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入宫
能够确信,司徒牧是着急了。 连带着大梁宫的王后,也要亲自下场。 大骊尚德君的车驾,正在驶往宫中。 这是自他到大梁后的第一次入宫,邀请他的,便是王后。 陪同他的,则是魏知鱼。 这是李铮第三次见到她了。 “以前是我不懂事,是我误会表兄了。” 李铮与她,同坐一车。 时间过去这么久,魏王的谋划,魏璧的想法,她应该能了解一些吧。 “说起来,并非表妹之过,而是我之过,是我以论诗之名邀请,暗中却怀着他心,是我不该!” 错就是错,对就是错。 李铮坦荡荡。 “算了,通过这些时日,我也知道了表兄的处境,很多事情我虽然不能理解,但我知道,每个人要做什么,都会有他的道理。” 魏知鱼今日穿了一身白衣,清冷的气质,让她当真如仙子那般。 不落凡尘,站在云霄。 “多谢表妹了。”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 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河汉女,玉炼颜,云輧往往在人间。 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 表兄所作诗词,让人不由想到那九天之上,那九天之上,真有这样的仙宫盛景吗?” 她望着上空,有些出神。 但在两人的头上,除了太阳,什么都没有。 李铮没有想到,她会这样问。 “有,已经种在你的心里了。” 魏知鱼转过头来,也似有些惊讶。 “苍天太过遥远,有太多的不可知,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去探寻,表兄说得对,你认为有,就会有,在你心里一直有。” 许多人一生,只会被眼前所迷惑。 要保持对万里高空的好奇心,是很难得的。 或许是因为这,才让她不食人间烟火吧。 “母后召见表兄,太过突然,表兄难道不想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见李铮沉默,魏知鱼又接上了一句。 “不想知道,我也不愿意和你,来探讨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也不喜欢,昨日成人之典,表兄的礼物我收到了,非常满意。” 礼物长什么样,李铮也不知道。 他能想到的,只能是一件大氅吧,这是谢灵运所擅长。 车驾穿过大梁宫的正门。 宫墙由青砖修筑。 高大,庄严,四方四正。 其上有箭塔耸立,亭台云集。 灰暗的天空,黑色的瓦,青色的墙,红色的旌旗,一切都颇有苍茫之气。 亭台楼阁遥看处,魏王宫廷尽红尘!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梁就是魏氏的都城,这里承载着魏氏最初的一切。 穿过了宫门,是一片青石板铺垫的开阔地,两边是数不尽的亭台阁楼。 等到再穿过一道门,一座宏伟的宫殿,立在李铮面前。 这是山河殿,魏国群臣议事的地方,也是魏王朝会臣子的地方。 继续往前,马车一直到了后宫,方才停了下来。 李铮下了车,又改为步行,走了一阵。 终于在后花园当中,见到了大魏王后李施,魏璧和魏知过的生母。 “大骊尚德君李铮,拜见大魏王后!” 李铮是君侯,君侯之上有列公,列公之上,才是封王。 身为大魏王后的李施,从礼法上来说,是要比李铮爵位高的,该是他先向对方行礼。 “请起,赐座!” 李施看上去是一个精致的女人。 身量不高,体态却丰腴,脸庞小,眼睛大,手掌小,耳朵小,披金戴玉,在她身上,无不在显示精致这两个字。 李铮起身,坐到了王后一侧。 他没有说话,在等对方的问话。 “魏王来信,他就要回来了。” 李铮只是嗯了一声。 “你也应该知道,这会意味着什么?” “知道。” 李施叹了一口气。 “哀帝是我兄,尚武帝是我弟,算起来,你应该称呼我为一声姑姑才是!” “的确该当如此。” 李铮敷衍道。 哀帝和尚武帝的父皇是瑞帝。 李施,则是瑞帝的侄女,并非亲生女。 “那做姑姑的,就有几句话说给你,折腾来折腾去,天下还是天下,一切不会变的,大骊城是个囚笼,在那里等同于囚禁自己,你若是肯罢手,从今往后,你我姑侄二人,就在这大梁城好好待着。” “是司徒牧让姑姑来的吗?” 李铮的直接,让李施面带愠怒。 “司徒大人,乃大乾皇帝钦封的三品朝臣,你岂可直呼其名?” “难道姑姑忘了,我更是大骊尚德君,三品臣子之名,我也称呼不得?” 只用一句话,就将她噎了回去。 “姑姑是什么意思,我想不用赘述了,天下之事,大骊之事,与我李铮何干,姑姑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无须和我说。” 李铮接上又道。 从表面上看起来,他的确是什么都没有做。 “可是那司徒越说了,没有你答应,知过就做不成皇后?” 李铮笑了。 刚才振振有词地说,大骊城是一座囚笼,现在却要将自己的女儿,往进去送,这不是自相矛盾。 “那好,我来给姑姑算一下,姑姑虽为尚武帝皇姐,可并非是瑞帝之女,而是大骊旁系,当年的山海公之女,山海公又与瑞帝同出自孝文帝。 姑姑生魏知过,尚武帝生大乾皇帝,这样一算,两人不在三系亲属之内,是可以通婚的,就是执掌礼法的夫子那里,也没有理由反对,我又如何能反对呢?” 李施是司徒牧的说客。 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促成李铮答应司徒牧的条件。 至于条件,当然是那上中下三策了。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那姑姑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魏国能做主的,只有魏王,难道姑姑想让我告诉魏王,促成联姻吗?” 对于说客,李铮是不会、也不可能客气的。 整个天下,要让他答应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怎么能答应得过来,该拒绝时就要拒绝,绝不手软。 “唉,看来我劝说你不成了,不然你和青儿一道入大骊城,岂不是一桩美谈!” 看起来李施忌惮魏王,李铮这样一说,她立即就有作罢之意。 “可惜谈不成了。” 这一句话,就算是告辞。 在李铮见李施时,魏知鱼就一直等候在外。 她见李铮出来,又迎了上去。 “我送你出宫吧!” “也好。” 上了车驾,两人同乘一车。 “事情怎么样呢?” 魏知鱼出声问道。 “本就是没有结果之事,再怎么问,也是没有结果。” “魏璧兄长对你的举动很恼火,父王来了两封信,一封是给我的,另外一封是给兄长的,父王在信中,怪罪了魏璧兄长!” 来两封信,这是李铮没有想到的。 “你难道不清楚,魏王即将要回来吗?” “父王会回来?” 李铮点头。 似乎魏知鱼丝毫不知这件事。 “我还想再问表兄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 “父王给我封地,这是不是要让我离开大梁,去往封地。” 这倒是李铮没有想到的。 给魏知鱼封地,不一定是疼爱魏知鱼,也有可能,是让她离开大梁。 “王后待你如何?” “还行。” “那魏王呢?” “自然是极好。” “王宫中的其他嫔妃呢?” “也都行。” 也是,像是魏知鱼,也不会得罪人。 既然没得罪人,魏王又何须让她离开封地呢? “多半是你想多了,魏王或许没有这样的想法,有时候有了封地,也可以留在大梁。” 李铮的话,让魏知鱼略微宽心。 她点了点头。 出了宫,魏知鱼返回,李信护送李铮,打道回府。 马车刚到门口停住,站在门口的沈胜,就立即迎了上来。 “公子,府中有一老者等候,点名要见公子!” 老者。 李铮疑惑。 主人不在,就等在府中. 这里是尚德君府,寻常人来了,不会有这样的派头。 “来者何人?” 沈胜贴了上来。 “不知道,不过他手持魏王金令,似乎是宦者。” 宦者,那就是从宫里出来的。 大梁宫,他刚刚去了,这人要找他,不去宫中,反而来这里。 李铮知道他是谁了? “李信,是魏王已经回来了,车马备好,一会儿可能还要出去。” 说话间,李铮已经下了车驾,进了府中。 大堂中等候他的不是别人,正是魏王的老奴建业。 到大梁后才知道,这位魏王身边的近臣,不可小觑,魏王所有见不得光的势力,似乎都是他所掌握。 在霸州城击杀司徒越的死士,也是这老宦者的手笔。 “建业见过尚德君!” 来人一见李铮,依旧是行跪拜之礼。 “无须多礼,我曾听闻,你是随魏王去了,怎的今日到了我这里。” 李铮明知故问。 “回尚德君,老奴听的是魏王的令,是魏王令我前来,邀请尚德君城外一叙。” 城外一叙。 这么着急,说明魏王先找的人是他。 似乎魏王的心中,已经有决断了。 不过,他应该还有很多条件,要一次性谈妥。 魏王,到底是深谋的魏王。 “魏王在外征战,忽然就回来呢?” 李铮故作惊讶。 “正是,魏王回来了,就在城外。” 建业又作了回答。 刚刚坐定的李铮,起身出了府邸。 在建业的带领下,往大梁西门而去。 他来的很快,最起码比李铮预想的要快。 去往皇都的关代,还没有二皇子的消息,魏王就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