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一座巨大的金矿(求订阅)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婶婶,你先喝了这晚碗热水,暖一下肠胃” 李医端着一碗加了头孢的热水,递给了杨氏。 “嗯,医儿” 杨氏点头应了一声,接过那碗热水就喝了个干净。 此时的她,已经将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李医身上。 以至于为什么喝热水,水里是不是加了什么药物等等,她根本连问都没问。 在她看来,李医能治好那么多感染了伤寒的孩童,肯定也能治好自己。 这就够了!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好! 看到这一幕,李医多少松了口气。 只要杨氏配合治疗,不寻死觅活,且有顽强的求生意志,那就好办。 希望头孢能发挥作用,为接下来的治疗开个好头。 包括杨氏在内的所有唐朝人,对抗生素都没有抗药性。 这种情况下,抗生素应该能发挥出最大效力。 就跟后世青霉素刚发明出来,立刻成为神药一样。 等杨氏喝完热水,李医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他让杨氏居家隔离,除了自己和有限的几个人,暂时断绝跟外界的联系。 凡是跟她接触的人,都要做好防护,避免被传染上。 王府里所有人都要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消毒,注意个人卫生等等。 如果有谁出现患病症状,立刻进行隔离治疗等等。 说完这些,李医又宽慰了杨氏几句,就让她回去休息了。 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她跟柳非烟她们的会面,也不得不取消。 等杨氏离开,李恪立刻忧心忡忡地问道: “医儿,现在你婶婶已不在这里,你小子可以说实话了” “你婶婶病的到底重不重?你是否真有把握治好她,阻断疫病传播?” “这黄疸会不会在安州蔓延开来,要是那样,麻烦可就大了!” 李医看了看这位王叔,随即微笑着点头说道: “三叔,您不用太过紧张,刚才我说的都是实话” “这个黄疸虽然是疫病的一种,但并没有那么可怕” “只要大家依照我定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治疗,那就没有问题” “只要防范措施到位,也不用担心这种病会蔓延开来” “呼!” 李恪长出一口气,轻轻拍了拍胸口。 “那就好,真吓死我了!” 看着他那副惊魂未定的模样,李医不禁轻笑了起来。 接下来,他又叮嘱了李恪几句。 他特别叮嘱,让王府上的人管好嘴巴,不要出去乱传谣言。 那样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扰乱整个安州城的秩序。 他准备亲自出面,向安州百姓说明情况,让所有人都安心。 对于他的这些要求,李恪自然一口答应。 非但如此,李恪还咬着后槽牙说道: “无论什么人,若敢破坏防疫大事,三叔一定取他项上人头” 随后,李医叫了两个仆役进来, 他让两个仆役拿着用开水烫过的麻布,将会客厅彻底擦了两遍。 紧接着,又用醋进行熏蒸,当做消毒。 在没有化学消毒剂和酒精的当下,暂时只能做成这样了。 两名王府仆役进行消毒的同时,李医不禁在想。 是不是应该让高度白酒和酒精面世了? 之前他一直没拿出高度白酒和酒精,目的是为了节约粮食。 大唐这些年对外战争不断,军粮消耗巨大。 更重要的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产粮本就不高。 这种情况下,如果拿出大量粮食酿造利润更高的白酒,显然行不通。 那会引起各方面的连锁反应,李世民也不会答应。 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再加上各种新粮食作物的出现。 尤其是土豆和红薯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食谱。 相信用不了多久,粮食就会出现剩余,人们再也不用为吃饱肚子发愁了。 到那时,大量酿造高度数白酒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有了高度白酒和酒精,消毒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只要能干净彻底的消毒,古代流行的很多疾病,包括各种疫病,爆发的概率将会大幅降低。 随之而来的,就是老百姓变得更加健康,人均寿命也会变得更长。 想到这些,李医脸上不禁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发现黄疸肝炎带来的那点阴霾,瞬间烟消云散,不见了踪影。 他的这种变化,也感染了现场其他人。 看到他笑了起来,大家顿时长出一口气,都把高悬在嗓子眼上的心脏放回了肚子里。 尤其李恪,更是如释重负一般。 放松下来的他,立刻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他径直来到李医身边,低声询问道: “医儿,刚才在城门口,你说在安州发现了更大更有价值的矿产” “这矿产究竟是什么?具体在哪里?储量如何?现在是不是可以跟三叔说说了?” 李医看了看他,随即开着玩笑说道: “三叔,您可稳住了,可别被我接下来所说的话给惊着!” 听到这话,李恪立刻没好气地拍了他一巴掌。 “说什么呢,你三叔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会被你这小家伙惊着?” “说说看吧,你们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发现” 李医轻轻点了点头,随即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我手下的探矿人员在安州探索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盐矿” “准确一点说,这是一个地下盐矿,蕴藏着海量的岩盐” “从他们带回长安的盐矿石中,我提炼出了纯度很高的雪花盐,……” 李医正准备继续往下说,却被瞬间陷入疯狂的李恪打断了。 “什么?你小子在安州发现了储量巨大的盐矿!” 李恪惊呼一声,直接被惊呆了。 转瞬之间,他的双眼就变得一片通红,看着颇为吓人。 那可是盐啊! 在古代,盐绝对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跟粮食不相上下。 在某种程度上,食盐甚至是堪比黄金的存在。 黄金不能吃,食盐却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宝贝! 更何况是一座储量惊人的巨大盐矿,能不让人为之疯狂吗! 惊呼声还未落下,李恪已扑了过来,牢牢地抓住了李医的肩膀。 这家伙睁着一对血红的双眼,颤抖着问道: “医儿,你没有骗三叔吧?” “你果真在安州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盐矿,这座盐矿究竟在什么地方?” 李微笑着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当然没有骗您,这座盐矿就在安州境内,离安州城不是太远” “而且这座盐矿的质量很高,能提炼出最高等级的雪花盐” 说到这里,李医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安州附近有没有盐矿,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要知道,岩盐可是后世湖北孝感的招牌,孝感三宝之一。 上大学时,他的室友中就有一个来自孝感的家伙。 那个家伙每次说起家乡时,必定会得意洋洋地提起孝感三宝。 李医根本记不清听过多少次了,早就深深地刻在了记忆中。 “最高等级的雪花盐,真是太好了!” “有了这座巨大的盐矿,安州必定能变成天下最富庶的州府” 李恪喃喃自语着,已激动的状若疯狂。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医顿时笑得更加灿烂了。 片刻之后,李恪才从巨大的惊喜中清醒过来。 紧接着,他就诧异地问道: “你小子既然发现了这座巨大的盐矿,为何不独吞,却来告诉三叔?” “莫不成你这狡猾的小子有什么算计?说来听听” 李医微笑着摇了摇头。 “您想多了,三叔” “侄儿之所以没有独吞这座巨大的盐矿,原因很简单” “盐铁专营可不是说说而已,即便是我,也不能随意触碰” “食盐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必须由朝廷来掌握” 听到这话,李恪顿时恍然。 “原来是因为盐铁专营啊!我说你小子为何如此谨慎呢!” 李医点了点头,随即继续跟李恪进行讨论。 由于安州是李恪的封地,由他来牵头,组织地方开采这座盐矿没有任何问题。 大唐公司可以提供开发盐矿的起始资金、并提供精炼雪花盐的技术。 当然,这都不是无偿的。 在这座巨大的盐矿中,大唐公司必须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有分红权。 但是,大唐公司只参与食盐的生产过程,却不管分配和销售的事情。 食盐的分配和销售,自有朝廷进行统筹安排。 而且李医说明,大唐公司从这座盐矿里获得的所有利润,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用在老百姓身上。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会用在安州,用来改善安州的民生等等。 听完李医的介绍,李恪顿时陷入了沉默。 思考良久,他这才点头说道: “好的,三叔决定跟你小子合作,一起开采这座盐矿” “合作章程稍后再议,先说说咱什么时候去看看这座盐矿?” 李医随即接茬说道: “安排好给婶婶治病的事情,并稳定住安州百姓的情绪,就可以去看这座盐矿了” “具体合作章程我已经拟好,回头就交给您,您可以仔细看看” “还有一件事,咱们确定合作后,这件事必须第一时间告知皇爷爷” 听到这话,李恪马上点了点头。 “你小子真是滴水不漏啊,啥事都想到了” “这事是的通报父皇,如此巨大的一个盐矿,影响可不小!” 接下来,他们叔侄二人继续讨论合作开采盐矿的事情。 在此期间,安内侍将拟订好的合作章程拿过来,递给了李恪。 由于之前双方就有合作采矿的经验,这份章程也没多大变化。 更重要的是,李医制定的这份章程几乎无懈可击,公平合理。 由于都是自家人,也是自家的江山,这里面根本没有尔虞我诈的算计。 李恪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这份章程,随即就点头同意了。 正说话间,出去买药的管家也赶了回来。 李医随即就忙碌起来,逐一检查买来的那些药材。 确认药材无误后,他又开始亲手为杨氏熬汤药。 在熬药的同时,他也在教杨氏的丫鬟辨认药材和怎么熬药汤。 没一会时间,他就已熬好药汤,然后端着药去了后王府后院。 药汤虽然很苦,但为了保命,杨氏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个干净。 …… 午后。 李医和李恪离开吴王府,带着众多随从来到了安州府衙。 他们来到这里时,府衙门口已聚集了大量安州百姓。 这些安州百姓都是李恪让人召集过来的,却是李医的意思。 看到他们一行人过来,众多百姓纷纷躬身施礼。 “见过王爷,见过公子” 李恪和李医则频频点头不已,跟周围的百姓打着招呼。 安州刺史为首的一众地方官员,也纷纷过来见礼。 客套一番后,李医这才转头看向站在府衙前的那些百姓。 那些百姓则热切地看着他,眼中也有几分疑惑。 上午不是才在城门口见过吗,医公子为何如此快将大家召集到府衙前来? 