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幽州事毕,大军开拔雁门关!(大章,二合一)
“看来,大局已定了...” 蛮夷大军后方五里地之外,戏志才用神识之力将前方的一切动静,尽皆了然于胸后,便是晒然一笑道。 “传我命令,三军呈扇形攻势,给我将那些蛮夷的退路全部堵死!” “如若出现空缺,亦或让蛮夷散兵逃脱,必拿你们是问!” “诺!” 身旁的几名传令甲士,在感受到戏志才话语之中的冷冽后,连忙便是低头应道。 随之便是快马加鞭,向着各部传达命令而去。 片刻之后,大军开拔! ...... “云长,汉升,可以出动了。” 上谷郡的城墙之上,陆祁朝着渔阳郡的方面传达了一道神魂传音之后,便是继续站定于原地。 “累累白骨...” “方筑功名...” 陆祁望着前方大地之上血流成河的一面,却是不由感叹了一句。 “尘埃落定了!” ...... 这场围绕于幽州边境所展开的战争,在陆祁等人到来后,总共持续了两天时间。 第一日入夜时分,以中路大军典韦、西部大军张飞、东部渔阳郡关羽黄忠、后部大军戏志才,四路夹击之下,将近五十万众的鲜卑和乌桓二族的所有兵力,团团围住! 一场可谓是一片倒的屠杀战争一直持续到了第二日的晌午,方才堪堪结束。 整个幽州边境的大地几乎被染成一片血红色彩,同时残肢断臂更是无数,俨然便是一副人间地狱的画面! 然,战争刚刚结束,陆祁等人还得将所有的尸首全部处理掉,以免引发瘟疫,或者将此地化成一片绝地。 故而直至第二日的傍晚,方才彻底结束。 ...... 幽州,涿郡,郡守府内。 “哈哈!不愧是我大汉的第一名将啊!不到两日时间,就将这次蛮夷入侵的祸事尽数解决,实在是让我叹为观止啊!” 会客厅中,刘虞坐于主座之上,朝着坐于旁侧的陆祁等人,叹而笑道。 “刺史大人谬赞了,我只不过是下下命令,动动嘴舌之劳,此次大功,应当归属于每一位抵御蛮夷的同胞们!” “特别是,那些为此次战事,而奉献生命者!” “他们还是大汉第一功臣!” 陆祁闻言,却是儒雅一笑道。 “子翊此言不错,此次所有参战的将士们,尽皆有功!我待会儿便启公函于陛下,为诸君请功!” 刘虞闻言,微微点头便是赞同,同时轻抚长须道。 “下官觉得此次战役,平阳侯爷依然是功不可没,毕竟,作为三军统帅,您有统帅之功呀!” 众人闻声望去,却是发现是那涿郡郡守徐明所讲。 “徐大人所言甚是,子翊啊,此次这镇压蛮夷的功劳,你可是推脱不掉了。” 刘虞好似打趣一般,朝着陆祁戏谑笑道。 这般话语,陆祁听闻后,唯有苦笑摇头,不再作语。 “来来来,刺史大人,平阳侯爷,还有诸位将军们,徐某敬诸位一杯!以庆我幽州霍乱解除!” 徐明见得场中气氛稍显平静,便是主动站起身来,朝着众人举杯相邀道。 “好!祝我大汉国泰民安,永无战事!” “此言甚佳!” “来!一同祝我大汉...” “...” 堂间氛围就此热烈高涨,一时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一片。 而同时,整个幽州境内,几乎所有百姓尽皆听闻了这等大好消息,便是换上新衣,摆上酒席,与天同庆! 此方景象,在整个幽州之内,可谓是比比皆是,一时间,原本被战事所弄得满布乌云的幽州,却是喜庆连连,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一般... ...... 两日后。 “诸位不必远送,至此即可,我等还要赶赴那并州,实在不能多留了。” 涿郡之外,陆祁骑于马上,朝着涿郡城门口处的一众官员,还有一群闻声而来的百姓们,拱手言道。 “子翊,此去并州,刘某先行祝你旗开得胜,愿早日听得子翊的胜利之音!” 刘虞率领着一众官员,走至陆祁面前不远处,拱手一笑道。 “多谢刺史大人,在下必定早日结束并州霍乱,将胆敢来犯我大汉的匈奴们,尽数斩绝!” 陆祁淡笑的回复道。 “子翊兄,此去不知何时方才能够再次聚首,在下也唯有像刺史大人一般,祝贺子翊你早日得胜归来!” 邹靖从一众官员之中走出,继而朝着陆祁拱手言道。 “多谢邹兄!他日如若有空,我必定再与你把酒言欢。” 陆祁回礼一笑道。 “好了,诸位,子翊去也!诸君多多保重!” “驾!” 言罢,陆祁便是先行一步,骑马向着并州方向雁门关而去。 “诸位大人多多保重,某去也!” 张飞等人亦是与刘虞他们拱手告别,随之便是朝着陆祁背后追随而去。 至此,大军开拔,徐徐朝着并州雁门关而去。 ...... 于此同时,雁门关之外。 “杀!!!” 一声如同虎啸龙吟一般的暴喝,陡然在此地炸开! “啊!!!” 便见吕布身旁所围绕的近百名匈奴士兵,身体尽皆轰然爆裂成一团血雾。 “魔...魔鬼!” 外处幸免于难的匈奴士兵见得这般恐怖画面,却是浑身哆嗦,根本不敢再向前踏进一步。 “后退者,死!!!” 外围的一名匈奴将领,虽说亦是内心畏惧于吕布的惊人武力,可却依然不敢有所退缩,毕竟,如若他这个将领胆敢退后一步,那就是人头落地的下场。 自身小命保不住,他又怎么可能会允许自己的手下,当着他的面,畏缩退却呢?! “唰!” 在将一名逃得最快的匈奴士兵,斩首当场以后,周边出现逃兵的现象,方才堪堪止住。 “全部给我冲!他只是一个大汉的将领,不是神!就是用人命填,也要给我把他活活累死!” “同时,谁若取得此人项上头颅,我必亲自上报单于大人,为他讨功!” “到时封侯拜相尽皆不在话下!” 匈奴将领的一番红枣加大棒,却是直接将此处所有的匈奴士兵,尽皆刺激的满脸涨红! “冲啊!兄弟们!加官进爵就在眼前!” 随着一名匈奴士兵的一声大喝,周遭的所有同伴亦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双目血红一片的持着手中刀刃,朝着吕布冲去。 “呵,加官进爵?那就去地狱里做这个美梦吧!” 吕布闻之,便是怒极而笑道。 “杂碎们!给某死来!!” “嗬!” 只见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一个轮转,一道圆月型的血红芒刃便是瞬息之间,朝着四周扩散而去。 “嘭...!” 方圆百米以内,竟是直接被一扫而空! 就连方才那名五阶的匈奴将领,亦是化作飞灰,神魂尽消当场。 “就这,也想取我吕奉先的人头?” “一群乌合之众!” 吕布见得自己所造成的一番‘美景’,却是嘴角森然冷笑道。 “杀!” 紧接着,便是继续朝着旁边不远处的匈奴大军,扑杀而去。 一路上,尽皆无任何一人,能够在其手上走过一招。 “好一员虎将!” 雁门关的城墙之上,卢植和皇埔嵩二人瞧见吕布刚刚那一副大发神威的场景,便是不由为之赞叹道。 “这等实力,只怕假以时日,便能追上子翊未曾受伤之前的武力程度了。” 卢植轻抚长须,笑而分析道。 “哦?子干竟是这般看好此人?” 皇埔嵩闻言便是好奇笑问道。 “嗯,此人武力超凡,一人可抵万军,当为万夫不当之勇也!” “假以时日,未曾不可成为第二个‘子翊’!” 卢植点头回道。 “我倒是与子干你的想法有所不同。” 皇埔嵩笑道。 “哦?愿闻其详。” 卢植扭头望向皇埔嵩道,神色之间好奇之意如同溢于言表,看来对这个不同的见解,十分的感兴趣。 “此子武力的确超凡,如若先前未曾遇到子翊和其麾下的翼德将军等人,恐怕我会认为此人便是当世武力第一的猛将!” “可现在,此子的出现却是犹如珠玉在前,瓦石难当一般。” “有了子翊这枚珠玉,此人身上的光华,就几乎被尽数掩盖了。” “不然,恐怕此人已是名扬大汉,成为有名之士!” “而,我要说的是问题,请子干兄将此人与子翊对比一下,即可知晓答案。” 皇埔嵩轻抚长须,将自己的想法徐徐道出。 “将此人与子翊进行对比...” 卢植听闻了皇埔嵩的讲述后,便是开始思索... 同时,目光再次投向远处正在匈奴大军之中四处冲杀的吕布身上。 “此子武艺超绝,更是勇猛异常...” “可如若与子翊对比...” “我懂了!” 好似灵光一闪般,卢植突然眉头舒展道: “两人虽是同样武艺超绝,但是两人心性却是截然不同!” “子翊温润如玉,即使是行军途中,亦是一员儒将,军师谋略完全不属于当世任何一人!” “可眼前此人,武艺虽是顶尖,但却是犹如一头猛虎,未来成就可能会抵达武将之巅,却亦是极限。” “可为将,却不可为帅!” “子翊是一名帅才,而此子只能做一名将才!” “这就是两人的差别!” “便是如此。” 皇埔嵩闻言,表示认同道。 “两位将军,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正待两人闲聊之时,突兀间,后侧的一名文官却是悄然上前一步道。 “哦?赵大人请讲。” 卢植和皇埔嵩二人扭头望去,见是雁门郡的太守赵康主动出言,当即便是应允道。 “在两位大人还未赶至雁门郡之前,这位吕布吕将军,便是听令于并州刺史丁原大人之命,前来雁门关驻守。” “此子武艺的确不凡,可心性却是差强人意。” “先前听得两位大人谈论此子,故而下官方才有感而言。” 赵康躬身拱手一礼道。 “心性差强人意?” “可否详细一说?” 卢植闻言,便是有些好奇的问道。 “此人名为吕布,是并州五原郡人士,年幼之时,家中长亲尽皆被匈奴所害,故而对于匈奴可谓是恨到了极点!” “后来此子拜入丁原大人麾下,因武艺非凡,便是让他领得一部并州铁骑。” “然,此子好大喜功,平常一有战事,便是向丁原大人请命。” “久而久之,却是被丁原大人所不喜。” “最后任其做了一主薄之职。” “可此人却仍不自知,行事作风依旧如往常一般,故而才会直至今日,亦不得志。” “在领命前来雁门关驻守之时,更是多次不听号令,独往独来,甚至好几次言说要自行出关与那匈奴大军展开较量!” “两位大人,下官不是那种喜好背后言语他人者,此番话语,两位大人如若不信,可询问关内任何一员将士,然,下官要说的是,此子虽是武艺高强,可却犹如一把双刃,可伤敌人,亦可伤自己。” 赵康将内心之中的愤懑,细数讲给了卢植和皇埔嵩二人。 只因,先前吕布的确是给他造成了大大小小,数之不清的麻烦。 战前各种埋怨,战中更是多次独往行来,战后更是自傲无比,不屑与他人交谈。 这些毛病,可谓是让赵康深恶痛疾,毕竟,一个统领者,最不喜的就是手下之人中,出现一个不听命令的刺头! 在古代,下属不听命令,自顾独行,在统帅者看来,就是心存反心。 故而,才会有丁原提防吕布的原著剧情发生。 后续更有董卓不信任吕布之事,当然那是因为吕布当时已经成为了三姓家奴。 有了背叛的名头加身,才会让董卓多番忌惮。 但从后期吕布的一些表现,其实赵康所言,也的确属实。 吕布的刺头和骄傲,对于领军统帅者而言,的确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此子竟还有这般背景?” 刚前来雁门关不久的皇埔嵩和卢植二人听闻了赵康的讲述后,便也是大吃一惊。 同时在内心之中也是将对吕布的好感,有所降低。 毕竟,他们两个统军多年,自然知晓如果军中出现吕布这样的刺头,会是一件多么令人头痛的事情。 ......