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牵招
第二天,刘备前去求见太后,看到一位身穿孝服的美艳少妇,陪坐在何氏身旁。 她是何进的儿媳妇尹氏,过来遣送奴仆。 由于昨天的动乱,皇城之内的阉宦全部被杀,大量宫女逃亡(被抢)。 太后何氏身边急缺侍奉之人,只能从兄长家里调集仆从。 不久前,刘备亲自出城,把他们接了进来。 可惜那时尹氏带着面纱,看不清面貌…… 现在看来,确实美艳动人,难怪曹老板忍耐不住,把她收入房中。 当然了,她的儿子何晏更加有名,也更加漂亮! 传说何晏容貌俊美,皮肤细腻洁白,无与伦比! 魏明帝曹叡怀疑他擦了一层厚厚的白粉,便在夏天的时候,让人当场下了一碗面给他吃,把他吃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之后,他的脸色更加白嫩了! 也就是说,素面朝天,不用任何化妆品,就有如此美色! 之后,便被人称作“傅粉何郎”。 不像后世某些女人—— 看照片像天使baby,真人像楚楚baby。 可是,卸了妆,就成了碧落殿下! 而且,何晏还喜欢女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装大佬! 真是想想都让人…… “玄德侍郎,你有何事?” 听到太后的问话,刘备连忙回转精神,拱手说道:“太后,昨日我军护卫天子时,卢师曾许下千金之赏,不知朝廷如何支应?” “千金……”太后捏了捏眉角,苦笑一声:“朝廷没钱……” 就猜会这样! 刘备一点儿都不意外。 后世有人说过,任何帝国的崩溃,都是从财政崩溃开始的! 东汉帝国也不例外。 事实上,自从桓帝开始,就已经支撑不住了。 汉灵帝继位后,便宠信阉宦,卖官鬻爵,横征暴敛。 十常侍等人为何会盛宠不衰,自然是因为他们能弄来源源不断的钱财。 以至于灵帝称张让为阿父,称赵忠为阿母,可不就是他的衣食父母吗?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用来平叛的钱粮,便是他辛辛苦苦卖官攒来的…… “太后——”刘备皱着眉头,继续道:“下官那群士卒,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若是无法兑现恩赏,怕是会引发兵变啊……” “这该如何是好?”太后一脸苦恼,长叹一声。 自家外戚覆亡之后,真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想到这里,她对袁氏的恨意便更加强烈了…… “太后……”一旁的尹氏用弱弱的语气,细声说道:“公公家里还有点积蓄,可以拿出来……” “那些钱粮,还要用来办丧事呢!”太后摆了摆手,转头看向刘备,问道:“玄德侍郎,你有什么主意?” 如今,她亲人俱亡,似乎已经把刘备当做主心骨了。 “既然拿不出钱财……那就只能用别的东西抵账。” 这也是他们昨晚,好不容易才商量出来的办法。 “哦,你想用什么?” “武库里的兵甲!” “也好——”太后拍了拍几案,立刻就答应下来:“你这就持我懿旨,前去调拨!” 反正到了这个时候,也就只能顾着眼前了…… …… 东汉时期,在全国各地,布置了多处武库,里面存储的兵器铠甲数量惊人。 后世就曾出土过徐州东海郡的武库集薄,单单只是这一个武库,就足以装备数十万大军! 雒阳武库位于皇宫的东北角,里面还存放着汉高祖的斩蛇剑,当年孔子穿过的木屐,以及王莽的头颅。 只可惜,这些宝物在司马西晋时期,被大火焚烧一空…… 有了太后懿旨,刘备带人,领来了上千套的兵器铠甲。 每人一套两档铠,一柄长枪,一把环首刀,还有最贵重的大黄弩! 其中,铠甲和大黄弩都是民间违禁品,有钱都买不到。 这一套下来,别说是一金,就是十金,都置办不齐! 当然了,刘备和关张二人,都淘换了一套只有将军才有资格穿戴的铁甲。 