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重臣
日上正午,相约佳人。 对李铮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佳人,而是眼前的男子。 男子约莫四十上下,一身灰布衣,脚踩一双麻鞋,身量不高,身形清瘦,眸子当中,闪烁着摄人的光芒。 细看之下,面容与韩央有些相似,可神态举止,却又完全不同。 这位正是大魏司空韩父。 至于韩央,则荡着小舟,已经往湖中去了。 “尚德君见我,何不正式登门拜访,为何一番乔装,悄悄而来?” 这话,韩央问过了。 “你不也是一样,我若是上门了,你岂能见我?” 韩父露出了笑容。 有一种胸藏沟壑的味道。 韩父善运筹,为人多谋,是和韩央不一样。 “哈哈,明人不说暗话,端阳之夜,尚德君赢了彩头,整个大梁为之瞩目,今日将彩头赠与我儿,我专程前来感谢。” 李铮冷笑。 “这难道还不是暗话吗,请坐吧!” 李铮席地而坐,身旁未跟一人。 韩父也落于他一旁。 两个人就像是两个农夫。 “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司空大人不知,真正要想人不知,那自己最好连想都不想要,因你一旦想了,就很容易露出蛛丝马迹,我只问一句,韩大人是想做魏国司空呢,还是想做韩国的王?” 天上,万里碧空,湖面,没有吹起一丝的涟漪。 湖畔的柳树枝儿,就像是李铮的面色一样平静。 他静静的看着韩父。 韩父的面上,则是一阵阴晴。 “哈哈,算无遗策的大骊前太子,岂有你不知道的事,我韩氏一门,本就是方国,何来成了氏族,氏族也就罢了,居然只有个男爵,连封地都没有。 古往今来,王朝更迭,都遵循上古圣王礼法,善待前朝之族,可大骊高祖皇帝、成皇帝又做的是什么了,不错,我是心有不甘。” 韩父承认了。 “哈哈,韩大人是个聪明人,我就喜欢和韩大人打交道,要想光复韩国,无异于登天,在魏国这片土地上,韩大人是逃不出魏王的手掌心,除非……?” 李铮的话到这里,就停住了。 他望着湖面上的鱼鹰,似乎有些出神。 “尚德君是想说什么?” “也很简单,除非我做了皇帝,而你,正好有恩于我,将来赵国的土地,会有韩国的一部分。” 一个落难的前太子,千辛万苦到了大梁,还不受大梁的主人接见。 想起李铮的境遇,他的承诺,是何其苍白。 但是,他就是有信心。 “哈哈,先不说我有没有此心,就算是有,又如何敢将赌注放在尚德君的身上,一门老小,我都要考虑。” 还真是小心。 都说到现在了,韩父依旧是遮遮掩掩。 “真若没有这份心思,岂会有韩央寻我,我一看到他,就猜到是你了,我带着诚意,将你约出来,你却猜来猜去,真是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韩大人的愿望,在天下太平时,不过是痴人说梦,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我来了大梁,我不再是太子,大骊朝堂将会不固,天下大乱的时日,就在眼前,你说,要是天下乱了,还有谁比我更合适做皇帝吗?” “连魏王都犹豫的事情,尚德君如何肯定呢?” 韩父这样问,说明他认真考虑过的。 “哈哈,韩大人真是有心了,知道魏王的态度,是至关重要,那韩大人可知,我若是不死,妖后能安心吗?” 韩父身在魏国,对于中央帝国的事,也一样用心不少。 他知道,李铮口中的妖后,就是皇后。 加上太子,大骊共有十五位皇子出走,在这些人中,太子无疑是皇后最大的对手。 “尚德君不死,皇后不安。” “这就对了,魏王明知如此,依旧接纳了我,这是因何,因为魏王知道,天下会乱,我是他争霸的依仗之一。 自古以来,中央帝国就不同于方国,它庞大,它复杂,它各种各样的势力交错,它有主持天下的能力,但也有被天下倾覆的可能。 韩大人再想想,那个时候,我成为皇帝的几率,会有多大呢,你派遣韩央左问右问,就是想知道我的身后,有多少势力,有多少底牌,不是吗?” 韩父沉默了。 眼前的这个男子,一口一个他会成为皇帝,这样自信,不对,是这样自傲的人,真是生平未见。 “明白了,所以尚德君需要我?” “与我亲近的人,都称呼我为公子。” 李铮反问。 平淡中透出的气势,连韩父这个魏国司空,都给压住了。 “公子需要我?” 李铮一笑。 “我需要你,就如同你需要我一样。” “那我想知道,公子的底牌是什么?” “我大骊稳固之根基,在于士族门阀,在于四海之方国,在于庙堂之夫子,在于皇族之统治,他们之中,都有我的人,对了,马上还会有一个魏王。” 太子算无遗策之名,天下无人不晓。 这是个很大诱惑。 韩父又一次沉默了。 李铮知道,这样的决定,关系着他整个韩氏的性命,他是需要时间的。 “我还说呢,公子连苏幕孺这样的势力都看不上,原来公子是早有准备,那公子需要我韩氏一族做什么呢?” 韩父的心,终于定了。 五代人的心血,要在他身上,实现了。 “魏王是真的打仗,还是假的?” “的确是戎人造反,而且规模不小,魏王出征,倒也不是托词,该是恰巧有这样的机会。” “那魏国四贤之中,是不是以周疆巳为主,魏王不在,他辅佐魏璧,主持政事?” “公子所言不错。” “还有,大骊天使有半月可达,魏王可曾出发?” “魏王怕是赶不上迎接天使了,就算此刻从戎部出发,也需得半月之久。” 李铮点了点头。 “那我的猜测,可以定了,昨日,我看到周疆巳去了驿馆,该是为迎接天使早做准备,魏王不归,那他就是迎接天使之人。” “难道公子是说,魏王不打算来见天使?” 来晚了,和根本不想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李铮摇头。 “不打算了,魏王本不会接纳我,是尚武帝的崩,触动了他,因为皇都之中,除了尚武帝,没人能让魏王忌惮,这是其一。 其二,魏王接纳了我,却又不是完全接纳了我,因为他也吃不准,天下是否会有争端,争端起,我就有了用处,争端不起,我反而是个累赘。 其三,聪明的魏王,就打算躲在暗处,不参与其中,看一下各方的态度,他想知道,妖后的态度,他也想知道,我的能耐,所以就让我和天使,在这大梁城中,来一场交锋,他躲在外面,只需静观其变。” 到了今日,李铮将大梁的情势,摸得清清楚楚。 “我明白了,公子现在要做的,就是逼魏王一把,让其选择公子?” “对的,魏王倾向我的可能性,一定很大,我需要你,为我暗中造势。” 造势? 韩父又是疑惑。 天心难测,太子不是天子,可毕竟也监国有方。 他自诩谋略不弱,可和前太子一比,就有种相形见绌之感。 很多事情,远远没有他分析的透彻。 “请公子再说详细些?” “这些年来,魏王与大骊紧密,是因为先皇后,现在先皇后走了,太子也离开了,魏王与大骊的关系,到了破裂的边缘,魏王想试探妖后,妖后何尝不是在试探魏王,要让魏王彻底站到我们这边,就要做到三件事。 让魏王相信,天下即将倾覆,他必须牢牢抓住机会;二,让魏王相信,我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三,就是你要做的,暗中拉拢魏国氏族,悄悄向我靠拢,利用能利用的一切,营造声势,在内部给魏王施加压力。” 这三步计划,就是李铮给魏王的强心剂。 权谋就是如此,拉拢的队友越多,敌人就越少。 韩父,将会是李铮在大梁联络的第一个魏国重臣,这非常重要。 三点之中,他只需要韩父做一点就够了,剩下的,则由他来。 “我很奇怪,公子才二十年岁,就如此通晓人心,更何况到我大梁,也才短短半月,如何能知道魏王这么多?” 李铮的智慧,一向都令人惊讶。 韩父这才是第一回,等以后习惯就好了。 “无他,唯有用心尔,你帮我多关注一下周疆巳,四贤之中,他名气最大,在魏王面前的分量也最大,我希望能有机会,亲自会一会他。” “此事虽难,我会尽力去做,我还有一事不明,就是马上要来的天使,可是出自司徒家,很明显,他就是针对公子所来,不知公子对付这样的人,可用何策?” “皇都之中,自然会有人帮我,我的信,他快要收到了!” 李铮所说之人,正是二皇子李湛。 不管是李湛,还是赵武,可不想看到,魏国会站在司徒明月的身后。 这样中枢会形成平衡,李湛就没机会了。 皇都之中! 韩父又一次惊讶。 “好,公子交代之事,我会一一做好,小儿韩央,今后会多在公子府中走动,一切就有劳公子了!” 李铮点了点头。 韩父行了礼,独自离开了。 湖畔就只留下了他一人。 这时候,起风了。 杨柳飘动,湖面之上,波光涌动。 李铮独自坐了一会儿,也离开了。 这说来也是奇怪,追杀他的刺客,到了大梁城后,似乎消失匿迹了。 更可怕的,是李铮从未发现过可疑的人,这也意味着,在上次魏王出手后,司徒越连跟踪他都不想做了。 或许他清楚,魏王的手段不低,要暗杀大梁城的尚德君,是一件很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