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如日当空!
书迷正在阅读:余念无眠、善恶枉、竹影风笛、道劫仙踪、我有一把力量杖、把meimei培养成法神、这个世界的文娱有点怪、修灵神录、带着斩魄刀成为火影、闯荡日本当声优
李承乾懵逼了,完全无法理解父皇这句话。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父亲,你刚才那番话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内心颤抖,很是希望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可惜这注定只是绝望。 因为李世民点头了。 “我的意思就是你想的意思,这余杭的马上交给外人,终究是不放心。” “为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就是最好的人选。” 李承乾:“……” 他只感觉自己的呼吸立刻变得困难,然后噗的一声直接摔倒在地。 “父亲,我特么真的是你的亲儿子?” 瘫在地上,李承乾发出了质问灵魂的拷问! 别说是亲父子了,恐怕就是养父子都不会这样无情。 他是谁? 虽然他是憨了点,蠢了点。 但他也是大唐的太子呀! 为什么会落到养马这种悲惨地步? “李坤,其实你仔细想一下,你难道不觉得自从你上次去了余杭历练后,回来之后都多了几分阳刚之气吗?” “看待事情绝不能只看到坏处,还要看到他隐藏的好处。” 看到李承乾反应那么大,李世民深情并茂,主动上前拍了拍还在发愣的李承乾,强壮有力的手直接按在他的肩膀上,诚恳道: “李坤,你是我最亲爱的儿子,我又怎么会害你呢?” “你现在太稚嫩了,还无法继承我庞大的家业,需要多多锻炼呀!” 这番话一出来别说是李承乾了,就连李泰,长孙皇后,李丽质都懵逼了。 谁能够想到,李世民平时一副威严无量的样子,说起荒唐道理来说,也是一套又一套的。 甚至是王远,内心也忍不住升起了一丝赞许。 不愧是他府里的下人,虽然天天摸鱼,一个月也没有来上几次班。 但自己这一身精髓本事,老李还是学到了一些。 当即,作为优秀合作伙伴,王远立刻也跟着上前,把手搭在了李承乾的另一个肩膀上。 “徒儿,其实老李他说的没错。” “难道你不觉得自己上次从余杭回来之后,多了几分阳刚之气吗?” “这一次你留在余杭养马,肯定能够收获到更多。” “徒儿你要相信为师,为师是绝对不会害你的。” 大哥,你节哀吧! 高明,走好! 哥哥,一路顺风。 看到如此一幕,李泰,长孙皇后,李丽质全都别过头去,彻底泪目,内心替李承乾默哀,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被大唐最牛逼的两个人如此按着,李承乾就算是长了翅膀,也难以逃走了! 他们能做的,就只剩下默哀了。 当然,他们就算是再泪目,也不及李承乾心中崩溃的万分之一。 这位可怜的太子爷,他伸头往前看,映入眼中的是父皇慈善面容。 而往后看,映入眼中的是师傅和善的笑容。 被两尊大神卡在中间,充满了弱小,无助和悲哀。 此时的李承乾,真的是完全懵逼了,甚至感觉世界上已经没有第二个比他还要惨的人了! 本来都以为快要离开余杭这个漩涡了,没想到却突然被通知要留下来,而且还要养马! 虽然他是憨了点,但也请不要把他当成傻子! 纵观历史,普天之下,有哪个太子养马的? 他感觉,自己觉得是历史上最悲催的太子了,李世民这种奇葩的储君培养方式,绝对是独树一帆,绝无仅有! “徒儿,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似乎是出于关心的目的,两人同时用力,又往前靠了一步,将李承乾彻底夹在了中间。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散发着慈祥的光芒。 请问,我真的有选择吧? 李承乾万念俱灰,绝望之下只能被迫点头。 “好吧……” 说完之后,他便失去了全部力量,直接瘫倒在了地上。 养马? 我养个鬼的马呀! 如果养马真的那么好,那你们两个为什么不养啊? 李承乾瘫坐在地上默默哭泣,而另一边的王远和李世民,则是都露出了“阴谋得逞”的笑容。 这一趟余杭可算是圆满结束了! 随即,为了给李承乾的养马事业保驾护航,王远特地登门拜访了钱塘县的郡守以及县令。 俩人看到王远来访,差点被吓到半死。 “见……见……见过大人!” 此时,因为远道的关系,长安城发生了事情已经传到这里。 也许别人不知道王远的真实身份,可他们俩人却是心知肚明。 这就是大唐护国公呀! 大唐立国以来,最年轻的外姓国公! 