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如火如荼
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正文第113章如火如荼曹cao兄弟俩在府内对骂的时候,荀彧、郭嘉、程昱,带着新收的小兄弟徐晃也来到了曹府。 徐晃原来去找曹德谈,没谈妥,毕竟这是件大事,他拿不了主意,所以就请曹cao亲自出手了。 其实,徐晃心里也郁闷的很,他本来是先锋大将,曹cao却让他去军工部帮忙,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且,他仗着自己以前管理过军务处,以为炼铁这事手到擒来,谁知道被现实狠狠的打了一次脸。 “还好有主公兜底,不然,我这真没法交代了。” 徐晃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三人诉苦。 荀彧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着实有点慌,主公兜底,他能兜的住吗?曹德曹二爷,那可是见钱眼开,六亲不认的主儿,哪怕主公是他亲哥,不扒下司空府一层皮,多半也弄不成事。 四人刚到府外,还没来得及让下人通报,就听见院内兄弟俩的对骂声。 荀彧嘴角一抽,急忙摆摆手道:“出门没看黄历,晦气,我还是先躲躲吧。你们不知道,我一见了二爷,心里就发憷。” “荀大人,您这是?”徐晃当即懵了,“您可是司空府的一把手,当朝一等一的大员,您在二爷面前,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吗?” 荀彧抿了抿嘴唇,也不回答,黑着脸走了。 徐晃随即看向郭嘉,“军师?” 郭嘉低头道:“我也躲躲吧,上回我顺了他一支望远镜,几把军刺,这小子还记着仇呢……” 二人一前一后,急忙忙离了曹府。 徐晃与程昱两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也忍不住忐忑起来。 到了院内,就见曹cao拿着一根木棍,指着曹德骂来骂去。曹德远远的躲着,嘴里也不闲着。 虽然早就知道他兄弟俩之间的感情,不能以常理论之,但这等场景,徐晃还是第一次见。 尤其是蔡贞姬、小碗、美卿几个,压根没当回事,此时正一人抱着一个大甜瓜,津津有味的看热闹。 “这,我,程大人,主公和二爷他们怎么这个样子?要不,您去劝劝吧?” 程昱顿时吓了一跳,跟被蜜蜂蛰了一般,可看看周围,自己的资历最老,官职最大,他不去谁去? 程昱硬着头皮走到二人中间,谁都不敢得罪,“主公,二爷,你们歇歇吧……” 曹德哼的一声,“歇歇就歇歇,我还渴了呢!” 他走到蔡贞姬面前,拿起桌子上的甜瓜啃了起来。 不仅自己吃,还特意分给了程昱、徐晃,就是不给曹cao。 曹cao气的嘴都歪了,“你小子,你,你真是个混账!你说,冶炼技术到底给不给?” “给,拿钱买。” “没钱!” “没钱就拿铁矿换。” 说来说去,最终还是落到了这个话题。 程昱为人谨慎,不敢多嘴,徐晃却血气方刚,一边吧唧吧唧的啃着甜瓜,一边说道:“换就换吧,反正天下铁矿多得是,官府也用不完。主公,其实我觉得二爷这个提议也不错。” 曹cao找到了台阶,也不那么执拗了,坐下来后,指着曹德问道:“你说,怎么个换法?” 曹德见他服软,笑道:“合同里不是写的清楚嘛,你需要什么,我给你打什么,保管你满意。我需要什么,我自己去拿,你也不问。总之,你不吃亏。” 曹cao也不想继续纠结了,就看着程昱道:“你和他谈,我现在看见他就烦!” 说罢,头也不回的去了自己院内。 曹德笑了笑,对蔡贞姬叮嘱道:“你跟程大人说吧。” 之后,自己也走了。 既然是谈生意,兄弟俩都多少避嫌嫌,对外面也有说法。 事情敲定下来之后,曹德就要开始挖矿了。 前期的准备工作,其实赵四儿等人早就完成了。现在要做的,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长葛、颍川一带的铁矿,全都由曹德亲自把控,交给外人他不放心,而且容易出事。 趁着这个档口,他还凿开了好几处煤矿。 半个月后,矿场的基础工作总算完备,已经可以进行开采了。曹德特意把马钧三人叫了过来,对他们吩咐道:“你们最近一段时间,要一直呆在矿上,多多积累经验。