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漠南起烟尘
书迷正在阅读:最高指挥官之虫群之心、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在现实世界重逢、千亿宠妻要出圈、大漠孤烟之庆丰城、全娱乐圈都以为我天煞孤星、异版日本顶级大剑豪、秽元纪:镇邪、开局吞了六魂幡、韩娱从遇见知恩开始
果然,江南和登莱的钱给够后,山东、河南两提司就没有意见了。拿了银子,两部人马高高兴兴地向神京进发。 河南提督的积极性不宜打击,就让他带兵前来吧。神京城多他一个官不多,少他一个官也不少。 江南留守司有点委屈,他们刚刚平息了江淮民乱,对于一支以前承平日久的军队来说实属不易。君不见,江淮民乱几次反复,消耗国库无数资材。 所以江南的官僚们实在不敢把十万京营大军抽走,这里可是周国的钱袋子,疏忽不得。当然,他们很多人家里的田地也是在这里。 纪扶龙的方案只是解决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却没有从军事的角度考虑,战斗力如何保证的问题。 比如,登莱的5000兵马大概可以顶的上河南的一万兵马。山东兵打倭寇只是小打小闹,大头都是登莱兵在干。他们除了更加适应北地的气候地理之外,实际战斗经验并不如刚打完仗的江南京营。 不是没有周军将领看出了这个问题,但是谁敢说出来?不要这个办法还有更好的各方都满意的吗? ...... 数日后,大定府行宫。 忽然有传旨的禁军军官来到了宫里,太监们摆好了香案。寺潭叶等人已经按照军官的提示,穿好了铠甲,配好刀剑,跪好在哪儿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寺潭叶有点紧张,也有点迷惑。这副情形,根据寺潭叶受到的教育,很明显是有军事行动的前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快,寺潭叶就解惑了。禁军军官见香案已经摆好,就捧着着圣旨,到案后位置开始宣读旨意。 “承天受运皇帝,制,曰:......故朕以英王前布为靖云大将军,总领出征大军;贝王潭叶为英王副,任督军使;善平伯张见卿为长史;中护军尹寄仁为参军;西方都督府军法使申廉为行军司马...... 红云卫指挥使费来、曼巴拉第二师统军使妥思他哈授督军使衔。着调红云卫、曼巴拉第二师出征,受靖云大将军节制。 两部应于桓州集结毕,再归定云大将军统领。诸将、各部均不得有拖延,旨到之日,即刻预备! ......钦此。” “贝亲王,请接旨吧。” 禁军军官悄悄提醒道。寺潭叶这才从震惊和不解中醒过来。 接了旨,寺潭叶和这个军官随便交谈了几句。寺潭叶对于这个小军官来说是山岳般的塔顶人物,所以非常恭谨,寺潭叶只好让人那点银子打法了他。 领了旨,就得马上执行了。寺潭叶马上回到了自己在大定行宫的小院子,开始布置工作。 寺潭叶不可能几个人手就这么往桓州集结地去,得有护卫队作为亲兵队一同前去。。 “我记得咱们府里在大定府,甚至大宁省都没有什么兵力,那怎么安排?”寺潭叶问道。 高远格心说,你老人家这不是废话么,藩王亲军哪里能随便出现在外地,那不是造反么? 但是他嘴上说着:“殿下所言极是!原先猜到可能殿下会回辽阳府,为了加强殿下的保护,本来还在铁利府的雪浪骑兵,已派有二百人到了辽阳府了。” 寺潭叶一拍椅子,喜道:“好!军情紧急,让他们立刻赶过来汇合。” “是!” 顺富小心问道:“要不要跟老刘管家通个气?” 寺潭叶挥手道:“独自提示他一下就是了,不要闹得人尽皆知。让他酌情处理,不留痕迹。” “那行,奴婢这就去找他。” 萨满问道:“等骑兵要几天,你是不是找着情报来看看?” 寺潭叶一拍脑袋,“哎哟,差点忘了。那个...高校尉,你去西方都督府,找他们要些军报。” 