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对镜头也这么了解?
经过一个多月的场外拍摄,已经到了八月的中旬。 刘译的小说,也到了即将上架的时候。 他的手速非常快,再加上系统中大量的潜力值与创作能力。 目前的存稿已经有了四十万! 并且已发表的达到了二十万! 也就是说,还有四十万,就可以完本了。 八月的中旬依旧是那种炎热的天气,毕竟马上就要到秋老虎了。 这天早上,刘译来到剧组。 现在的外场戏已经基本拍摄完毕,后面的都是一些内场戏。 刘译坐在演员休息处,手中拿着剧本。 在今天的外场戏中,讲述的是第一次刘译与老大认识的时候,其中也有大飞的参与。 毕竟,刘译是大飞介绍给老大的。 刘译手指翻动着剧本。 背景:许淳相救大飞,大飞认为眼前的人有潜力,于是,第一次邀约许淳,被拒绝了,大飞又进行了第二次的邀约,许淳答应了大飞。 剧本中的台词是如下的。 大飞:老大,我给你介绍个人。 老大抬头看了大飞一眼:他? 大飞:是的! 老大:有什么本事? 大飞:他的功夫非常好。 老大:哦? 转头,看了一眼阿金,阿金的心里瞬间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阿金上前。 许淳:我并没有说要加入你们。 大飞:可是,你之前不是说好了吗? 许淳:之前是你不断邀请我,我并没有答应。 大飞:你没有答应你为什么要跟我来? 许淳:我只是来给你说清楚,让你死了这条心。 老大:有点意思。 就在老大话音刚刚落下的时候,阿金忽然动手了。 许淳只是用了两三招,边将阿金打败了。 老大惊讶,起身。 老大拍了拍许淳的肩膀。 老大:年轻人,加入我们吧。 许淳:有什么好处? 老大:你想要什么好处? 许淳:我老母亲病重。 老大:钱是吧? 许淳:是的! 这就是整场戏。 在这一场剧本之后,画面也会紧接着一转,开始讲述其他的事情。 相对来说,这场戏,是刘译的第一场日内戏。 但是这场戏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这些演员,也是之前就和刘译有过合作的演员。 彼此之间合作默契,对对方的性格,也有一定的了解。 这时候吴导走到刘译的身边。 “刘老师,这是您第一场日内戏,有压力吗?” 刘译看着剧本,其实说起戏,并不难。 但是就是之前没有拍摄过日内戏,缺少日内戏的经验,这就有一些头疼。 “差不多吧!”刘译道。 吴导这时候说道:“日内戏相对日外戏来说,可能对于摄像机的把控更为重要,所以,您一定要注意。” 其实,在拍摄外场戏的时候,摄像机不用多加注意。 大部分的外场戏,都是摄影师手中拿着摄像机。 而内长喜就不一样了,内场的机位是固定的,演技是一方面,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那就是走位。 是的,在内场戏中,走位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吴导道:“这样吧,刘老师,您过来一下,我给您大概看一下摄像机的位置。” 紧接着,刘译和吴导来到了场地中。 在这个场地中,是半面的房子,只有一个客厅。 在客厅中,有一个非常气派的沙发,在沙发的前方,是一面电视机。 除此之外,还有六个机位。 当刘译看到这机位的时候,忽然感觉脑海中清晰无比。 原来,是系统中的演技只是发挥了作用。 让刘译只是在瞬间,就已经了解到现在这些机位的作用了。 刘译只是扫了现在的环境一眼。 然后道:“我知道了。” 吴导笑了笑。 “刘老师,您说的知道了是指?” 刘译指了指这几个摄像头。 “我知道这几个摄像头的作用了。” 吴导心中有些惊讶。 刘译又在什么时候学到的? 不过,通过这些天的拍摄,他也得出了结论。 只要刘译说自己知道的,就一定是知道的。 吴导问道:“那刘老师,您分别说一下您应该注意哪些机位?” 刘译先是指了指伸缩摇臂上面的摄像头。 那摄像头正对的地方,便是现在的客厅。 “这个机位是广角镜头,也可以拍摄空中远景镜头,所呈现的内容几乎只能看清形状。 但是在拍摄场内的时候,这个镜头的主要作用就是拍摄环境。 这个镜头和我没有关系,我也不用多加注意。” 吴导轻轻点头,用于回答刘译说的这句话。 心中却在想,对于这些专业的摄影知识,不是一个摄影师,或者导演。 根本不了解。 可是刘译作为一个演员,竟然还懂一些,奇怪,真的是奇怪。 吴导现在心中对刘译充满了好奇心,他转身,看见了身后的摄影机。 吴导指着这个身后的摄影机,“这个镜头呢?” 刘译看了一下,这个镜头对于场内的演员,距离都是比较近的,并且,有一个长长的镜头。 在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竟然还要安排这么一个长镜头。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个镜头,在拍摄的过程中要放大焦距,因此,在摄影机的上面,安装了一个长镜头,来保证画面的足够清晰。 刘译道:“这个镜头是特写,主要是拍摄人物肩部以上,或者某个特写,我的动作、神态特写,会在这个镜头中呈现。 所以我需要将动作完美的呈现在这个机位中。” 一般来说,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镜头。 他们将一些细节方面传达给观众。 听了这句话,吴导轻轻点头。 他又指了一下特写镜头周围的两个镜头。 这两个镜头都是在同一侧的,,摄像机中间似乎形成了一条轴线。 以人物ab为点,会形成一道无形的线,这条线就叫做180度轴线,两台机器必须在这条轴线的同一侧,不然就会越轴。 越轴第一会让机器穿帮。 第二,呈现的画面也会让观众看着难受。 这两个摄像机高度大概有1米到1.2米之间。 刘译的脑海中迅速判断,然后说出了镜头的作用。 “这两个摄像机就应该是负责拍摄近景了,它会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者半身,拍摄出演员的部分动作,谈话,尤其是神情的表达。” 说罢了之后,刘译继续补充道:“我最应该注意的,可能就是这两个镜头了,如果我背对着镜头,我不能挡住镜头,我要让他形成一个过肩镜。 这样,摄像机才可以拍摄到和我对话的演员。” 吴导道:“很不错!