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那是解民倒悬!
…… 依仗地利打埋伏,是蜀军预计的妙招! 奈何,蜀军有地利,炎军有高科技神器! 伏击都被发现了,还伏击个什么? 人家根本就不会傻乎乎的再进伏击圈套呀! 炎军一路前行,蜀军伏击一路被发现、一路震惊、一路撤退、一路把炎军牛逼坏了的消息带到后军去!——炎军果然就像传说中的一样,有神相助、有天命在身!他们有神器呀! 军心涣散! 毫无斗志! 关隘处,炎军到,开两枪,放两炮,无人机在高空喊两句话,神器震慑之下,蜀军转头就跑! 炎军前进,出奇的顺利! 蜀王张腾在宫中收到消息,惊呆了,怒不可遏! ·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啊! ·不战而逃! ·该死!都该死呀! 丞相冯泽心头惶恐,来求见他,与他计较对策。 冯泽把天下形势看在眼里,蜀军是万万打不过炎军的!与其在蜀国这颗烂树上吊死,不如及时改换门庭,即便不能再有丞相的富贵权势,至少也可保一家子的性命无忧啊! 他抱了这样的心思,与张腾商议对策,便进谏要他服软,与其与炎帝针锋相对,兵戎相见的为敌;不如向吴国、向楚国学习,主动让位,奉送江山,求保个爵位富贵! 他打的好主意! 蜀国江山是他张家的! 他若劝张腾成功,自己便向炎国示好、立下功劳了。 以他人的财产,来给做自己的投名状,岂不妙哉? ——他这一番主意,倒也不是纯为自己着想。 ——对张腾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是最好的下场了! 可是,张腾为君十几年,也是个有志向的君王!帝皇的尊严,岂容他数典忘祖、放弃手中的权力、出卖祖宗的江山? 他非但没有把冯泽的建议听进去,反而像被点着了火药桶似的,暴怒了:“你混蛋!”将御案上的一尊御用洮砚信手抓起来,就往冯泽砸了过去! 张腾有修炼武功,功力不俗! 那砚台,正砸在冯泽的左小腿上!啪的一声,砚台都砸碎了了! 骨断筋离的痛觉,直冲脑壳! “哎呦!~”冯泽吃痛惊呼,整个人都倾倒了下去,两手抱着左腿,长袍下摆落到腰间,只见小腿竟然断开了,只剩下一点皮rou联系着了! “啊!我的腿!我的腿!~” 他惶恐的惊呼! 鲜血从伤口处流淌了下来! 张腾本来对冯泽愤怒至极,甚至想杀了他,但见为自己尽忠了几十年的老臣,这么悲惨的模样,却又于心不忍了,忍着怒火,命宫人将他送回家去! 冯泽被送到家。 冯府顿时一阵鸡飞狗跳! 炎军势如破竹,走了十六七天,一条长蛇似的,延绵在山道上,无人机飞在高空,探路到了前方二十里。 二十里外的画面,时刻的呈现在cao作员的面前。 吴起关注着。 二十里外,山道戛然而止,前面是水流喘急的大溪河,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大溪河宽四十丈,一条铁索桥横挂南北! 这铁索桥名叫安溪桥。 由十六条黑黝黝的粗大铁索组成,上铺木板。 桥宽一张,十二条铁索在下面,承载木板;四条铁索分别在两边做护栏、扶手。 这桥是什么时候所建、由谁建的,已经难以考证,说不清楚了! 此时,桥面上的木板已经被拆的干干净净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十六条铁索。 铁索的这边,如同生根了似的,牢牢的扎根在山体中。 铁索的另一边,蜀军在桥头的两边修建了砖石为材料的堡垒! 从那堡垒的孔洞中,可见从里面露出来的枪管、炮口! 蜀军布置在那里,正严阵以待! 这里并不是伏击! 而是正大光明的阻击! 安溪桥! 这是泥丸道上最为险要的一处关隘! 攻打的一方,纵然有千军万马,长蛇似的排在狭长的山道上,也发挥不出兵力优势。 防守的一方,纵然火枪准确度不够,集中火力打一个狭小的目标,也是准确度飙升! 纵然火炮准备度不够、容易被闪躲,但在狭长的山道上,你躲什么?往哪里躲?跳山崖下面去么? 