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龙头庙
慕容的目光死死地那梁柱上的暗箭,双儿凑过去一瞧,这才发现这暗箭之上却扎着一张信条! 双儿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心中满是担忧。 慕容却忽闪一下,将那信条抓在手里。 双儿白了一眼慕容,觉得他在故意戏弄自己,心中又爱又恨。 打开信条,就见一行隽秀的小楷: 天津卫,龙头庙。 这短短五个字只是道明了地点,却未曾说明是何人所留。 “这到底是谁留下的!”双儿看后心中颇为迷惑。 “除了你的师妹,谁还会如此做法!”提到了陈可儿,慕容的眼神似乎温和了许多,少了以往的冰冷。 双儿一想也是点头:也就只有陈可儿这般的性格才会留个信这般鬼灵精怪,做成如此的机扩捉弄人。 “万没想到你还挺了解我师妹的!”双儿朝着慕容打趣道。 慕容没作理会,冷冷地走开了。双儿的这玩笑却让慕容一张冷冰冰的臭脸登时尴尬下来,双儿真是心中爱恨难明。 “可儿知道我定会带你回来,所以才留下了这张字条!不知这龙头庙是何去处!” 双儿想到这里看了一眼慕容。 “她既然留下了如此隐晦的信条,那这龙头庙定然有着极大的秘密!” “难道是端妃的下落……” 慕容望着远处的林子,听着阵阵夜莺鸣叫,临着丝丝凉风,心中却感不到丝毫的夜晚风轻的惬意。 唯有对于那远处黑暗的恐惧与迷茫…… 慕容也不多作停留,回府骑上一匹马就直奔天津卫龙头庙。 这天津卫和大明朝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年“靖难之役”之时,永乐皇帝朱棣便从这渡过大运河南下直取南京应天府。 朱棣在此发兵,由此这里唤作“天津”!取得便是天子的渡口之意。 在当地有这么一句俗语:“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这“九河”说的只是约数,并非是九条河,乃是多条河流汇到一处再一同注入渤海,而天津卫就在这一处的尽头,所以叫做“九河下梢”! 至于后半句中所说的“三道浮桥”和“两道关”一是清朝的事儿了,一也与这无关。在此也不再多加赘述。 再说回这海河边龙头庙,这龙头庙可是建在海河边儿上,远隔民居,傍水而立。要说这龙头庙不得不提这海河,这是天津人的“母河”! 慕容这时飞马来到天津卫,刚到了海河边就四下打听龙头庙所在,问了这海边的渔民才知道了这龙头庙的具体方位。 话不多说,慕容飞马奔至这龙头庙。 这龙头庙建的奇特,庙门并不是普普通通的大门,而是一架动物的头骨造就的大门,慕容见了也是惊异不已。 看这骨骼,似乎真的像是一个龙头一般,张开血盆大口,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这头骨之上真的长着头角似的骨骼。 “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龙?”慕容不禁问道,心中想起了那个关于龙头庙的传说…… 其实当地流传着一个关于龙头庙的传说:传闻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那时的天津卫还唤作芦台。天宝年间,天降大雨,三天三夜不止…… 地里的庄稼尽受涝灾,更有甚者,房屋被毁,百姓流离失所。 大雨又是接连三天,这雨下得邪门,天津卫的百姓便请来法师做法,看看这到底是招了什么邪祟。 这法师做了法事完毕,神神叨叨说道:“这连夜的大雨是因为芦台周围……盘伏着一条百尺之高的巨龙!这是龙困浅滩!” “什么是龙困浅滩……”百姓不解,轰轰然问道。 “巨龙盘伏在地上,何时雨水漫过巨龙身子,何时才离开!”法师解释道。 “啊!百尺之高的巨龙,那便是百尺之高的雨水啊!这人如何活得!”众百姓暗暗叫苦。 那时百姓迷信,任凭这法师道士胡说八道地给说服了,纷纷跪地祈求法师解难。 “要解难不难,需要探知这巨龙的目的!”法师故作神秘,“只因它的龙子被困在了芦台,救得龙子灾难自解!” “龙子?”百姓之中哗声一片,议论纷纷。 只见那法师踱步到厅外,走到院中深井旁站定道:“龙子就在这里!” 众多百姓纷纷聚到井口边观望,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不好……”那法师纵身一跃下了深井,众人拦也拦不住。 半晌,那法师浑身湿透,满是井水的冒出来道:“龙子已经死在了井中,这巨龙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啊!