这套装备发下去,那些丹阳兵终于安定下来,齐呼万岁…… …… “大哥——” 关二爷换上新的铠甲,但却皱着眉头,毫无喜色,拱手问道: “不知大哥日后有什么打算?” “这个嘛……”刘备捏着下巴,沉吟不语。 他的想法很简单,自然是离开雒阳,占一个合适的地盘,开启自己的种田大业! 毕竟,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继续留在这里,跟那些占据政治高位的老狐狸斗智斗勇,不啻于自寻死路! 不过,究竟在哪里种田? 什么时候离开? 他还没有考虑清楚…… “大哥——”关二爷继续劝说道:“如今,虎贲中郎将袁术已控制宫门,执金吾丁原驻扎在城北不远处,西凉董卓退到城西显阳苑,一直不愿意离开……” “前往其他地方募兵的鲍信、张扬、王匡等人,已赶至雒阳附近……” “他们俱都对吾等虎视眈眈,还请大哥勿要轻敌,早做打算呀!” “是啊——”一旁的简雍也跟着劝说道:“玄德,我们都知道你有匡扶汉室之志,但也不能以卵击石,自蹈死路呀!” “最好还是量力而行,保持有用之身,以待将来……” 刘备环视一圈,看着他们满是期待的眼神,心中暗松一口气…… 没想到他们比自己还想急着离开! 如此以来,就不用费心考虑如何说服他们了。 于是他便点点头,道:“此事我会慎重考虑的!今日子经即将离开……” “益德,宪和,你们随我前去送行;云长,你留下来看守皇宫。” “喏——”关羽应诺一声,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只能暗叹一声—— “大哥对朝廷……实在是太过愚忠了……” 在后世,关二爷被人看做是忠义的化身。 但他的忠义之心,却是因为一次次的经历,慢慢形成的! 如今,他还只是一个杀人逃亡的逃犯,还未经历过后来的历史事件。 此时的他,更加偏向于兄弟义气的坚持,对于汉室朝廷,却并没有太多的忠诚。 …… 牵招牵子经,冀州安平人,才量高杰,体德允直,乃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之选! 同时,也是刘备的刎颈之交! 在原本历史上,要说刘备错过的,最让人痛心的将领,便是牵招和田豫! 只可惜,他们的家族根基都在北地,根本不可能抛家弃业,跟着他流浪天下…… 牵招的老师乐隐,乃是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吏,不久前,与何苗同时遇害。 今天便是他们扶棺回乡的日期…… 刘备走在路上,不停的思索,究竟要去哪里种田? 不过,要想把牵招和田豫收到麾下,就肯定不能远离北方! “子经——” 刘备看到牵招一身孝服,快步走上去,紧紧握住他的双手…… 一切尽在不言中! “玄德兄——” 牵招忍着泪光,看向刘备,虽然感觉他的变化不小,但却还是自己的生死兄弟! 乐隐与牵招同县,可以顺着黄河一路而下,他们已经定下了一艘货船。 刘备想到历史上,他们在回乡的路途中,遇到山贼抢劫,使得牵招垂泪恳求,才得以离去。 于是,便转身看向张飞,道:“益德,把兄弟们的金钱都借过来……” 然后,他又扯起衣服的下摆,撕下一块,把借过来的铜钱和金块包在一起,递给牵招: “子经,这些钱财你们在路上用,不要节省……” 牵招伸手接过,紧紧握住,拱了拱手。 他们兄弟之间,不需要道谢! 随后,刘备带着张飞,和牵招一起,把乐隐的棺材抬上货船。 临行之际,牵招突然抓住他的手臂,直直的看着他的双眼,语气低沉的说道: “玄德兄,吾知你素有匡扶汉室之志……” “不过,此时此刻,雒阳非久留之地……” “还望玄德兄思之慎之!” 也就只有真正的兄弟,才会这样劝说吧…… 刘备拍了拍他的胳膊,点头道:“我明白,子经路上小心……” 站在岸边,看着那艘货船渐渐远行,刘备长叹一声…… 接下来就该考虑,究竟要去哪里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