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战争机器,开始启动!
书迷正在阅读:余念无眠、善恶枉、竹影风笛、道劫仙踪、我有一把力量杖、把meimei培养成法神、这个世界的文娱有点怪、修灵神录、带着斩魄刀成为火影、闯荡日本当声优
“大辽沼!” 李世民死死盯着这个点,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 大唐军队进攻的突破点,就是它了! 如果王远在这里,目睹此情此景也会跟着高兴,欣慰不已。 因为,这就是他当初想要的计策。 所谓的大辽沼,其实就是辽西河上水位最浅的一片沼泽地。 而辽西河在后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辽西走廊! 是的! 辽西河很快就要消失了! 不过此时地貌没有变迁,河水尚未干涸,辽西走廊还没有出现。 而连绵不绝的辽西河,就此成为了高勾丽天然的城墙,可挡百万雄兵。 前隋三次进攻,隋炀帝动员超过百万,就是因为它而折戟沉沙。 不过,现在虽然还没有辽西走廊,可大辽泽却是出现了。 “朕果然是绝顶聪明!” “这一次,大唐必胜!” 李世民兴奋不已,难以压抑心中的雀跃。 虽然这一仗还没打,但他却已经有了十足的自信! “不出十天,朕必定踏平高句丽!” 李世民自语着,压下心中的兴奋,立刻对着门外喊道。 “来人!传朕指令!” “三天之后召集民间的能工巧匠,以及将作监所有工匠!” “遵命!” “干得好,就这样维持住平衡!” 蓝田县内,王远一边大声喊着,一边悄咪咪的退到一棵葵树的树荫下面,对着不远处摇摇晃晃的倩影大声鼓励。 “加油,你可以的!” “我在后面扶着你,你继续踩就可以了!” 此时的李丽质,正自己独自骑在一辆由木头造成的自行车上,摇摇晃晃,勉强前行。 “王公子!王公子!你一定要扶着我呀!” “我怕~” 虽然很慢,而且每一刻都仿佛快要摔倒的样子。 可他她终究还是在骑行,没有摔下。 一米,两米,五米,十米,百米…… 李丽质越骑越快,越骑越稳。 俏脸上也从一开始的担惊受怕,逐渐出现了兴奋之色。 这东西好像真的很好玩。 她学会了吗? “王公子你不用扶我,你已经追不上我了!” 李丽质放声娇笑了起来,稚嫩的嗓音中充满了高兴! 她现在真的好快啊,就好像在骑马一样。 好快乐! “我早就放手了。” 王远站在葵树荫下,看着逐渐远去的小丫头,面带轻笑。 “其实在你一开始出发的时候,我就已经放手了!” 这个丫头的平衡性是真的好,仅仅只是小半天就彻底学会了。 要知道他当初学习自行车,可是连摔了四五天,被不少同龄小伙伴嗤笑。 “啊!” 听到这番话,李丽质的心顿时乱了。 原来王公子刚才,一直都没有扶着自己。 天呐! 她刚才居然就这样一路骑到了现在! 李丽质彻底慌了! “丫头你在干什么?快看前面!” 这个时候,王远的脸色突然一变,着急大喊。 “小心!” 扑腾! 还是晚了一步,心神不稳的李丽质骑着自行车,直接撞在了一棵小树上。 嘭! 自行车直接变形散架。 “哎呀!” 在惯性的作用下,她整个人直接一屁墩摔在了地上,黛眉紧皱,小脸上写满了痛苦之色。 好疼! 李丽质委屈巴巴,差一点就哭了出来。 实在是太痛了! 呜呜〒_〒~ 丫头垂泪欲滴,王远连忙跑了上来,尴尬不已。 “很抱歉,我刚才不应该那样说的。” 看着小丫头这样痛苦的模样,王远内心也忍不住自责了起来。 真是的,如果他等小丫头停下之后,再告诉真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大意了呀! “没事儿,王公子我没事的。” 李丽质一只手撑着地,一只手揉着小屁屁,强行把眼眶内的泪水给憋了回去。 这要是让王公子看到,从而担心可就不好了。 “你这个丫头,想哭就哭嘛,憋着干什么?” 王远嘴角一抽,一眼就看出了李丽质的想法。 同时也更加心疼了起来。 “走了,我们回去吧。” 说完他便把小丫头背在了背上,抱着回去。 “那王公子……自行车怎么办?” 李丽质还是有些担心,她看着不远处已经变形的自行车,很是遗憾。 她刚刚才学会这种稀奇的玩意儿,结果还没等她骑多久,车子就烂掉了。 “都已经废掉了,还能怎么办?” 王远骂骂咧咧,本来都不想再弄这玩意儿了。 毕竟这丫头可是身患重病,既有风疾也有先天性心脏病。 如果摔出了什么意外,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向老李交代。 所以他是不想再弄自行车了。 可王远微微一侧头,就看到了小丫头期待加紧张的目光。 