就在人们感到不解之时,李医晴朗的声音就已传来,传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各位父老乡亲,是我派人把大伙叫到府衙前来的,有些事情要跟大家说说” “要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有关春苗学堂的事情,需要说明一下” “由于安州地方较小,人口也不是很多,适龄的孩童数量比较少” “所以我打算在城内建造五座春苗学堂,城外每个乡镇各建一所学堂” 话音未落,现场就已沸腾。 “太好了,城内就有五座学堂,看来每家的孩子都能入学识文断字了” “咱这些草民的后辈也能识文断字?这事美的就像做梦一样” 人们纷纷议论起来,每个人都激动不已。 议论的同时,这些安州百姓也感动的满眼热泪。 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冲李医鞠躬施礼。 其中一些百姓更是跪在地上,纷纷哽咽着谢恩。 “公子仁义,吾等草民感激不尽” 李医连忙走下台阶,将大家从地上请了起来。 待大家的情绪稍稍平复一点,他又接茬说道: “安州的春苗学堂数量虽少,但条件跟长安和洛阳等地的学堂并无任何区别” “所有百姓家的孩童都可以免费入学,都可以在学堂里吃一顿免费午餐” “孩子们接受的教育,学的书本,以及饭食质量,跟长安等地也无差别” “同等条件下,咱安州百姓的孩子能不能出人头地,就看他们自己是否努力了” 听到这番话,大家顿时变得更加激动了。 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片感恩的道谢声。 李医抬起双手轻轻向下压了压,然后继续说道: “稍后我和吴王殿下将会为安州第一所春苗学堂揭牌,欢迎大家进入学堂参观” “其余那些春苗学堂,将由刺史和学政大人来揭牌” 说着,他就抬手朝安州刺史等人比划了一下。 那几位都轻轻点头示意了一下,一个个都满眼兴奋之色。 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个非常不错的露脸机会,也是一项政绩,当然不能放过。 所有身在现场的安州官员,纷纷向李医鞠了一躬,赞美了了几句。 说完春苗学堂的事情,李医就说到了盐矿的事情。 当他说到,自己手下人在安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盐矿,现场瞬间就炸了。 无论是安州官员,还是安州百姓,都被这个消息震撼的目瞪口呆。 震撼过后,再三确认这个消息无误,所有人又都欣喜若狂。 一座储量惊人的盐矿意味着什么,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非常清楚! 那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啊,甚至比金矿更加重要! 毕竟盐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一番庆祝过后,安州刺史突然来到了李医身前。 “下官代表所有安州百姓,感谢公子为安州所做的一切” 说着,这位刺史大人就长揖到地。 非但是他,其他所有安州官员,以及众多安州百姓,也都长揖到地,全都感激不已。 李医连忙上前两步,亲手扶起了安州刺史。 “刺史大人不必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当不得如此大礼” 安州刺史却摇了摇头,动情地说道: “这份大礼公子完全当得,所有安州人都该向公子施礼” “安州历来贫困,在吴王殿下的带领下,情况刚有点好转” “现在有了这盐矿,安州必定会发生巨大改变,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州府之一” 李医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我相信,在三王叔和诸位大人的治理下,安州肯定会变成大唐最富庶的州府之一” 安州刺史点了点头,话锋随即一转。 “下官想请问一下,公子打算如何处理这座巨大的盐矿?” “公子是打算自己组织人手进行开采,还是有其它处理方式?” 很显然,这家伙是担心李医独吞这座巨大的盐矿。 没法不担心啊! 这座盐矿的价值实在太惊人了,说是一座巨大的金矿也不为过。 李医又是当今陛下的嫡长孙,圣眷正隆。 还是出了名的当代陶朱公,有点石成金的神奇能力。 如果他想独吞这座巨大的金矿,显然易如反掌,一般人根本无法阻拦! 李医看了看这家伙,随即微笑着朗声说道: “大家尽管放心,我并无意将这座巨大的盐矿据为己有” “这座盐矿属于大唐,属于安州百姓,谁也无权独自占有” “来这里之前,我跟吴王殿下已商定,联合开发这座盐矿” “合作双方分别是安州官府和大唐公司,以安州官府为主” 听到这里,那些安州官员顿时都长出一口气。 紧接着,他们又都喜形于色。 其中也有一两个家伙,眼底深处飞速闪过一丝贪婪之色。 很显然,他们看到了发财的机会,甚至已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 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高悬在头顶的一把无形的屠刀! 手握这把屠刀的,正是李医。 稍顿一下,李医继续接着说道: “大唐公司将会为开发盐矿提供资金,并参与管理,享有一定的分红权” “但分到的每一文钱,最后都会以各种形式返还给百姓,比如为春苗学堂提供经费” “盐矿建成后,安州百姓可以去盐矿做工,挣一份丰厚的工钱,…” 话音未落,包括安州刺史在内的所有官员都点了点头。 他们看着李医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崇敬。 易地而处,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做到医公子这样。 那是多么巨大的一座金矿啊,有几个人能不为之心动? 聚集在府衙门口的那些安州百姓,则都纵声欢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