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创汇不仅仅只有出口,金融也行!
    我在80年代当村长正文第663章创汇不仅仅只有出口,金融也行!压下了某群不甘于现状,想要靠走捷径咸鱼翻身,扬眉吐气的家伙们的妄想之后……    刘康便不再遮掩,而是直接摊牌,告诉了杨明上头关于那笔钱的处理意见。    从本质上,上头其实还算遵守约定。    毕竟除了本金之外,上头只以涉嫌诈骗为借口,处以了十倍利息的罚金。    对一般人来说,十倍利息的确恐怖的可怕。    但对一把捞了近四十亿刀的杨明来说……    就一亿两千万,换算成美刀不过三千多万。    十倍利息罚金,那简直就是毛毛雨。    但之所以说是从本质上还算遵守约定,而不是真的遵守了约定……    原因自然全都出在了之前刘康让签字的那些划拨土地,或者是安排飞机挂靠之类的事情上。    每一块划拨土地,相较市场正常价格,都至少是十倍的溢价不说,光是个飞机挂靠的挂靠费,上头居然都敢要一百万一年——而且还是美刀!    并且还必须是一次性就得付二十年的!    不过即便如此。    碍于时下的土地价值不比往后,几乎全都是白菜价。    因而即便溢价十倍,又是十倍罚息,开出天价的挂靠费……    一刀下来却依旧不过才砍了十二三个亿。    也就是说,按照上头本意进行处理,杨明最终还能落下二十七八个亿。    说着这些的时候,刘康的脸抽搐的厉害。    而杨明则忍不住的想笑。    因为光是想想相关方面既想要钱,却又不想落人话柄的样子。    他就忍不住想到了一群饿疯了的家伙面对一头烤的外焦里嫩的大肥猪时,拼了命的想要多吃点,奈何肚子太小。    最后自己撑的肚子都快破了,大肥猪却还剩下很多。    还想继续多吃却实在是吃不下了的场面。    注意到杨明的表情,大概能猜到他在想些什么的刘康道:“当年你重复抵押,利用信息差大肆套取资金事发的时候我就告诉过领导,说在当时能看到河岛经济泡沫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般人,所以让领导不要想利息,而是作将这笔钱作为投资人的形式交给你打理……”    当时上头要能听从他的意见。    那么这笔钱银行方面就能名正言顺的拿到他之前所说的近三十个亿,而不是现在的十二三个亿。    想到当时领导心里只想着本金的安全,压根不敢冒险……    刘康便唉声叹气,悻悻不已。    杨明却是暗自庆幸,心说幸好上头没听你的。    毕竟现在虽然四十亿变成了二十七八个亿,却也已经足够保持在芯片半导体方面投入的同时,还能有富余资金继续在资本市场上收割!    要只剩下十来个亿的话……    投入了芯片半导体,就没有充足的资金在资本市场吸血。    要想保持资金量从资本市场吸血,芯片半导体方面的投入就定然不够!    两者根本无法兼顾,那就麻烦了。    这些心思,刘康当然清楚。    只不过此刻的他已经没心情嫉妒杨明占了大便宜这事了,而是开始巴巴的介绍国内外汇的紧缺状况,表示别看上回堆二踢脚加一个控制权在自己手里的蘑菇蛋一下卖出了七十多亿刀……    让国内的外汇储备几乎一下子翻了几十倍,似乎是赚翻了。    但问题是钱这东西……    没钱的时候是只能省着花。    这有了钱,看到啥好东西那都想买。    最关键外头的好东西似乎还特别多,所以别说才七八十亿刀……    便是七八百亿,怕都依旧不够花!    总之一句话就是,虽然坑了狗大户七八十亿,但因为这两年的进口量因此激增,出口创汇量却暂时还没有太大的改观。    因而这七八十亿现在已经花的差不了!    “美刀在国内没法花,你想拿回来用,最后还是得兑换——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干脆跟我兑换!”    一番诉苦完毕,刘康巴巴的道:“虽然给不了你十比一的黑市价,但在官价上翻个个儿我还是能做主的——咋样,考虑一下?”    杨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笑道:“我有一个故事,不知道刘先生你有没有兴趣听?”    我就想知道你愿不愿意换外汇给我,谁有兴趣听什么故事!    刘康心头吐槽,但现在跟之前相比,算是局势易位,    有求于人。    