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救林冲
还是张教头看得透彻啊,林冲要是有他岳父一半世故,也不至于落到这个下场。 王嗣看书的时候就替林冲感到憋屈,没想到穿越后还是一样的感觉。 张教头见王嗣没有说话,感觉自己说话有些重了。 王嗣一个还不到二十的小伙子能有多少阅历? 他的女婿林冲,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这一生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也不太懂得人心险恶。 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如何处理也很正常。 王嗣能把他喊过来商量,已经非常不错了,要是林冲自己的话,怕是等祸事出了,他这个泰山大人还蒙在鼓里呢。 “林冲呢?”张教头问林娘子道。 “被唤去太尉府了。”林娘子回答道。 张教头看向王嗣,问道:“可有什么蹊跷之处?” 张教头真是警觉...... 王嗣把林冲昨天买刀,今天早上就被唤去太尉府的事情说了一遍。 “二哥昨天刚买的刀,今天早上高太尉就知道了,我猜想,不是他在附近埋了眼线,就是这刀就是高俅安排人卖的。” 张教头点点头,问道:“你倾向于哪一种?” 王嗣道:“后者!” 张教头:“是何原因?” 因为我知道剧情……王嗣假装思考了片刻道:“为了陷害二哥!” “啊!”林娘子吃惊地叫出了声。 张教头点了点头,看向林娘子:“林冲是带着刀走的?” 林娘子看向王嗣,让王嗣回答。 王嗣说道:“没有,刀昨天被我借走了。” 张教头饱有深意地看了王嗣一眼,说道:“你昨天就发现了端倪,所以才借走了刀,以此来破坏高俅的阴谋?” 王嗣点了点头。 “刀……比刀……”张教头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如果用宝刀来陷害人的话,不外乎两种可能。 一是这刀本是高俅的,他以宝刀被盗的理由,诬陷林冲偷了他的宝刀。 二是,假装没有召唤林冲,以手持利刃刺杀上官的名义,陷害林冲。”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三两句就想到了点子上。 王嗣点点头,心中佩服不已。 却听张教头继续说道:“没有了刀,这两种可能都不攻而破,但也只是暂时脱离了危险而已,想要远离危险,还得尽早离开京师才对。王嗣你找我来,是想让我劝一劝我那女婿,对不对?” “张叔看的通透,真是令小侄佩服不已啊!”王嗣说道。 “哈哈~~贤侄谬赞了,老夫只不过是多经历了些事而已,倒是你,小小年纪就能看破高俅的阴谋,并顺势破解,真是了不起啊。”张教头深得商业互吹的精髓。 我只是看过原著而已……王嗣谦虚地笑了笑说道:“张叔才真是谬赞了。” 张教头正与王嗣商业互吹,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锦儿去开门,半响,领来了一个开封府的差役。 张教头和王嗣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解。 差役走上前,抱了抱拳说道:“禁军教头林冲涉嫌手持利刃、闯入白虎节堂,且涉嫌刺杀上官,已被开封府收监,家人午时可去送饭探监。” “啊!”林娘子再次失声叫道,水雾瞬间弥漫了眼窗。 张教头用些许碎银子打发了差役,并安排锦儿扶林娘子回屋休息。 把刀拿走了,林冲哪里还有利刃可持? 想改变剧情真的就这么难吗…… 王嗣心中震惊不已,他看向张教头,张教头也是满脸的震惊,他也想不太明白,利刃从何而来。 两人商业互吹了半天,结果却是如此地出人意料。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都有些尴尬。 张教头人老了,脸皮也厚些,率先恢复了过来。 他开口道:“现在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再多想也是无用,我们该考虑该怎样解救林冲。” 王嗣点点头附和道:“高俅没有当场打杀二哥,而是押解到开封府审判,想来是有所顾忌,开封府与我们并无过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张教头点点头:“老夫也还有些积蓄。” 又是一个有钱人……王嗣点点头,问道:“像这种案件,都是谁来审判?” 张教头回答道:“开封府滕府尹。” 王嗣又问道:“张叔可认得滕府尹?” 林、张两家世代生活在京师,老汴梁人了,说不定会认识些大人物。 但张教头令王嗣失望了。 只见张教头苦笑了一下,道:“贤侄太高看老夫了,我认得滕府尹,滕府尹不认得我啊。” 王嗣明白了,宋朝重文轻武,文武之间的鸿沟太大,张教头或许会认识武人中的高官,但文人中的权贵,以张教头的咖位还远远够不着。 人际关系对比,高俅完胜。 