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堪舆
“给。”跳下马车的黄冲将雁翎刀往成一手里塞过去。成一喜盈盈地把刀绑在了腰间,想着过把军汉的瘾。 他昨天才刚说要跟师叔习武。 “师叔,又抢了谁啦?”龙夕不失时机地在一旁打趣,也算是讨好吧。既然是想讨好人家,当然也学起人家说话的样子。 “个大人了,是不是篾片子在屁股上没打,就发痒了。” 车上,渺目道长一边将手中银锭塞入书箱,一边训斥起自己的二徒弟。 几个人和睦相处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成天打闹,讲话又失了长幼次序的分寸,他当然担心以后师弟在后辈面前会失了威仪。 一句话,吓得龙夕跑到前头装样去牵马,却被赶车的一鞭子抽在手背上。 “哎哟喂~。” 喊的有些低沉,但故意抑制住的声调中,也含着夸张。也许就为了换取大家心里在想说的两字:活该! 车队已经摆开在驿路上准备开拔,渺目一伙人是最尾的。庆生还站在路中央傻愣愣地看着冬至背影,而冬至臂弯处挽着个包裹,站在更远的地方定在那。 “干嘛呢?”黄冲走到后面,摸了下庆生的小脑壳子。 后者依旧不作声,默默地瞪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傻看着高个子师姐。 “她这是要回家呢?还是被孙猴子刚点过了定身咒?” “她个爷寻着来了。” 成一过来把庆生举上了车。黄冲这才发现,更远的地方停放着辆独轮车。一个青衣长衫的中年人正爬坐上去,好像还朝这边挥了挥手。 县城街上的人都管父亲叫爷,这个黄冲晓得。 “你要是想跟回去,现在收拾东西也还来得及。” 拼命忍住不伸手,原先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滚了出来。 “你没有爷娘咩。” 倔强,原本就是冬至的性格。在城西街上够称得上大名鼎鼎的她姓严,街上相熟的人都唤她严小姐。可惜,这些黄冲从来也不过问。 “有啊。就是现在见不到。” 起了拗劲的冬至不可能会赔礼道歉的,就象她师傅一样,从来嘴里没关心话。 仅在半年前还是个在家可以肆意耍蛮放刁的宠女,半年之后竟穿起道袍梳起道咎,就要远走他乡。是有些凄凉。 “我被媒婆带人来相了七次,次次过后都挨打。” 重重的吸鼻涕的声响过后,冬至说。 “也许再相一次,成了也说不定哦。” “没用,街上人都晓得我丑。” “自己要走的路自己选,别再磨蹭。” “你还是个人不是?” 转身迈步的黄冲真的希望冬至能去追赶她的父亲,也许心里以后会有那么丁点的失落。但比起前方一路的担忧,几乎可以忽略。 偏偏,身后响起噼里啪啦的脚步声。 “秀才,就是我那个母舅讲,你可能会…。” “会什么?” “见着你后我就晓得,你不会。你又不是真癫。” 有些气喘,冬至讲得断断续续,嗓子也是时高时低。 “有件事要先讲讲清楚。你是个头高,不是丑。那些没相看上你的人是瞎着了眼,某的门下也没有丑人。” 用袖口擦干净眼泪后,冬至甩开大脚追赶起马车。 “叫师姐,师姐包袱里有好吃的。” 半边屁股搭上车后沿,冬至象以往一样开始逗庆生。只是笑脸上带着些泪痕。 “叮铃铃,叮铃铃铃。” 慈庆宫内,何仙姑一手托着罗盘,一手高举着铜铃,摇个不停。 以她立脚处为圆心,地上布满了呈放射装的各色绸带,均匀而工整。 “她这是在做法吗?” “莫要吭声。” 摆放好铜铃,何仙姑开始走动,一格一格地走,边走边掐算着。每停脚一处便摆放一些数量不等的算筹,很仔细,也很认真。 这是一项很繁琐而且亢长的程序,严谨而周密。那些被派来协助的宫人们象何仙姑的弟子们一样,屏住呼吸,也统统收敛起方才心中的怠慢和怀疑。 也许方外之人行事,确实不为常人所能揣度。 即便是有纯粹的装神弄鬼,杏娘也非常倾佩仪式及算法如此繁琐的设计者。虽然她在大佛堂里读过许多的经书,可她真的不信这些。 没有人知道她不信这些,信这些的人绝大多数也不是坚定而绝对的。 一个半时辰的连续折腾,何仙姑的额头、两鬓布满了汗珠。大冷的天,前襟后颈的衣裳已经见湿,不住冒着热气。 好在终于最后风铃挂在了钩子上,钩子枝干就立在何仙姑最后的立脚点上。 “此处便是龙珠水跃的中点,三个月之间可搬迁过来,再经九九八十一天后便需撤下。不能多出一天,也不能少摆一日。” 杏娘左手上扣着一本半掌大的手笺,右手葱管小笔刷刷地不停记下。 “贫道如今力尽体匮,张娘娘的乔迁之日以后再说。在此之前,你等须禀报娘娘,不等入此门内半步。” “喏,烦劳仙姑了。” “回去吧。” “来人,送何真人出宫门。” “是。” 应声的是鸢儿,她带人去送仙姑,杏娘则要立刻赶回娘娘跟前禀报。 “天时地利人和,这便是地利的求法啰。” 唾沫飞溅的黄冲摆弄着一把木匠用的角尺,还有一把粗制滥造胡乱绑起的圆规。案台上是一张被他画满了各类符号和数据以及线条的地图。 “你这种记数是简单,整张舆图确实变得更易看。只是,这些子的山脉、沟壑如果在战时恐怕还是不够直观。” 只有朱骥一个人不停地在提问,另两个军汉抱着一双手臂,东瞧西看有些发懵。 “战阵上看图的人要培训,只能是纸质的。这些阿拉伯数字有些书上也曾有,只是未曾普及。记住了也都一样。” “不识字的人也能培训会?” 老皮着急地问,他就不识字。 “八成吧。经过简单的培训,最笨的人应该也都能看得懂八成。”拇指和食指叉开,黄冲比划了下手势。 “这是八吧?” 唐康总算也憋出了个问题,点着他手问。 “嗯。手势和旗语用在战术的联络通讯上,也要成系统设置,然后加以培训。不过却简单的多。” “手势旗语以后讲。刚才讲到战阵上,如果在城中讲解或分发各营的指令,又该如何更准确些呢?” 放落圆规、角尺后,黄冲挠了挠头。然后一把拽着朱骥到了帐门外。没错,四个吃饱饭闲死的家伙,支起个行军的帐篷在里头胡侃。 “做沙盘。” 指了指远方的山,黄冲撮起一堆的土,再指了指不远的小河,又划出一道弯曲的沟。然后随手四边一框。 “这个好,这个好。死人都看得明白。” 老皮第一个表示大大滴赞同。 “你个小道士,是不是从堪舆术悟过来的?好好的道人不当,成天想着杀人。” “看~鱼?某还看鸟、看风水呢,风水…哎,哎。莫错,是叫堪舆。不过真不是某悟过来的,某听人讲过,前宋年间就已经有的呀。” “没见过。”朱骥摇头,另两个也跟着摇头晃脑,还嘟噜嘴。 “管你们见过没,等老子将来带兵打仗,就这么搞。” “你该不是jian细吧?”老皮问。 “怎么可能他。”唐康当然觉得不可能。 “屁仗没打过,讲起行军布阵还一套一套滴。” 朱老大在桌边卷图纸,老皮乘机一膝盖虚顶向黄冲两腿之间。 双手护裆,黄冲瞪眼急吼:“你他娘的皮痒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