这可如何是好?” 那法师吃力地爬出深井就道:“众百姓听我说,现下只有除去了这巨龙方可解得危难!” “还请法师示下!”众村民深深地鞠了一躬拜道。 “一会我与这巨龙厮斗之时,众位躲进房屋,不可出门!任何动静声音不可离开,切记!” 法师一本正经地交代给众人,众人点头答应。 众人在房屋之中躲藏好之后,就听得外面雨水噼啪的声音,声音之大什么也听不见。 忽然,天空中猛起几道闪电,将天空擦亮。有好奇者隔着窗子观望,就见天空中电光闪闪,雷电交加,又听得海上波涛翻涌,潮浪奔腾。 那真是天昏地暗,山川失色。 许久,大雨骤然停止,转眼间拨云见日,甚是奇异。 众人赶紧跑出门去寻那法师,就见到法师一手提剑站在海边,身旁却是一条巨龙的头颅。 “方才我与这孽畜在空中打斗,一剑削下了它的头颅……” 那法师正色道。 百姓纷纷喝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表彰这法师的功绩,百姓以这龙头为基修建了这座龙头庙。 这故事也是老一辈子流传下来,事实真伪还有待商榷。 慕容无暇顾及这龙头缘故,飞身进了这龙头庙中。 庙中早就荒废许久,庙的正中央确实供着一尊法师模样的雕像。那法师雕像一手提着宝剑,另一只手抚着胡须,当真是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谁!”慕容惊呼一声,虽然注意力全被停在雕像之上,但是身边的响动却听得一清二楚。 “无聊无聊,当真无聊!” 只见雕像身后走出来一个红衣女子,正是陈可儿。 陈可儿笑呵呵地盯着慕容道:“你还真是机警,我未出声便被发现了……” “信条是你留的!”慕容问道。 “怎么样,那几枚暗箭吓到你了吧!”陈可儿笑嘻嘻的。 慕容不理会陈可儿的问题,环顾龙头庙四周道:“这里一定有什么秘密!说吧,为何要我来此?” 陈可儿噘了噘嘴,一脸嫌弃的样子道:“你这个人,冷冰冰的,一点也不知道玩笑!” 她在这庙中转了一圈,柳眉一弯,笑道:“你不是在查端妃的下落嘛!” 慕容星目微睁,剑眉一皱。脸上虽没有表现出来,但是眼神中一定在问:“你知道!” 陈可儿轻轻一踮脚尖,坐上了那道士雕塑的供台之上。 “就在这!” 只见陈可儿的手轻轻地转动了这供台上的烛台,登时雕塑微微侧动,闪出来一个地洞。 不必多想便知道这雕塑之下就是一间密室。 “老妖婆行事都会瞒着我,我也是不久前查到的!”双儿解释道。 慕容一想也是,鬼子圣母行事神秘莫测,秘密也只有心腹知道。何况陈可儿还是外人。依照她的性子,若是有事瞒着,她定然会查出来。 慕容矮下身子,正要走下去。哪知身后的陈可儿一把拉住他的臂膀。 慕容回头就看到陈可儿一脸凝重的表情盯着慕容,似乎有话要说。 “怎么了……” 陈可儿支支吾吾地小声道:“倘若我师父在里面,还求你手下留情……你已经废了他的眼睛,留他一命吧!” 慕容眼神之中充满了疑惑,看着陈可儿道:“这老怪物究竟哪里好!你这般袒护!” 陈可儿的脸上再没有了方才的嬉闹表情,眼神深情款款地看着慕容道:“我从小无父无母,是师父将我养大,传我绝学,这等大恩我岂能相负!” “他可是滥杀无辜的恶魔!”慕容冷冷地看着那地洞,“比之恶魔更甚!” “无论如何,求你放过……” 陈可儿扑通跪地,使得慕容始料未及。 “我答应你,起来吧!”慕容说完,转身钻进了地洞,陈可儿紧随其后。 这洞口虽是矮小,到了这密室之中却是无比宽阔。 “还需守些日子,你我打起精神!大功即将告成!” 慕容忽然听到两人的交谈声音,在这空旷的地下密室之中甚是清亮。 慕容和陈可儿面面相觑,心中均想:什么大功告成?莫非…… 陈可儿刚要劝阻慕容不可鲁莽,慕容便如同一道利箭一般蹿了出去,以极其灵便快捷的身手敲晕了一人,还未等另一人反应过来,刀口已经架在脖子上。 “别出声!”慕容轻喝一声,那看守立马哆哆嗦嗦,不敢多作言语。 “我问,你说!” 那人点头答应,其间不住地盯着脖颈上的刀刃,生怕自己点头动作过大,自己撞上了刀口。 “你们说的大功告成是什么?” 那人慢慢地摇头道:“小的也不知道,只知道在这里守着,这还是成蛟头领告诉我的!” 慕容观其颜色不像是说谎,问道:“可见到一女子被掳到此地!” “有!确实有一个女子!前几天被一个身穿黑斗篷的人送来的!” “黑斗篷?那人你不认得?” “不认得!不过那人右手是四指!” “你如何记得?” 那人从怀里掏出来一袋子银两,笑道:“那日他来,还送了小的一袋银子,所以记得,也看到了他右手只有四指!” “不过……他应该不是明教弟子!” 慕容立即敲晕了那人,口中喃喃自语道:“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