推荐下,【\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书友都装个,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吴起看到画面。脸色微凝,转头对身后的亲兵队长说道:“孙兄弟,这一关可要看你的了。” 孙侯是个气质阴柔的清瘦男子,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放心。” …… 虽然节节败退,但是张腾仍旧不死心、不认输! 他把西望放在了上! 那一关,险要至极! 就算发现了又如何? 张腾压抑着震惊、恼怒、恐惧的情绪,把希望压在了这一个关上! 堡垒修建,极其坚固,五千斤大炮都轰不破! 这一关,绝对能挡住炎军的进攻! 张腾对此,给予厚望! 他看着地图,推算着时间。 …… 冯泽的左小腿被除掉了。 现在的医术,接不上去! 针灸止血,麻药镇痛,这些都好说,伤口感染,却是要命! 这时可也没什么抗生素! 只能开补血补气的药,寄希望于他的体质。 能撑过去,那就能保住性命。 撑不过去,那就得准备后事了。 冯泽发着低热,躺在病床上,浑浑噩噩,稍有清醒,便问炎军打到哪里了? 炎军来打,举的大旗是:蜀王昏聩残暴,为求长生,任命宠幸的宦官,搜罗婴孩,取脑髓炼丹!阳奉阴违,嘴上尊奉炎帝,实际上却违逆炎帝旨意,大逆不道!故而炎帝兴起王师,征伐昏暴之民贼! 蜀都京中的官僚,都人心惶惶!尤其是听到一个又一个的不利消息之后!私底下,暗暗的串联着,商议着面对这样的局势,该怎么抉择! 冯泽便是“投降派”的领袖。 他并不是正经的门户出身。 而是出身于商户,一个家资巨万的家庭,素有才略! 他本没有机会科举入仕做官的。 做丞相,更是不可能! 然则,机会来了,挡也挡不住! 蜀国财力不足,朝廷卖功名捞钱。 冯泽家出钱卖得功名,有了机会参与科举! 他又才略,运气又好,顺利考中,并取进士,入了官场! 官场之中,他这样出身的,并不少见! 甚至还有没参加科举,直接买官位来做官的! 他们这些官僚,并非正经出身,在官场之中,被正经出身的排挤着。 自然而然,双方形成了两派! ……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之日! 经过半年的改建、修建,大炎帝国各路城中的寺庙道观,纷纷的把英烈牌位请了进去!夏邦历史悠久,各路要找英烈,总是能找的到的! 在炎国,大的寺庙道观基本上都是官府出钱粮修建起来的。里面的僧人道士也是官府养着的! 当然,官府不是直接的发薪俸去养他们。 而是划产业给他们。让他们去经营,自己养自己。并且还免除了他们的赋税! 因此,寺观是朝廷的产业,相当于事业单位!僧人道士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光吃不生产,犹如废物,不如废物利用起来,来给我大炎帝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增砖添瓦! 炎都。 内城。 皇宫的南面,朝廷的部衙寺院等机关分立在两边,中间形成一个大广场! 广场的北端,新起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 那碑耸立着,高五丈,东西一丈,南北六尺。以御窑烧制的金砖砌成,灰白色,仅这碑身,便用金砖5000块,作价银5万两。 纪念碑耸立一丈五尺高的两重高台的正中心。四面都有台阶,一面二十七阶。 那碑的南面,镌刻着这样的金色的文字: ·自古以来,在保卫家国,与外敌做斗争中牺牲的夏邦英烈们,垂世不朽! ·自古以来,为解民倒悬,与暴政做斗争中牺牲的夏邦英烈们,垂世不朽! 这字出自刘玄之手,为此还专门购买了书法大宗师技能。 字学的端端正正,庄重严肃! 本来只想到前一句。 但是写了,却觉有些不妥当! 因为,细究历史,炎地这两路,原先都是蛮夷之地,夏邦扮演的并非抵抗入侵外敌的角色,而是踏马的入侵者的角色! 