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来都来了
    这个方法好啊!    贺崇仔细想了想,激动得脸都红了:“好家伙!真的,你这也太厉害了!”    这一招,简直是零成本!    人工现在是现成的,框架也是现成的。    甚至本来就是教学处,现在改个招牌就行,老师都不带换的,换套讲课的内容就成了。    而且这个模子是全国可以通用的。    国内有多少个厂呀,还有那么多的公司。    现在也没听谁说有这种专门往厂里头送人的公司呢,大家要招人,都是往门前贴个大告示,等着人送上门。    要不就是往街上一站,喊个大喇叭。    好的厂子倒是不用愁了,但是稍微差点的厂子压根抢不过啊。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原先这些人就全都不用撤回来!”    陆怀安点点头,嗯了一声:“本来也不用撤啊。”    瞧瞧,他安排出去的人,就一个都没想过要召回来的。    这边跟着贺崇继续办事情,私下里却帮着他打探各省份城市的消息。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贺崇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搓着手兴奋极了:“那,这个我们得琢磨琢磨,改个名字……”    现在他们的办学处,是教人要债讨薪的。    嗯,这个不需要什么本事的,没读过书的都无所谓。    告诉他怎么要钱快,要得钱到就行了。    现在要转去教他们进厂的话,贺崇犯了难,皱着眉头道:“那,改个什么名字好呢?”    工厂学校?    工厂教学处?    好像都不咋的啊……    陆怀安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轻轻一点:“叫中介吧。”    中介?    “就是中人,差不多的意思。”    “哦……”    仔细一想,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可中人不都是直接请人,需要专门去搞个公司吗?    陆怀安笑了:“那平时肯定是请一个中人就行了,但现在我们这不是准备搞大批量的嘛。”    难不成为了送一个人进去,专门请一个中人?    那多不划算。    直接培养自己的人马,把公司打造成中介。    也不局限于这个工厂公司什么的,只要打造成了权威,以后卖房子啊卖车啊什么的,也都可以发展一下嘛!    “一条通,条条通。”陆怀安摊开手,摇了摇头:“做生意嘛,都这样的。”    贺崇当真是开了眼了。    他沿着陆怀安的思路往下一捋,两眼放光。    确实啊,进工厂进公司,需要中介,那其他行业呢?    这个中介行业,大有可为啊!    尤其是现在各行各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压根都没人想过搞中介的时候。    他们搞了,那就是第一!    “好!这个事包在我身上了!”    贺崇一拍胸脯,兴奋得饭都没吃就走了。    特地跑了几个地方,又召集了不少人回来开会。    为了处理办学处换名字换内容的事情,贺崇忙得不可开交。    陆怀安倒是省事了。    这事交给贺崇,他只需要偶尔帮着出出主意,想想招就行了。    反正他们公司原本就是一起做的,现在改门换面他们的合作也没什么区别,照旧就行。    也因为这事完全是他提议的,内容他定的,方向他改的,所以贺崇也很给面子。    最终,他们的办学处,改成了新安中介。    原本想了几个名字,但贺崇都觉得不够响亮。    “这个名字最好!”贺崇觉得自己选的太棒了:“又能宣传一下新安集团,也能让大家更信服我们这个中介公司!”    毕竟,现在新安冰箱太有名气了,广告费也舍得掏,天天电视里头都放着的。    那广告语还编成了支歌儿,挺琅琅上口的,许多小孩子都会唱。    唱的多了,这知名度也就上来了。    说起买冰箱,现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哦,买新安冰箱吗?听说这个还不错。”    至少,质量有保证嘛!    买东西,可不就看一个质优价廉?    尤其是冰箱这种大家伙,自然是质量越棒越好。    借着新安冰箱的风,贺崇觉得他们中介公司更容易打响知名度,也更让人信服一些。    毕竟,人一个集团在这呢,人家听到后,也不会那么难以接受。    陆怀安对这个没什么意见,嗯了一声:“都行。”    不过他看着资料,还是提了点想法:“也不需要所有人都要钱……”    现在大家都比较穷,也不是所有人都掏得起这笔中介费。    “如果是好厂子就算了,如果厂子一般,这笔中介费就别找工人们要了。”    可以事先跟厂子谈谈,两边的费用,都让工厂掏。    