所以即便腹诽,但刘康却也不得不摆出一副你说,我洗耳恭听还不行么的架势。    好在杨明的故事非常简短。    甚至都不能算是故事,而是一句话。    大概意思就是这世界上的有钱人,那可没有一个是靠省钱,靠向人借钱而成为有钱人的。    想要成为真正的有钱人,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有钱生钱,去赚更多的钱!    听完这些,刘康大概明白杨明的意思是说国内的外汇之所以紧张,那是因为国内的企业没有创汇能力,没法钱生钱。    只是这个问题刘康不是不知道。    问题是知道了也没法解决——毕竟国内企业产业低端,创汇能力不足那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解决的!    不能解决问题,故事说的再好,那又有什么作用?    “国内企业创汇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时半会没法解决这事我当然也清楚!”    说到此处,杨明顿了一顿之后才对刘康道:“我跟你说这故事的意思是想告诉你,虽然企业创汇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时半会没法解决不假,但你别忘了想要创汇,可不仅仅只有出口这一条路——只要能找到个靠谱的cao盘手,利用金融手段,同样可以创汇!”    要是别人说这话,刘康怕是得嗤之以鼻。    毕竟他可是专业出身的银监头头,岂会不知道金融同样可以创汇这个事实?    之所以没人这么干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金融虽然也能创汇,但前提是永远都只能赢,不能输!    可这世上,又有谁能保证只赢不输?    不过这话既然是杨明说出来的,那刘康就不得不斟酌一下了。    毕竟杨明河岛的经历太过传奇,传奇到让刘康相信如果这世上真有这么一个只赢不输的人,那么这个人就必然只能是杨明。    可即便有这种想法,刘康却也不得不担心万一的可能!    “只要刘先生你肯放权给我……”    杨明道:“那我向你保证每年百分之二十的收益——即便是我自己亏了,该归属于你们的收益,我自掏腰包都给你补上,如何?”    年化百分之二十的投资,说起来似乎不高。    毕竟很多优质的cao盘手,年化百分之三十的也不是没有。    不过年化百分之三十的情况虽有,却只是个例。    所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化虽然说高不高,但要是能长期保持……    那回报率,可就惊人了!    也是因此,在得到杨明的保证之后,刘康是强忍激动道:“杨总你可是出了名的不见兔子不撒鹰啊——这会儿告诉我这么好的条件,怕不光是出于爱国这么简单吧?”    “本来是!”    杨明嘿嘿道:“不过既然刘先生你都这么说了,我感觉自己要真没点什么别的目的你怕是得怀疑我的居心——既然这样,那我就提个小条件,如何?”    刘康无语吐槽,歪着鼻子道:“你说!”    杨明这才正了神色道:“我需要刘先生你暗中帮我监控一个人,并且在我需要的时候,你要确保我查看到任何和银行有业务往来人等的任何违规cao作——如何?”    刘康死死的盯着杨明,半晌之后道:“如果涉及领导层级,你今天这话,我可以当你没说!”    “我对上头的是是非非,没什么兴趣!”杨明道。    听到这话,刘康的表情松懈了下来,伸手一握算是达成交易,同时道:“你说的那要我帮忙监控的人是谁,干什么的?”    “他叫柳泉明,是你们银行的人!”    杨明笑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他现在应该是外汇专用款项使用监察员!”    听到柳泉明三个字,刘康的眉头微微抖了一下。    不过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表示自己会让人留意。    “记得只能是暗中留意,千万别打草惊蛇!”    杨明笑道:“毕竟老话说的好,只有放长线,才能钓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