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局势的恐怖!
书迷正在阅读:余念无眠、善恶枉、竹影风笛、道劫仙踪、我有一把力量杖、把meimei培养成法神、这个世界的文娱有点怪、修灵神录、带着斩魄刀成为火影、闯荡日本当声优
“伏允抓准的就是陛下您不在长安城的时机,直接打我们大唐一个措手不及!” 说完之后,李靖立刻后退,只留李世民在原地,愣愣发呆。 此时的李二,脑海之中全是一片惊涛骇浪! 趁着他李世民不在长安,无法主持大局,直接突袭大唐。 这是兵法上最常用的谋略,本质就是对战机的把握。 李世民对此毫不陌生,因为他本身就是兵法大家。 他的天策上将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但就是因为太过了解,所以李世民才会感到如此的惊骇,甚至是毛骨悚然! 这个突袭之策,有一个无法忽略的前提。 一个无比可怕的前提! 那就是土谷浑为什么会知道,他李世民不在长安城? 为什么!? 为什么!!?? 李世民完全不敢深想,这实在是太过可怕了。 只是略微想一下,他就感觉自己的精神快要裂开! 恍惚间,他仿佛就回到了那个冰冷刺骨的太极殿,回到了那个让他曾经做了无数噩梦的时候。 他的父皇李渊,高居帝位,对一切视而不见。 而他的哥哥李建成,就站在他面前,被诸多世家大臣拥护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杀意! 他,实在是太多余了。 太碍眼了。 “药师,你有明确的证据吗?” “为什么你会做出这样的猜测?” 李世民呆滞的看着李靖,语气之中充满了茫然。 “为什么?” “陛下,臣之前就说了,没有任何证据。” 李靖摇头叹息,他也不知道自己说这个猜测出来,到底是对是错。 现在的陛下,很明显已经彻底心乱了,甚至连他之前的话都完全忘记了。 “那你凭什么这样说!” 李世民眼红,直接上前一把抓住了李靖的衣服,咆哮道: “你没有任何的证据,凭什么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我是武将!” 李靖此时也不再迷茫,直接和李世民对视,目光毫不退让。 “因为我是大唐军神!” “我从不在乎证据,我只看到结果和过程!” “现在的结果就是,你一离开了长安城,三国联军就突袭了凉州,直接让凉州血流成河!” “如果不是前线将士在英勇抵抗,甚至周遭的几十个洲郡,也会遭受同样的厄运!” “陛下,不要告诉我,你什么也看不到?” “如果你真的看不到,什么都没有察觉,那么臣,会很失望的!” 扑! 李世民放开了李靖,眼神灰暗,踉跄后退。 “不要说了,什么都不要说了。” “这第四个原因,实在太过荒唐!” “那好吧,臣遵命。” 李靖松了一口气,怀着复杂的心绪,歉意道: “陛下,臣刚才的话都只是胡言乱语而已,请你不要见怪。” “好了,没事,我们还是说回正题吧。” 李世民也松了一口气,重新镇定下来,坐在了椅子上。 当然,他内心是否真的镇定下来,恐怕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 “这一战,是真的有的打了。” “光是那吐蕃残军,就已经是很恐怖了,更别说土谷浑,以及薛延陀。” 李世民叹息,虽然逃离了那个让他痛苦的话题,可却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而且这个起点,依旧充满了痛苦。 “而且那个伏允,也绝非一般人!” 虽说大唐之前毫不费力,就将吐蕃打得彻底灭亡。 但那主要还是因为王远的“绝户”计生效了。 在大唐军队还没有彻底出击的时候,吐蕃就因为宗教之争,自己杀得自己血流满地。 与其说是大唐灭亡了吐蕃,不如说是吐蕃自己把自己给灭亡了。 其实,在大唐周边接壤的这些国家之中,吐蕃的实力真得非常强大,仅次于西突厥——这个丝绸之路霸主。 西突厥之所以那么恐怖,就是因为它掌握了整条丝绸之路。 无论是大食,还是大唐,往来商人都需要给西突厥缴纳恐怖的税收。 一般来说,草原放牧文明的富裕程度是远不如耕种文明的,毕竟耕种才是对一片土地最大的利用。 可西突厥却是一个例外,依托着丝绸之路,它已经成为一个极度富强,且极度好战的超级帝国! 在草原诸国之中,西突厥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异类! 吐蕃能够仅次于西突厥之下,可想而知国力有多么恐怖。 如果是正常开战,不说和大唐五五开,最起码也有四六开的胜算。 而且大唐就算胜利了,也基本没有把握能够打上雪区高原。 