他眨了眨眼,将本来要说的话,活生生咽了下去,笑着道: “没事的,等明天我再给你造一辆。” 按理来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制造红夷火炮,不过他还是选择了抽空再造一辆自行车。 顶多不麻烦明叔他们,王远自己动手就可以了。 不过,要加小轮子了。 反正也不怎么费事。 “好耶,谢谢王公子!” 李丽质兴高采烈,开心的连疼痛都忘记了,双手松开,差一点就从王远的背上掉了下来。 “哎呀哎呀,哎呀呀!” 她一阵手忙脚乱,前后摇晃,好在王远眼疾手快,将她重新抱稳。 “真是一个傻丫头!” 王远摇头苦笑。 自己在十二岁的时候,可是非常乖的,哪会有这般的野? 不过想想这丫头以前的表现,有这个反应也很正常。 如果没有那么野,王远反而会感到陌生了。 “那王公子!你后天继续教我骑自行车吧!” “好的好的,不过你一定要听话。” “没有问题……” …… 当王远还在蓝田县,教着小丫头骑车的时候,长安城之内,也有着无数人开始行动了起来。 没多久,整片大地便被一种紧张气息所笼罩。 虽然陛下要打高句丽的事情,仅仅还只是在朝廷之中流传。 可长安城的百姓却是议论纷纷,都在猜测陛下又要攻打哪个国家? 毕竟在这最近一年来,大唐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已经运转了两次。 这第三次运转,又会是谁遭殃? 百姓们都在猜测着,虽然又要打仗了,但脸上却不见丝毫的担心。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就不存在所谓的战败! 攻必克,战必胜! 现在的大唐,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谁不是完全碾压? 历史上,开元盛世才升起的民族自豪感。 已经提前了近百年,降临在这个伟大民族的身上! 甚至还有不少青壮年在摩拳擦掌,希望能借此建功立业。 科举制已经在推行,书籍虽然因为时间太短,生产力有限,只印发了一小部分。 可还是在民间和朝廷之间打开了一个缺口。 所谓的阶级,已经不再不可跨越! 三天之后,偌大的御书房内,就被五十多个人塞得满满当当。 他们有的来自将作监,也有的来自民间。 虽然出身不同,但有一点确是共通的。 他们每一个,都是长安城内技艺高超的工匠。 这一天,御书房大门紧闭,没人知道李世民和他们说了什么。 只知道这些工匠离开后,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残留着nongnong的震惊。 似乎陛下说了什么话,让他们直到现在,都难以全部接受。 而且其中一名为阎立德的将作少匠,还被陛下越阶提拔。 其中的缘由,除了陛下和这些工匠,没有一个人知晓。 哪怕是长生无忌,杜如晦,魏征和房玄龄也一样。 他们也尝试过去询问,可李世民始终避而不谈。 只是在说,日后他们便明白了。 无奈之下,几人只能放弃。 其实他们都想去蓝田县问问王公子,只是害怕这样擅自行动,会被陛下的处罚。 万一陛下是和王公子达成了什么约定,他们贸然前往,很可能会留下一些不必要的破绽。 而李靖,虽然大致能猜到陛下此举,是与高句丽之事有关。 但具体的情况,同样是一无所谓。 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长安城的战争气氛越来越凝重。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不但是城内的百姓都知道陛下要动兵,就连长安城郊外的诸多县城,也都明白大唐准备出征。 青稞贸易之法,在这些天也被送到了吐蕃,送到了侯君集的手上,后者在大喜之下,立刻将这个计谋实施。 虽然因为才刚刚开始,大唐的主力部队还无法撤回。 不过侯君集所面对的压力,的确是骤减了。 一听到大唐愿意用三十石粮食兑换一石清稞酒。 整个吐番都彻底疯狂了! 无数吐蕃百姓,都争着抢着酿青稞酒,连反都不愿意再造了。 开玩笑,大唐既然如此慷慨,直接送粮给他们吃,那谁还愿意造反? 不要命了吗? 其实大唐这些日子的军事镇压,还是颇有效果的。 最起码让吐蕃百姓知晓,无论是国内还是战斗力,他们都和大唐有着无可跨越的鸿沟。 就这般,侯君集终于能抽出一小部分兵力,让他们返回长安。 同时因为耕种的结束,府兵制也开始从民间征召了大量的青壮年。 一时间长安城内,有着无数大军开始缓缓聚集! 风雨欲来山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