贺崇记了下来,点点头:“行,你的意思我明白的……”    他的行动力极强,尤其原框架基本是固定的,只是各地的程序需要提前跑一跑。    为了这个,龚皓也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天南地北地跟着他跑。    这就开始上正轨了?    陆怀安都有些不敢置信。    不过他也没多去管,只说让他们有事就跟他说。    “嗐,暂时没什么事,你尽管忙你的。”    武海这边,有钟万帮他搞工程,贺崇放心得很。    换掉了刘龙军,真是万事都顺心。    陆怀安则时不时巡视一遍,装修什么的也需要cao心。    当然了,最大的好消息,则是李佩霖这边有了重大进展。    他们在东南亚,陆续谈成了几个订单。    这边资源极为匮乏,他们对服装的要求不是很高。    现在新安集团名下的制衣厂,除了在沈如芸指导下迅速提升产品质量及改变了生产路线的,算是提前完成了升级以外,像苍岚县这边的制衣厂及各种在他们这里拿料子在家里做的这些小作坊,衣服已经跟不上趟了。    这种质量,这种手工,在国内基本卖不起价。    尤其是苍岚。    以前还能原产原销,卖出去一些。    现在苍岚基本都发展起来了,工厂啊企业什么的也都多了起来,大家伙都有了钱,自然也不会去买这些小作坊出品的衣物。    他们更多的,还是喜欢去商场里头去各种店子里头买。    质量稍微好一点,价格虽然略贵,但是经得起折腾。    这种情况下,这些质量较差的衣物就有些销不动。    可是苍岚这边生产模式基本已经固定了,尤其是这些工人,很多都是本地人,陆怀安并不想把这条路子完全堵死。    因此,李佩霖打通的这条通道,就至关重要。    东南亚他们需要衣服,对质量也没有要求。    这样的话,苍岚大量生产的这些衣物,立刻就有了销路。    “有一个大的订单,是在办事处的帮助下拿下的。”    也是亏了这当地的办事处,帮着牵了不少线,竟真的拿下了一个大的订单,让李佩霖惊喜不已。    “这样啊……”陆怀安也很高兴,说回头得请人吃顿饭:“那,你们什么时候回呢?”    谈起归期,李佩霖也有些迟疑。    现在进展这么顺利,他们其实已经算是完成了原定的目标。    尤其他们去年连年都没回来过,很多人都想家了。    可是原计划里,他们还有一部分的路程都还没跑到呢!    陆怀安听了,觉得倒也不必急于一时:“这次不成,还有下次嘛!都完成目标了,也不用一直在外头耽搁。”    毕竟想家是人之常情,目标都达成了,硬生生不让人回来,确实有点过分。    “这样……行吧,我回头召集大家开个会。”    毕竟出国一趟,花销不少,李佩霖个人的话,还是希望能一次跑完的。    他做事情喜欢做计划,更喜欢完完整整地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完。    这种事情做一半什么的,他会很难受,总感觉如鲠在喉。    “哈哈,那随你。”    对于李佩霖,陆怀安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反正不管你们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们。”    想继续考察的话,也可以,这边所有花销都会报销的。    开支和工资照常发放。    如果不想考察了,想回国的话,也行。    这边他会让许经业和张正奇着手做准备,随时跟他们对接。    李佩霖很高兴,这种情况,简直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大好事。    他们团队的人也很清楚,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虽然现在陆怀安说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可是万一呢?    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一下次想来的时候,出了点什么差错,或者资金短缺了,出行就必然受阻。    “再说了,来都来了……”    众人相视一笑,长久以来相处出的默契让他们都明白了彼此的选择。    最终,李佩霖还是转达了大家的想法:“我们还是决定继续下去,坚持走完这趟行程。”    后面没有了订单的压力,考察起来也更加轻松。    只要有一点点收获,那都是赚的。    陆怀安笑了一声,利索地应了声好:“我说了,我都随你的,你觉得可以,那就继续。”    于是,李佩霖他们谈下的订单,开始发往国内。    这边的制衣厂可以扩大规模,小作坊也不需要取消,甚至还可以扩增范围。    苍岚原本赋闲的人挺多,领导们还挺担心又会出乱子。    结果陆怀安这一招,直接把人全给拢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