王嗣回忆着剧情,说道:“虽然二哥是被诬陷,但高俅做的人证物证齐全,这罪是免不了的了,但我们可以从细节上把罪责减轻。” “怎么减轻罪责,贤侄速速道来。” 王嗣道:“二哥没带兵器是肯定的,以二哥的性格,被捉的时候,肯定也没有抢夺兵刃进行反抗……应该是有人趁乱把兵器挂在了二哥腰间。腰悬兵刃比起手持兵刃,罪责就少了许多,至于白虎节堂之事……误入比闯入罪责又少了许多。” 张教头心中一喜:“贤侄说的有理,可是,我们怎样才能令滕府尹这样判呢?” 王嗣果断道:“我们分两路行事,张叔你去开封府买上告下,使用财帛,要特别注意一个叫孙定的孔目,据闻此人最是耿直,见不得好人受冤枉,您把是非曲直向他诉说明白,他一定会帮设法帮助我们的。 我则去狱中给二哥送饭,顺便与他统一口径。” 张教头霍地站起:“好,我这就去办。” 王嗣赶紧叫住张教头:“张叔且慢,还有一事。” 张教头又重新落座。 王嗣接着说道:“高俅陷害二哥,其目的却是为了嫂嫂,无论二哥结局如何,高衙内肯定会来逼迫嫂嫂,说不定现在外面就有人在监视我们,防止嫂嫂离开京师,我们还须早作谋划为好。” “贤侄稍待。”张教头走到院门处,透过门缝向外望了片刻,走了回来:“外面的确有人在监视,这该如何是好?” 王嗣想了想道:“我有个主意,只是需要二哥写一封休书。” 王嗣把想到的计策一一道来。 张教头想了想道:“此计可行。” “好!”王嗣站起身,“如此,我这就去订些饭菜,与二哥送饭去。” 张教头也跟着站起身:“那我就去开封府衙门打点上下。” …… 开封府监牢内。 林冲戴着枷锁,身子依靠在监牢的木栏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幽暗走廊的尽头传来锁链滑动的声音,应该是门被打开了。 接着传来了脚步声。 林冲抬眼望去,一名狱卒领着书生打扮的王嗣走了过来,在林冲的牢门前停了下来。 狱卒掂了掂手中的银子,很是满意地说道:“一炷香的时间。” 王嗣拱手作揖,目送狱卒离开,这才看向林冲,“二哥。” 林冲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悔不听贤弟之言,落得了今日下场。” 王嗣把食盒放在一边,边把里面的饭菜一一摆出,边说道:“二哥莫要气馁,张教头在上下打点,准备把二哥的罪责降到最轻。” 林冲无助地说道:“难道你们也认为我有罪?我是被冤枉的,我没有罪。” “我知道二哥是被诬陷的,但证据呢?那两个不知道去哪里的承局吗?”王嗣反问道。 林冲无言以对。 王嗣继续道:“高俅那里有人证物证,滕府尹就算知道二哥是被冤枉的,也不敢驳了高俅的面子放了二哥,所以二哥的只能认罪,但只可认腰悬兵刃,误入节堂之罪,其他的一概不认。” 我什么罪也不想认……林冲默默地点了点头。 “二哥莫要气馁,腰悬兵刃,误入节堂之罪最多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王嗣安慰道:“在刺配的路上,我就截了二哥去,到时候还不是天高海阔,任你我兄弟翱翔。” “贤弟万万不可做糊涂事,刺配远恶军州,遇到大赦,还能还我清白之身,如若我半途逃了去,一生背负逃犯之名,就算死了也无脸面对列祖列宗的。” “到时候再说吧。”王嗣说道,他明白林冲也算是小官宦家族出身,忠君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王嗣是新世纪的有志青年,奉行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是理念的冲突,谁都说服不了谁的。 王嗣跳过这个话题,再次嘱咐道:“二哥记住了,只可认腰悬兵刃,误入节堂之罪,其他的一概不认。” 林冲点点头:“记住了。” “还有一事。”王嗣看着林冲说道:“高俅在陷害二哥的同时,也在搜查赛伯当的下落,我恐怕在京师待不了多久了。 高俅这么做的目的,除了给高衙内报仇以外,则是为高衙内霸占嫂嫂扫除障碍。 目前,已经有人在监视嫂嫂了,待二哥刺配,我再离开,嫂嫂就再无人庇护,恐怕……” 林冲死死地咬着牙齿,额头上青筋一根根地凸显,他看向王嗣时,眼中的恨意淡了下来。 “贤弟,你离开京师时,务必把你嫂嫂一起带上。” “有人日夜监视,离开京师恐怕得费些手脚……” 王嗣把与张教头商量的对策一一告诉林冲。 林冲点点头:“好,我都听贤弟的。” 王嗣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让他把改变剧情的第一步,就从改变林娘子的命运开始吧。 想想也是可笑,看原著时,王嗣看到林冲休妻这一段,深深地为二人感到惋惜和不解,没想到穿越到了水浒,林冲休妻竟然是他亲自撺掇的……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折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