带高远格和顺富走后,萨满道:“陛下希望打一场,可以不大,但是要赢,他得继续稳固。” 寺潭叶瞧了萨满一眼,无所谓地笑道:“那是陛下的考虑,我们打好仗不就可以了?” 萨满也是笑笑,没有继续话题,又说道:“靖云大将军,名字很奇怪,以前从没见过。” 寺潭叶抬头看着藻井沉思,忽然道:“嗯?大同的古称不就是云州吗?靖云靖的是大同?” 萨满点头道:“有道理,看来陛下的雄心已有些遮不住了。” “但是周皇能看不出来?我看朝廷是讨要利益的窍门罢了。就看周国愿不愿意吃这个绿头苍蝇了。” ...... 神京城,御门。 麻历照有些志得意满,因为他下旨后,中原的周军已经北上开拔到了神京城西大营了。 不过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主帅人选迟迟定不下来。各方势力都想要争这个功劳。 在麻历照的强硬要求下,京营被迫再增兵五千,如此,周军各路人马8万大军已集结于西山大营及附近。 “皇上,北静王水溶年轻有为,英气逼人,自幼熟读兵书,胸怀韬略,微臣认为应为主帅!” “皇上不可!”一个中年大臣马上站出来阻止道:“苟御史,你岂能睁眼说瞎话,北静王哪里去过军营,领过兵?你这是要把朝廷大军葬送啊!” “你......” “那...爱卿你推荐何人呐?”麻历照不瘟不火地问道。 “微臣推荐的是忠顺亲王,听闻锦衣军的信儿,北朝已令英亲王寺前布为主帅,若是我朝主帅不是王爵,那岂不是我朝要低于北朝一头么?” “哼!刚才还说北静王水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如今怎么不这么说了?”一个詹事讽刺道。 麻历照也是非常恼火,谁不知道忠顺王一直对于大宝有些很深的情节,往太上皇和太后那里去得最勤。 如此,麻历照怎么肯把一支近十万的大军交到他的手上,尤其是亲兄弟! 之后,朝臣们又相继推了好多个人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说服其他各派,被麻历照点中。 “唉,若是故南安郡王犹在,朝廷哪里会如此为难。”麻历照感慨道。 “陛下,既然如此,何不令南安王之子为帅,继承乃父之风,必能扫荡大同,清理平安!” 听到太子洗马房帜文的话,麻历照简直是气得脚痒手痒,恨不得马上就拿他来松松筋骨。 “父是父,子是子,岂能混为一谈!朕问问你,是那一边的?鞑子?竟然如此昏庸无知!” 那房帜文听到皇帝骂他,不怎么慌忙,马上跪地请罪:“臣向来只知道文章义理之道,不知兵事。不过既然皇上说他虎父犬子,不如就让他也去历练历练。” 麻历照一听就知道中了这个混蛋的招了,人家其实就是想参合进去,分一杯羹,没想要当主帅。 最为太上皇的老臣,老南安王自然是麻历照的眼中钉。但是他人已经死了,麻历照却又想起来他的统兵才能。 但这没有影响麻历照继续打压四王八公等开国武勋,南安侯可不比北静王舒服到哪去。 故此,他们所以才出此下策。当然,麻历照也不是吃素的,可以想见,以后就有更苦的日子过了。 正待麻历照想办法狠狠地整房帜文等人,忽然,小太监禀报:戴权来了! 麻历照立刻又惊又气。 戴权一条老狗,焉能自由出入听政之所?甚至太上皇在位时,他都没敢公开议过半句政事。 如今戴权来了,自然是太上皇的圣意来了。 “戴大伴不在园里伺候皇父,到这里所为何事?”待戴权行礼毕,麻历照就冷声质问道。 戴权微笑了一下,道:“回皇上,上皇近日看天气越发炎热,故特意令人把一些冰饮送过来给勤政君臣。” 群臣跪地叩谢! 独麻历照依然板着个脸,问道:“还有何事?”没事才怪! 戴权还是笑着回道:“没事了,奴才告退,上皇还让奴才专门派人去给安国侯送一份,算是个意思。” 戴权走后,麻历照却捏碎了手里的木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