夏邦在这里,施行了殖民统治! 站在这块大地上,说什么与外敌做斗争中牺牲的夏邦英烈垂世不朽,很有点不要脸、不正义的味道! 再深究历史,夏邦的这祖地十五路,原先所指的地方,也不是今朝的现在的地方。 今朝的很多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前,踏马都是蛮夷之地。 夏邦先祖,只占有很小的一块地! 如今的这十五路,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说直白了,是铁与血中抢夺来的!抢到了手,时间长了,数千年的岁月流淌,就忘了是别人的了,地上的百姓融合一体,也忘了什么夏民蛮夷之别了,都成夏邦之民了。 这样的黑历史,深究起来,毕竟尴尬。 这种的历史叙事,必需要做出修改! 对于这种伎俩,刘玄是很有经验的! 前世,某国玩这一套,就十分的溜! 刘玄借鉴了,于是,就生成了后面的那一句。 ·侵略殖民? ·没有的事! ·那是解民倒悬! ·我夏邦就是善良,看不惯蛮夷的残暴统治,于是倒贴钱粮人命,去与之做斗争!把那万千的在残暴统治下的黎民,拯救出来! 顺便,这种与暴政做斗争,也把太祖起义正义化、强调了一番——毕竟解民倒悬,正义之师、王道之师!这对刘玄巩固皇权是有益处的! 碑的下方基座上,与人高处,还刻有浮雕,四面共十二幅。其中就有刘太祖起义的。想当年,太祖起义,左臂上系一条红布做标识。 修建这座纪念碑,所用的金砖,是一尺见方的。不是不能烧制更大尺寸的,而是更大尺寸的烧制,工艺更复杂、失败率极高、极耗时间。而较小尺寸的,则成功率很高!能准时的完成要求。 尺寸越大、失败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烧制好后的冷却阶段。 内外降温的速度不一。外部降温快,而内部慢,形成温差。尺寸越大,温差越大!温差越大,越容易产生内裂纹! 这一问题,倒与铸造大炮中遇到的问题类似。 铸造大炮,越大的话,则内径与外径越厚,冷却降温时,内外速度不一,就越会产生温差、内裂纹! 如今炎国的铸炮技术,大炮的成功率极低,造十门中,能成一二门,那就是大师了! 西洋在这方面也无特别的建树。 前世,这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东西方,直到十九世纪中晚期漂亮国的一位叫罗德曼的老兄,搞出了罗德曼铸炮法!铸造速度暴增,成功率暴增,成本暴跌! 但是,罗德曼的那套铸炮法,是在19世纪中后期炼铁技术、测量技术、热力学基础、数学等比较完善的系统上才实现的,也即是工业基础达到一定阶段后的结果。 即便在这些基础上,他还研究了十年功夫啊! 现在,并没有这些基础。 即便知道罗德曼铸炮法,也无法实践cao作!这就好像你知道造盒蛋的理论,却没有相关的具体的那一堆基础知识、工具。 火炮制造,曹琳想独吞这项业务! 炎国本不重视火器发展,工部的相关工匠也极少。 王熙忧心忡忡,关注火器,兵部下倒有能造火炮火枪的工匠,在工部之上! 刘玄亲政之后,对火器发展很重视。 工部、兵部、乃至于内务府兵仗局都在研究火器。 他们获得掣电连发神铳数把,对其拆了装,装了拆,逆推山寨! 折腾了数年,这玩意仍旧是——造不出来! 但是,脑洞大开,从中也获得许多的先进经验,研制出新式火枪,威力要比吴国的飞云铳什么的强大的多! 只是,炎国有掣电连发神铳,没有必要对此生产武装。 吞了吴国之后,吴国的相关产业,也被炎国接手,工部、兵部更是迎来饕餮盛宴,瓜分! 打下齐晋秦后,更抢夺到了一批工匠!只是优秀的,都被蛮夷掳掠带走了! 这些工匠,被刘玄接下,划入到了内务府兵仗局,并派管事的前去接手。 制造火炮业务,由兵仗局、兵部、工部三家竞争,各造五千斤大炮20门,一年为期,看谁造的多,造的快,质量好,成本还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