往往在拍摄内场戏的时候,演员总是注意不到这两个镜头。 因此,到头来就会看不清另外一个角色。 所以,导演就会N机。 挡镜,也是N机最大的原因之一。” 说罢了之后,吴导继续四处张望,他看见一个防止在近景镜头后面的一个镜头。 吴导又指着那一个镜头。 “那么,这个镜头你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刘译看了只是一眼,便已经判断出来了。 “主要负责拍摄中景的镜头,也是常用的镜头。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常常用他来叙述剧情。”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缺少远景镜头。 那是因为在拍摄内场戏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远景镜头! 只有在拍摄外场戏的时候,才会用得到。 吴导听完了这话,连连点头,他走到了刘译的身边,轻轻拍了拍刘译的肩膀。 “你果然是有一些知识的,所说的镜头,分毫不差!” 刘译笑了笑。 紧接着,尽在他们就要离开场地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摄影师,他身上扛着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 看起来好像是多余的。 像是拍特写镜头,却又有时候拍七分身镜头。 像是拍变焦镜头,却又在拍深焦镜头。 一会儿锁画,一会儿定场。 不仅仅在拍演员,也在拍工作人员。 刘译的心中也在暗想:为什么会多了一个镜头? 吴导又来了兴趣,他指着那个镜头。 “刘译,这个镜头你知道吗?” 就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那个摄影师缓缓抬起了头,看了刘译一眼,又看了看吴导。 “吴导,刘老师!” 他亲切地打了一个招呼。 虽然刘译对摄像师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抬头的时候,刘译已经看到了他的面部。 刘译道:“这个自然是花絮镜头了。” 吴导心中已经确定了,眼前的刘译对摄影机非常熟悉。 非常熟悉,就代表着,他可以拍好这一场戏。 他知道如何走位。 在内场戏中,也正是这个走位最重要了。 于此同时。 吴导瞪了那个摄影师一眼。 “要你多嘴!” 说罢之后,吴导和刘译便离开了现场。 那个摄影师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 兀自喃喃道:“我就是想要打个招呼,这有错吗?” 想不通! 在确定刘译了解镜头之后,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的准备。 不一会时间,现场已经布置完毕了。 这一场戏,开始拍摄。 “第一百零一场,第一镜,第一次,Action。” 随着场记板“啪”的一声敲响,这一场戏开始拍摄。 第一镜头戏,是大飞和老大之间的对话。 大飞看着老大:“老大,我给你介绍个人。” 他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好说的。 老大这时候缓缓抬头,看着大飞。 通过摄像机下面,我们可以看到,此时此刻的老大,是面无表情的。 他的手中,转折盘珠,整个人看起来是那么的淡定。 “哦?” 在原本的台词中,应该是“他?” 但是,“他”这个台词,有感觉不太淡定,不符合老大的性格。 其实,越是简单的戏,越是难,越是日常的戏,也越是难。 但是,老大已经完完全全地将人物的性格表达清楚了。 他就是那么的淡定。 现在的台词已经被改了,你改归改,总要让后面的人知道怎么去接这场戏吧? 老大这时候看了一眼刘译,也就是剧本中的许淳。 他一句话都没有说。 大飞这时候也自然而然的可以接上下一句台词了。 “是的!就是他。” 老大这时候的语气非常淡定。 “他......能有什么本事?” 其实,这样的表演,也是为了突出后面许淳的能力。 显然,老大好像对有本事的人,都见得多了。 在后面刘译再一表现,这不就将主角瞬间突出了吗? 要不怎么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呢? 他们总会考虑到他们索要辅助到的人。 那就只有一个―― 男一号! 阿飞这时候轻轻点头。 吴导这时候喊道:“摄像机注意将画面切到刘老师的身上。” 刘译的脸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 就好像是,我又不是你的小弟,我也不想当你的小弟,我凭什么怕你? 根据全部的剧本就会发现,这一个表情,是完全正确的。 那是因为刘译要加入到反派中,成为卧底。 既然要成为卧底,那肯定不能明着说:“我要加入你们。” 而是应该拒绝,不断地拒绝。 然后再让反派过来请他。 到了某一种,让自己不得不出手,或者时候对方盛情之下,难以拒绝的时候,再加入。 这不就的顺利成章了吗? 并且,刘译在表演的时候,他知道,现在的镜头一定是特写镜头。 所以,他的表情是那种细微的变化。 童导看着机位里面呈现出的画面。 他感叹道:“越是这种细节的表演,就越会让画面有高级感啊!” 这时候的老大回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阿金。 老大只是眨巴了两下眼睛,阿金便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那就是过去试探刘译。 “ok,cut,这个镜头过!” 准备下一个镜头的拍摄。 这句话是童导从传呼机中喊出来的。 于此同时,童导又喊了一句话。 “吴导,你那边注意一下,让刘老师多注意一下镜头。” 吴导连忙问道:“是现在刘老师的走位有问题吗?” 童导道:“不是,是他的走位太好了,表现出来的就好像是和摄影师商量好的一样,我怕后面的画面没有第一个镜头这么好,影响了整场戏。” 吴导笑了笑。 刘译对于镜头的知识,别人不知道,难道他不知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