那些吐蕃败军既然还敢卷土重来,那无论是因为任何理由,都代表着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分歧,打算和大唐拼死一战。 更别提还有伏允,无论他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思,要攻打大唐。 有一点毫无疑问,他绝对是一个狠人! 一个敢把一切底牌都摆到桌子上的疯子! “陛下,现在前线应该有了最新的消息,只是还没有传来长安。” 李靖也在思索,头疼道: “现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是一个是这次来犯的敌军都是骑兵,笨重的红夷大炮根本就无法瞄准,只能选择短兵接刃。” “二是现在春耕马上就要开始,我大唐也无法立刻召集大量的军队,一旦召集就要放弃春耕。” “就算现在开始召集军队,最起码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是逐批征召。”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我们大唐现在很缺战马,尤其是优秀的战马!” “虽然太子殿下在余杭开了马场,但远水还是救不了近火。” “如果我大唐没有足够的优势的战马,那么在和这二十五万骑军的对战中,肯定会处处吃瘪。” “而且一旦把他们逼急了,二十五万骑兵开始分散掠夺,那对于大唐百姓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那么说……” 李世民顺着李靖的思路。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拖延吗?” “没错!” 李靖点头: “要么不顾一切,放弃春耕,也放弃刚刚才开始的养马场,直接一击致命。” “要么慢慢拖下去,最起码也要把他们彻底困死在凉州!” “前者最起码也会耗费我大唐两年的发展时间,然后却会让凉州生灵涂炭。” “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然,王公子可能有更好的法子,不如.......” “好,朕明白了。” “其实这场战争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彻底搞清楚,就这样去找狗大户,恐怕也是在为难他。” 李世民单手扶着额头,打断道: “现在就开始征召军队,派人去把运往余杭的战马全都给运回来。” “三年就三年吧,人命大于一切!” “我们先把我们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好!” 李靖重重地点头,看着李世民的目光愈发复杂了起来。 其实他对李世民的印象,一直都是杀伐无情的。 毕竟这是一位弑兄杀弟的帝皇,而且身为天策上将,他手上沾染的血腥也是数不尽数。 现在这份爱民如子的态度,无论是真的还是装出来的,都值得李靖去钦佩。 哪怕是装的,只要李世民肯装一辈子,那也是真的。 “那臣现在就去执行,争取十天之内就带第一批军队去支援凉州。” 李靖行礼,正准备告辞离去。 此时的他,对王远是真的很感激。 如果不是因为王远带来红薯和基因水稻,那么大唐是绝对不可能放弃春耕的。 因为一旦放弃,就是前所未有的饥荒! 而现在,虽然还是会挨饿,但也是回到一年前的状态而已。 可他刚刚转身,李世民就突然抬头,又叫住了他。 “先不要着急,大军可以先出发,但你不用亲自过去。” “你先留在这里,和朕一起在等等前线的消息。” 说到最后,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这一战……绝对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等消息彻底确定完,我们再一起去蓝田县。” “遵命!” 李靖凝重点头,彻底告退。 陛下这个安排,也正合他的心意。 他也想听听王公子对此事,到底是什么看法,又有什么计策。 李靖走后,李世民沉默一番,也没有继续在御书房呆着,而是走到了外面。 他看着天空,看了很久很久,直到太阳下山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开。 他离开后,没有去立政殿,也没有去杨妃。 而是找到了他的父亲-李渊。 “父亲,你能陪我喝上一杯吗?” 李世民看着李渊,李渊愣了好几秒,笑着点头。 “可以,二郎!” 当天晚上,父子二人喝了整整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