧觉神僧望着许清宵,神色平淡无比。 话说到这个份上,明显就是在找事了。 而这一次,无需慧心解释,百姓们也听得明白,慧觉神僧在表达什么意思了。 你许清宵既然说儒道至公,杀人为死罪,那你许清宵杀了这么多人,为何不死? 难不成是因为你许清宵乃是大魏王爷?是高高在上的九等人,就不在律法之中? 如若是这般,那王朝律法,岂不是只针对百姓? 面对这样咄咄逼人的询问。 一时之间,许多人都为许清宵担忧起来了。 因为这个问题,十分刁钻古怪。 有些诡辩的意思。 许清宵为何屠杀陈国百姓?是因为陈国百姓不降。 可问题是,如若你这般解释的话,慧觉神僧又要说,不降就杀,不违天理,天下人不服,是否要杀尽天下人? 要是许清宵真回答一句是,那就彻底名声败坏。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嗜杀之人,这是暴虐行为,不可取。 但如若不这般解释的话,你又无法解释清楚,为何你不受罚的原因。 可就在此时。 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几乎没有什么思考。 “杀生为护生。” “斩业非斩人。” 当声音响起。 慧觉神僧不由眼中露出惊讶之色,八百辩经僧也不禁震撼。 酒楼当中。 慧心的声音更是第一时间响起。 “好。” “好一句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此言,大善。” “是禅。” “是禅。” 慧心激动无比,他攥紧拳头,身为佛门弟子,他对辩术也十分精通。 自然当许清宵完美回答这个问题后,他忍不住激动起来。 许清宵屠杀陈国百姓。 归根结底是因为,要保护大魏百姓。 不杀,带来的杀孽更多。 所以杀生是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不杀他们,往后造就的杀孽会更多,斩的是业力,而不是人。 业力,便是因果恶报。 这个回答,太过于完美了。 完美到,慧觉神僧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说话。 他本以为,这个问题能让许清宵破绽百出,因为不管许清宵怎么解释。 他都可以不断寻找漏洞与破绽。 却没想到的是,许清宵竟然说出一句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这还当真是。 完美回答。 咽了口唾沫。 慧觉神僧莫名之间生起一些恐惧。 他感觉,眼前的许清宵,绝对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 过了良久。 慧觉神僧再次朝着许清宵一拜,口诵阿弥陀佛。 其意便是,他输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京都内一片喝彩。 仙门弟子更是一个个喊起来了,原本低沉的情绪,顿时一扫而空。 可就在此时。 许清宵没有在乎慧觉神僧的认输,而是直接询问第二题。 “何为佛门至高法?” 许清宵开口,询问对方。 这是他的第二问。 慧觉神僧不假思索道。 “无上正觉。” 这个问题无需多想。 “何为无上正觉?” 许清宵问道。 “佛门一品之上,为无上正觉,开启智慧窍,领悟智慧法,明白一切理。” 慧觉神僧给予回答。 “可见如来真身否?” 许清宵直接问道。 “可见。” 慧觉神僧直接回答,也没有任何思索。 “如何见?” “无上正觉,往极乐世界,可见如来佛真身。” 慧觉神僧缓缓出声。 “如来无相。” “有相者,怎是如来?” 许清宵直接开口,声音冷冽。 声音响起。 慧觉神僧又是一愣。 这.......。 一时之间,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你怎知,如来无相?” 突兀之间,慧觉神僧开口,他抓住许清宵的漏洞。 可下一刻。 一段经文响起。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是金刚经。 只是当经文响起,刹那间,天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