这是你们第一份任务,不要让我失望。” “二爷,您就放心吧!”经过十几天的学习,三人已经初步掌握了数学、机械类的基本知识,尤其是马钧,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再加上曹德的亲自培养,他对于机械、钢铁这个行业认知,早就已经超过了赵四儿、刘能等人。 就比如一些常见的机械技术,滑落组合、杠杆原理,马钧运用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他不仅能够按照矿场的需要,设计出最为合理的机械开采方案,甚至还能就山体的构造,给出许多惊艳巧妙的解决办法。 曹德在看到图纸的第一瞬间,二话不说,直接命人全盘照做。并当场拿出两万钱,作为对马钧的嘉奖。 现场众人,全都兴奋不已。郑浑、浦元,盯着图纸握紧了拳头,心里也在暗暗较劲。 同时进来的人,同时拜在二爷手下,同样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培养,马钧已然是出人头地,做出成绩来了,他们当然不肯示弱。 浦元回去之后,连觉都睡不好,坐在院子里,对着成片成片的铁料、模具发呆。 不弄个完美的铸造方案,不打造出一批堪称神器的宝刀,他自己都觉得对不起曹德。 郑浑见状,顿时也睡不踏实了。 三人之中,曹德对他的期望最大,毕竟是建筑、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百姓安乐。 打铁打废了,最多是不好用。挖矿挖慢了,最多费点时间。可水利兴修,工程建筑,哪怕出一点差错,都极有可能引起巨大的灾难。 一想到这里,郑浑也立马坐了起来,点燃烛火,拿起一本《曹子算经》,一丝不苟的研读起来。 又过了五六天,铸造厂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浦元也正式从赵四儿手中接过了总负责人这一艰巨的任务。 他年纪轻,才十七八岁,经验上自然有些不足。为了能把铸造厂完美的运营起来,不出乱子,浦元不管什么事,都做的极为认真。 一方面,冶炼他要看着,另一方面,铸造他也要管。在紧张的工作氛围下,铸造厂的其他人员也都不敢马虎。其实,就算有人想耍小心眼,那也躲不过浦元的眼睛。 他在铸造冶炼上面的天赋,简直超出了曹德的想象。 别说他连看都不看,只随手一摸就能分辨出矿石的好坏,甚至隔了几间厂房,仅仅凭借着风箱传来的声音,就能断定火候是强了还是弱了。 最让曹德感到离谱的是:有一次,钢刀需要淬火,浦元便让手下十几名小工去淮河取水。小工嫌路远,取的是城河里的水。浦元只大眼一看,就冲着那帮小工们训斥起来。 “你们取的是城河的谁,哪里是淮河的水?能一样吗?” 小工们还有些不服,反驳道:“城河淮河,不都是水?哪里不一样了?” 浦元解释道:“城河浅,淮河深,水质不同,淬火的效果也不同。水深,则质地精纯,密度大,用这样的谁来淬火,钢刀才能到达合适的硬度。换,赶紧去取淮河水。” 曹德在一旁听得是目瞪口呆,不得不说,老天爷赏饭吃的天才,跟普通人比起来就是不一样。 曹德为了培养赵四儿,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可赵四儿就是一名木木呐呐的铁匠,他只会按照经验做事,做成就好,不会思考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而浦元他们几个,是基于理论和经验的结合,不仅要把事情做成,还要做好、做精,做到其他人达不到的高度。 “捡到宝了,真是捡到宝了啊……” 曹德长叹一声,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场面上的事情,蔡贞姬去谈;许都医院,华佗去管;矿场,交给马钧;冶炼,交给浦元。厂房、水利,建筑、修缮,交给郑浑。还有个火锅城,让曹昂、小碗他们盯着就行了。 简直完美! 曹德感慨之中,浦元已经拿着第一批铸造出来的宝剑走了过来。 “二爷,我专门练了两把剑,送给你的礼物。我敢说,普天之下的神兵利器,没有比这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