而且封地还是辽东四洲,沿袭万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名为国公,实则为前所未有的一字平肩王! 如果说,之前给王远方便,是怀着感恩以及投资。 那么现在就是完全的出于敬畏! 说实话,虽然他们是认为王远迟早会一步登天,但也没有想到这一天居然会来的那么快。 一切都太突然了。 这倒让王远很是尴尬,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到这样的事情。 只能说,人优秀起来,去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犹豫一番后,王远也没有制止二人,而是将养马计划给说了出来。 而且钱塘县的县令闻言后,也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把一百亩荒地交给了王远。 别说王远的计划有理有据了,就算是王远瞎说一通,他们也会答应的。 因为现在的钱塘,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荒地有的是。 反正这些地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直接给护国公大人建造马场,卖给一个人情。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养马的人是当朝太子,恐怕就不会答应的那么轻松了。 “那好,从今往后养马场的负责人就是他了。” 王远把哭丧的李承乾拉了过来,跟钱塘县县令认个脸熟。 “明白明白,我们明白的。” 县令闻言,略微打量了一眼李承乾,就不放在心上,开始邀请王远入宴做客。 在他看来,与其浪费时间在这样一个憨小子身上,还不如抓住这个宝贵机会和护国公大人增进感情。 “王公子,你来钱塘都两次了。” “不如这一次就留下来吃个饭吧?” “这里的百姓,可都是很感激你。” 王远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好!” 因为是他要拜托事情,王远也不好拒绝,只能先暂时搁下回程,留下来吃晚饭。 而且他也想看看现在的钱塘县变成什么样子。 这一次晚宴,王远毫无疑问是坐在首位的。 然后就是钱塘县的县令以及郡守。 至于李世民,李承乾等人,也因为沾了王远光的缘故,可以坐在最后面。 李世民看着极远处首位的王远,狂翻着白眼,但也只能把这口气给咽了下去。 长孙皇后倒是没有在意那么多,她看着王远身边,俨然一副严肃模样,努力想端庄的李丽质,顿时感到一阵好笑。 看来回去之后,就可以安排两人的亲事了。 这一场晚宴,所有人都非常开心。 “来来来!大家一起都过来吃饭!” 甚至到了最后,王远还追加了好几十席,邀请周围的百姓一起来吃。 “王公子,这样我们的厨房撑不住呀!” 郡守和县令都有些汗颜。 他们到不是心痛粮食,因为有了基因水稻之后,钱塘的粮食是真的充沛。 毕竟,他们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请众人吃个饭,是完全没问题的。 可他们的厨房实在撑不住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手来做菜。 这么多人的菜,如果做起来,恐怕是做一宿都做不完。 “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做!” 面对这个问题,王远还没有回答,周遭的百姓便替他作出了回复。 一个个听说要和护国公一起吃饭了,干劲一下子就起来了。 也不用官府做菜,自己拿出大锅就原地开启了灶台。 一时间,气氛热闹到了顶点。 而王远也走了下来,热情地和他们谈天说地。 比起坐在桌子上面的假笑,他还是更喜欢这样子的宴会。 “老人家,最近红薯还好卖吗?” 王远亲切询问一个老者,他手上还有一个小麻袋,里面全是红薯。 “没有之前那么好卖了,之前一拿出来就被人抢着买,现在喊半天都卖不了几个。” 老者很是诧异,但还是笑着回答。 面前的这位少年郎,虽然贵为国公,但话语间却没有丝毫的架子,让人倍感亲切。 “是啊,现在大家都不爱吃红薯了。” “有了稻米,谁还整天吃那玩意儿?” 其他百姓也纷纷回应,看着王远的目光中,皆是带着崇拜。 钱塘有现在这个繁荣景象,全都是面前这个少年郎的功劳。 如果不是,他选择在钱塘县试验基因水稻,那么这里的百姓也不会那么快就衣食无忧。 余杭的其他地方才刚刚种植基因水稻,而他们钱塘已经收获了一季了。 “而且大人,我们家的臭小子也读书了,而且还在认字。” “现在书籍真的太便宜了,十文钱就有一本。” “我家那个放牛娃,现在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啊!” “你那算什么,我家的那个已经能够人一百个字了,用不了多久,就当大官了!” “你这算什么,我家的夫君前阵子顺着远道去长安做买卖,可是赚了一大笔的钱。” “哈哈!” 看着莫名其妙就开始斗气的众人,王远当即忍不住笑出了声。 果然,这人无论到哪里,无论是哪个时代,都会忍不住内卷。 不过,卷起来也是好事。 最起码他们有了卷的能力,而不是连卷的资格都没有。 听着众人诉说着现在生活的各种美好,各种光明前途,王远也忍不住跟着他们一起开心了起来。 这才是盛世应该有的模样呀! 每个人都有能够读书的机会。 每个人都能够吃饱饭。 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如果这都不算是盛世。 那什么才是盛世呢? 幻想之间,王远的笑意更加浓郁了。 他甚至开始畅想,如果假以时日,远道一路修到了岭南,那又会带来何等的繁荣? 现在的大唐,已经和他在史书上认识的大唐,完全不一样了。 和他王远,就是这一切的推动者! 晚宴在众人的欢呼之中落幕,王远带着众人离开,准备休息一宿后就回去。 而在回去的路上,天空中突然划过了一道光。 它消逝十分的快,划过天空就如同扫把一般,一闪而逝。 “这是流星吗?” 王远眯了眯眼,内心之中泛起了不安。 按照史书记载,现在大唐应该没有流星的。 流星这种现象,在古代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会被史官所记录。 “难不成,是因为这次的流星没有被观察到吗?” 王远迷惑自语的同时,善后的李世民突然脸色微微一变。 “这是灾星?” 虽然不太懂星象,但对于这些最基本的星象,李世民还是了解的。 在大唐,流星就是灾星的象征! 落在哪里,哪里就有灾难的发生。 “老李,你怎么还信这些玩意儿?” 王远压下不安轻笑,李世民尴尬回应。 “应该是我多虑了。” “走吧,回去歇息一晚上,明天早上我们就出发。” “好!” 众人点头。 同一日,灾星所落之处。 大唐,陇右道,凉州。 残阳如血! 红光之中,既有夕阳,更有鲜血! 以往威严雄立的城墙,现在依然被血腥笼罩,化为了一座孤城! “汝等蛮夷逆贼,我大唐圣天子如日当空,威严远播四海!” 满是鲜血的城墙上,一个狼狈的身影,正在愤怒咆哮。 他正是当今的凉州刺史,出生于陇西李氏武阳房的李大亮。 这位曾经的唐朝开国功臣,本应意气风发,威压四方。 现在却是浑身是血,站在凉州城的城墙上,看着底下满山遍野的敌人,眼神之中全是绝望。 这场战争来的实在是太突然,太莫名其妙了,让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他是去年才担任凉州刺史,按照李世民的命令,来安抚西北道的突厥,吐蕃降众。 没成想,他才刚刚做了半年,就遇到了异族的进攻。 而且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看着面前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异族军队,李大亮的心中,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直到现在,他都不清楚到底来了多少异族人,只知道数量最起码在二十万以上! 二十万以上呀!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凉州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连他这个员开国名将,都只能缩在凉州城内,等待支援。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搬出圣天子的名号,让这些异族心生忌惮。 然而他的话音刚刚落下,一道张狂无比的笑声便响彻天际! “哈哈哈!” “圣天子,如日当空!?” 笑声极度的猖狂,充满了疯癫和杀气! “既然如此,就让本王来看看,你们大唐圣天子这个太阳,会不会陨落!” “上!” “绕开凉州城,把这片大地全部扫荡!” “但凡是汉人,皆杀无赦!” “不!” 李大亮懵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番威胁不但没任何作用,反而是激起了对方的凶性。 他看着底下开始逐渐分散的异族大军,双脚一软,直接瘫坐在地。 “谁来……救救凉州呀!” 李大亮哭了,他抬头望天,希望求其神仙的保护。 可此时,太阳早已下山,天地黑暗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